中港國小班級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另外網站認識中港- 中港資料 - Google Sites也說明:一、機關中文名稱:新北市新莊區中港國民小學. 二、機關英文全名:Zhonggang Elementary School ... 十一、104學年度師生人數:學生人數約1900位,全體教職員工167位。

國立中山大學 教育研究所 蔡清華、洪瑞兒所指導 黃雅雲的 臺灣國民小學諮商與輔導服務品質現況研究 (2019),提出中港國小班級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輔導服務品質問卷、臺灣、國民小學輔導、服務品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環境教育及管理碩士班 林明瑞所指導 胡主能的 國小低、中、高年級節能減碳行為標準化評量之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國小學童、節能減碳、標準化評量、行為、迷思行為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港國小班級數的解答。

最後網站和仁國小班級數則補充:民國80年8月29日,前往國泰、中港迎接學生。 八十二學年度奉准核定為小班教學實驗學校,每班學生數40人,全校班級數45班。 狂賀!. !本校愛樂管弦樂團獲得桃園市學生音樂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港國小班級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國民小學諮商與輔導服務品質現況研究

為了解決中港國小班級數的問題,作者黃雅雲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教育人員對於小學輔導服務品質的感受和滿意度。研究者參考「SERVQUAL量表」編製成「輔導服務品質問卷」初稿以進行預試。預試階段,隨機選取十所國民小學,發放165份回收有效問卷共計135份。「輔導服務品質問卷」初稿經由試題分析發現具有良好鑑別度。接著進行兩次探索性因素分析檢驗「輔導服務品質問卷」效度發現特徵值大於1者共有三個因素,總計解釋變異量為71.03%,分別命名為:可靠性(解釋27.53%變異量)、同理性(解釋21.96%變異量)、有形性(解釋21.53%變異量)。三個向度共計20題題目再進行內部一致性分析,顯示三個因素之內部一致性信度介於 .90~ .94,問卷之總

信度為 .96。正式研究階段,以分層叢集抽樣收集資料,共發出606份,回收510份,回收率達84.2%。所獲得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及變異數分析。除此外,再以便利取樣選取37位教育人員接受個別面談或是線上訪談,訪談資料進行內容主題分析。本研究發現:不同性別、教育程度、職稱、教學年資、年齡的教育人員對於小學輔導服務品質的整體感受和輔導服務品質的滿意度沒有顯著差異;只有學校有否專輔教師及班級數多少對於輔導服務品質的整體感受和滿意度有顯著差異。質性訪談結果發現,小學輔導服務品質在各項行政資源整合不佳、小校專輔人力匱乏、軟硬體設備資源存在城鄉差距等困境,本研究之發現可作為學校改善輔導服務品

質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國小低、中、高年級節能減碳行為標準化評量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港國小班級數的問題,作者胡主能 這樣論述:

本研究為能提供國小師生進行節能減碳概念教學時之學習診斷、成效評定、教學改進的評量工具,乃編製國小低、中、高年級節能減碳行為標準化評量表。本研究以專家概念圖為基礎編製半開放式問卷,以蒐集學童的已有、未有行為,並配合半結構式臨床晤談,探討學生的迷思行為及原因。依半開放式問卷分析結果及迷思行為晤談結果編製成封閉式預試問卷,經過專家審查、試題預試及試題修正,最後編製成正式問卷進行大規模施測,採分層隨機抽樣,共發出1989份問卷,有效問卷1676份,回收率為84.3%。考驗其信、效度、難度及鑑別度,建立節能減碳行為常模、衍生分數對照表及編寫指導手冊,一方面了解國內國小各年段學童之節能減碳行為現狀,並進

行不同背景變項對學童節能減碳行為的影響分析。研究結果摘錄如下:國小低、中、高年級學童已有的節能減碳行為分別有0、3、2個,低、中、高年級學童之相關迷思行為分別有12、23、26個。本研究所編製節能減碳行為標準化評量試題主要分為再生能源的使用、低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環保標章(綠色)產品的使用與消費、低碳生活、其他溫室氣體產品的減少使用及對全球暖化及節能減碳新知增進七大部份,低年級試題共24題,平均難度為.522,平均鑑別度為.648,Cronbach α為.919;中年級試題共32題,平均難度為.526,平均鑑別度為.635,Cronbach α為.937;高年級試題共25題,平均難

度為.491,平均鑑別度為.622,Cronbach α為.932。分析學童節能減碳行為評量結果,得知低年級學童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行為表現最佳,以「對全球暖化及節能減碳新知增進」行為表現最差;中年級學童以「對全球暖化及節能減碳新知增進」行為表現最佳,以「低碳生活」行為表現最差;高年級學童以「其他溫室氣體產品的減少使用」行為表現最佳,以「再生能源的使用」行為表現最差。學童主要迷思行為有:開冷氣又開電扇很耗電(中、低);隨手關電源、拔插頭既不便且危險(中、高);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必須轉乘更耗費(中、高);少乘電梯及使用一次性產品會對生活造成不便(中、高);烤肉是很好的交誼活動,而且使用木炭才有燒

烤的味道(中、高);累積衣物再洗浪費水電(低、中、高);不鼓勵家中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節能電器、省水設備,因為費用高昂又沒有經濟效益等等(低、中、高),顯示國小學童可能因為貪圖便利性、只顧滿足慾望、知識或技能欠缺或實際參與程度不足而有了錯誤的節能減碳概念,將使得節能減碳的行為有所偏差。而學童獲得節能減碳相關概念主要源自家長及學校師長。學校裡最主要教導節能減碳相關概念的老師依次為:級任老師、自然與生活科技老師(中、高)、社會老師(中、高)、健康與體育老師(低)、綜合活動老師(低)及生活老師(低)。家裡最主要教導節能減碳相關概念的家人依次為:媽媽及爸爸。在節能減碳行為評量的表現上,學童從家長及其他親

戚獲得節能減碳概念者,其表現顯著較佳;學校師長部分,學童從級任老師獲得節能減碳概念者,其表現顯著較佳,部分學童的節能減碳來源造成行為學習成效差,如同學(低)、安親班老師及健康與體育老師(中),可能是這些來源潛存了部分迷思概念及行為或主要學童照顧者未負起責任,而導致學童發生迷思行為。女生學童整體表現優於男生學童,特別是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低碳生活」及「其他溫室氣體產品的減少使用」的行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