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國小編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蔣姿儀所指導 吳映嫺的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臺中市教保服務人員使用 Facebook進行親師溝通之接受度與使用現況 (2017),提出中港國小編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Facebook、科技接受模式、教保服務人員、親師溝通。

而第二篇論文萬能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 陳美純、魏憲中所指導 張家瑗的 雲端應用服務運用於國小低年級導師班級經營之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雲端運算、班級經營、親師溝通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港國小編班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港國小編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臺中市教保服務人員使用 Facebook進行親師溝通之接受度與使用現況

為了解決中港國小編班的問題,作者吳映嫺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究臺中市教保服務人員對於運用Facebook進行親師溝通之科技接受度現況、差異、相關與預測情形。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以自編「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以Facebook進行親師互動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抽取臺中市已立案之公私立幼兒園之教保服務人員共1,000人,回收樣本數為896人,有效樣本數為816人。問卷調查所得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與整理,本研究結果分述如下。1.臺中市教保服務人員使用FB進行親師溝通時間調查現況為,平日使用時間高於假日使用時間。不論平日或假日平均一天在

30分鐘以下,以個人私訊使用程度最高,粉絲專頁直播最少。2.臺中市教保服務人員對於使用FB進行親師溝通較持負面消極的看法。3.臺中市教保服務人員對運用FB進行親師溝通之「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與「行為使用意圖」,會因「學歷」、「婚姻狀況」、「幼兒園屬性」和「任 教區域」等變項的不同,而有部分顯著差異。4.臺中市教保服務人員在平日使用FB的時間,因「幼兒園屬性」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5.臺中市教保服務人員於運用FB進行親師溝通之「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與「行為使用意圖」呈現顯著正相關。6.臺中市教保服務人員於運用FB進行親師溝通之「科技接受度」與「使用現況」呈現顯著正相關。7.臺中市

教保服務人員「幼兒園屬性」、「育有子女數」、「任教地區」、「認知有用性」和「認知易用性」對FB進行親師溝通「行為使用意圖」具有預測力。8.臺中市教保服務人員「年齡」、「幼兒園屬性」、「任教地區」與「FB行為使用意圖」對「FB使用現況」具有預測力9.臺中市教保服務人員未曾使用FB進行親師溝通的原因包括:(1)面談或電聯具親和力,能避免誤解;(2)幼兒、家長與老師隱私問題;(3)工作忙碌且需有下班後私人時間;(4)家長在意自己孩子資訊出現多寡;(5)教保服務人員或家長未使用FB;(6)家長留言無法掌握,若有問題易造成渲染;(7)學校不建議,或已運用其他方式進行親師溝通,像是:聯絡單、部落格或LIN

E;(8)麻煩、不方便、不常使用,以及對於FB操作和經營不熟悉;(9)未必有時效性,若無專人管理或更新不及,易造成家長不滿;(10)不是正式溝通管道且無法真正達成親師溝通目的;(11)上班時間以幼兒為主不使用,且常用電腦傷害視力等。依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對政府教育相關單位、教保服務人員、幼兒家長及未來研究者之建議,以供參考之用。

雲端應用服務運用於國小低年級導師班級經營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港國小編班的問題,作者張家瑗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運用雲端服務平台於國小低年級導師班級經營使用歷程,希望能透過平台協助教師進行班級經營與親師溝通,並經由雲端服務平台提供親師生相互交流的管道與教師進行知識管理的記錄與保存。本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首先建構與整理國小低年級導師班級經營與親師溝通的內涵,依據內涵建置愛208平台,並將平台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導師個人教學資源檔案區,第二部分為科任老師專區,第三部分為全班共享區,第四部份為學生個人專區,接著邀請資深教師對平台實施 Delphi專家檢核法,檢視國小低年級導師班級經營與親師溝通的內涵之正確性及合適性,並進行評估與修正,最後,再將雲端平台導入班級與實施平台使用的效能評估。資

料收集時間為2017年 12月到2018年 5月20日。研究結論顯示:(一)國小低導師班級經營雲端化,可協助教師班級經營與教學效能的提升。(二)雲端應用服務平台可提供親師生一互動交流的安全管道。(三)家長對於教師使用雲端應用服務平台持正向態度。對未來研究的建議:(一)研究相關議題者可將研究對象推及其他年級與國高中,能減低資訊與語文能力的阻礙。 (二)研究背景中若無法全面實施雲端化平台,仍須使用紙本,以減少班級事務的遺漏。(三)研究工具可選擇操作更簡易的雲端平台,以其他通訊軟體的輔助,例如:FB或Line,以增加家長與學生的使用次數,進而達到平台建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