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拍照搜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google拍照搜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BILL PHILLIPS 等寫的 Android編程權威指南(第2版) 和唯色澤仁多吉的 殺劫:不可碰觸的記憶禁區,鏡頭下的西藏文革,第一次披露(新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用《捷徑》 iPhone 也能簡單Google 以圖搜圖 - 蘋果迷也說明:APPLEFANS 這邊就以另一個選項【照片圖庫】作為教學範例吧!點選後會自動跳轉到《照片》App,然後請在圖庫中選取一張目標圖片。 See also.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大塊文化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 廖緯民所指導 邱珮珊的 「未經當事人同意散布性隱私內容物」現行法困境 (2019),提出google拍照搜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網路犯罪、色情報復、復仇式色情、性勒索、隱私權。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 黃一峯所指導 蔣國強的 國軍新聞危機傳播之研析─以陸軍航特部 阿帕契新聞事件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危機傳播、SCCT、大數據、阿帕契、勞乃成的重點而找出了 google拍照搜索的解答。

最後網站不用羡慕Google Lens,微软在Bing 中也加入了AI 视觉搜索的 ...則補充:微软在自家的Bing 应用中推出了类似Google Lens 的功能, ... 这次加入「AI 视觉搜索」的功能后,你可以拍照的方式在Bing 搜索中搜到更丰富的结果。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google拍照搜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Android編程權威指南(第2版)

為了解決google拍照搜索的問題,作者(美)BILL PHILLIPS 等 這樣論述:

Big Nerd Ranch是美國一家專業的移動開發技術培訓機構。本書主要以其Android訓練營教學課程為基礎,融合了幾位作者多年的心得體會,是一本完全面向實戰的Android編程指南。全書共34章,詳細介紹了8個Android應用。通過這些精心設計的應用,讀者可掌握很多重要的理論知識和開發技巧,獲得前沿的開發經驗。如果你熟悉Java語言,或者了解面向對象編程,那就立刻開始Android編程之旅吧!Bill PhillipsBig Nerd Ranch骨灰級講師。他在Big Nerd Ranch與人合作開發了廣受好評的Android訓練營培訓課程,並為之編寫教材(包括本書第1版)。此后,Bi

ll一直堅持撰寫博客、閱讀各類文學作品、作曲奏樂以及着書。Chris StewartBig Nerd Ranch骨灰級Android訓練營講師、Android團隊主管。他致力於不斷取得進步,精進技能。不坐在電腦前時,Chris喜歡遠足和旅行。Brian HardyBig Nerd Ranch的iOS和Cocoa工程主管。他是Android訓練營的首批講師,與許多客戶合作開發了眾多Android和iOS移動應用。除同開發團隊構建更出色的軟件和研究自己新的項目之外,Brian喜歡陪伴朋友與家人——通常是在燒烤架旁。Kristin MarsicanoBig Nerd Ranch講師、Android開

發者。她喜歡與他人分享知識,對學習、軟件開發以及二者的交集充滿熱情。在授課和開發應用之余,Kristin會為家人烹調美食、練習瑜伽或學習一些新知識。 第1章Android開發初體驗 1 1.1 應用開發基礎 1 1.2 創建Android項目 2 1.3 Android Studio使用導航 6 1.4 用戶界面設計 7 1.4.1 視圖層級結構 10 1.4.2 組件屬性 11 1.4.3 創建字符串資源 12 1.4.4 預覽界面布局 12 1.5 從布局XML到視圖對象 13 1.6 組件的實際應用 17 1.6.1 引用組件 18 1.6.2 設置監聽器 18 1.

7 創建提示消息 20 1.8 使用模擬器運行應用 23 1.9 深入學習:Android編譯過程 25 第2章 Android與MVC設計模式 29 2.1 創建新類 29 2.2 Android與MVC設計模式 32 2.3 更新視圖層 34 2.4 更新控制層 36 2.5 在設備上運行應用 40 2.5.1 連接設備 40 2.5.2 配置設備用於應用開發 41 2.6 添加圖標資源 42 2.6.1 向項目中添加資源 43 2.6.2 在XML文件中引用資源 45 2.7 關於挑戰練習 46 2.8 挑戰練習:為TextView添加監聽器 46 2.9 挑戰練習:添加后退按鈕 46

2.10 挑戰練習:從按鈕到圖標按鈕 47 第3章 Activity的生命周期 49 3.1 日志跟蹤理解Activity生命周期 50 3.1.1 輸出日志信息 50 3.1.2 使用LogCat 52 3.2 設備旋轉與Activity生命周期 55 3.3 設備旋轉前保存數據 59 3.4 再探Activity生命周期 61 3.5 深入學習:測試onSaveInstanceState(Bundle)方法 62 3.6 深入學習:日志記錄的級別與方法 64 第4章 Android應用的調試 65 4.1 異常與棧跟蹤 66 4.1.1 診斷應用異常 67 4.1.2 記錄棧跟蹤日志 68

4.1.3 設置斷點 69 4.1.4 使用異常斷點 72 4.2 Android特有的調試工具 73 4.2.1 使用Android Lint 73 4.2.2 R類的問題 75 第5章 第二個activity 76 5.1 創建第二個activity 77 5.1.1 創建新的activity 78 5.1.2 創建新的activity子類 81 5.1.3 在manifest配置文件中聲明activity 81 5.1.4 為QuizActivity添加Cheat按鈕 82 5.2 啟動activity 84 5.3 activity間的數據傳遞 86 5.3.1 使用intent e

xtra 86 5.3.2 從子activity獲取返回結果 89 5.4 activity的使用與管理 94 5.5 挑戰練習 97 第6章 Android SDK版本與兼容 98 6.1 Android SDK版本 98 6.2 Android編程與兼容性問題 99 6.2.1 比較合理的版本 99 6.2.2 SDK最低版本 101 6.2.3 SDK目標版本 101 6.2.4 SDK編譯版本 101 6.2.5 安全添加新版本API中的代碼 101 6.3 使用Android開發者文檔 104 6.4 挑戰練習:報告編譯版本 106 第7章 UIfragment與fragment管理

器 107 7.1 UI設計的靈活性需求 108 7.2 fragment的引入 108 7.3 着手開發CriminalIntent 109 7.3.1 創建新項目 112 7.3.2 fragment與支持庫 113 7.3.3 在Android Studio中增加依賴關系 114 7.3.4 創建Crime類 117 7.4 托管UI fragment 118 7.4.1 fragment的生命周期 118 7.4.2 托管的兩種方式 119 7.4.3 定義容器視圖 119 7.5 創建UI fragment 120 7.5.1 定義CrimeFragment的布局 121 7.5.2

創建CrimeFragment類 122 7.6 添加UIfragment到FragmentManager 125 7.6.1 fragment事務 126 7.6.2 FragmentManager與fragment生命周期 129 7.7 采用fragment的應用架構 130 7.8 深入學習:為什麼應優先使用支持庫版fragment 131 7.9 深入學習:使用操作系統內置版fragment 131 第8章 使用布局與組件創建用戶界面 132 8.2 更新布局 133 8.3 生成並使用組件 135 8.4 深入探討XML布局屬性 136 8.4.1 樣式、主題及主題屬性 136

8.4.2 dp、sp以及屏幕像素密度 137 8.4.3 Android開發設計原則 138 8.4.4 布局參數 139 8.4.5 邊距與內邊距 139 8.5 使用圖形布局工具 140 8.5.1 創建水平模式布局 141 8.5.2 添加新組件 142 8.5.3 在屬性視圖中編輯組件屬性 143 8.5.4 在框架視圖中重新組織組件 144 8.5.5 更新子組件的布局參數 145 8.5.6 android:layout_weight屬性的工作原理 146 8.5.7 圖形布局工具使用總結 147 8.5.8 組件ID與多種布局 148 8.6 挑戰練習:日期格式化 148 第9

章 使用RecyclerView顯示列表 150 9.2 使用抽象activity托管fragment 153 9.2.1 通用的fragment托管布局 153 9.2.2 抽象activity類 154 9.3 RecyclerView、Adapter和ViewHolder 158 9.3.1 ViewHolder和Adapter 159 9.3.2 使用RecyclerView 161 9.3.3 實現Adapter和ViewHolder 166 9.4.1 創建列表項布局 166 9.4.2 使用定制列表項視圖 168 9.5 響應點擊 170 9.6 深入學習:ListView和Gr

idView 171 9.7 深入學習:單例 171 第10章 使用fragment argument 173 10.1 從fragment中啟動activity 173 10.1.1 附加extra信息 174 10.1.2 獲取extra信息 175 10.1.3 使用Crime數據更新CrimeFragment視圖 176 10.1.4 直接獲取extra信息的缺點 177 10.2 fragment argument 177 10.2.1 附加argument給fragment 178 10.2.2 獲取argument 179 10.3 刷新顯示列表項 180 10.4 通過frag

ment獲取返回結果 182 10.5 挑戰練習:實現高效的RecyclerView刷新 183 10.6 深入學習:為何要用fragmentargument 183 第11章 使用ViewPager 185 11.1 創建CrimePagerActivity 186 11.1.1 ViewPager與PagerAdapter 187 11.1.2 整合並配置使用CrimePagerActivity 188 11.2 FragmentStatePagerAdapter與FragmentPagerAdapter 190 11.3 深入學習:ViewPager的工作原理 192 11.4 深入學習

:以代碼的方式創建布局 193 第12章 對話框 194 12.1 使用AppCompat兼容庫 195 12.2 創建DialogFragment 196 12.2.1 顯示DialogFragment 198 12.2.2 設置對話框的顯示內容 199 12.3 fragment間的數據傳遞 202 12.3.1 傳遞數據給DatePickerFragment 203 12.3.2 返回數據給CrimeFragment 204 12.4 挑戰練習:更多對話框 211 12.5 挑戰練習:按設備類型展現DialogFragment 212 第13章 工具欄 213 13.1 AppCompa

t 213 13.2 工具欄菜單 216 13.2.1 在XML文件中定義菜單217 13.2.2 創建菜單 221 13.2.3 響應菜單項選擇 223 13.3 實現層級式導航 225 13.4 可選菜單項 226 13.4.1 切換菜單項標題 227 13.4.2 「還有個問題」 229 13.5 深入學習:工具欄與操作欄 231 13.6 挑戰練習:刪除crime記錄 231 13.7 挑戰練習:優化字符串資源顯示 231 13.8 挑戰練習:用於RecyclerView的空視圖 232 第14章 SQLite數據庫 233 14.1 定義Schema 233 14.2 創建初始數據庫

234 14.3 修改CrimeLab類 238 14.4 寫入數據庫 239 14.4.1 使用ContentValues 239 14.4.2 插入和更新記錄 240 14.5 讀取數據庫 242 14.5.1 使用CursorWrapper 243 14.5.2 創建模型層對象 244 14.6 深入學習:數據庫高級主題介紹 247 14.7 深入學習:應用上下文 248 14.8 挑戰練習:刪除Crime記錄 248 第15章 隱式intent 249 15.1 添加按鈕組件 250 15.2 添加嫌疑人信息至模型層 252 15.3 使用格式化字符串 254 15.4 使用隱式in

tent 255 15.4.1 隱式intent的組成 255 15.4.2 發送消息 256 15.4.3 獲取聯系人信息 259 15.4.4 檢查可響應任務的activity 263 15.5 挑戰練習:ShareCompat 265 15.6 挑戰練習:又一個隱式intent 265 第16章 使用intent拍照 266 16.1 布置照片 266 16.2 外部存儲 269 16.3 使用相機intent 272 16.3.1 外部存儲使用權限 272 16.3.2 觸發拍照 273 16.4 縮放和顯示位圖 274 16.5 功能聲明 277 16.6 深入學習:使用includ

e標簽 278 16.7 挑戰練習:優化照片顯示 278 16.8 挑戰練習:優化縮略圖加載 279 第17章 Master—Detail用戶界面 280 17.1 增加布局靈活性 281 17.1.1 修改SingleFragmentActivity 282 17.1.2 創建包含兩個fragment容器的布局 283 17.1.3 使用別名資源 284 17.1.4 創建平板設備專用可選資源 285 17.2 Activity:fragment的托管者 286 17.3 深入學習:設備屏幕尺寸的確定 295 第18章 Assets 297 18.1 為何使用assets 297 18.2

創建BeatBox應用 298 18.3 導入assets 301 18.4 處理assets 303 18.5 使用Assets 305 18.6 訪問Assets 308 18.7 深入學習:什麼是non—assets 308 第19章 使用SoundPool播放音頻 309 19.1 創建SoundPool 309 19.2 加載音頻文件 310 19.3 播放音頻 311 19.4 釋放音頻 313 19.5 設備旋轉和對象保存 314 19.5.1 保留fragment 315 19.5.2 旋轉和已保留fragment 316 19.6 深入學習:是否要保留 318 19.7 深入

學習:設備旋轉處理再探 318 第20章 樣式與主題 321 20.1 顏色資源 321 20.2 樣式 322 20.3 主題 324 20.4 添加主題顏色 327 20.5 覆蓋主題屬性 328 20.6 修改按鈕屬性 332 20.7 深入學習:樣式繼承拾遺 334 20.8 深入學習:引用主題屬性 335 20.9 挑戰練習:創建多版本主題 335 第21章 XMLdrawable 336 21.1 統一按鈕樣式 337 21.2 shape drawable 338 21.3 state list drawable 340 21.4 layer list drawable 341

21.5 深入學習:為什麼要用XML drawable 342 21.6 深入學習:使用9—patch圖像 343 21.7 深入學習:使用Mipmap圖像 347 第22章 深入學習intent和任務 348 22.1 創建NerdLauncher項目 348 22.2 解析隱式intent 351 22.3 在運行時創建顯式intent 355 22.4 任務與后退棧 357 22.4.1 在任務間切換 357 22.4.2 啟動新任務 358 22.5 使用NerdLauncher應用作為設備主屏幕 361 22.6 挑戰練習:應用圖標 362 22.7 深入學習:進程與任務 362 2

2.8 深入學習:並發文檔 364 第23章 HTTP與后台任務 367 23.1 創建PhotoGallery應用 368 23.2 網絡連接基本 371 23.3 使用AsyncTask在后台線程上運行代碼 373 23.4 線程與主線程 374 23.5 從Flickr獲取JSON數據 376 23.6 從AsyncTask回到主線程 383 23.7 清理AsyncTask 386 23.8 深入學習:AsyncTask再探 387 23.9 深入學習:AsyncTask的替代方案 388 23.10 挑戰練習:Gson 388 23.11 挑戰練習:分頁 388 23.12 挑戰練習

:動態調整網格列 389 第24章 Looper、Handler和HandlerThread 390 24.1 配置RecyclerView以顯示圖片 390 24.2 批量下載縮略圖 393 24.3 與主線程通信 393 24.4 創建並啟動后台線程 394 24.5 Message與message handler 396 24.5.1 消息的剖析 397 24.5.2 Handler的剖析 397 24.5.3 使用handler 398 24.5.4 傳遞handler 402 24.6 深入學習:AsyncTask與線程 407 24.7 挑戰練習:預加載以及緩存 407 24.8

深入學習:解決圖片下載問題 408 第25章 搜索 409 25.1 搜索Flickr網站 410 25.2 使用SearchView 414 25.3 使用sharedpreferences實現輕量級數據存儲 419 25.4 優化應用 422 25.5 挑戰練習:深度優化PhotoGallery應用 423 第26章 后台服務 424 26.1 創建IntentService 424 26.2 服務的作用 427 26.3 查找最新返回結果 428 26.4 使用AlarmManager延遲運行服務 430 26.4.1 合理控制服務啟動的頻度 432 26.4.2 PendingInte

nt 433 26.4.3 使用PendingIntent管理定時器 434 26.5 控制定時器 434 26.6 通知信息 437 26.7 挑戰練習:可穿戴設備上的通知 439 26.8 深入學習:服務細節內容 440 26.8.1 服務的能與不能 440 26.8.2 服務的生命周期 440 26.8.3 non—sticky服務 440 26.8.4 sticky服務 441 26.8.5 綁定服務 441 26.9 深入學習:JobScheduler和JobService 442 26.10 深入學習:Sync Adapter 445 26.11 挑戰練習:在Lollipop設備上

使用JobService 446 第27 章broadcastintent 447 27.1 一般intent和broadcastintent 447 27.2 接收系統broadcast:重啟后喚醒 448 27.2.1 standalone receiver 448 27.2.2 使用receiver 450 27.3 過濾前台通知消息 452 27.3.1 發送broadcast intent 452 27.3.2 動態broadcast receiver 453 27.3.3 使用私有權限 455 27.3.4 使用有序broadcast 458 27.4 receiver與長時運行任

務 462 27.5 深入學習:本地事件 462 27.5.1 使用EventBus 463 27.5.2 使用Rxjava 463 27.6 深入學習:檢測fragment的狀態 464 第28章 網頁瀏覽 466 28.1 最后一段Flickr數據 466 28.2 簡單方式:隱式intent 469 28.3 較難方式:使用WebView 470 28.4 處理WebView的設備旋轉問題 476 28.5 深入學習:注入JavaScript對象 477 28.6 深入學習:KitKat的WebView 478 28.7 挑戰練習:使用后退鍵瀏覽歷史網頁 478 28.8 挑戰練習:非H

TTP鏈接支持 479 第29章 定制視圖與觸摸事件 480 29.1 創建DragAndDraw項目 480 29.1.1 創建DragAndDrawActivity 481 29.1.2 創建DragAndDrawFragment 481 29.2 創建定制視圖 482 29.3 處理觸摸事件 484 29.4 onDraw(...)方法內的圖形繪制 488 29.5 挑戰練習:設備旋轉問題 490 29.6 挑戰練習:旋轉矩形框 490 第30章 屬性動畫 492 30.1 建立場景 492 30.2 簡單屬性動畫 495 30.2.1 視圖屬性轉換 498 30.2.2 使用不同的in

terpolator 500 30.2.3 色彩漸變 500 30.3 播放多個動畫 502 30.4 深入學習:其他動畫API 504 30.4.1 傳統動畫工具 504 30.4.2 轉場 504 30.5 挑戰練習 504 第31章 地理位置和Play服務 505 31.1 地理位置和定位類庫 505 31.2 創建Locatr項目 506 31.3 Play服務和模擬器 507 31.4 創建Locatr應用 510 31.5 配置Google Play服務 512 31.6 使用Google Play服務 514 31.7 基於地理位置的Flickr搜索 516 31.8 獲取定位數

據 517 31.9 尋找並顯示圖片 519 31.10 挑戰練習:進度指示器 521 第32章 使用地圖 522 32.1 導入Play地圖服務庫 522 32.2 Android上的地圖服務 522 32.3 地圖API設置 523 32.4 創建地圖 525 32.5 獲取更多地理位置數據 526 32.6 使用地圖 529 32.7 深入學習:團隊開發和API key 534 第33章 material design 536 33.1 material surface 536 33.1.1 elevation和Z值 538 33.1.2 state list animator 539

33.2 動畫工具 540 33.2.1 circular reveal 541 33.2.2 shared element transition 542 33.3 新的視圖組件 545 33.3.1 card 545 33.3.2 floating action button 547 33.3.3 snackbar 548 33.4 深入學習material design 549 第34 章編后語 550 34.1 終極挑戰 550 34.2 關於我們 551 34.3 致謝 551

google拍照搜索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東京鐵塔必拍 #東京必去 #涉谷十字路口

google map搜索東京鐵塔必拍地: 東京芝豆腐屋UKAI

【東京7D6N遊記】http://bit.ly/2LYWbZW
【日本上網卡推薦】 http://bit.ly/2G9BWZN
----------------------------------------------------------------------------------------
【更多日本影片】
ANA全日空航空體驗
https://youtu.be/MumMEExAK34

成田機場去市區+東京地鐵乘車券教學
https://youtu.be/nOFh7xPW4ro

東京迪士尼樂園陸地設施介紹
https://youtu.be/v8tBMgV3h1Q
----------------------------------------------------------------------------------------
更多有關我的旅遊資訊,請查看我的部落格官網 http://sinpeigoh.com/

【Airbnb折扣卷】 http://bit.ly/2B5w55x

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支持一下哦☺️
----------------------------------------------------------------------------------------
來和我做做朋友吧~
【FB】 https://www.facebook.com/spsinpeigoh/
【IG】https://www.instagram.com/sinpei

「未經當事人同意散布性隱私內容物」現行法困境

為了解決google拍照搜索的問題,作者邱珮珊 這樣論述:

隨著數位設備普及,線下線上之虛實分界日漸模糊,網路社交互動高效擴展並大幅延伸傳統視界之困囿,傳統犯罪型態藉由傳播科技而能大幅減化相關犯罪成本。社群網路服務(Social Network Services,SNS)性質之社群應用使用昌盛,約莫自2010年開始出現「色情報復、復仇式色情」(Revenge porn、Revenge pornography)用詞,泛稱雙方結束關係,一方以散布涉及他方與性有關聯之照片影像記錄要脅,挾迫他方當有一定作為或提供財物等不法行為;「性勒索」(sextortion)描述以隱私照片影像為控制手段從而敲詐,可能隨機發生於任何人身上。但依相關調查顯示,部分行為人一經取

得隱私照片影像後未曾再與被害人進一步聯繫溝通即逕為散布,故仍應著重討論當事人對行為人之散布行為有無同意或認知。過往此類犯罪型態多回歸《刑法》以散布猥褻物品罪或端視行為人對受害人有無採取後續行為論斷處罰。因為對隱私判斷認知存在落差,自由心證所產生之司法評價過於浮動;況且將個人與性有關之隱私照片影像記錄視作「猥褻物品」,接受妨害社會風化秩序之評價並非妥適。「人肉搜索」之「第三方散布」傳播現象亦是在數位時代下所要處理與面對之難題。亞洲女性深受傳統倫理道德觀制約、社會性別刻板印象與父權意識影響下格外看重自身性隱私;數位時代用戶年齡全面下探,故被害人大多集中在青年女性群體。參考同處東亞儒家文化圈之日本、

南韓之對應罪刑化(criminalize)之立法及網路管理應對模式,南韓近期數起演藝界偷拍醜聞發酵引發輿論;日本警方也發現透過自拍而衍生成兒少族群受性剝削之高發案件(「自画撮り被害」)。本文藉探討類此行為在數位時代下當前所面臨之困境與現階段處理手段,盼提供將來立法更加周延保障數位友善環境。

殺劫:不可碰觸的記憶禁區,鏡頭下的西藏文革,第一次披露(新版)

為了解決google拍照搜索的問題,作者唯色澤仁多吉 這樣論述:

  文革五十週年紀念新版   文革依然是禁區,《殺劫》依然是禁書   傳統藏語並無「革命」一辭。半個多世紀前,中共解放軍進駐西藏,刻意結合原先藏文的「新」與「更換」才造出這一個全新的辭彙。藏語「革命」的漢語發音近似「殺劫」,恰恰表明二十世紀五○年代以來,「革命」為西藏帶來的種種劫難。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席捲西藏。「殺劫」之前於是再被加上「文化」一辭。藏語的「文化」與漢語的「人類」發音近似。對西藏民族而言,這場「文化大革命」無疑成了「人類殺劫」。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的烈火開始燎原,作家唯色出生於西藏軍區總醫院。當時她的父親是中國駐藏解放軍的一名軍官,也是一位熱心的攝影愛

好者。透過鏡頭,這位軍官記錄了迄今為止關於西藏文革最全面的一批影像。「與強權的鬥爭就是與遺忘的鬥爭」,在世界面前,文革是中共的一個尷尬,西藏則是另一個尷尬,因而西藏的文革就成了雙重禁區,愈加不可觸碰。   這本書的原版,因藏語「革命」的諧音而得名《殺劫》,十年前的二○○六年由大塊文化出版。那時恰逢文化大革命四十週年,儘管已經過了四十年,但文革在中國仍被列為不可碰觸的禁區,而發生在西藏的文革更是禁區中的禁區。也因此,在文化大革命五十週年的今天,在霧霾日益濃重卻堪稱強大的中國,《殺劫》依然是禁書,文革依然是禁區。   這期間,唯色嘗試使用他父親在文革當年拍照片的蔡司伊康相機,站在他父親當年同一

角度,拍攝今日拉薩圖景,兩個時代照片的對比,顯示出歷史的無常……《殺劫》文革五十週年紀念新版,除了全書修訂外,還追加了更多文字與影像的記錄。透過唯色父親的照片,讀者可以進入歷史中的拉薩,去認識曾經有過卻已消失的風景,曾歷盡滄桑卻已輪迴的人們,傾聽曾經發生的故事以及故事中的悲歡離合…..當然也可以跟著唯色,一起追索著他父親當年行蹤,透過他們的文字與影像記錄,見證著更多西藏的生與死。 作者簡介 唯色   女,藏人。一九六六年出生於「文革」中的拉薩。籍貫為藏東康地的德格。一九八八年畢業於成都西南民族學院漢語文系,曾長期在拉薩擔任《西藏文學》雜誌的編輯。二○○三年,因散文集《西藏筆記》(繁體版《

名為西藏的詩》,大塊文化出版)的批判言論,被當局查禁,並限制出境。二○○六年,在中國大旗網、藏人文化網上的部落格被關閉。     西方學者認為唯色是「中國知識分子中,運用現代傳媒表達觀點的第一位藏人」。著有詩歌、散文等十多種選集,在中國多家出版社出版,並被譯為英文和法文。   另有繁體版著作《殺劫》、《西藏記憶》、《看不見的西藏》、《聽說西藏》(皆為大塊文化出版)等。二○○九年出版《鼠年雪獅吼》,係二○○八年西藏「三.一四」事件的大事記。現為自由作家。她的創作理念:「寫作即遊歷;寫作即祈禱;寫作即見證。」     曾獲國際婦女傳媒基金會二○一○年度新聞勇氣獎、二○一二年德國之聲博客大賽「記者

無疆界」公眾獎、美國國務院二○一三年度「國際婦女勇氣獎」等諸多獎項。 序(王力雄) 關於照片   I 砸爛舊西藏 革命即將來臨 砸大昭寺 鬥「牛鬼蛇神」 換新名   II 造反者的內戰 兩大造反派   III 龍在雪域 軍事管制 全民皆兵   IV 毛的新西藏 革命委員會 人民公社 造新神   V 尾聲 神界輪迴   VI 《殺劫》之後 序   一九九九年底,我收到唯色寄來的郵件,裡面有數百張底片。那時我們還沒見過面。她在信中告訴我,底片是她一九九一年逝世的父親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西藏所拍。她知道這些底片很珍貴,卻不知道該怎麼用。她雖然和我從未謀面,但是看過我寫的關於西

藏的書,相信我會很好地使用這些底片,因此決定把底片送給我。   我戴上手套,對著燈光看這些底片。很快我就斷定,我不能接受這份饋贈,因為它實在太過珍貴了。   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極為獨特的事件,它除了是一段空前絕後的奇異歷史,還關係到對人類走向的探索,因此一直受到眾多研究者關注。幸運的是,因為文革波及廣泛,距離時間又不太遠,留下的資料可以用浩如煙海形容,世界各國的重要大學和圖書館都有收集。即使在文革研究遭到官方禁止的中國,文革資料在民間也多有流傳。   然而,無論是在文革研究方面,還是在文革資料收集方面,一直存在一個空白——西藏。目前對文革資料收集最全的《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庫光

碟》(二○○二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中,收入了上萬篇文件、講話和其他文獻,其中關於西藏的文獻只有八篇;美國華盛頓的中國資料研究中心出版的《新編紅衛兵資料》,收入三一○○種紅衛兵小報,其中西藏的小報只有四種。正如文革研究專家和文革資料編纂者宋永毅在給我的信中感慨:「西藏材料可以說是奇缺……我們對西藏文革實在瞭解得太少了!」   即使在官方的西藏自治區文件案館,從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一年也是一個斷層。六年時間留下的材料僅有三份。文革初期最熱鬧的兩年竟然一份材料也沒有。   當然,西藏文革的資料肯定存在,至少在文革中掌握西藏重權的西藏軍區就保存得相當多。但那是一個深埋的黑箱,衛兵把守,絕不外露。跟所

有被中國官方掌握的文革資料一樣,被當作不可見天日的「絕密」。文革不僅是會使中共痛楚的舊疤,而且挖掘下去,會觸及中共制度的根本,所以儘管已過四十年,文革在中國仍被列為不可觸碰的禁區。   在世界面前,文革是中共的一個尷尬,西藏則是另一個尷尬,因而西藏的文革就成了雙重禁區,愈加不可觸碰。中共統戰部一九九九年編輯的《圖說百年西藏》畫冊,數百幅照片中竟然沒有一張文革期間的照片,似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的十年時間在西藏歷史上不曾存在!   面對這樣的有意抹煞,「與強權的鬥爭,就是與遺忘的鬥爭」愈發顯得千真萬確。如果上百萬平方公里的西藏是文革研究的空白,文革研究就是無法完整的。由此而言,唯色父親拍攝

的西藏文革照片具有極為特殊的意義。   與其他資料相比,照片的客觀性相對最強。文字、口述、採訪等免不了與當事者的主觀性——立場、目標、記憶和解釋等——有關,靈活多意,容易遭受懷疑和否定。照片則是歷史瞬間的凝固,當時光影所投射的每個象素都具有不可否定的性質,屬於「鐵證」。以往西藏文革的文字材料奇缺,西藏文革的照片更是少到不能再少。多年來,正式發表的西藏文革照片只見過一張(臺灣《攝影家》雜誌第三十九期);用google做中、英文搜索,全部網際網路找到的西藏文革照片也只有一張!唯色父親的數百張西藏文革底片,價值由此可想而知。   我回信告訴唯色,我可以幫助她,但是讓這些照片見證歷史不是我這個外族

人的職責,而是應該由她自己承擔。   從那時到今天,六年過去了。唯色圍繞這些照片所做的漫長調查和寫作終於完成,她父親的照片得以在四十年後重見天日,文革研究的西藏部分也因此不再空白。   願她父親往生的靈魂安息。   順便說一句,唯色今天已是我的妻子。   感謝這些照片。 王力雄 二○○五年九月十七日 (又及:我父親在三十七年前的這天死於文革迫害) 關於照片   二○○二年初夏的一個下午,當我把這些照片從紙袋裡取出,五十七歲的霍康‧強巴旦達的反應令我震驚。他是個高大、沈默的拉薩人,開始只是翻來覆去地看著他父母和外公被當作「牛鬼蛇神」鬥爭的照片,很平靜的樣子,但誰也沒有料到

他會突然慟哭起來。他的那種慟哭沒有聲音,只是渾身顫抖,一隻手緊緊地抓著身邊的人,淚流滿面。他就這麼哭了許久,我也禁不住潸然淚下。半響他才哽咽道,「當年我父親曾說過,在批鬥時他看見有人在拍照,我當時不在拉薩,還以為我一輩子也不會見到這樣的情景……」   霍康‧強巴旦達終於看到的照片,是我父親澤仁多吉在四十年前拍攝的。   我父親是西藏東部的康巴藏人。按照西藏傳統的地理觀念,整個藏地由高至低分為上、中、下三大區域,有上阿里三圍、中衛藏四如、下多康六崗的說法。一九五○年,毛澤東派遣軍隊要「解放在帝國主義壓迫下的西藏同胞」,從中國的西南方向進軍拉薩的先遣部隊沿途吸納數百名年輕藏人,其中就有我年僅十

三歲的父親。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的烈火開始燎原,我出生在西藏軍區總醫院。此時我的父親已是中國駐西藏軍隊的一名軍官,亦是一位熱心的攝影愛好者。從懂事起,我經常見父親整理他的照片和底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九九一年,仍在軍隊任職的父親病故於我出生的那所醫院。在收拾父親的遺物時,我保留了這些照片,但當時並不知這是迄今為止,關於西藏文革最全面的一批民間照片。   直到一九九九年,我讀了從海外傳到西藏的《天葬:西藏的命運》一書,決定把父親的照片寄給書的作者——中國作家王力雄。當時的想法只是,與其讓父親的照片繼續沉沒箱底,不如提供給一位能夠公正研究西藏問題的學者,或許能發揮一些作用。   

未曾謀面的王力雄把照片又還給了我,並在回信中說,這些照片再現了西藏一個被抹煞的時代,屬於應該恢復的西藏記憶。一個民族的傳承靠的是對歷史的記憶,而用「記憶」對抗「遺忘」是每一個有良知者的責任,也許這就是我父親留下這些照片的心意。他的話打動了我。從那以後,我被這些照片牽引著,進入了艱難、漫長的採訪與寫作之中。   六年來,我採訪了七十多人,基本上與我的父母同輩,生命中的大段歲月是與西藏天翻地覆的幾十年歷史緊密相連的,大多數是藏人,也有漢人和回族,如今他們或者是退休幹部、退休軍人、退休工人、居民,或者是還在其位的官員、仍在工作的學者、虔心侍佛的僧侶等等,但當年,他們中有紅衛兵、有造反派、有「牛鬼蛇

神」、有「積極分子」……我帶著王力雄幫我在北京放大的照片在拉薩走街串巷,把照片一幅幅打開,一幅幅傳遞。每取出一幅照片,往往就能引發一段苦澀回憶。   很多人的回憶都夾雜著難言、失言以及不堪言說。我總是默默傾聽著,不願意自己的唐突、冒昧、閃失打斷了他們並不輕鬆的回憶。我小心翼翼地尋找著終於流露或洩露的事實,而這些事實往往是對這些照片詳細的說明或補充。多少回,當我整理錄音時,反覆傾聽他們的驚慄、歎息和懺悔——「瘋了,那時候都瘋了,就像吃了迷魂藥」、「可憐啊,我們這個民族太可憐了」……這時我總是感到,直面歷史和創傷的確很困難。   感謝我的父親,不論他出於什麼動機,他留下的是非常寶貴的歷史見證;

感謝我的母親,她容忍父親把相當一部分工資消耗於被當時人們認為無用的攝影;感謝王力雄,他不僅是我寫作此書的推動者,如今是我的先生;感謝西藏學者才旦旺秋,他為此書的形成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策劃,並提供了他的採訪和翻譯;感謝遠在波士頓的Carma Hiton,為我做了底片的保管和掃描;感謝臺灣大塊文化的郝明義先生,使這些照片和調查文字公諸於世。最應該感謝的是那些接受了我的採訪的長輩們,許多人仍然生活在西藏,為了他們的安全,書中對其中七人使用化名(三位男子以藏語的星期日期替代,四位女子以藏語的二位數字替代)。令人難過的是,其中已有兩人病故。   出於諸多考慮,我原本打算署名亦用化名,但是二○○三年九月,

我在中國內地出版的散文集《西藏筆記》被認為有「政治錯誤」而遭查禁,我也被解除了公職。這恰是西藏今天的現實,在意識形態的控制上,依然與文革時代如出一轍。這也使我不再有顧慮,決定在文化大革命四十周年之際,以真實身分出版此書。   最後,我要轉錄一九五九年逃離西藏的一位佛教上師——索甲仁波切在他的著作《西藏生死書》中的一句話:「我願把本書獻給西藏所有在文化大革命中受難的人,他們見證了他們的信仰和佛法的殊勝景象被摧毀」。 唯色 二○○五年九月九日,毛澤東亡故二十九年整 補記 《殺劫》之後   瓦爾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說過一句名言:   「關於文明的記錄同時都是

關於野蠻的記錄。」   但我要修改為:關於所謂文明的記錄,其實更多是關於野蠻的記錄。     ——題記        因藏語「革命」諧音而得名《殺劫》的圖文書,十年前由臺灣大塊文化出版。那是文化大革命四十週年之際。同時出版的,是我採訪二十三位經歷者口述西藏文革——《西藏記憶》,以及我在中國出版隨即被禁的散文集——《西藏筆記》(臺灣版《名為西藏的詩》)。   如若沒有臺灣,我的這三本書可能很難面世。譬如鄰近的香港,彼時與今日不同,尚未被削弱的價值觀允許言論自由,或找得到出版處。但在偌大中國,則絕無可能。王力雄在《殺劫》序言中寫:「儘管已過四十年,文革在中國仍被列為不可觸碰的禁區」,因為

「文革不僅是會使中共痛楚的舊疤,而且挖掘下去,會觸及中共制度的根本」,發生在西藏的文革更是禁區中的禁區。也因此,在文化大革命五十周年的今天,在有毒空氣——霧霾日益濃重卻宣稱已經崛起的中國,《殺劫》依然是禁書,文革依然是禁區。   禁書很難入關。承蒙大塊文化慷慨地在合同之外額外贈送五十本《殺劫》,那是我希望書中的幾十位受訪者能夠得到,也是他們應該得到的。但在從香港進入深圳的關卡,全部被中國警察野蠻沒收。我對受訪者的歉疚難以撫平,有人已經去世,實際上至今已有十五位受訪者接踵去世,他們永遠無法目睹自己的證言印在書上。   二○○九年,《殺劫》藏文版問世。藏文譯者是自由亞洲電臺藏語部資深主持人卓嘎

。她在藏文版譯者序中這樣寫——「很多西藏年輕人根本不知道文革期間在西藏所發生的情況,所以我翻譯這本書的目的,是讓我們的新一代和境外的流亡藏人瞭解這個真相。」感謝大塊文化無償提供版權及版式,也感謝挪威西藏委員會(Norwegian Tibet Committee)、挪威言論自由聯盟(Norwegian Authors Union)和瑞士西藏友協對出版的支助。   印出的第一本藏文《殺劫》,由譯者遠赴印度達蘭薩拉替我敬獻給尊者達賴喇嘛。尊者在另一本《殺劫》的扉頁親筆題詞:「信仰和忠誠潔白無瑕,利他的勇氣始終如一的唯色啦:祈願三寶,不論現在或未來,讓你的所有願望都能無障礙地任運成就——釋迦比丘說法

僧達賴喇嘛二○○九年十二月十六日」。由尊者加持的珍本,後來被輾轉帶給因得不到護照而無法出境的我。   二○一三年,在Twitter上認識的鄭玉萍女士(旅居美國的馬來西亞華裔)主動援助製作《殺劫》的藏文電子書,並與譯者卓嘎、藏文版設計者圖登協力,將電子書成功上傳網路,如今已有境內多地藏人讀到。   在完成《殺劫》的六年裡,沉浸在近三百張老照片中,以類似按圖索驥的方式,去瞭解我一無所知的西藏文革歷史,並不輕鬆。正如印度女學者布塔利亞・烏瓦什(Butalia Urvashi)在有關印巴分治的著作 中所說,不僅要通過「歷史」來瞭解事件,「而且還要通過它的文學的、虛構的、歷史的、政治的描述,通過它的

個人的、證明性的陳述來瞭解它,因為對任何事件來說,重要的不僅是『事實』,同樣重要的還有人們如何回憶這些事實,以及如何陳述它們。」而七十多位受訪者的陳述,卻因揭示並不願意直視的黑暗,必然會重返黑暗並將記錄者也不可避免地帶入黑暗。   我至今記得採訪時,經常會為對方突然吐露的一兩句歎息而心痛:「瘋了,那時候都瘋了,就像吃了迷魂藥」;「可憐啊,我們這個民族太可憐了」,並會暗暗指責那些以革命的名義製造毀滅的人。但當我坐在電腦前逐字逐句整理錄音,一個個感歎號開始為問號所代替。這麼多人的心結,之糾纏,之壅塞,之沉重,察覺得到他們的精神世界其實布滿某種可怕的烙印,而這烙印主要體現在語言上,只要開口,屬於某

個時代或者某段歷史的特殊語言就會源源不絕地湧現,彷彿從來都具有如此單調卻強悍的生命力。又因為,那些語言是外來的,入侵性質的,並不屬於他們原本從屬的民族,反而顯得彆扭、生硬。似乎是,當他們使用本族語言時,母語會自然消除那些醜陋的烙印,但他們用漢語學舌時,似乎只會重複那些烙印似的語言,如「解放」、「叛亂」、「破四舊」、「牛鬼蛇神」、「人民公社」之類。   作為用中文寫作的我來說,有段時間,並不太願意再次翻看記錄這些烙印的老照片,也不太願意重溫當時的錄音或文字,似乎是進入了對黑暗的西藏文革的厭倦期。 唯色

國軍新聞危機傳播之研析─以陸軍航特部 阿帕契新聞事件為例

為了解決google拍照搜索的問題,作者蔣國強 這樣論述:

「洪仲丘事件」後,「勞案事件」再度考驗陸軍在網路世代的危機應處能力及抗擊性。本案 在「飛官」、「女明星」、「貴婦團」、「外籍人士」、「將門之後」等標籤,以及當事人隱瞞下,交互 作用,產生撼動航特部隊的負面衝擊,導致 601 旅時任的中、高階幹部,幾乎無一倖免。在科 技便利及媒介成本廉價等條件之下,有更多用媒介權去參與公眾事務,成為傳統與社群媒體引 述的消息來源,使軍隊內部管理議題的新聞事件,擴大影響時間與範圍,逐漸變為影響社會體 系的危機。 研究分析蘋果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在「勞案事件」中選擇議題生命週期 16 天 1,544 則新聞文本,梳理國內四大報內容,並透過意藍資訊(e

Land)開發之 OpView 社群 口碑資料庫,以國防部「全軍議題」為主題,以「勞乃成、李蒨蓉、阿帕契、AH-64E、簡聰淵、 邱雅靖」為關鍵字篩選,區分「輿論聲量走勢」、「熱門頻道排行」、「正負情緒比」、「關鍵字風暴 圖」等四類資料進行分析,並檢驗本研究的診斷結果,做為日後軍方在面對危機時,溝通與回 應策略的選擇建議。 軍方在危機事件應處過程之合宜性,研究發現計五項: 一、「勞案事件」中,主要訊息管道為新聞(49.8%),其次為社群網站(24.6%),再其次是網路 討論區(24.5%)。二、「勞案事件」中,主要關切討論議題為李蒨蓉(14.8%)、其次為勞乃成(13.9%)、再其次是 阿帕契

直升機(13.3%)。三、「勞案事件」中,國內四大報電子報及其及時新聞的報導立場並無明顯不同,僅發稿數量略 有不同)。四、「勞案事件」中,軍方的危機應處,符合「情境式危機傳播理論 SCCT」的回應策略。五、「勞案事件」中,軍方的危機應處尚屬適切。本議題出現後,軍方在初期應處尚可控制,然 隨著調查結果不符實況,以及內、外在因素交互作用下更添棘手,而留下不光采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