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應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gnss應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其華等寫的 智慧化海空運物流資訊服務規劃[101粉] 和[美]格里森 加布雷格齊亞布澤爾 主編的 GNSS應用與方法(附贈DVD光盤)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u-blox最新高整合度GNSS平台M10 為穿戴裝置和資產追蹤提供 ...也說明:此平台完全由u-blox自行設計,鎖定超低功耗、高效能的定位應用。憑藉著極精巧的外型尺寸和延長的電池壽命,u-blox M10已把包括運動手錶、資產和家畜追踪器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和電子工業所出版 。

健行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空間資訊與防災科技碩士班 張嘉強所指導 黃文台的 GNSS精密單點定位應用於地籍測量之探討 (2018),提出gnss應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地籍測量、精密單點定位、坐標轉換。

而第二篇論文健行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空間資訊與防災科技碩士班 張嘉強所指導 黃文聖的 GNSS雙星單頻與單星雙頻觀測量之運作效益分析 (2018),提出因為有 GNSS、單頻、雙頻、觀測量的重點而找出了 gnss應用的解答。

最後網站GNSS應用與方法(附贈DVD光盤) - 博客來則補充:書名:GNSS應用與方法(附贈DVD光盤),原文名稱:GNSS Applications and Methods,語言:簡體中文,ISBN:9787121145827,頁數:353,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gnss應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智慧化海空運物流資訊服務規劃[101粉]

為了解決gnss應用的問題,作者陳其華等 這樣論述:

  貨物運輸是國家民生與經濟發展的骨幹,更是政府交通施政重要的一環,本計畫透過海空運物流資訊服務整體規劃,構建「便捷化」、「智慧化」、「無紙化」的國際物流供應鏈環境,以符合國家重大政策需要,同時配合國際亞太經合會(APEC)供應鏈連結架構之推動辦理。計畫內容包括:(1)參與年度APEC運輸工作小組會議,蒐集供應鏈相關議題最新發展,研擬我國運輸部門在此課題之參與策略與議題研提;(2)蒐集國際海空運相關組織與海空港口在作業面與資訊面之相關標準、現況與發展趨勢;(3)蒐集我國海空運物流各節點資訊化作業現況,並在我國關港貿單一窗口與貨物移動安全等計畫發展下,據以研提我國物流資訊服務改善方案;(4)

運用包括雲端運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RFID、無線通訊等在內之「智慧化」物流資訊服務雲整體規劃,以提升物流安全與效率。本研究結論與建議摘要如下: 1.過往國內所建置物流資訊服務平台,多以貨主及物流業者在商業交易需求為主,對於與發展中的關港貿單一窗口介接、國外接軌部分著墨較少;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物流運作模式所需更多元的物流資訊服務,透過雲端化的物流資訊整合與服務,提升物流效率與國際競爭力。 2.透過與國外主要物流資訊平台互惠與合作機制,搭配APEC在無縫與透明的供應鏈連結發展,以及調度中心設立與資訊調和、GNSS應用統一標準發展與實施之推動,以延伸國際物流Door to Port至D

oor to Door的全程貨況資訊透明。   本計畫進行完整國內外物流資訊服務回顧,並據以進行結合新科技與資訊架構之智慧化物流資訊服務規劃,將有助於提升我國國際物流競爭力與國際接軌;相關物流資訊服務雲在導入雲端運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RFID、無線通訊等科技於國際物流服務之整體規劃研發成果,後續將考量產業需求與民間應用,進行研究成果移轉產業界進行應用。

GNSS精密單點定位應用於地籍測量之探討

為了解決gnss應用的問題,作者黃文台 這樣論述:

地籍測量於山區附近辦理作業時,易受地形起伏限制,致使圖根點數量不敷使用,或因測量經界線不明,致使測繪成果精度降低。為求降低作業成本及爭取時效,本研究考量於山區網路通訊不佳而無法使用e-GNSS條件下,改採精密單點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進行界址點或圖根點之測量,期能發揮施測快速、免測導線、免平差計算等優勢,大幅節省人力工時並降低成本。本文選擇桃園市龍潭、大溪山區進行計算測試,可得以下發現: (1)採60分鐘觀測資料之PPP定位坐標,經六參數坐標轉換後,其與公告值比較之2D RMSE約為4.3公分;(2)將PPP定位之觀測資料縮短至30分鐘時,其2D

RMSE(root-mean-square error )會放大至7.4公分;(3)依山區圖根點至界址點位置誤差之檢核可知,60分鐘及30分鐘資料之PPP定位成果皆可符合內政部規範之標準;(4)依VBS-RTK新(補)建圖根點誤差之檢核可知,採用60分鐘資料之PPP定位成果合格率僅可達62%。

GNSS應用與方法(附贈DVD光盤)

為了解決gnss應用的問題,作者[美]格里森 加布雷格齊亞布澤爾 主編 這樣論述:

本書系統介紹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應用及其方法,全書共17章:第1~5章講述GNSS導航的基礎知識,如GNSS信號捕獲和跟蹤,GNSS位置、速度和時間(PVT)估計,差分GPS技術和算法等,其中包括位置和速度應用的GNSS測量模擬器演示以及一個完整的GPS軟件接收機實現;第6~16章深入闡述GNSS與其他導航系統(如慣性導航器、LADAR、各種射頻測量、羅蘭系統等)的組合,以及GNSS在航空航天、室內和弱信號導航、掩星、大地測量、環境遙感等領域的應用;第17章是針對GPS開發的新導航信號和未來系統的概述。 本書由本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撰寫,內容豐富,體系完整,各章均包含實際應用案例

,並在隨書附帶的DVD光盤中提供了相應的程序代碼,便於讀者親自動手操作和練習。 第1章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現在與未來 1.1 引言 1.2 GNSS信號的改進 1.3 先進的接收機技術 1.4 路線圖:如何使用本書 1.5 擴展閱讀 參考文獻第2章 GNSS信號的捕獲與跟蹤 2.1 引言 2.2 GNSS信號的背景 2.3 PSK信號的搜索 2.4 PSK信號的跟蹤 2.5 BOC信號的搜索 2.6 BOC信號的跟蹤 參考文獻第3章 GNSS導航:對位置、速度和時間的估計 3.1 概述 3.2 位置、速度、時間(PVT)估計 3.3 GNSS

模擬器 3.4 GNSS模擬器實例 3.5 總結 3.6 DVD中提供的程序與工具 參考文獻第4章 差分GNSS:准確性與完好性 4.1 DGNSS簡介 4.2 差分GNSS的基本原理 4.3 DGNSS完好性威脅和抑制 4.4 總結 4.5 DVD中提供的數據 參考文獻第5章 GPS軟件接收機 5.1 引言和背景 5.2 許可、開發環境和開發工具 5.3 示例數據集 5.4 fastgps軟件接收機的使用 5.5 fastgps軟件接收機的結構 5.6 對未來改進的建議 5.7 擴展閱讀 參考文獻第6章 GNSS和INS的組合:第一部分第7章 GNSS和I

NS的組合:第二部分第8章 LADAR、INS和GNSS組合導航第9章 GNSS與射頻系統結合第10章 航空應用第11章 GNSS與羅蘭系統組合第12章 室內和弱信號導航第13章 空間應用第14章 大地測量和測量學第15章 使用GNSS掩星的大氣遙感第16章 基於雙基GNSS反射信號的遙感第17章 發展中的新導航信號和未來系統作者簡介

GNSS雙星單頻與單星雙頻觀測量之運作效益分析

為了解決gnss應用的問題,作者黃文聖 這樣論述:

單頻GPS接收儀雖有低價的優勢,但因僅可接收L1觀測量,便無法有效消除電離層誤差,使得測量距離受限而未被廣泛運用。且臺灣地區目前雖已普遍運用衛星定位技術辦理各項控制測量作業,但均推薦使用測量型之雙頻接收儀。現因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的日漸普及,雙星(如GPS/BDS)或多星(如GPS/GLN/BDS)系統的單頻觀測量,可否能與GPS單星系統的雙頻觀測量提供相同等級之定位精度,即是本研究之探討主題。由本文之研究可知,GPS/BDS單頻與GPS雙頻在基線長度2公里以內,其平面坐標精度僅差距0.2公分。另依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作業規範之成果檢核可知,在基線長度7公里以內之空曠區,除GPS單頻不

符精度規範外,增加其它星系組合之單頻觀測量皆可符合作業規範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