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算法例子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演算法例子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龔才春寫的 模型思維:簡化世界的人工智能模型 和(美)克里斯托弗·Z.穆尼的 蒙特卡羅模擬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AI & Big Data的演變趨勢(中)—演算法篇 - TAcc+也說明:然而,當時的電腦的運算性能有限、Machine Learning的演算法都尚未成熟等 ... 舉預測為例子,學過微積分應該都知道餘弦函數(y=cosx),而且還知道餘弦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電子工業 和漢語大詞典所出版 。

中原大學 資訊工程研究所 朱守禮所指導 許藤耀的 設計適用於多核心架構之晶片互連網路效能改善機制 (2016),提出演算法例子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多核心架構、晶片互連網路、專屬路徑、SSC網路。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電子工程研究所 黃世旭所指導 粘丞勛的 考慮重分配階層繞線之三維積體電路測試排程方法研究 (2014),提出因為有 三圍積體電路SoC測試排程、測試介面、重分配階層繞線的重點而找出了 演算法例子的解答。

最後網站工程中的演算法應用- 簡單的三個例子 - 拾貝文庫網則補充:標籤:coding 分享 lda art 取消 write cat 覆蓋 依次. 目錄. 前言; 二分查詢. 應用背景; 對照演算法; 存在的問題; 解決方案; 程式碼方案. 二維平均卷積.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演算法例子,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模型思維:簡化世界的人工智能模型

為了解決演算法例子的問題,作者龔才春 這樣論述:

對從事演算法研究與演算法開發的人來說,模型的學習與使用必不可少。尤其是在目前備受關注的人工智慧領域裡,人人談模型,新模型也是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   模型讓人又愛又恨:可愛的地方在於它確實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而且其有效性一般都經過了檢驗;可恨的地方在於學習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對人工智慧的初學者來說。   《模型思維》將人工智慧在現實生活場景中解決的問題分類,並根據這個分類來介紹各種模型。書中將人工智慧問題分為權重問題、狀態問題、序列問題、表示問題、相似問題和分類問題六大類,方便讀者瞭解各個模型之間的關係,也方便讀者理解各個模型的適用場景。   《模型思維》儘量更多地結合模型的使用場

景,更多地介紹實際業務需求之間的關係,更多地採用生活中淺顯易懂的例子,方便人工智慧的初學者學習模型。   《模型思維》不僅適合希望學習和運用人工智慧模型到具體應用場景的企業工程師、科研院所的學生和科研人員,也適合對人工智慧模型感興趣的讀者,説明其將模型思維應用到生活中。 龔才春 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工學博士學位;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人工智慧與人力資源等領域的研究。   中關村科金技術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職品匯創始人,大街網原首席科學家,阿裡巴巴原搜索研發專家。   在大資料採擷方面有許多成功經驗,創辦了大資料虛假簡歷識別平臺職品匯;在自然語言處理,尤其是語

義理解、知識圖譜等方面有深刻理解,中文幽默識別是其一個有特色的研究工作;曾負責淘寶評論的情感分析等工作。 第1篇 模型為什麼這麼神奇 模型是一個很常見的名詞。與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的有漏斗模型、人才模型、定級模型等;與工程師相關的有線性回歸模型、隱瑪律可夫模型、LDA模型等;與業務相關的有價格預測模型、銷量預測模型等;與銷售相關的有SSM模型、銷售漏斗模型、銷售能力模型等;與行銷相關的有市場衝突矩陣模型、品牌五力模型、區域行銷模型等……但到底什麼是模型、怎麼選擇合適的模型、怎麼創新模型,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第1章 為什麼要建立模型 2 1.1 什麼是模型 2 1.2 無處不在的模型 4 1

.3 模型的意義 4 1.3.1 萬有引力定律 4 1.3.2 大陸漂移假說 5 1.3.3 日心說 5 1.4 模型都是對的嗎 6 1.4.1 模型可以是錯的 7 1.4.2 模型可以是未被證實的 7 1.4.3 模型可以是互相矛盾的 7 1.5 什麼模型是好模型 8 1.5.1 表示客觀事物的能力 8 1.5.2 簡化客觀事物的能力 9 1.5.3 評價模型好壞的模型 9 1.6 模型的演化 9 1.7 正確看待模型的價值與缺陷 10 1.7.1 正確看待模型的局限性 10 1.7.2 用歷史的觀點看模型 10 1.7.3 拋棄對模型的階級觀點 11 1.7.4 用發展的觀點看模型 11

1.8 本書的特點 12 1.8.1 對讀者的基礎要求 12 1.8.2 從場景出發講模型 12 1.8.3 從方法論的視角講模型 13 1.8.4 用類比的技巧講模型 13 1.8.5 避免讀者被數學公式嚇倒 13 1.8.6 避免“知識的詛咒” 14 1.9 本書主要內容 14 1.9.1 權重模型 15 1.9.2 狀態模型 15 1.9.3 序列模型 15 1.9.4 表示模型 16 1.9.5 相似模型 16 1.9.6 分類模型 16 第2章 模型的運用 18 2.1 用知識圖譜表示問題 18 2.1.1 知識圖譜的基本理念 18 2.1.2 建立知識圖譜的一般步驟 19 2.1.

3 問題的屬性研究 19 2.1.4 問題的關係研究 20 2.2 問題分析的示例 20 2.2.1 前提假設分析 20 2.2.2 已有資料的分析 21 2.2.3 待求資料的分析 21 2.2.4 關係分析 21 2.3 權重問題的判斷 22 2.4 狀態問題的判斷 24 2.5 序列問題的判斷 25 2.6 表示問題的判斷 25 2.7 相似問題的判斷 26 2.8 分類問題的判斷 26 2.9 模型之間的關係 27 第2篇 權重模型:計算你的分量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紛繁複雜,讓人眼花繚亂。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試圖發現事物背後的共性規律。在電腦學者眼裡,世界上幾乎所有問題,最終都可以歸

結為權重計算的問題。 權重問題是一個通用問題,在各個學科中都已經有許多深入的研究,也有了許多計算各種各樣權重的方法。將這些權重計算方法進行整理並抽象,就簡化為模型了。 第3章 TF-IDF模型 33 3.1 應用場景 33 3.2 詞頻率—逆文檔頻率模型的計算 34 3.2.1 詞頻率模型 34 3.2.2 逆文檔頻率模型 37 3.2.3 TF-IDF模型 39 3.3 詞權重模型的平滑 40 3.4 引申閱讀 40 3.4.1 發明歷史 41 3.4.2 發明人簡介 41 3.4.3 最新研究 42 3.5 本章總結 42 第4章 線性回歸模型 43 4.1 應用場景 43 4.2 直觀理

解回歸問題 44 4.3 一元線性回歸問題 45 4.3.1 鋼軌長度與溫度的關係 45 4.3.2 判斷最合適直線的兩個原則 47 4.3.3 最小二乘法 50 4.4 多元線性回歸問題 52 4.5 標準方程法 53 4.5.1 一些符號定義 53 4.5.2 矩陣表示 54 4.5.3 參數求解 55 4.5.4 用標準方程法計算銀行授信額度 58 4.6 梯度下降法 60 4.6.1 梯度下降法的直觀理解 60 4.6.2 坡度最陡下山法 63 4.6.3 坡度最陡下山法的類比 64 4.6.4 梯度下降法的計算 66 4.6.5 銀行授信額度的計算 67 4.7 梯度下降法與標準方程

法的區別 68 4.8 引申閱讀 69 4.8.1 最小二乘法的發明 69 4.8.2 梯度下降法的發明 69 4.8.3 最新研究 69 4.9 本章總結 71 第5章 PageRank模型 73 5.1 應用場景 73 5.2 PageRank的直觀演算法 74 5.2.1 直觀理解 75 5.2.2 模型的初始化 77 5.2.3 模型的反覆運算 79 5.3 直觀演算法的漏洞修復 81 5.3.1 非連通漏洞 81 5.3.2 過河拆橋型漏洞 82 5.3.3 孤芳自賞型漏洞 85 5.3.4 過分謙虛型漏洞 85 5.3.5 隨機遊走模型 86 5.4 PageRank模型的計算 8

8 5.4.1 連結關係表 88 5.4.2 連結流覽矩陣 88 5.4.3 直接流覽矩陣 89 5.4.4 狀態轉移矩陣 89 5.4.5 反覆運算計算 90 5.4.6 計算示例 91 5.5 引申閱讀 92 5.5.1 收斂性證明 93 5.5.2 發明歷史 94 5.5.3 發明人簡介 94 5.5.4 相關研究 95 5.6 本章總結 95 第3篇 狀態模型:加官進爵的模型 事物是變化的,我們也要從意識形態上跟上客觀事物的變化,否則就會犯“刻舟求劍”的笑話。目前,最好的描述事物狀態改變的模型是自動機模型,又被稱為有限狀態自動機模型。 在電腦領域,有很多自動機模型的應用場景。例如常見

的正向最大匹配分詞演算法其實就是一個自動機模型;在自然語言處理中,中文分詞、語音辨識、詞性標注、字串查找、拼寫糾錯、模糊匹配等都是自動機模型的變種;在網路安全領域中,我們最熟悉的病毒掃描場景,很多都使用了AC自動機模型,這也是一種狀態轉移自動機模型。 第6章 有限狀態自動機模型 100 6.1 應用場景 100 6.1.1 Java詞法分析 100 6.1.2 Java詞法分析示例 101 6.2 直觀理解與形式化描述 103 6.2.1 自動機模型的直觀理解 103 6.2.2 形式化描述 105 6.3 詞法分析自動機模型 105 6.3.1 注釋識別自動機 105 6.3.2 保留字識別

自動機 107 6.4 位址解析自動機模型 108 6.4.1 位址解析場景概述 108 6.4.2 地址解析的難度 109 6.4.3 標準地址庫建設 110 6.4.4 位址識別自動機模型 111 6.5 引申閱讀 113 6.5.1 發明歷史 113 6.5.2 發明人簡介 114 6.5.3 最新研究 115 6.6 本章總結 115 第7章 模式匹配自動機模型 116 7.1 應用場景 116 7.2 形式化描述 118 7.3 BF模式匹配演算法 118 7.3.1 BF演算法的直觀理解 118 7.3.2 BF演算法的匹配過程示例 119 7.3.3 BF演算法的偽代碼表示 12

1 7.3.4 BF演算法的自動機模型 121 7.4 RK模式匹配演算法 122 7.5 KMP模式匹配演算法 123 7.5.1 KMP演算法的直觀理解 123 7.5.2 KMP演算法的匹配過程示例 125 7.5.3 移動長度的計算 127 7.5.4 KMP演算法的自動機模型 129 7.5.5 KMP演算法的總結 129 7.6 BM模式匹配演算法 129 7.6.1 後向BF演算法 130 7.6.2 實現跳躍式匹配 131 7.6.3 基於壞字元的模式匹配過程 132 7.6.4 壞字元匹配演算法的缺陷 137 7.6.5 好尾碼的匹配規則 138 7.6.6 BM模式匹配演算

法介紹 141 7.6.7 BM演算法的自動機模型 143 7.7 AC模式匹配演算法 143 7.7.1 TRIE樹的使用 144 7.7.2 TRIE樹的構建 145 7.7.3 失效指針的直觀理解 146 7.7.4 失效指針的設置示例 147 7.7.5 失效指標的設置演算法 150 7.7.6 AC演算法的匹配過程示例 152 7.8 Wu-Manber模式匹配演算法 153 7.8.1 Wu-Manber演算法的直觀理解 153 7.8.2 Wu-Manber演算法的總體思路 155 7.8.3 字元塊 156 7.8.4 後移長度陣列 157 7.8.5 字元塊的雜湊值 159

7.8.6 倒排鏈表 159 7.8.7 首碼雜湊值 160 7.8.8 Wu-Manber演算法示例 161 7.9 引申閱讀 163 7.10 本章總結 166 第4篇 序列模型:揭示現象背後的規律 序列模型,就是根據可觀察的現象序列,探索其背後不可觀察的神秘序列。我們能夠想到的需要探索現象背後的邏輯、本質、規律等,都可以歸結為序列模型。 第8章 隱瑪律可夫模型 170 8.1 應用場景 171 8.2 瑪律可夫鏈 171 8.3 隱瑪律可夫模型的定義 173 8.3.1 直觀定義 173 8.3.2 形式化定義 174 8.3.3 盲人與苔蘚的例子 174 8.4 兩個假設 176 8

.4.1 齊次瑪律可夫假設 176 8.4.2 觀察獨立性假設 176 8.5 評估問題 177 8.5.1 評估問題的應用價值 177 8.5.2 暴力求解法 178 8.5.3 前向演算法 179 8.5.4 前向演算法的形式化描述 185 8.5.5 前向演算法的演算法描述 186 8.5.6 後向演算法 187 8.6 解碼問題 190 8.6.1 暴力求解法 190 8.6.2 維特比演算法 190 8.6.3 維特比演算法的形式化描述 197 8.7 學習問題 198 8.7.1 監督學習 199 8.7.2 非監督學習 201 8.7.3 一個更簡單的EM演算法例子 202 8.

7.4 更好一點的演算法 205 8.7.5 直觀方法 206 8.7.6 Baum-Welch演算法 207 8.7.7 Baum-Welch演算法的偽代碼表示 212 8.8 引申閱讀 213 8.8.1 發明人簡介 213 8.8.2 最新研究 214 8.9 本章總結 215 第9章 最大熵模型 216 9.1 應用場景 216 9.1.1 語義消歧 216 9.1.2 音字轉換 217 9.1.3 其他常見場景 217 9.2 直觀理解最大熵 217 9.2.1 熵增加原理 217 9.2.2 熵的定義 218 9.2.3 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219 9.2.4 不要隨意添加

主觀假設 219 9.3 最簡單的最大熵計算示例 220 9.3.1 方程組求解 220 9.3.2 最大熵化 221 9.3.3 拉格朗日乘子法 221 9.3.4 骰子的概率計算 223 9.3.5 計算複雜度分析 225 9.4 形式化定義 226 9.4.1 經驗分佈 226 9.4.2 特徵函數 227 9.4.3 特徵範本 228 9.4.4 約束條件及其期望 228 9.4.5 條件熵 230 9.4.6 最大熵的定義 230 9.5 最大熵模型的計算流程 231 9.5.1 模型訓練 231 9.5.2 模型執行 232 9.6 平滑方法 232 9.6.1 拉普拉斯平滑 23

3 9.6.2 古德—圖靈平滑 236 9.6.3 Jelinek-Mercer平滑 238 9.6.4 Katz平滑 239 9.6.5 絕對折扣平滑 241 9.6.6 Witten-Bell平滑 241 9.6.7 Kneser-Ney平滑 242 9.6.8 各種平滑方法的演化關係 243 9.7 特徵選擇 245 9.7.1 基於閾值的特徵選擇 245 9.7.2 增量式特徵選擇 245 9.8 參數計算 246 9.8.1 參數計算的形式化 246 9.8.2 參數的數值計算 248 9.9 引申閱讀 250 9.10 本章總結 251 第5篇 表示模型:萬事萬物的表示 當人們在

看到某個事物或現象後,需要向沒有看到的人描述這個事物或現象時,就需要盡可能找一個讓對方可以接受並理解的方式來表示該事物或現象。對事物或現象的表示,是這個事物或現象區別於其他事物或現象的基礎,是進行轉述、分析、處理的前提。 到了現代社會,表示方法越來越普遍,使用也越來越頻繁。重大的科技創新,往往都是從表示方法創新開始的。 第10章 向量空間模型 256 10.1 應用場景 256 10.2 之前的文本表示方法 257 10.3 向量空間模型 258 10.3.1 文檔的詞袋化 258 10.3.2 文檔的向量化 259 10.3.3 詞項的權重計算 261 10.4 相似度計算 263 10.5

引申閱讀 264 10.5.1 發明人介紹 264 10.5.2 最新研究 264 10.6 本章總結 265 第11章 潛在語義分析模型 266 11.1 應用場景 266 11.2 LSA模型的計算 268 11.2.1 詞—文檔矩陣 268 11.2.2 奇異值分解 270 11.2.3 降維處理 272 11.3 結果的解讀 275 11.3.1 3個矩陣的物理含義 275 11.3.2 實驗結果解讀 275 11.4 為什麼LSA模型有效 277 11.5 LSA模型的應用 278 11.5.1 識別同義詞和近義詞 278 11.5.2 文檔的聚類和分類 280 11.5.3 跨語

言語義檢索 281 11.6 LSA模型的不足 282 11.7 引申閱讀 283 11.7.1 發明人介紹 283 11.7.2 最新研究 283 11.8 本章總結 284 第6篇 相似模型:誰與我臭味相投 在現實生活的許多場景中,都需要判斷兩個事物有多相似。各種事物之所以可以比較,是因為我們已經潛在地計算了事物之間的相似度。之所以稱這種相似度是“潛在的”,是因為我們以為是在尋找事物之間的差異,其實在尋找差異之前我們已經找到了相似之處。 第12章 相似模型 288 12.1 歐幾裡得距離 288 12.2 曼哈頓距離 289 12.3 切比雪夫距離 292 12.4 閔可夫斯基距離 29

3 12.5 馬哈拉諾比斯距離 293 12.5.1 用歐氏距離計算身材相似度 293 12.5.2 歐氏距離失效的原因 294 12.5.3 引入原因 295 12.5.4 方差與協方差 295 12.5.5 馬氏距離的定義 298 12.5.6 馬氏距離為什麼有效 299 12.6 皮爾遜相關係數 299 12.7 Jaccard相關係數 300 12.8 余弦相似度 302 12.9 漢明距離 304 12.10 KL散度 305 12.11 海林格距離 307 12.12 編輯距離 307 12.13 本章總結 312 第7篇 分類模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分類問題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

每時每刻都可能遇到的。分類也是所有決策制定的基礎,沒有分類,就不可能有決策的制定與實施。各行各業每天都在處理各式各樣的分類問題:高校要根據高考成績判斷是否錄用考生;HR要根據候選人簡歷判斷是否安排面試;公司CEO要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產品戰略和銷售目標;農民要根據天氣、作物生長狀況等決定是否澆水、施肥;廚師要根據火候判斷菜品是否應該出鍋;司機要根據目的地和交通狀況決定是直行還是轉向……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遇到的分類問題千差萬別,可以對分類問題進行分類,從而使每一類分類問題可以用一類分類模型來處理。 第13章 感知機模型 315 13.1 應用場景 315 13.2 神經元的工作原理 317

13.3 感知機模型的原理 320 13.3.1 感知機模型的數學表示 320 13.3.2 感知機模型的分類原理 320 13.3.3 距離的計算 323 13.3.4 代價函數 323 13.4 參數訓練 324 13.4.1 梯度下降法 324 13.4.2 計算示例 325 13.5 引申閱讀 326 13.5.1 發明歷史 326 13.5.2 最新研究 327 13.5.3 與其他模型的關係 327 13.6 本章總結 328 第14章 邏輯回歸模型 329 14.1 應用場景 329 14.2 直觀理解邏輯回歸模型 330 14.2.1 邏輯回歸的目標模型 330 14.2.2

邏輯回歸模型的工作原理 332 14.3 邏輯回歸模型的計算 333 14.3.1 相關符號表示 333 14.3.2 代價函數 334 14.3.3 梯度下降法 335 14.4 引申閱讀 336 14.4.1 發明人簡介 336 14.4.2 發明歷史 337 14.4.3 最新研究 337 14.5 本章總結 338 第15章 樸素貝葉斯模型 339 15.1 應用場景 339 15.2 先驗概率和後驗概率 340 15.3 貝葉斯公式 341 15.3.1 全概率公式 341 15.3.2 逆概率公式 342 15.4 獨立假設 343 15.5 文本分類的案例 344 15.5.1

訓練樣本介紹 345 15.5.2 詞典與先驗概率 345 15.5.3 直接使用貝葉斯公式 346 15.5.4 拉普拉斯平滑 347 15.6 引申閱讀 349 15.7 本章總結 349 第16章 決策樹模型 350 16.1 應用場景 350 16.2 決策樹模型的直觀理解 351 16.2.1 猜數字的遊戲 351 16.2.2 猜動物的遊戲 352 16.2.3 決策樹模型要解決的問題 354 16.3 最佳決策樹 354 16.3.1 蠻力的方法 355 16.3.2 從數據中領悟審批原則 355 16.3.3 什麼是好問題 356 16.4 信息量的計算 357 16.4.1

資訊熵的定義 357 16.4.2 熵的計算示例 358 16.4.3 熵的單位 359 16.5 資訊增益與ID3演算法 359 16.5.1 條件熵的定義 360 16.5.2 資訊增益的計算 360 16.5.3 使用資訊增益選擇特徵 361 16.5.4 ID3演算法 364 16.6 資訊增益比與C4.5演算法 364 16.6.1 資訊增益比的定義 364 16.6.2 計算示例 365 16.6.3 C4.5演算法 365 16.7 基尼係數與CART演算法 366 16.7.1 基尼係數定義 367 16.7.2 基尼係數計算示例 368 16.7.3 CART分類樹演算法

372 16.7.4 CART回歸樹 373 16.8 引申閱讀 375 16.8.1 發明歷史 375 16.8.2 最新研究 377 16.9 本章總結 377 第17章 支援向量機模型 378 17.1 應用場景 378 17.2 一元支持向量機 379 17.3 二元支持向量機 383 17.3.1 實例場景描述 383 17.3.2 最佳分類面 384 17.3.3 最佳分類直線的函數形式 385 17.3.4 分類間隔的計算 387 17.3.5 最大化問題的數學表示 388 17.3.6 拉格朗日乘子法 389 17.4 支持向量機的對偶問題 391 17.4.1 SVM模型的數

學描述 391 17.4.2 SVM模型的對偶問題 392 17.5 支持向量機的參數求解 396 17.5.1 SMO演算法的形式描述 396 17.5.2 SMO演算法的整體思路 397 17.5.3 參數更新過程 399 17.5.4 乘子的啟發式選擇 401 17.6 引申閱讀 402 17.6.1 發明歷史 402 17.6.2 發明人簡介 403 17.6.3 最新研究 403 17.7 本章總結 404

演算法例子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沒想到我那麼快就回來了!!那就繼續一開始的任務吧~用輕鬆簡單的方式推廣軟體工程👩🏻‍💻

對於軟體工程師,很常聽到前端後端全端,也很常被問到,但是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它們卻是陌生的詞彙!今天就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舉些生活化的餐廳例子來講解什麼是前端後端全端,並且聊聊如何知道自己適合走哪端~
影片內容講求的是讓大眾能夠迅速了解增加新知,所以如果覺得我講得太簡單,想要多補充更正內容的,都歡迎在影片下方留言唷!

📢 📣 📢 本頻道影片內容有輸出成 podcast 📢 📣 📢
可以在各大podcast平台搜尋「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請大家多多支持唷!!🙏🏻💁🏻‍♀️

這集會聊到...

Overview 💬
🔹 自導自演鬧劇
🔹 什麼是前端
🔹 什麼是後端
🔹 什麼是全端
🔹 前端 後端 全端 哪個比較好?
🔹 怎麼知道自己適合走哪端?

【軟體工程/電腦科學/程式設計 學習資源】
全端工程師密技 Full Stack Eng - Career Path (Codecademy)
https://bit.ly/3niTwLN
前端工程師密技 Front End Eng - Career Path (Codecademy)
https://bit.ly/32K1eql
用Scala學習函式程式設計
https://bit.ly/2IF0Thv
Scala 函数式程式設計原理
https://bit.ly/3kBQXTb
平行程式設計
https://bit.ly/3pCeaZf
Android 應用程式開發 專項課程
https://bit.ly/3lGCUwW
普林斯頓大學 電腦科學 演算法 基礎理論
https://bit.ly/3nxomAh
Go 語言學起來
https://bit.ly/35AWhlv
Parallel, Concurrent, and Distributed Programming in Java 專項課程
https://bit.ly/2IGnlH4
Java 軟體工程基礎課程
https://bit.ly/3fa4gJi
全端開發 跨平台手機app 開發 完整課程
https://bit.ly/2UCGWum

#前端後端 #工程師百百種
一定要看到影片最後面並且在「YouTube影片下方」按讚留言訂閱分享唷!
-
每隔週星期四晚上9點更新,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

【愛屋及烏】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Untyped對啊我是工程師
Podcast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3L5GRMXmq1MRsliQt43oi2?si=3zgvfHlETeuGfp9rIvwTdw
Facebook 臉書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untyped/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untypedcoding/
合作邀約 👉 [email protected]
-
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 There are so many data types in the world of computer science, so are the people who write the code. We aim to UNTYPE the stereotype of engineers and of how coding is only for a certain type of people.
凱心琳: 一個喜歡電腦科學邏輯推理,在科技圈努力為性別平等奮鬥的工程師。

圖片影片音效:[giphy.com] [pngwave.com][pexel.com]

【Disclaimer 聲明】
Some links are affiliated.
上面有些連結是回饋連結,如果你透過這些連結購買商品,我可以得到一些小獎勵,但不會影響到你購買的價格,甚至會是更低的價格!謝謝你的支持💕

設計適用於多核心架構之晶片互連網路效能改善機制

為了解決演算法例子的問題,作者許藤耀 這樣論述:

隨著科技不斷的演進,現代電腦架構朝向整合多個處理核心發展。增加處理核心數量也成為設計電腦系統的主要發展方向。當核心數不斷增加時,用以連接多顆處理核心之互連網路成為影響效能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升互連網路的效能,已成為改善電腦效能的重要目標。互連網路效能主要受到連接方式、路徑選擇方式、交換器設計、以及流量管理等因素影響。有鑒於此,本研究基於Self Similar Cubic (SSC)多核心互連網路,增加區塊間專屬連接路徑與適合的封包管理機制,設計了新的Alternative Self Similar Cubic (ASSC)互連網路。ASSC互連網路的區塊間專屬連接路徑,可提升遠端節點傳送

的效能。所設計的封包管理機制,可調整互連網路的封包傳送速率,以減少可能的封包壅塞。本論文將介紹SSC互連網路與ASSC互連網路,以及適用於ASSC互連網路之封包傳輸管理機制。同時研發ASSC互連網路之主要模組、路徑選擇機制、與封包傳輸管理機制之模型,並透過不同種類封包,測試前述機制之功能與效能。實驗結果顯示:相較於原始的SSC互連網路,本研究之ASSC互連網路與封包傳輸管理機制,將可有效解決SSC互連網路封包壅塞的問題,並可提升互連網路封包傳輸效能。

蒙特卡羅模擬

為了解決演算法例子的問題,作者(美)克里斯托弗·Z.穆尼 這樣論述:

蒙特卡羅方法,又稱隨機抽樣或統計試驗方法,屬於計算數學的一個分支,它是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為了適應當時原子能事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傳統的經驗方法由於不能逼近真實的物理過程,很難得到滿意的結果,而蒙特卡羅方法由於能夠真實地類比實際物理過程,故解決問題與實際非常符合,可以得到很圓滿的結果。   蒙特卡羅模擬提供了一種可替代分析數學的方式來説明研究者理解統計量的抽樣分佈及其在隨機樣本中的行為,在實證角度通過對模擬資料構建的總體中抽取的隨機樣本進行分析,來追蹤統計量的行為。 克里斯多夫•Z.穆尼是西佛吉尼亞大學政治學的副教授。他于1990年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森分校取得政治學

博士學位。穆尼教授曾在威斯康星大學麥迪森 分校,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及英國埃塞克斯大學講學,主要專注於美國政治和研究方法。   自1994年,他還在埃塞克斯暑期學校教授社會科學資料分析與收集方 面的課程。穆尼教授在美國國家立法機關(U.S. state legislatures),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及現代非參數推斷技術等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大量的文章。   同時,他還(與Robert D. Duval聯合)撰寫了《自舉法》(Bootstrapping)(1993, Sage),(與Richard A. Brisbin, Jr., Robert Jay Dilger 和All

an S. Hammock一起撰寫)《西佛吉尼亞政治與政府:機構能力與責任政府鬥爭》(West Virginia Politics and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Capacity and the Struggle for Responsible Government) (1996)等書籍。 序 致謝 第1章 簡介 第1節 蒙特卡羅原理 第2章 從虛擬總體中生成個體樣本 第1節 設定生成虛擬總體的電腦演算法 第2節 生成單個隨機變數 第3節 生成隨機變數的組合 第3章 在蒙特卡羅模擬中運用虛擬總體 第1節 一個完整虛擬總體演算法例子 第2節 生成

蒙特卡羅估計向量 第3節 生成多個實驗 第4節 我們要保留試驗中的哪一個統計量? 第5節 我們要進行多少次試驗? 第6節 評估抽樣分佈的蒙特卡羅估計 第4章 蒙特卡羅模擬在社會科學中的運用 第1節 當估計量弱統計理論存在時的統計推論 第2節 在多種可能條件下檢驗零假設 第3節 評估推論方法的品質 第4節 評估參數推斷穩健性以檢驗違反假設 第5節 比較估計量的屬性 第5章 結論 注釋 參考文獻 譯名對照表

考慮重分配階層繞線之三維積體電路測試排程方法研究

為了解決演算法例子的問題,作者粘丞勛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 隨著積體電路製程技術的不斷進步,核心電路基底的系統單晶片設計已經成為積體電路設計的主流。而在一個核心電路基底的系統單晶片設計裡,包含許多核心電路,包括了處理器、記憶體、數位矽智財、類比訊號模組、混合訊號模組等。這些核心電路各自擁有獨立的測試,然而隨著在IC設計越來越複雜,如何有效地測試整體電路成為IC設計的過程中一項困難的挑戰,因此測試介面(test wrapper)可再使用測試存取的優點,大大增加核心電路在測試應用中的靈活性。在此篇論文,我們發現核心電路測試介面輸出入腳位TAM BUS連線個數與核心電路的測試時間,是一個trade-off的關係,假使透過減少分配核心電路測試介面輸

出入個數的連線,雖然可以紓解繞線擁擠的情況,但卻會增加該核心電路的測試時間,反之,如果增加TAM BUS分配到核心電路測試介面輸出入腳位的連線個數,則會加重繞線擁擠的情況,但卻可以減少該核心電路的測試時間。在本篇論文,我們討論在三維積體電路測試架構之下,並考慮在繞線擁擠限制下,結合測試排程、重分配階層繞線以及分配測試介面個數,最小化整體測試時間方法之研究。我們的方法首次考慮繞線擁擠的情況下,做測試排程,比起既有的研究,我們的方法更有效地分配連線並減少測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