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網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intel網卡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華清遠見嵌入式學院,姜先剛,袁祖剛寫的 嵌入式Linux系統開發教程 和肖力的 深度實踐KVM:核心技術、管理運維、性能優化與項目實施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intel 9301CT PRO/1000CT PCI-E介面桌上型網卡(裸裝平行輸入)也說明:網路卡 控制晶片. 82574L ; 網路卡支援通訊協定. TCP/IP ; 網路卡包裝方式. 裸裝 ; 網路卡支援孔數. Single ; 網路卡接頭型式. RJ-45.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電子工業 和機械工業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黃永廣所指導 李高源的 機器人應用之對話互動與物件偵測 (2020),提出intel網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對話機器人、物件偵測、ROS、深度相機、機械手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資訊工程系碩士班 陳弘明、陳世穎所指導 鄭鍾翔的 5G 專網雲邊協作之系統設計與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5G MANO、企業專網、雲邊協作、網路切片、傳輸網路的重點而找出了 intel網卡的解答。

最後網站[情報] intel i226-v 網卡疑似有瞬斷線災情出現- 看板PC_Shopping則補充:看了一下只有幾張低階板子用螃蟹網卡難道只能等intel更新驅動了嗎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2.93.88 (臺灣) ※ 文章網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intel網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嵌入式Linux系統開發教程

為了解決intel網卡的問題,作者華清遠見嵌入式學院,姜先剛,袁祖剛 這樣論述:

本書結合大量實例,在基於ARM Cortex-A9 四核處理器的硬件教學平台上,全面詳細地講解了ARM處理器及在其上的嵌入式Linux 系統開發。本書主要內容包括ARM 處理器及常用指令介紹,Linux 編程環境,交叉開發環境,Boot Loader 介紹U-Boot 啟動過程及移植,Linux 內核配置、編譯及Qt 移植等。其中移植相關的內容不僅給出了移植的方法和步驟,還講解了為什麼要這麼做。重視實踐,實用是本書的最大特點,同時,本書配合大量的習題,讀者能快速地掌握嵌入式Linux 系統開發的要點。本書可作為大學院校電子、通信、計算機、自動化等專業的「嵌入式Linux 系統開發」課程的教材,

也可作為嵌入式開發人員的參考用書。華清遠見嵌入式培訓中心,是國內成立較早、規模較大的專業嵌入式培訓機構。為滿足快速增長的移動開發領域對Android等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統研發人才的需求,華清遠見在多年高端嵌入式專業培訓和豐富的企業內訓實施經驗的基礎上,於2004年正式成立華清遠見3G學院,學院充分整合行業經驗及專業領域的企業合作資源優勢,打造出專業、科學的實訓體系,幫助合作院校時刻緊跟行業用人需求的新趨勢,引導畢業生在知識結構上更好地實現與企業真實需求的對接,從而有效提高其就業競爭優勢,順利進入專業研發領域。 第1章 嵌入式系統概述 1.1 嵌入式系統 1.2 嵌入式

操作系統 1.3 嵌入式Linux 歷史 1.4 嵌入式Linux 開發環境 1.5 嵌入式Linux 系統開發要點第2章 ARM處理 2.1 ARM 處理器簡介 2.1.1 ARM 公司簡介 2.1.2 ARM 處理器體系結構 2.1.3 Linux 與ARM 處理器 2.2 ARM 指令集 2.2.1 ARM 微處理器的指令集概述 2.2.2 ARM 指令尋址方式 2.2.3 Thumb 指令 2.2.4 Thumb-2 指令 2.2.5 ThumbEE 指令 2.3 典型ARM 處理器簡介 2.

3.1 Atmel AT91 2.3.2 Samsung S 2.3.3 TI OMAP5 系列 2.3.4 Freescale 2.3.5 Intel Xscale PXA 系列 2.3.6 Cortex-A 系列的Exyn 2.4 華清遠見 FS4412 開發板 2.4.1 華清遠見 FS4412 開發板介紹 2.4.2 眾多的開發板供應商 2.5 習題第3章 Linux 編程環境 3.1 Linux 常用工具 3.1.1 Shell 簡介 3.1.2 常用的Shell 命令 3.1.3 編寫S

hell 腳本 3.1.4 正則表達式 3.1.5 程序編輯器 3.2 Ma 3.2.1 GN 3.2.2 Makefile 規則語法 3.2.3 Makefile 文件中變量的使用 3.3 二進制代碼工具的使用 3.3.1 GNU Binutils 工具介紹 3.3.2 Binutils 工具軟件使用 3.4 GCC 編譯器的使用 3.4.1 GCC 編譯器簡介 3.4.2 GCC 編譯選項解析 3.5 調試器GDB 的使用技巧 3.5.1 GDB 調試器介紹 3.5.2 GDB 調試命令

3.6 Linux 編程庫 3.6.1 Linux 編程庫介紹 3.6.2 Linux 系統調用 3.6.3 Linux 線程庫 3.7 習題第4章 交叉開發環境 4.1 交叉開發環境介紹 4.1.1 交叉開發概念模型 4.1.2 目標板與主機之間的連接 4.1.3 文件傳輸 4.1.4 網絡文件系統 4.2 安裝交叉編譯工具 4.2.1 獲取交叉開發工具鏈 4.2.2 主機安裝工具鏈 4.3 主機開發環境配置 4.3.1 主機環境配置 4.3.2 串口控制台工具 4.3.3

TFTP 服務 4.3.4 NFS 服務 4.4 啟動目標板 4.4.1 系統引導過程 4.4.2 內核解壓啟動 4.4.3 掛接根文件系統 4.5 應用程序的遠程交叉調試 4.5.1 交叉調試的模型 4.5.2 交叉調試程序實例 4.6 實例:FS4412 嵌入式開發環境搭建 4.6.1 開發主機安裝 4.6.2 聯調測試 4.7 習題第5章 Bootl 5.1 Bootloader 簡介 5.1.1 Bootloader 介紹 5.1.2 Bootloader 的啟動 5.1.3 B

ootloader 的種類 5.2 U-Boot 簡介 5.2.1 U-Boot 介紹 5.2.2 U-Boot 的常用命令 5.2.3 U-Boot 的環境變量 5.2.4 U-Boot 源碼結構 5.3 U-Boot 源碼分析 5.3.1 配置編譯 5.3.2 U-Boot 啟動過程 5.3.3 U-Boot 與內核的關系 5.4 U-Boot 移植實例 5.4.1 收集移植相關資源 5.4.2 選擇U-Boot 源碼版本 5.4.3 u-Boot 配置編譯 5.4.4 串口能輸出信息

5.4.5 移植網卡實現Ping 和TFTP 的功能 5.5 習題第6章 配置編譯內核 6.1 Linux 內核特點 6.1.1 Linux 內核版本介紹 6.1.2 Linux 內核特點 6.2 配置編譯內核源碼 6.2.1 內核源碼的下載方法和結構 6.2.2 內核配置系統 6.2.3 Kbuild Make 6.2.4 內核編譯 6.2.5 內核編譯結果 6.3 內核配置選項 6.3.1 使用配置菜單 6.3.2 基本配置選項 6.3.3 驅動程序配置選項 6.4 習題第7章 內核移植

基礎 7.1 移植內核源碼 7.1.1 移植的基本工作 7.1.2 移植后的工作 7.2 Linux 設備樹 7.2.1 Linux 設備樹的由來 7.2.2 Linux 設備樹的目的 7.2.3 Linux 設備樹的使用 7.3 Linux 內核啟動過程分析 7.3.1 內核啟動流程介紹 7.3.2 內核啟動加載程序 7.3.3 內核主體程序入口 7.3.4 Linux 系統初始化 7.3.5 初始化驅動模型 7.3.6 掛載根文件系統 7.4 習題第8章 內核移植實例 8.1 基本內

核移植 8.2 網卡驅動移植 8.2.1 網卡原理圖分析 8.2.2 網卡驅動移植 8.2.3 以NFS 掛載根文件系統 8.3 SD/eMMC 驅動移植 8.4 USB 主機控制器驅動移植 8.5 LCD 驅動移植 8.6 習題第9章 內核調試技術 9.1 內核調試方法 9.1.1 內核調試介紹 9.1.2 學會分析內核源程序 9.1.3 調試方法介紹 9.2 內核打印函數 9.2.1 內核映像解壓前的串口輸出函數 9.2.2 內核映像解壓后的串口輸出函數 9.2.3 p 9.3 獲取內核

信息 9.3.1 系統請求鍵 9.3.2 通過/proc 接口 9.3.3 通過/sys 接口 9.4 處理出錯信息 9.4.1 oops 信息 9.4.2 9.4.3 通過ioctl 方法 9.5 內核源代碼調試 9.6 習題第10章 制作Linux 根文件系統 10.1 根文件系統目錄結構 10.2 init 系統初始化過程 10.2.1 inittab 文件 10.2.2 System V init 啟動過程 10.2.3 Busybox init 啟動過程分析 10.3 制作根文件系統

10.3.1 配置並編譯Bu 10.3.2 添加共享庫文件和內核模塊 10.3.3 添加其他目錄和文件 10.4 固化根文件系統 10.4.1 制作image 格式的initrd 根文件系統鏡像 10.4.2 固化ext2 格式的根文件系統 10.5 習題第11章 Qt 移植 11.1 Qt 源碼配置、編譯及安裝 11.2 在根文件系統中添加 11.3 安裝Qt 集成開發環境 11.4 添加ARM 平台的構建環境 11.5 編寫並運行Qt 測試程序 11.6 習題參考文獻附錄 習題答案

intel網卡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FB抽獎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4217857076/posts/270658724418054/?d=n

AX200驅動:
https://ark.intel.com/content/www/tw/zh/ark/products/189347/intel-wi-fi-6-ax200-gig.html


蟲洞:
00:00 幹話開頭
01:53 ASUS RT-AX86U & B550-F GAMING介紹
05:35 無線網卡的形式
02:58 USB無線網卡
09:31 PCIe無線網卡
14:12 AX200效能實測
15:41 結尾

機器人應用之對話互動與物件偵測

為了解決intel網卡的問題,作者李高源 這樣論述:

本研究開發一套服務機器人,應用於年長者或者家中正在學習英文者使用,使他們能夠使用英文與機器人對談互動。本研究基於機器人作業系統(Robot Operating System, ROS)設計了一種移動式機械手臂機器人互動的自然語言介面。機械手臂搭配了深度相機將即時影像與深度畫面資訊透過無線網路傳輸至電腦,使用自主訓練YOLOv3(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3)模型進行即時偵測物件。藉由建立在iPad使用者互動介面將使用者英文語音命令轉換成文字,透過RESTful API將文字傳輸到Flask框架的後端伺服器,並將文字傳輸至前端網頁與機器人。使用者可以命令機器人四處移

動、報告當前偵測到的物件、抓取目標物件並將其放置在目的地。與之前研究相比,本研究提出的服務機器人提供更靈活的互動方式,並在實現了高精度的物件偵測與物件的夾取。

深度實踐KVM:核心技術、管理運維、性能優化與項目實施

為了解決intel網卡的問題,作者肖力 這樣論述:

本書分為五篇。第一篇介紹虛擬化選型及KVM虛擬機技術,介紹KVM虛擬化CPU、內存、磁盤、網絡技術及生產環境應用場景,物理機轉虛擬機、KVM桌面虛擬化實踐。第二篇介紹開源分布式文件系統在KVM虛擬化的的應用,介紹一些常見的開源分布式文件系統如何在KVM環境使用,重點詳細介紹最近一兩年比較熱的CEPH文件系統,包括配置、使用、及常見故障處理。第三篇介紹開源的虛擬化管理平台在生產環境的實踐經驗,重點介紹OPENSTACK、OPENNEBULA在生產環境的實踐及故障處理,還有OVIRT、CLOUDSTACK、CONVIRTURE幾個管理平台的概念。第四篇介紹KVM虛擬化項目實施經驗,包含八章,介紹業

務性能評估、壓力模型建立、虛擬機性能測試、宿主機基准測試、業務測試環境測試驗證、單機虛擬化技術、集群虛擬化技術、虛擬化正式環境上線等一套完整的虛擬化項目實施過程。第五篇介紹KVM虛擬化過程中比較典型的一些案例,方便讀者碰到類似的問題時找到解決方案。肖力,資深運維專家,擁有15年運維經驗,就職於金山西山居,擔任系統運維經理,曾就職於盛大游戲,在運維圈有極大的影響力。國內最頂尖的KVM專家之一,從2009年開始研究KVM技術,是國內較早在生產環境大規模實踐KVM的人之一,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熱衷於技術傳播,一直在無私地為運維領域的發展做貢獻,維護有微信訂閱號」KVM虛擬化實踐」,分享了大量KVM

和運維領域的干貨內容,同時還運營着多個運維相關的微信群。此外,他還是華章「運維前線」系列圖書的總策划,無償地在組織大量願意無私分享經驗的運維工程師們來參與寫作。汪愛偉,資深運維專家,安居客資深系統工程師,曾就職於阿里雲、UCloud、盛大游戲等知名互聯網公司。對KVM技術有深入的研究,在虛擬化集群方面有豐富的生產環境經驗,擅長KVM虛擬化項目的實施和運維。楊俊俊,資深虛擬化技術專家和運維工程師,就職於盛大,擔任盛大游戲公有雲「G雲」運維負責人、Intel聯合實驗室技術負責人,曾任職51.com.精通虛擬化項目的評估與實施,精通開源分布式文件系統在生產環境的運維與實踐。趙德祿,資深運維工程師和虛

擬化工程師,就職於攜程,擔任高級雲平台運維工程師,曾就職於盛大游戲,擔任資深虛擬化工程師。精通KVM、OpenStack、Open vSwitch、桌面虛擬化等技術,在生產環境下的實踐經驗非常豐富。 本書贊譽前 言第一篇 KVM技術詳解與實踐第1章 企業虛擬化選型與KVM介紹 21.1 KVM的前世今生 21.2 KVM與常用企業級虛擬化產品的PK 71.3 判斷企業是否適合使用KVM的標准 91.4 本章小結 10第2章 開始自己的第一台虛擬機 112.1 服務器BIOS設置 112.2 宿主機CentOS 6.5、CentOS 7系統安裝與配置技巧 132.3 第一台虛

擬機安裝 152.4 本章小結 21第3章 CPU、內存虛擬化技術與應用場景 223.1 NUMA技術與應用 223.1.1 KVM虛擬機NUMA調優 243.1.2 CPU綁定操作方法 273.2 CPU熱添加與應用 323.3 CPU host-passthrough 技術與應用 363.4 CPU Nested 技術與配置方法 383.5 KSM技術與應用 393.6 內存氣球技術詳解與應用 403.7 內存限制技術與應用 433.8 巨型頁內存技術與應用 443.9 本章小結 47第4章 網絡虛擬化技術與應用場景 484.1 半虛擬化網卡技術詳解 484.1.1 半虛擬化網卡的配置 4

94.1.2 全虛擬化網卡、半虛擬化網卡性能比較 504.1.3 全虛擬化網卡、半虛擬化網卡的應用場景 634.2 MacVTap和vhost-net技術原理與應用 634.2.1 MacVTap技術與應用 644.2.2 vhost_net技術 664.3 網卡的中斷與多隊列 664.4 網卡PCI Passthrough技術 714.5 SR-IVO虛擬化技術 724.6 虛擬化軟件交換機Open vSwitch的安裝與配置 754.6.1 Open vSwitch安裝 754.6.2 Open vSwitch典型配置 774.7 多網卡綁定與建橋 794.8 本章小結 82第5章 KVM

磁盤虛擬化技術與應用場景 835.1 磁盤虛擬化方式性能比較與應用場景 835.1.1 QEMU磁盤虛擬化方式概述 835.1.2 IDE與Virtio性能比較測試 845.2 Virtio磁盤緩存方式詳解、性能比較與應用場景 855.2.1 磁盤緩存詳解 865.2.2 緩存方式的性能比較測試 875.2.3 緩存方式的應用場景 895.3 磁盤鏡像格式 895.3.1 QEMU支持的磁盤鏡像格式 895.3.2 裸設備使用 965.3.3 KVM虛擬機鏡像管理利器guestfish 975.3.4 raw、qcow2、裸盤、lvm性能比較 1065.3.5 磁盤鏡像格式的應用場景 1075

.4 文件系統塊對齊 1085.4.1 什麼是塊對齊 1085.4.2 塊對齊與塊不對齊性能比較 1095.4.3 生產環境如何配置塊對齊 1105.5 SSD在KVM虛擬化中的使用實踐 1115.5.1 SSD原理與寫放大 1115.5.2 SSD在KVM中的使用 1125.5.3 Flachcache配置與性能測試 1175.5.4 DM-cache配置 1205.5.5 LVM cache配置與性能測試 1225.5.6 生產環境中SSD使用要點 1235.6 本章小結 126第6章 KVM虛擬機的資源限制 1276.1 哪些場景要做虛擬機的資源限制 1276.2 使用CGroups 1

306.3 KVM虛擬機CPU資源限制配置 1426.4 KVM虛擬機網絡資源限制 1446.5 KVM虛擬機磁盤資源限制 1506.6 本章小結 151第7章 物理機轉虛擬機實踐 1527.1 哪些應用場景適合做物理機轉虛擬機 1527.2 P2V的技術實施方案 1527.3 Windows系統物理機轉虛擬機的操作方法 1537.3.1 WinPE的制作方法 1537.3.2 Windows系統P2V操作方法 1557.4 Linux物理服務器轉換虛擬機操作 1557.5 使用virt-p2v工具進行P2V轉換 1577.6 P2V經驗總結 1607.7 關於V2V 1607.8 本章小結

160第8章 KVM桌面虛擬化實踐 1618.1 桌面虛擬化簡介及Spice協議 1618.2 桌面虛擬化實踐經驗 1628.3 本章小結 167第二篇 分布式文件系統第9章 幾種常見開源文件系統在KVM中的應用 1709.1 演示環境基礎配置 1709.2 DRBD在KVM中的應用 1729.2.1 DRBD介紹 1729.2.2 DRBD搭建方法及在KVM中的應用 1739.2.3 DRBD在KVM虛擬化中的優化方案 1839.3 GlusterFS在KVM虛擬化中的應用 1849.3.1 GlusterFS介紹 1849.3.2 GlusterFS集群搭建與使用 1899.3.3 Glu

sterFS在KVM虛擬化中的應用 1959.3.4 GlusterFS在KVM虛擬化中的優化方案 1989.4 Sheepdog在KVM中的應用 1999.4.1 Sheepdog介紹 1999.4.2 Sheepdog搭建方法及在KVM中的應用 2019.5 MooseFS在KVM中的應用 2079.5.1 MooseFS介紹 2089.5.2 MFS搭建方法及在KVM虛擬化中的應用 2089.6 本章小結 213第10章 Ceph在KVM虛擬化中的應用與故障處理 21410.1 Ceph簡介 21410.2 Ceph部署方法及在KVM中的應用 21710.2.1 使用ceph-deplo

y工具部署Ceph 21710.2.2 掛載CephFS 22110.2.3 通過Librbd方式使用Ceph RBD 22310.2.4 使用內核方式掛載並使用Ceph RBD 22610.3 CRUSH算法介紹及調優方法 22810.3.1 CRUSH算法介紹 22810.3.2 CRUSH算法調優方法 23010.4 多角度評估Ceph在KVM虛擬化環境中的應用 23410.5 Ceph生產環境搭建案例 24010.5.1 使用CephFS集中備份虛擬機 24010.5.2 使用Librbd將虛擬機運行在Ceph RBD 24110.5.3 在CephFS上創建qcow2文件作為雲硬盤

24210.6 Ceph常見故障處理 24210.6.1 Ceph集群監控狀態檢查 24310.6.2 Ceph常見錯誤提示的含義與處理方法 24410.7 本章小結 245第三篇 KVM虛擬化管理平台第11章 利用OpenStack管理KVM 24811.1 OpenStack搭建 24811.1.1 OpenStack簡介 24811.1.2 控制節點的安裝 24911.1.3 計算節點的安裝 26611.2 OpenStack實用技巧 26911.2.1 RabbitMQ Cluster搭建 26911.2.2 利用Haproxy和Keepalived實現控制節點高可用 27111.2.

3 冷遷移虛擬機的方法 27711.3 本章小結 277第12章 利用OpenNebula管理KVM 27812.1 OpenNebula架構 27812.1.1 OpenNebula架構介紹 27812.1.2 OpenNebula組件介紹 27912.2 在KVM中使用OpenNebula 28012.2.1 在CentOS 6.5上快速搭建OpenNebula 28012.2.2 使用OpenNebula創建第一台KVM虛擬機 28512.2.3 使虛擬機硬盤創建在宿主機本地硬盤上 28812.3 OpenNebula常見故障處理 29112.4 本章小結 293第13章 其他管理平台介

紹 29413.1 ConVirt管理平台介紹 29413.1.1 ConVirt的理念 29413.1.2 ConVirt的架構 29513.2 CloudStack管理平台介紹 29513.3 oVirt管理平台介紹 29713.4 WebVirtMgr管理平台介紹 29913.5 如何選擇管理平台 30313.6 本章小結 304第四篇 KVM虛擬化項目實施第14章 業務性能評估與壓力模型建立 30614.1 Linux 系統性能數據采集原則與方法 30614.2 Linux 系統壓力模型建立 31114.3 Windows系統性能數據采集原則與方法 31414.4 Windows 系統

壓力模型建立 31714.5 本章小結 319第15章 宿主機選型與基礎性能測試 32015.1 宿主機CPU選型原則 32015.2 宿主機內存選型注意事項 32215.3 宿主機硬盤選型 32415.4 RAID卡選型 32615.5 服務器網卡選型 32715.6 宿主機性能基准測試實踐 32815.7 本章小結 345第16章 虛擬機鏡像制作、配置與測試 34616.1 Windows虛擬機制作方法 34616.1.1 Windows鏡像制作 34616.1.2 Windows虛擬機sysprep初始化封裝 36116.2 Linux鏡像制作方法 36216.2.1 RHEL/Cent

OS鏡像制作方法 36216.2.2 Ubuntu、Debian虛擬機配置注意點 36416.3 虛擬機自動配置IP的實現辦法 36516.3.1 通過DHCP給虛擬機配置IP 36516.3.2 通過Libvirt實現虛擬機自動配置IP 36516.3.3 筆者生產環境虛擬機IP自動配置的方法 36516.4 虛擬機鏡像測試 37516.5 本章小結 375第17章 單機虛擬化技術與生產環境實踐 37617.1 單機虛擬化技術與應用場景 37617.1.1 單機虛擬化的優勢和劣勢 37717.1.2 單機虛擬化技術 37817.1.3 單機虛擬化應用場景 38017.2 單機虛擬化生產環境注

意點 38117.2.1 單機虛擬化災備與應急方案 38117.2.2 單機虛擬化生產環境部署實踐 38217.3 本章小結 385第18章 KVM虛擬化集群技術與應用場景 38618.1 虛擬化集群設計思路與架構 38618.2 虛擬化集群的實施流程與技術方案 38918.3 虛擬化集群搭建 39218.3.1 計算節點配置與管理 39218.3.2 網絡設計與配置 40318.3.3 虛擬機遷移管理 40418.3.4 虛擬化集群的備份與恢復 40718.4 Dell EqualLogic存儲的管理實踐經驗 41418.5 本章小結 419第19章 業務遷移到虛擬化環境流程 42019.1

性能評估與測試環境測試 42019.2 上線前的檢查工作 42819.3 小規模部署及逐步切換到虛擬化環境 42919.4 本章小結 430第20章 宿主機自動化運維管理 43120.1 Puppet簡介與安裝部署 43120.2 利用Puppet管理宿主機的運維架構設計 43620.3 利用Puppet配置宿主機初始化操作 44120.4 利用Puppet管理宿主機配置與更新 44220.5 利用Puppet推送宿主機的非一致性配置 44520.6 本章小結 449第21章 虛擬化監控、報警與應急響應方案 45021.1 虛擬化監控內容 45021.1.1 宿主機CPU監控要點 45021

.1.2 宿主機內存監控注意點 45521.1.3 宿主機網絡監控注意點 45821.1.4 宿主機磁盤監控注意點 46021.1.5 宿主機層面監控虛擬機的方法 46121.2 監控軟件Cacti、Zabbix 46321.2.1 用Cacti監控宿主機 46421.2.2 用Zabbix監控宿主機 47121.3 應急方案 48721.3.1 應急方案制定注意要點 48721.3.2 單機虛擬化應急方案 49121.3.3 集群虛擬化應急方案 49521.4 本章小結 497第五篇 KVM虛擬化典型案例第22章 生產環境問題案例與分析 50022.1 游戲在虛擬機上非常慢的案例 50022

.2 虛擬機流量過高引起網絡風暴的案例一 50222.3 虛擬機流量過高引起網絡風暴的案例二 51722.4 其他生產環境問題案例 52022.4.1 共享存儲集群虛擬機遷移故障案例 52022.4.2 宿主機異常關機后虛擬機無法啟動案例 52222.4.3 宿主機使用CentOS 5.6系統問題案例 52322.4.4 Windows虛擬機網絡閃斷、不通問題案例 52322.4.5 Windows 7虛擬機只能使用2個CPU案例 52422.4.6 生產環境非常奇怪的一個案例 52422.4.7 U盤在虛擬機上掛載問題案例 52622.4.8 HP ILO4固件Bug引起宿主機重啟案例 52

822.4.9 一次機房斷電引起的問題案例 52922.4.10 CPU綁定問題案例 53122.4.11 生產環境存儲故障導致50個虛擬機丟失案例 53222.4.12 生產環境Ubuntu虛擬機故障問題案例 53322.5 本章小結 538附錄 筆者推薦的KVM學習資料 539

5G 專網雲邊協作之系統設計與研究

為了解決intel網卡的問題,作者鄭鍾翔 這樣論述:

在3GPP規範中,提出5G網路非公共行動網路使用的專網規劃,將其部署在特定場域與企業應用服務區域使用。然而,多數企業尚無具備5G專網部署及營運之能力。此外,專網應用服務存取的網路品質則與其部署區域有關。因此,由行動網路營運商的電信雲端與企業環境的邊緣端以協作方式部署專網,則可降低專網的建置困難度,並提供企業端存取MEC中專網應用服務較佳的品質。雲邊協作專網需將5G 核心網路部署於電信雲端與企業邊緣端,提供企業邊緣端UE存取專網應用服務使用的專屬5G網路,以網路切片方式進行雲邊協作專網部署與管理。因此,5G 核心網路元件需配置跨網通訊功能,而3GPP 所提出5G MANO的網路切片管理與調度平

台則需提供建置切片間的傳輸網路功能。然而,目前大部分已開源的5G 核心網路與5G MANO開源專案尚無法支援雲邊協作功能。因此,本論文將針對現已開源且支援3GPP R15規範開源核心網路專案free5GC 與5G MANO專案 free5gmano 進行元件功能研究,分析5G核心網路VNF通訊需求與限制,設計出適合的雲邊通訊傳輸網路。由此對於開源free5gmano設計一個具雲邊協作專網5G MANO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