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頻率範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gps頻率範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加來道雄寫的 平行宇宙:穿越創世、高維空間和宇宙未來之旅(新版) 和的 GPS/GNSS原理與應用(第3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海事产品目录也說明:一款可覆盖两个频率范围的双波段天线:海事VHF 和 ... VHF/GPS. 频率范围- [MHz]. 1575.42. 156-162.5/1575.42. 电压[VDC]:. 3.0-5.5. 3.0-5.0. 额定功率[Watt]:.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暖暖書屋 和電子工業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羅有龍所指導 雷宗諺的 具製程電壓溫度變異補償應用於窄頻物聯網系統之低功耗鎖相迴路 (2021),提出gps頻率範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窄頻物聯網系統之低功耗鎖相迴路。

而第二篇論文明新科技大學 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白東岳所指導 蘇禾宸的 廣告訴求、廣告效果、品牌形象、品牌忠誠與 購買意願之探討-以智慧型手機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廣告訴求、廣告效果、品牌形象、品牌忠誠、購買意願的重點而找出了 gps頻率範圍的解答。

最後網站GPS 衛星定位原理則補充:球性(global)之範圍,因此目前高精度之大地測量作業都已幾乎全面採用GPS 之 ... 由於衛星與接收儀之間相對運動的關係,衛星訊號的頻率便會因為Doppler.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gps頻率範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平行宇宙:穿越創世、高維空間和宇宙未來之旅(新版)

為了解決gps頻率範圍的問題,作者加來道雄 這樣論述:

  蟲洞、多維空間、星際旅行、多重宇宙、平行世界有無數的自己?   不只是遐想,現實世界絲毫不亞於最離奇的科幻小說。   加來道雄,世界知名物理學家、暢銷書作者   帶領我們漫遊奇妙的宇宙,將無窮的想像力推向極致。   我們的宇宙正在死亡嗎?   還可能有其他的宇宙嗎?   其他的宇宙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   有可能找到通往另一個宇宙的通道嗎?   當天文學家不辭辛勞地分析了從WMAP衛星得到像雪片一樣多的資料之後,一幅新的宇宙圖景顯現了。到目前為止,有關宇宙起源的最重要理論是「暴脹宇宙理論」,對大霹靂理論作了重大改進。在這個理論中,我們的宇宙只不過是眾多宇宙中的一個,像泡泡一樣漂浮在

無邊無際的泡沫宇宙之海中,隨時都有新的宇宙在誕生。一個平行宇宙也許就懸浮在我們的頭頂上,相隔不過公釐之遙。   對於平行宇宙這一想法,以及對於解釋平行宇宙存在的弦理論,科學家一度以懷疑的眼光看待,認為它是神秘主義者、假充內行,以及行為怪誕的人所感興趣的領域。但是今天,已有壓倒多數的理論物理學家在支持弦理論和它的最新版本M理論。因為,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是正確的話,它將能夠以簡單優雅的方式把宇宙的四種力歸結在一起,同時能夠回答「在大霹靂之前發生了什麼?」這個問題。   加來道雄博士解釋說,世界上最重要的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正利用高度精密的波檢測器、重力透鏡、衛星和望遠鏡來尋找各種方法,以便對多宇

宙理論做檢測驗證。M理論的前景非常誘人,其意義難以盡數。如果平行宇宙確實存在,加來道雄博士推測,一萬億年之後,當宇宙變冷變暗,進入科學家所描述的大凍結時,很可能高等文明能找到一種方法乘坐某種「星際救生飛船」逃離我們的宇宙。   探索黑洞、時間機器、另類宇宙、高維空間,這是一次令人難忘的旅程。《平行宇宙》一書講述的是一場席捲宇宙學領域的革命,不可不看。 名人推薦   葉永烜(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   傅學海(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天文組副教授)   陳文屏(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   秦一男(淡江大學物理學系助理教授)   布萊恩.格林恩(《優雅宇宙》作者)   唐納德.戈德史密斯(

《逃亡的宇宙》作者)   馬丁.里斯(《我們宇宙的棲息地》作者)   保羅.戴維斯(《怎樣建造時間機器》作者)   尼爾.德.葛拉司.泰森(紐約市海頓天文館主任)   《出版人週刊》、《科學人》、《Sci Fi雜誌》、《洛杉磯時報》、《聖安東尼奧快報》、《Booklist》書評,一致好評推薦   ◆在《平行宇宙》一書中,加來道雄博士以其無與倫比的解說才能,講述了現代物理學得出的一種最令人難以置信、最激動人心的可能性,即,可能存在著廣闊無垠的宇宙之網,裡面排列著許多宇宙,也許是無窮多個宇宙,而我們這一宇宙只不過是其中之一。他運用生動巧妙的類比,幽默的語言,耐心地向讀者介紹有關平行宇宙的種種話題

,從量子力學、宇宙學,到最新出現的M理論,一路娓娓道來。讀這本書做一次奇妙的宇宙漫遊吧,在專家引領下,其見解可將我們的想像力推向極限。——布萊恩.格林恩(Brian Greene),哥倫比亞大學理論粒子物理教授,《宇宙結構》和《優雅宇宙》的作者。   ◆喜歡宇宙論、時間旅行、弦理論和10維或11維宇宙的讀者,可能不會找到比加來道雄博士更好的引導者了,他既是一位親身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學者,同時又善於以引人入勝的方式,深入淺出地講解這一難以琢磨的複雜問題,非常難能可貴。——唐納德.戈德史密斯(Donald Goldsmith),《逃亡的宇宙》和《與宇宙聯絡》的作者。   ◆可讀性極高,讓你輕鬆涉

足在宇宙學前沿而樂不可支。——馬丁.里斯(Martin Rees),《我們宇宙的棲息地》和《我們的最後結局》的作者。   ◆穿越宇宙,突破宇宙,目不暇接,五光十色。加來道雄博士,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學作家之一,指點你透過物理世界的尋常表象,看到隱藏其下的奇妙世界:不可思議的暗物質及暗能量,空間中隱藏著的高維度,振動著的弦及其微小的環,宇宙就是靠它們才得以維繫。根據加來道雄博士的看法,現實世界其實撲朔迷離,絲毫不亞於最離奇的科幻小說。——保羅.戴維斯(Paul Davies),澳洲雪梨麥覺理大學太空生物學中心,《怎樣建造時間機器》的作者。   ◆加來道雄博士的又一力作。在《平行宇宙》中,他巧妙地

將物理學的前緣變得如同一座遊樂園,使你能一邊享受樂趣,一邊又學到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量子力學、宇宙學和絃理論。但是本書的真正精髓在於,它告訴你加來道雄是如何運用這些強大的工具,來探究多宇宙是否存在,以及,在我們對上帝以及生命的意義進行認知的過程中,它們能給我們以怎樣的哲學啟迪。——尼爾.德.葛拉司.泰森(Neil de Grasse Tyson),天文物理學家和紐約市海頓天文館主任,《起源:宇宙演變的140億年》一書的合著者。   ◆加來道雄以一種親切的風格講述,讓故事變成更易於理解,即使是我們這些連超弦理論和噴霧彩帶之間的區別都搞不清楚的人……迷人且有時簡直令人難以置信。——《Sci Fi

雜誌》(Sci Fi Magazine)   ◆加來道雄的書涵蓋了大量的資料……以一種清晰、生動的方式。——《洛杉磯時報》書評   ◆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徹底革新了宇宙論的科學。而另一位天才加來道雄,在《平行宇宙》中,再次更新了這門科學,並推測了宇宙的未來。——《聖安東尼奧快報》(San Antonio Express-News)   ◆知名的物理學家和作家加來道雄(《穿梭超時空》),告訴讀者科學推測可及的最新探究,另一個宇宙可能僅是平行浮動在我們這個宇宙一釐米之外的「膜」而已。但我們無法跳到這個宇宙去看看,因為它存在於超空間,已超出了我們的四維空間。可是,加來道雄寫道,科學家推測這些「

膜」──一個創造M理論且可能是我們長久追求的「萬有理論」──最終可能發生碰撞,毀滅對方。這樣的碰撞甚至可能造成我們所說的大霹靂。加來道雄以一貫適於讀者的風格,討論這些從相對論方程式和量子物理學中喚出如鬼魅般的物體:包括蟲洞、黑洞及其另一側的「白洞」;宇宙可能萌生於另一個宇宙;在另一個量子世界的選擇中,也許二○○四年的選舉會全然不同。加來道雄深入研究這個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可能性,以他的專業視野,激起讀者對僅僅超出我們鼻尖之外的可能存在空間的興趣,但他也承認,這仍是一個高度理論推測的部份,是從現在開始至我們的後代數千年所可能面臨的事;例如,當這個宇宙面臨死亡時(在「大凍結」後),人類也許能夠

逃至其他宇宙——《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最終,當我們的宇宙死亡時,是否能夠將文明移到另一個宇宙?加來道雄,紐約市立大學的理論物理學教授,認為這種可能性的轉變出現在「多元宇宙的新興理論──世界由多重宇宙構成,我們只是其中一個。」我們的宇宙正在擴張中,「如果這個反重力繼續下去,宇宙將最終死亡,形成大凍結。」這是物理學的法則,「但是也有進化定律,當環境改變時生命可以適應環境而生存下去,或者死亡。」逃到另一個宇宙是加來道雄舉出的一種可能性,另一種方法是這個文明可以建立一個「時間隧道」並旅行回到自己的過去,一個大凍結之前的時代。第三種方法是「整個文明可以將它的種子通

過空間通道,然後重建它的光輝」。加來道雄擅於解釋這些支撐他論點的宇宙學概念──其中包括弦理論、暴脹說、蟲洞、空間和時間的扭曲,以及高維空間。——《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   ◆物理學家布萊恩.格林恩著作的成功(如《宇宙結構》),證明了對弦和膜理論的關注,而其假設了物質和能量是由10或11維的實體以不同頻率振動構成。作為一名開創性的理論家,加來道雄在這個領域同時也是一位受到大眾喜愛的作家(如《愛因斯坦的宇宙》),能流利的解釋弦的本質和意涵。以純粹的理論構成而言,弦在本質上無法被檢測,但在目前正在開發的某些大科學的觀測描述過程中,加來道雄說,他期望可以發現弦在物理學上

存在的證據。從樂觀的層面上說,加來道雄解釋為什麼天文物理學家喜愛弦和膜,這是可以理解的:他們解決了各種使人困惑的宇宙學弔詭,以及,加來道雄評論說,最終可表達我們宇宙的描述,可能只要一個一英寸長的公式。另方面,可能存在無數的宇宙,這是在弦理論的數學參數所允許的範圍內,既然我們注定永遠朝向一個寒冷死亡的命運發展,按照宇宙學家目前的想法,早一點計畫移民到一個溫暖的平行宇宙是有道理的。在時空的逃生路線推斷上,加來道雄採用了弦革命,這個物理學中極有吸引力的流行論述。——吉爾伯特.泰勒(Gilbert Taylor),《Booklist》書評

具製程電壓溫度變異補償應用於窄頻物聯網系統之低功耗鎖相迴路

為了解決gps頻率範圍的問題,作者雷宗諺 這樣論述:

鎖相迴路(PLL)[1]-[3]廣泛應用在各式的通訊系統中,例如應用在醫療通訊(MICS)、無線通訊GSM、GPS、WCDMA以及應用在無線通訊系統上做為切換頻段的頻率合成器等等(Frequency Synthesizer)。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的應用是已經成熟的技術,然而窄頻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在近期內逐漸成熟,因此本論文提出類比式鎖相迴路(PLL)的設計,其頻段頻率範圍在700MHz~960MHz,並符合窄頻物聯網的頻段應用。第三章為混合訊號式鎖相迴路(Mixed-Signal Phas

e Lock Loop, MSPLL)的設計,電路中採用改良後的新式充電泵,利用開關切換的方式,減少電流源處不必要的消耗,使充電泵達到低功號的目的,並增加兩個MOS使電流能箝制於飽和區,使充電汞最佳的操作區域更大。電壓控制振盪器則是利用回授方式改變KVCO,並加上控制Mux去針對溫度變異的補償。第四章為混合訊號式鎖相迴路的佈局,因為是使用類比鎖相迴路的架構,除了比對預設的規格和佈局後的結果是否一致,還要讓壓控振盪器在佈局模擬結果產生振盪,否則壓控振盪器設計的在好,佈局模擬結果不會振盪,只會導致整個鎖相迴路動作失敗。本電路採用UMC 0.18μm 1P6M CMOS製程來實現電路,其標準電壓為1

.2V,當操作電壓為1.2V時,此鎖相迴路操作頻率為700MHz到960MHz,總頻寬為260MHz。整體晶片面積為1.500×1.500mm2,核心部分(含濾波器之電容、電阻)面積為0.204mm2,當操作頻率在800MHz時,峰對峰值抖動量為18.9ps,功率消耗約為3.48mW。

GPS/GNSS原理與應用(第3版)

為了解決gps頻率範圍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本書詳細介紹了GPS、GLONASS、BeiDou、Galileo、QZSS和NavIC系統的**資訊,涵蓋了各個系統的星座配置、衛星、地面控制系統和使用者設備,提供了詳細的衛星信號特徵。   本書包括GNSS簡介、衛星導航基礎、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伽利略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區域衛星導航系統、GNSS接收機、GNSS擾亂、GNSS誤差、獨立GNSS的性能、差分GNSS和精密單點定位、GNSS與其他感測器的組合及網路輔助、GNSS市場與應用。   本書可作為高校相關專業學生學習GNSS基本知識的教材,也可供業內相關技術人員參考。 Elliott D. Kapl

an,美國麻塞諸塞州貝德福德MITRE公司首席工程師,美國紐約理工學院電氣工程理學學士,美國東北大學電氣工程理學碩士。自1986年以來,Kaplan先生一直積極參與GPS相關的政府計畫。他目前正在支持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航太飛行局和GPS理事會的活動,其中包括AFRL導航技術衛星3(NTS-3)的開發。 寇豔紅,博士,北京航空航太大學電子資訊工程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衛星導航、通信與信號處理領域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擔任CSNC、ION GNSS/ITM、CPGPS、MMT等國際會議分會主席,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專家組專家。已主持完成科研專案30余項,發表論文百餘篇、合著1部、譯著2部、標

準2部,獲授權發明專利十余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校優秀教學成果獎2項。 第1章 引言 1 1.1 簡介 1 1.2 GNSS概述 1 1.3 全球定位系統 2 1.4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3 1.5 伽利略系統 4 1.6 北斗系統 5 1.7 區域系統 6 1.7.1 准天頂衛星系統 6 1.7.2 印度導航星座(NavIC) 7 1.8 增強系統 7 1.9 市場與應用 8 1.10 本書的結構 9 參考文獻 12 第2章 衛星導航基礎 13 2.1 利用到達時間測量值測距的概念 13 2.1.1 二維定位 13 2.1.2 衛星測距碼定位原理 15 2.2 參考坐

標系 17 2.2.1 地心慣性坐標系 17 2.2.2 地心地固坐標系 17 2.2.3 當地切平面(當地地平)坐標系 19 2.2.4 本體框架坐標系 20 2.2.5 大地(橢球)座標 21 2.2.6 高度座標與大地水準面 22 2.2.7 國際地球參考框架 23 2.3 衛星軌道基礎 24 2.3.1 軌道力學 24 2.3.2 星座設計 28 2.4 GNSS信號 33 2.4.1 射頻載波 33 2.4.2 調製 33 2.4.3 次級碼 36 2.4.4 複用技術 36 2.4.5 信號模型與特性 37 2.5 利用測距碼確定位置 41 2.5.1 確定衛星到用戶的距離 41

2.5.2 用戶位置的計算 43 2.6 求解使用者的速度 45 2.7 頻率源、時間和GNSS 47 2.7.1 頻率源 47 2.7.2 時間和GNSS 53 參考文獻 53 第3章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55 3.1 概述 55 3.1.1 空間段概述 55 3.1.2 控制段概述 55 3.1.3 用戶段概述 56 3.2 空間段描述 56 3.2.1 GPS衛星星座描述 56 3.2.2 星座設計指南 58 3.2.3 分階段發展的空間段 60 3.3 控制段描述 75 3.3.1 OCS的當前配置 76 3.3.2 OCS的進化 86 3.3.3 OCS未來計畫的升級 88 3.4

用戶段 89 3.4.1 GNSS接收機的特性 89 3.5 GPS大地測量和時標 93 3.5.1 大地測量 93 3.5.2 時間系統 94 3.6 服務 94 3.6.1 SPS性能標準 95 3.6.2 PPS性能標準 97 3.7 GPS信號 99 3.7.1 傳統信號 99 3.7.2 現代化信號 110 3.7.3 民用導航(CNAV)和CNAV-2導航數據 116 3.8 GPS星曆參數和衛星位置計算 120 3.8.1 傳統星曆參數 120 3.8.2 CNAV和CNAV-2星曆參數 121 參考文獻 123 第4章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126 4.1 簡介 126 4.2

空間段 127 4.2.1 星座 127 4.2.2 衛星 128 4.3 地面段 131 4.3.1 系統控制中心 131 4.3.2 中央同步器 131 4.3.3 遙測、跟蹤和指揮 132 4.3.4 鐳射測距站 132 4.4 GLONASS使用者設備 132 4.5 大地測量學與時間系統 133 4.5.1 大地測量參考坐標系 133 4.5.2 GLONASS時間 134 4.6 導航服務 135 4.7 導航信號 135 4.7.1 FDMA導航信號 135 4.7.2 頻率 136 4.7.3 調製 137 4.7.4 編碼特性 137 4.7.5 GLONASS P碼 138

4.7.6 導航電文 138 4.7.7 C/A碼導航電文 139 4.7.8 P碼導航電文 139 4.7.9 CDMA導航信號 140 致謝 142 參考文獻 142 第5章 伽利略系統 144 5.1 專案概述和目標 144 5.2 伽利略系統的實現 145 5.3 伽利略服務 145 5.3.1 伽利略開放服務 145 5.3.2 公共監管服務 146 5.3.3 商業服務 146 5.3.4 搜索與救援服務 146 5.3.5 生命安全服務 146 5.4 系統概述 146 5.4.1 地面任務段 149 5.4.2 地面控制段 152 5.4.3 空間段 153 5.4.4 運

載火箭 158 5.5 伽利略信號特徵 159 5.5.1 伽利略擴頻碼和序列 161 5.5.2 導航電文結構 162 5.5.3 正向糾錯編碼和塊交織 163 5.6 互通性 164 5.6.1 伽利略大地參考坐標系 164 5.6.2 時間參考坐標系 164 5.7 伽利略搜索和救援任務 165 5.7.1 SAR/Galileo服務描述 165 5.7.2 歐洲SAR/Galileo覆蓋區域和MEOSAR環境 166 5.7.3 SAR/Galileo系統架構 168 5.7.4 SAR頻率計畫 170 5.8 伽利略系統性能 172 5.8.1 授時性能 172 5.8.2 測距性能

173 5.8.3 定位性能 176 5.8.4 最終運營能力的預期性能 177 5.9 系統部署完成FOC的時間 178 5.10 FOC之後系統伽利略的發展 179 參考文獻 179 第6章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181 6.1 概述 181 6.1.1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簡介 181 6.1.2 北斗的發展歷程 182 6.1.3 BDS的特點 185 6.2 BDS的空間段 186 6.2.1 BDS星座 186 6.2.2 BDS衛星 190 6.3 BDS控制段 191 6.3.1 BDS控制段的組成 191 6.3.2 BDS控制段的運行 192 6.4 大地測量參考系和時間參考系

192 6.4.1 BDS坐標系 192 6.4.2 BDS時間系統 193 6.5 BDS服務 193 6.5.1 BDS服務類型 193 6.5.2 BDS RDSS服務 194 6.5.3 BDS RNSS服務 195 6.5.4 BDS SBAS服務 197 6.6 BDS信號 197 6.6.1 RDSS信號 197 6.6.2 BDS區域系統的RNSS信號 198 6.6.3 BDS全球系統的RNSS信號 205 參考文獻 207 第7章 區域衛星導航系統 209 7.1 准天頂衛星系統 209 7.1.1 概述 209 7.1.2 空間段 209 7.1.3 控制段 211

7.1.4 大地測量和時間系統 213 7.1.5 服務 213 7.1.6 信號 214 7.2 印度導航星座 217 7.2.1 概述 217 7.2.2 空間段 218 7.2.3 NavIC控制段 219 7.2.4 大地測量和時間系統 221 7.2.5 導航服務 223 7.2.6 信號 223 7.2.7 應用和NavIC使用者設備 224 參考文獻 225 第8章 GNSS接收機 228 8.1 概述 228 8.1.1 天線單元和電子設備 229 8.1.2 前端 230 8.1.3 數位記憶體(緩衝器和多工器)和數位接收機通道 230 8.1.4 接收機控制和處理、導航控

制和處理 230 8.1.5 參考振盪器和頻率合成器 230 8.1.6 使用者和/或外部介面 231 8.1.7 備用接收機控制介面 231 8.1.8 電源 231 8.1.9 小結 231 8.2 天線 231 8.2.1 所需屬性 232 8.2.2 天線設計 232 8.2.3 軸比 234 8.2.4 電壓駐波比 236 8.2.5 天線雜訊 237 8.2.6 無源天線 238 8.2.7 有源天線 238 8.2.8 智慧天線 238 8.2.9 軍用天線 239 8.3 前端 239 8.3.1 功能描述 240 8.3.2 增益 241 8.3.3 下變頻方案 242 8.

3.4 輸出到ADC 242 8.3.5 ADC、數位增益控制和類比頻率合成器功能 243 8.3.6 ADC實現損耗及設計示例 244 8.3.7 ADC取樣速率與抗混疊 247 8.3.8 ADC欠採樣 249 8.3.9 雜訊係數 251 8.3.10 動態範圍、態勢感知及對雜訊係數的影響 251 8.3.11 與GLONASS FDMA信號的相容性 253 8.4 數位通道 254 8.4.1 快速功能 254 8.4.2 慢速功能 267 8.4.3 搜索功能 271 8.5 捕獲 286 8.5.1 單次試驗檢測器 286 8.5.2 唐檢測器 289 8.5.3 N中取M檢測器

291 8.5.4 組合唐與N中取M檢測器 293 8.5.5 基於FFT的技術 293 8.5.6 GPS軍用信號直捕 295 8.5.7 微調多普勒與峰值碼搜索 301 8.6 載波跟蹤 301 8.6.1 載波環鑒別器 302 8.7 碼跟蹤 306 8.7.1 碼環鑒別器 306 8.7.2 BPSK-R信號 308 8.7.3 BOC信號 310 8.7.4 GPS P(Y)碼無碼/半無碼處理 311 8.8 環路濾波器 311 8.8.1 PLL濾波器設計 313 8.8.2 FLL濾波器設計 314 8.8.3 FLL輔助PLL濾波器設計 314 8.8.4 DLL濾波器設計 3

15 8.8.5 穩定性 315 8.9 測量誤差和跟蹤門限 323 8.9.1 PLL跟蹤環測量誤差 323 8.9.2 PLL熱雜訊 323 8.9.3 由振動引起的振盪器相位雜訊 325 8.9.4 艾倫偏差振盪器相位雜訊 326 8.9.5 動態應力誤差 327 8.9.6 參考振盪器加速度應力誤差 327 8.9.7 總PLL跟蹤環測量誤差與門限 328 8.9.8 FLL跟蹤環測量誤差 330 8.9.9 碼跟蹤環測量誤差 331 8.9.10 BOC碼跟蹤環測量誤差 336 8.10 偽距、?偽距和積分多普勒的形成 337 8.10.1 偽距 338 8.10.2 偽距 347

8.10.3 積分多普勒 348 8.10.4 偽距載波平滑 349 8.11 接收機的初始工作順序 350 8.12 數據解調 352 8.12.1 傳統GPS信號解調 353 8.12.2 其他GNSS信號的資料解調 356 8.12.3 資料誤位元速率比較 357 8.13 特殊的基帶功能 358 8.13.1 信噪功率比估計 358 8.13.2 鎖定檢測器 360 8.13.3 周跳編輯 365 參考文獻 371 第9章 GNSS擾亂 374 9.1 概述 374 9.2 干擾 374 9.2.1 干擾類型與干擾源 374 9.2.2 影響 377 9.2.3 干擾抑制 397 9

.3 電離層閃爍 400 9.3.1 基礎物理 400 9.3.2 幅度衰落與相位擾動 400 9.3.3 對接收機的影響 401 9.3.4 抑制 402 9.4 信號阻塞 402 9.4.1 植被 402 9.4.2 地形 403 9.4.3 人造建築物 406 9.5 多徑 407 9.5.1 多徑特性及模型 408 9.5.2 多徑對接收機性能的影響 410 9.5.3 多徑抑制 416 參考文獻 417 第10章 GNSS誤差 420 10.1 簡介 420 10.2 測量誤差 420 10.2.1 衛星鐘誤差 421 10.2.2 星曆誤差 424 10.2.3 相對論效應 42

7 10.2.4 大氣效應 429 10.2.5 接收機雜訊和解析度 440 10.2.6 多徑與遮蔽效應 440 10.2.7 硬體偏差誤差 441 10.3 偽距誤差預算 444 參考文獻 444 第11章 獨立GNSS的性能 446 11.1 簡介 446 11.2 位置、速度和時間估計的概念 446 11.2.1 GNSS中的衛星幾何分佈和精度因數 446 11.2.2 GNSS星座的DOP特性 450 11.2.3 精度指標 453 11.2.4 加權最小二乘 456 11.2.5 其他狀態變數 456 11.2.6 卡爾曼濾波 457 11.3 GNSS可用性 458 11.3.

1 使用24顆衛星的標稱GPS星座預測GPS可用性 458 11.3.2 衛星故障對GPS可用性的影響 459 11.4 完好性 465 11.4.1 關於危險程度的討論 465 11.4.2 完好性異常的來源 465 11.4.3 完好性改進技術 467 11.5 連續性 475 11.5.1 GPS 475 11.5.2 GLONASS 476 11.5.3 伽利略 476 11.5.4 北斗 476 參考文獻 476 第12章 差分GNSS和精密單點定位 478 12.1 簡介 478 12.2 基於碼的DGNSS 479 12.2.1 局域DGNSS 479 12.2.2 區域DGN

SS 482 12.2.3 廣域DGNSS 482 12.3 基於載波的DGNSS 484 12.3.1 基線的即時精準確定 484 12.3.2 靜態應用 497 12.3.3 機載應用 498 12.3.4 姿態確定 500 12.4 精密單點定位 501 12.4.1 傳統PPP 501 12.4.2 具有模糊度解算的PPP 503 12.5 RTCM SC-104電文格式 506 12.5.1 2.3版 506 12.5.2 3.3版 508 12.6 DGNSS和PPP示例 509 12.6.1 基於碼的DGNSS 509 12.6.2 基於載波 524 12.6.3 PPP 527

參考文獻 528 第13章 GNSS與其他感測器的組合及網路輔助 531 13.1 概述 531 13.2 GNSS/慣性組合 532 13.2.1 GNSS接收機性能問題 532 13.2.2 慣性導航系統綜述 534 13.2.3 卡爾曼濾波器作為系統組合器 539 13.2.4 GNSSI組合方法 542 13.2.5 典型GPS/INS卡爾曼濾波器設計 544 13.2.6 實現卡爾曼濾波器的注意事項 548 13.2.7 可控接收模式天線的組合 548 13.2.8 跟蹤環路的慣性輔助 550 13.3 陸地車輛系統中的感測器組合 555 13.3.1 引言 555 13.3.2

陸地車輛增強感測器 558 13.3.3 陸地車輛感測器組合 571 13.4 A-GNSS:基於網路的捕獲和定位輔助 576 13.4.1 輔助GNSS的歷史 578 13.4.2 應急回應系統要求和指南 579 13.4.3 輔助資料對捕獲時間的影響 584 13.4.4 無線設備中的GNSS接收機集成 588 13.4.5 網路輔助的來源 590 13.5 移動設備中的混合定位 601 13.5.1 引言 601 13.5.2 移動設備增強感測器 602 13.5.3 移動設備感測器組合 607 參考文獻 609 第14章 GNSS市場與應用 613 14.1 GNSS:基於支援技術

的複雜市場 613 14.1.1 簡介 613 14.1.2 市場挑戰的定義 614 14.1.3 GNSS市場的預測 615 14.1.4 市場隨時間的變化 616 14.1.5 市場範圍和細分 617 14.1.6 政策依賴性 617 14.1.7 GNSS市場的特點 617 14.1.8 銷售預測 618 14.1.9 市場局限性、競爭體系和政策 618 14.2 GNSS的民用應用 619 14.2.1 基於位置的服務 619 14.2.2 道路 620 14.2.3 GNSS在測繪、製圖和地理資訊系統中的應用 621 14.2.4 農業 621 14.2.5 海洋 622 14.2.

6 航空 623 14.2.7 無人駕駛飛行器和無人機 624 14.2.8 鐵路 625 14.2.9 授時與同步 625 14.2.10 空間應用 625 14.2.11 GNSS室內挑戰 626 14.3 政府及軍事應用 626 14.3.1 軍事使用者設備:航空、船舶和陸地 626 14.3.2 自主接收機:智慧型武器 627 14.4 結論 628 參考文獻 628 附錄A 最小二乘和加權最小二乘估計 629 參考文獻 629 附錄B 頻率源穩定度測量 630 B.1 引言 630 B.2 頻率標準穩定度 630 B.3 穩定度的測量 631 B.3.1 艾倫方差 631 B.3.

2 哈達瑪方差 631 參考文獻 632 附錄C 自由空間傳播損耗 633 C.1 簡介 633 C.2 自由空間傳播損耗 633 C.3 功率譜密度與功率通量密度的轉換 635 參考文獻 635

廣告訴求、廣告效果、品牌形象、品牌忠誠與 購買意願之探討-以智慧型手機為例

為了解決gps頻率範圍的問題,作者蘇禾宸 這樣論述:

現今科技日新月異快速成長的年代,「智慧型手機」已是資訊化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產品, 具備小型平板電腦的功能,多媒體播放、手機遊戲、應用程式安裝、GPS 導航、行動支付 及數位相機等功能於一身,已成現代人必需品。而會影響購買意願有許多原因,廣告行銷 為最頻繁運用的手法,而廣告訴求、廣告效果、品牌形象與品牌忠誠,都會使消費者在購 買選擇中發生相當程度的影響。所以,此研究之目的,1.探討及證實消費者對於廣告訴求之 影響為何? 2.探討及證實消費者對於廣告效果之影響為何? 3.探討及證實消費者對智慧型手 機的廣告訴求、廣告效果及購買意願之影響為何? 4.探討及驗證影響消費者對於品牌形象之 影響為何? 5

.探討及證實消費者對於品牌忠誠之影響為何? 6.探討及證實消費者對智慧型手 機於品牌忠誠、品牌形象及購買意願之影響為何? 並將其所證實之結果提供給智慧型手機 廠商用於設計界面上參考。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方法收集數據,初步假設如下:1.廣告訴求對於消費者有著明顯正 向影響。2.廣告效果對於消費者有著明顯正向影響。3.廣告訴求、廣告效果對於消費者選購 智慧型手機之購買意願有著明顯正向影響。4.品牌形象對於消費者有著明顯正向影響。5. 品牌忠誠對於消費者有著明顯正向影響。6.品牌形象、品牌忠誠對於消費者選購智慧型手機 之購買意願有著明顯正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