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 l5頻段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大同大學 通訊工程研究所 張知難所指導 劉立恆的 近接耦合饋入之三頻線性及圓形極化天線 (2017),提出gps l5頻段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圓極化、三頻天線、GPS。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莊智清所指導 黃冠穎的 可程式化系統晶片實現具訊號快速擷取之雙頻GNSS基頻訊號處理器 (2016),提出因為有 PSoC架構、FPGA、ARM processor、GPS、L1/L2雙頻基頻訊號處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gps l5頻段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gps l5頻段,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近接耦合饋入之三頻線性及圓形極化天線

為了解決gps l5頻段的問題,作者劉立恆 這樣論述:

本論文提出一種運用於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簡稱GPS) L1、L2與L5頻段的三頻圓極化天線。天線由微帶線單端饋入至三個微擾圓形貼片緊密堆疊而成,每個圓輻射體周圍上有一對細長隙縫或是殘斷激發擾動,另諧振頻率可由個別的圓輻射體半徑來控制。根據其的量測結果,實際量測之L2 Band(1.227GHz)與L5 Band(1.176GHz)覆蓋一起總頻寬為100MHz(1.145~1.245GHz);另外L1 Band(1.575GHz)的實際量測頻寬為70MHz(1.54~1.61GHz)。軸比測量結果,實際量測之L5 Band(1.176GHz)為12M

Hz(1.168~1.18GHz);而實際量測之L2 Band(1.227GHz),其實際頻寬為8MHz(1.22~1.228GHz);最後,L1 Band(1.575GHz) 實際量測頻寬為11MHz(1.565~1.576GHz)。

可程式化系統晶片實現具訊號快速擷取之雙頻GNSS基頻訊號處理器

為了解決gps l5頻段的問題,作者黃冠穎 這樣論述:

新一代導航衛星除了可以傳送L1頻段訊號外,也可傳送新一代L2以及L5頻段之訊號,若通訊導航接收機可採雙頻架構設計,則得以有效抑制電離層誤差、甚至多路徑效應。因此本篇論文在基於ZYNQ-7000的可程式系統晶片平台,來實作可以即時處理雙頻段的基頻訊號的處理器,透過軟體硬體共同設計的方法完成處理L1與L2雙頻段GNSS基頻訊號處理電路之架構,與透過可程式系統晶片(Programmable System On a Chip, PSoC)內部AXI匯流排架構與ARM處理器溝通,能夠以更小的面積、更低的功耗,獲得更加優異的性能,使用Free-RTOS作業系統進行演算法管理。同時本論文所發展接收機之架構

顧慮到L2頻段訊號之電碼長度較長,在硬體資源有限之情況下,傳統訊號搜索方法會導致擷取訊號時間過長,使追蹤訊號之鎖相迴路脫鎖,因此於硬體上實際發展了雙頻快速訊號擷取演算法、透過設計平行處理架構降低擷取時間。在100 MHz的工作時脈下,ㄧ個具有L2頻段衛星訊號即時搜索的時間最慢縮短為36 ms,完成基於PSoC之雙頻即時GNSS接收機訊號接收架構,包含其硬體、軟體以及演算法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