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中等學校教育人力資源資料庫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人力資源資料庫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孟瑛如陳志平陳虹君寫的 特殊教育概論:現況與趨勢(附光碟)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追蹤疫苗人員施打情形 - 本站消息也說明:二、請各校追蹤貴屬教職員工疫苗接種情形, 國中小請至國民中小學人力資源網維護更新, 高中請至高級中等學校教育人力資源資料庫維護更新。

明新科技大學 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邱筱琪、魏文彬所指導 藍寶玉的 兼任行政教師壓力與適應策略探討: 以桃園市CS偏鄉小學為例 (2021),提出高級中等學校教育人力資源資料庫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壓力調適、偏鄉小學、兼任行政教師。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張芳全所指導 姜繼旺的 臺灣八年級生家庭學習資源、學習動機、自我教育期望與學習自信對數學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以TIMSS 2019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自我教育期望、家庭學習資源、數學學習成就、數學學習自信、數學學習動機的重點而找出了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人力資源資料庫的解答。

最後網站歡迎蒞臨新竹科學園區則補充: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若需查詢最及時統計資訊,請至科技部園區統計資料庫(有效核准廠商家數統計)查詢。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級中等學校教育人力資源資料庫,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特殊教育概論:現況與趨勢(附光碟)

為了解決高級中等學校教育人力資源資料庫的問題,作者孟瑛如陳志平陳虹君 這樣論述:

  近幾年來,特殊教育法規的大幅修訂、DSM-5的推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特殊需求領域的執行、特殊教育教師培育制度的改變、遊戲本位融入特殊教育翻轉教室概念的推行、融合教育的推展等,都使特殊教育領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書的前四章即針對上述概念分別討論特殊教育的發展與趨勢、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網絡、特殊教育專業團隊、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等主題,之後各章即按照現行的《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依序討論智能障礙、視覺損傷、聽覺障礙、語言障礙、肢體障礙、腦性麻痺、身體病弱、情緒行為障礙、學習障礙、多重障礙、自閉症、發展遲緩,以及資賦優異等類別,並按各類別的定義及身心特質、鑑定與評量、教學輔導策略

、服務現況與問題等主題呈現,希望能讓讀者了解特教事,關懷特教人! 本書的特色有三(詳細介紹請見主編序):   1. 本書是大學階段認識特殊教育的入門書。   2. 本書係因應現行法規及相關理念變革而撰寫。   3. 本書可配合「教育部有愛無礙」網站的資源。   本書另附贈一張光碟,內容除了有目前最新的特殊教育相關法規外,作者群更為了使用此書的讀者製作了每一章節的心智圖,以利讀者能快速掌握各章的章節重點及節省做筆記整理的時間。此外,作者群亦為了執教「特殊教育導論」這門課而選用此書的大學教師,規劃了課程綱要以及每一章的PowerPoint,任課教師可直接向出版社索取。   作者簡介 孟

瑛如(主編,第一、二、四、九~十四章)   學歷:美國匹茲堡大學特殊教育博士   現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陳志平(第一、十一、十二章)   學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博士   現職:苗栗縣后庄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陳虹君(第二章)   學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   現職:新竹市陽光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 周文聿(第二章)   現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專任助理 謝協君(第三、十六章)   學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博士   現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 楊佩蓁(第四章)  

 學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   現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有愛無礙網站專任助理 李翠玲(第五章)   學歷:英國伯明翰大學特殊教育哲學博士   現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 黃國晏(第六章)   學歷: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哲學博士   現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 江源泉(第七、八章)   學歷:美國麻州大學安姆斯特校區溝通障礙學博士   現職: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教授 簡吟文(第九、十、十三章)   學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博士候選人   現職:新竹市南寮國民小學資源班

教師 田仲閔(第十四章)   學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   現職:新竹縣國小特殊教育巡迴教師 黃姿慎(第十四章)   學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   現職:新竹縣山崎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兼總務主任 陳國龍(第十五章)   學歷: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特殊教育博士   現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 黃澤洋(第十七章)   學歷: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   現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第一章 特殊教育的發展與趨勢 第一節 拔尖與扶弱:誰是特殊學生 第二節 歷史的軌跡:特殊教育的發展 第三節 因材施教:特殊學生的類

別與教學安置 第四節 如何走得更遠:挑戰與展望 第二章 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網絡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現況與組織 第三節 實務說明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特殊教育專業團隊 第一節 專業團隊的合作與溝通 第二節 專業團隊成員常用的評估向度與施行方式 第三節 專業團隊常採用的治療理論 第四節 相關專業團隊的服務項目 第四章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 第一節 IEP之發展與建立 第二節 電腦化IEP系統之功能性評估 第三節 網路版電腦化IEP系統之各項目設計說明 第四節 電腦化IEP格式示例 第五章 智能障礙 第一節 智能障礙的定義 第二節 智能障礙者的身心特質 第三節 智能障礙者的鑑定與評量

第四節 智能障礙者的教學輔導策略 第五節 智能障礙者的服務現況與問題 第六章 視覺損傷 第一節 視覺損傷學生的教育發展、定義與身心特質 第二節 視覺損傷學生的鑑定與評量 第三節 視覺損傷學生的教學輔導策略 第四節 視覺損傷學生的服務現況與問題 第七章 聽覺障礙 第一節 聽覺障礙的定義 第二節 聽覺障礙兒童的特徵 第三節 聽覺障礙兒童的溝通法 第四節 醫學與科技支援下的聽覺障礙特殊教育 第五節 結語 第八章 語言障礙 第一節 語言障礙的定義 第二節 溝通障礙、語言障礙和口語障礙三者的關係和差異 第三節 口語障礙 第四節 語言發展異常 第五節 個案處理及教學策略 第六節 結語 第九章 肢

體障礙 第一節 肢體障礙的定義及身心特質 第二節 肢體障礙者的鑑定與評量 第三節 肢體障礙者的適性教學輔導策略 第四節 肢體障礙者的安置現況與問題 第十章 腦性麻痺 第一節 腦性麻痺的定義及身心特質 第二節 腦性麻痺學生的鑑定與評量 第三節 腦性麻痺學生的適性教學輔導策略 第四節 腦性麻痺學生的安置現況與問題 第十一章 身體病弱 第一節 身體病弱的定義 第二節 身體病弱者的類別及身心特質 第三節 身體病弱者的篩檢、鑑定評量與安置 第四節 身體病弱者的教學輔導策略 第五節 身體病弱者的教育服務趨勢 第十二章 情緒行為障礙 第一節 他們不是壞孩子:情緒行為障礙的定義、特質與類型 第二節 找出

根源幫助他們:情緒行為障礙者的鑑定、安置與輔導 第三節 愛與同理:情緒行為障礙者的教學輔導策略 第四節 為愛加加油:情緒行為障礙者的教育服務趨勢 第十三章 學習障礙 第一節 學習障礙的定義及身心特質 第二節 學習障礙學生的鑑定與評量 第三節 學習障礙學生的適性教學輔導策略 第四節 學習障礙學生的服務現況與問題 第十四章 多重障礙 第一節 多重障礙的定義與身心特質 第二節 多重障礙學生的鑑定、評量與安置 第三節 多重障礙學生的可行教學輔導策略 第四節 多重障礙的趨勢與困境 第十五章 自閉症 第一節 自閉症的定義 第二節 自閉症的出現率 第三節 自閉症的成因 第四節 自閉症兒童的特質 第五節

自閉症兒童的鑑定與評量 第六節 自閉症學生的教學輔導策略 第七節 自閉症學生的服務現況與問題 第十六章 發展遲緩 第一節 發展遲緩的定義及身心特質 第二節 發展遲緩兒童的鑑定與評量 第三節 發展遲緩兒童的教學輔導策略 第四節 發展遲緩兒童的服務現況與問題 第十七章 資賦優異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資賦優異的定義及身心特質 第三節 資賦優異學生的鑑定與評量 第四節 資賦優異學生的可行教學輔導策略 第五節 資賦優異學生的服務現況與問題 第六節 結語 附錄(請見光碟) ‧各章心智圖 ‧特殊教育相關法規 1.特殊教育法 2.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 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 4.高級中等以

下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設置辦法 5.特殊教育課程教材教法及評量方式實施辦法 6.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原則 7.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減少班級人數或提供人力資源與協助辦法 8.身心障礙學生考試服務辦法 9.身心障礙學生升學輔導辦法 10.特殊教育學生調整入學年齡及修業年限實施辦法 11.特殊教育支援服務與專業團隊設置及實施辦法 12.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班班級及專責單位設置與人員進用辦法 13.特殊教育學生申訴服務辦法   主編序   本章緣起   提筆寫這本書的序言,心中其實充滿喜悅與成就感,因為這本書的完成,幾乎代表著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的成長史,

而本書能出版,要感謝的人除了每位作者、作者背後的支持者、有愛無礙研究團隊成員、繪圖者李品諭等人之外,我個人覺得最應該感謝的是心理出版社的副總經理兼總編輯林敬堯先生。   大約是在十年前,我、翠玲和國龍老師即已想到特殊教育學系除了自己系上的「特殊教育概論」課程外,還需協助其他學系開授這門課,若能有自己撰寫的大學教科書,在授課內容規劃上較能齊一與流暢,所以就與心理出版社簽下要撰寫《特殊教育概論》這本書的稿約。   但簽約容易、執行難,尤其是任教於師範校院的老師總被要求教學、服務與研究要並重,任一項的執行都會讓我們教師的生活自在空間極度被壓縮,若你現在不忙,就正在趕往忙的途中之情形下,每次的見面

不是在會議上,就是在各種工作情境,匆匆交換數句未能完成此書的遺憾,日子也就在忙與盲中消逝,期間我們三位也各自發表許多期刊論文與出版書籍,但從未就此書認真再做考量。但敬堯會每一年不慍不火的來電問我《特殊教育概論》這本書寫得如何了,我只有在電話中被問及的那一刻,極度感到內疚,通常反應是看到翠玲和國龍老師時抱怨兩句,然後說我們要開始寫了,但轉頭後三人又各自忙自己的事了,等待下一次罪惡感的來臨!敬堯也就靜靜地忍耐我們的拖稿,忍耐我在這期間從大學教科書、親職教育書籍、注意力訓練書籍、測驗評量工具、有愛無礙桌遊系列、融合之愛繪本系列等,玩遍各種類型的出版後,卻從不碰這本已簽約的《特殊教育概論》。猶記得20

15年6月2日,安靜的敬堯終於給了我一封電子郵件,堅定的要求我們要出版這本書,而且給的時間很短,希望在半年內能寫完,我也在那一刻像被開啟了開關似的,看著桌上的資深服務證明,想著這一次一定要完成!   之後,腦中浮現這幾年來特殊教育法規的大幅修訂、DSM-5的推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特殊需求領域的執行、特殊教育教師培育制度的改變、遊戲本位融入特殊教育翻轉教室概念的推行、融合教育的推展等,我在一天之內擬好本書的大綱,心中浮現可能的各章節撰稿者,開始我的撰稿、邀稿、催稿生涯!   系上氣氛開始產生微妙的變化,在研究室走廊跟系上撰稿老師碰面時,大家沒辦法自在的聊天,怕我突然提起截稿進度;電子郵件群

組催覆時,沒有任何一位撰稿者回我的信;Line上的訊息會出現13人已讀不回;有些撰稿者不斷要求我換人寫。這些現象真是有趣的體驗,我在細細體會敬堯十年催稿的一點一滴,他是總編輯,一定要催許多稿吧!為什麼他可以這麼平靜,當我收到第一篇稿件時,敬堯不計較我過去的拖稿紀錄,反而好好稱讚我做得很好,這使我信心大增,覺得此書一定可以在期限內完成。本書的特色有三,略述如下。   特色一:本書是大學階段認識特殊教育的入門書   基於融合教育理念的推展,所有教育學程及師培體系的學生均需修習「特殊教育概論」這門課,所以將這本書定位為大學階段認識特殊教育的入門書,在撰寫上盡可能深入淺出,並涵蓋理論與實務,同時將

各類別的大綱定為:   ‧○○類別的定義及身心特質。   ‧○○類別的鑑定與評量。   ‧○○類別的教學輔導策略。   ‧○○類別的服務現況與問題。   期盼讀者能很快熟悉各類特殊需求學生的定義及其在教育場域上可見的身心特質,並學習如何在教學現場進行篩選、鑑定與評量工作。每章的重點均會呈現各類特殊需求學生可行的教學輔導策略,希望每位接觸到特殊需求學生者均能有專業化的基本直覺,能讓每位特殊需求學生接受到適性的教學與輔導處遇。章末更以問題解決模式提出各類特殊需求學生的服務現況與問題,並附上相關建議與可能的解決方向。   同時,為了讓初接觸特殊教育領域的學生/讀者,能夠很快地窺探特殊教育之全貌

,所以在全書前面放了四個章節,分別為特殊教育的發展與趨勢(第一章)、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網絡(第二章)、特殊教育專業團隊(第三章),以及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第四章),以利讀者了解特殊教育未來的發展與趨勢,以及特殊教育整體的運作與重點。   此外,作者群在每一章的最後還提供了「問題與反思」,以利上課時的互動與討論。本書另附贈一張光碟,內容除了有目前最新的特殊教育相關法規外,作者群更為了使用此書的讀者製作了每一章節的心智圖,以利讀者能快速掌握各章的章節重點及節省做筆記整理的時間。此外,作者群亦為了執教「特殊教育導論」這門課而選用此書的大學教師,規劃了課程綱要以及每一章的PowerPoint,任

課教師可直接向出版社索取。   特色二:本書係因應現行法規及相關理念變革而撰寫   近幾年來,特殊教育法規的大幅修訂,DSM-5的推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特殊需求領域的執行、特殊教育教師培育制度的改變、遊戲本位融入特殊教育翻轉教室概念的推行、融合教育的推展等,都使特殊教育領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故而本書在內容撰寫上除與時俱進地融入相關的法規及概念外,同時也在光碟的附錄部分放入相關的特殊教育法規、「教育部有愛無礙」網站電腦化IEP使用手冊、IEP及IGP的相關參考表格等,各章排序亦按照現行的《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各類別條文先後順序作排列(在此特別感謝各章作者亦依此順序做為本書作者排

名序的呈現,而未計較貢獻度之多寡)。同時,本書也因應除了歐美相關特殊教育變革外,內容融入了近年來新崛起的中國大陸特殊教育推展現況,期待能提升讀者快速進入特殊教育領域的理念變革世界之知能。   特色三:本書可配合「教育部有愛無礙」網站的資源   有愛無礙研究團隊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建置一個篩選、鑑定、安置、教學與評量等相關事項之特教支援系統。在篩選、鑑定與安置上,目前「教育部有愛無礙」網站(www.dale.nhcue.edu.tw)結合智慧型學習障礙診斷系統的Web-IEP系統(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rogram,簡稱IEP),能初步診斷並分析學生的障礙類型;

Web-IEP系統則隨時依據最新法規及特殊教育課程綱要進行修改,讓教師能在減少書面工作負荷的情形下製作符合《特殊教育法》與《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規定的適性IEP。另外,「教育部有愛無礙」網站的For General子網站及For Teachers子網站內含許多資料:For General的資源區有特教法規、社福醫療機構、行政單位、諮詢機構與學者等資訊;For Teachers有鑑安輔流程、鑑定工具、IEP資訊等訊息。而在教學與學習上,For General的特殊教育區內有各種障礙類別的介紹、定義、特徵、類型、成因、教學輔導方法、諮詢單位、親職教育等;For General的資源區有輔具、書籍、

特教相關電影等;For Teachers也有教材教法、班級經營等,都可提供特教教師豐富的資源。   此外,尚有For Content子網站的數位學習教材管理系統(Learning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簡稱LCMS),該系統係依照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特殊需求課程、有愛無礙多媒體教材、有愛無礙多年來的參賽作品,以及補充教材等項目來分類,內含四千多筆可供下載。這個可以免費共享之自編教材與教案資料庫,讓需自編自製教材教具的特教教師得以分享彼此辛苦編製之教材,在共享中互相學習,且能減輕備課壓力,讓教師能投入更多時間於實際的教學活動及自我充實上。   使用此書的讀者

可自行上網下載各項特教資源,或是給我們意見,只要能對特殊教育有幫助的事,有愛無礙研究團隊都會在評估自身能力後積極投入。   感謝的人   撰寫此書的期間,看到系上新進與資深老師逐步的同心協力完成此書,讓我非常感動!謝謝翠玲老師在身兼系主任行政工作的忙亂期間,仍然趕出智能障礙一章;謝謝源泉老師已調至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而仍然支援我們撰寫聽覺及語言障礙兩章;謝謝協君老師在家庭與教學工作兩頭忙的情形下,仍能依進度撰寫特殊教育專業團隊及發展遲緩兩章;謝謝國龍老師忍著自己的病痛撰寫自閉症一章,並時時給我鼓勵;謝謝國晏老師在與自己的兩個小寶貝搶時間中,完成了視覺損傷一章;更要謝謝澤

洋老師是在醫院照顧生病父親的過程中勉力完成資賦優異一章,在校稿期間,他的父親已不幸離世,哀慟之餘仍完成工作,令人萬分不捨,也希望他的父親在天之靈能為謙虛敦厚、總是認真盡責的澤洋老師感到驕傲;最後,更要謝謝有愛無礙研究團隊中的吟文老師、志平老師、仲閔老師、虹君老師、姿慎老師、佩蓁、文聿等好夥伴,在無數腦力激盪的時刻、辯論的火花、電子郵件的頻繁交換與文稿修正下,我們終於完成了!   十年磨一劍,希望這劍磨得精采,更希望這劍磨得有貢獻,同時也希望現在是第一劍,所有磨劍人能棒棒銜接,時時磨劍、時時修整,感謝此書能順利付梓,更感謝心理出版社十年來的協助! 孟瑛如 謹識 2016年6月

兼任行政教師壓力與適應策略探討: 以桃園市CS偏鄉小學為例

為了解決高級中等學校教育人力資源資料庫的問題,作者藍寶玉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偏鄉小學兼任行政教師的壓力來源、知覺感受及組織縮減下兼任行政教師在壓力上的適應策略。本研究以桃園市偏遠小學CS小學兼任行政教師為研究對象,藉文獻分析、觀察與訪談方式,進行質性的個案研究,並以學校行政理論、組織理論與壓力管理理論為依據,來探索兼任行政教師的主要壓力來源,並了解適應策略的適切性。因此,本文將從組織公平與組織衝突面向探究學校職級務安排的適切性,並以小型學校編制問題及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為主軸,探究教師對於壓力管理的觀點與調適方式是否合宜?研究發現,缺乏控制感為CS小學兼任行政教師主要的壓力來源,其專業工作能力與壓力相關,部分兼任行政教師缺乏壓力調適的規劃。研究結論為,學

校行政編制不足造成兼任教師壓力,組織公平性與組織衝突更加深兼任行政教師壓力,而兼任行政教師亦缺乏壓力察覺與適應策略。研究建議為,教育主管單位應簡化行政流程、提供職前實務訓練、提高行政編制與福利並且聘用專業人員。學校則需建立合理職務安排制度、落實交接並充分授權。兼任行政教師則有積極的壓力認知,增強行政專業能力並調適自己的身心。期許後續的研究者能以不同規模、不同地區的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為範本,進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

臺灣八年級生家庭學習資源、學習動機、自我教育期望與學習自信對數學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以TIMSS 2019為例

為了解決高級中等學校教育人力資源資料庫的問題,作者姜繼旺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臺灣八年級生家庭學習資源、數學學習動機、自我教育期望與數學學習自信和數學學習成就的關聯性,以TIMSS 2019資料庫的4,915名學生為樣本。本研究以描述性統計、因素分析、信度分析、單一樣本平均數t檢定、多元迴歸分析做為資料處理,並以PROCESS軟體,透過拔靴法檢定學生家庭學習資源透過數學學習動機、自我教育期望與數學學習自信對與數學學習成就影響的中介效果。獲得結論如下:一、臺灣八年級生之自我教育期望達大學教育水平,數學學習動機與數學學習自信稍顯不足。二、學生的家庭學習資源藉由數學外在學習動機對數學學習成就的影響屬於部分中介效果,然而數學內在學習動機則不具中介效果。三、學

生家庭學習資源藉由自我教育期望對數學學習成就的影響屬於部分中介效果。四、學生家庭學習資源透過數學學習自信對數學學習成就的影響屬於部分中介效果。五、家庭學習資源對數學學習動機、自我教育期望、數學學習自信、數學學習成就都有直接影響。六、學生自我教育期望的中介效果最明顯;數學外在學習動機較數學內在學習動機的中介效果高;數學自我效能較數學焦慮的中介效果高。本研究特色在於以平行中介模式分析發現,臺灣八年級生特質因素在家庭資源與數學學習成就之間都具有中介效果。針對上述結論,本研究深入討論,並提出教育實務及未來研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