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費 會計科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雜費 會計科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許紫芬寫的 近代中國商人的經營與帳簿:長崎華商經營史的研究 和彭春慧的 建賬做賬從入門到精通(升級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臺北醫學大學暨附屬醫院會計制度也說明:四、 會計科目:分資產、負債、權益基金及餘絀、收入、支出. 五大類,分別規定其名稱、內容、說明等,並就各 ... 款憑證)、對外憑證(給予向學校繳納款項者,如學雜費繳.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機械工業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金融創新產業碩士專班 張玉山所指導 宋永揚的 私立大專院校財務預警評分模型建構 (2020),提出雜費 會計科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少子女化、私立大專院校、財務預警、評分模型、財務指標。

而第二篇論文義守大學 管理科學研究所 李建興所指導 林靜華的 台灣大專院校財務損益平衡點之研究:以私立技術學院為例 (2003),提出因為有 私立技術學院、財務結構、財務報表、財務損益與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雜費 會計科目的解答。

最後網站IFRS各業適用用途別科目名稱、定義及編號則補充:科目 名稱. 定義. 1. 用人費用. 凡事業用人之薪資、福利、獎金或其他給與等費. 用皆屬之。 ... 費、住宿費、膳雜費及臨時費屬之。 ... 會計師及精算師公費.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雜費 會計科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近代中國商人的經營與帳簿:長崎華商經營史的研究

為了解決雜費 會計科目的問題,作者許紫芬 這樣論述:

  你聽過長崎泰益號陳家嗎?   泰益號為金門籍出身的陳國樑、陳世望父子於1901年在長崎所創立的貿易商號,經營海產、棉花等南北貨的批發銷售,商業網絡遍及日本、中國、台灣、東南亞等地。並列名中央研究院選出從一八六○年台灣開港到一九六○年戰後,影響台灣國際化的八位重要歷史人物之一。     你知道什麼是「財神日結冊」嗎?   在二十世紀初泰益號的帳簿裡,「財神日結冊」,就相當於現代財務三表中的損益表。     當時泰益號職員的薪資,(和我們現在多數一樣)也是月付制,但為什麼有時可以領到13個月的薪水呢?   這可不是獎金(獎金會另外計算),而是因為帳簿採用陰曆,所以碰到閏年時

,店主就得支付13個月的薪資。不僅如此,泰益號職員的食、宿都在店鋪裡,由店主負責供應支付,甚至寢具、蚊帳等用品,還有理髮的費用,也都由店主負擔。(這樣的福利、待遇是不是很讓人羨慕呢?)     在長崎進行貿易的華僑貿易商「泰益號」與「生泰號」所留下的龐大帳簿,對照於西方簿記,有怎樣獨特的意義與價值呢?     1920年代後,以美國為中心展開的廣義的經營史學,乃是引用經濟學、經營學、社會學等社會科學各領域的研究方法,推展企業經營歷史的綜合性研究。   本書呼應上述研究取向,使用日本幕末以來,在長崎進行貿易的華僑貿易商「泰益號」與「生泰號」所留下的經營資料。特別是運用其經營帳簿,從企業家的歷史

與經營史的側面來分析其經營實態,如此讓中國商業經營的不透明性,給予光照,也深化此研究課題。   「泰益號」帳簿史料的特點在於,在中國商業經營史中,至今能反映其經營內容的舊式帳簿,是唯一完整且數量上最龐大的(超過兩千三百冊)。本書也闡明中國傳統的收付簿記法的原理,其在貿易商社所扮演的歷史特色,實質上它已經具備了複式記帳法的功能,也實證出中國傳統收付簿記法的優越性。對學術界認為「中國簿記的後進性」的通說,重新再評估。

私立大專院校財務預警評分模型建構

為了解決雜費 會計科目的問題,作者宋永揚 這樣論述:

私立大專院校為我國重要高等教育機構,同時也為學生數量最多之高等教育機構。我國受到少子女化之衝擊,將減少學雜費收入,並嚴重影響校院財務狀況,導致未來可能朝向校院停招、停辦或退場方案,造成師生權益受損,因此了解校院財務狀況更顯得重要。 本文統整「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臺-私立學校財務比率及燈號」之資料,並建立「營運能力」、「償債能力」、「財務結構」三大類指標評分,再依本文設定之權重,得出「綜合能力」評分,並依照研究方法,篩選出綜合能力較差之校院名單。

建賬做賬從入門到精通(升級版)

為了解決雜費 會計科目的問題,作者彭春慧 這樣論述:

本書通過平實的語言、生動的實例,由淺入深地給讀者介紹建賬做賬的基本原理和實務操作。全書包括建賬知識、會計實務操作、財務報表制作等內容,共13章,每個部分都是從企業的實際賬務出發,一步一步手把手地教授大家如何進行賬務處理。第1篇(包括1-6章),包括貨幣資金、應收預付、存貨、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無形資產等資產類會計知識的介紹,好像一個家庭財富的擁有者,向讀者逐一介紹企業建賬過程中涉及的資產類會計科目的基本原理和內容。第2篇(包括7-9章),包括流動負債、長期負債、所有者權益等權益類會計知識的介紹,好像一個家庭負債的債權人,向讀者逐一介紹企業建賬過程中涉及的負債類和所有者權益類會計科目的基本原理和

內容。第10章,收入費用利潤,好像一個企業的創收者,向讀者活靈活現地逐一再現企業運營的脈絡和經營利潤的形成;第11章,財務報表,好像一個企業的掌舵人,向讀者由淺入深地解析企業的財務狀況,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報表的編制和內涵。第12章,外幣業務,好像一個對外貿易者,向讀者概括地介紹了企業可能涉及的外幣業務和會計處理,全球化和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必備財務知識。本書適合作為財務知識的「掃盲」讀本,適用於初入會計行業的新手和有志於從事會計工作的初學者進行學習,也可用作高校管理類學生的財務入門教材。彭春慧,會計學學士,會計師中級職稱,有10年以上從業經驗,在著名上市公司工作多年,精通企業會計制

度和國家財政、稅收法律知識及上市公司法律法規,熟練掌握企業建賬的全部流程,精通企業會計報表的編制。 前言第1篇 資產類第1章 貨幣資金/31.1 庫存現金/41.1.1現金管理/41.1.2庫存現金的賬務處理/51.2銀行存款/91.2.1銀行存款管理/101.2.2銀行存款的賬務處理/101.3其他貨幣資金/131.3.1 銀行匯票的賬務處理/131.3.2銀行本票的賬務處理/141.3.3信用卡存款的賬務處理/151.3.4信用證保證金的賬務處理/161.3.5 存出投資款的賬務處理/171.3.6外埠存款的賬務處理/17第2章 應收及預付款項/192.1 應收票據/1

92.1.1 應收票據的取得/202.1.2應收票據的收回/202.1.3 應收票據的背書轉讓/222.2應收賬款/222.2.1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232.2.2應收賬款的壞賬核算/242.3預付賬款/272.4其他應收款/282.4.1 其他應收款的賬務處理/292.4.2其他應收款的壞賬處理/29第3章 存貨/313.1 存貨概述/313.1.1 存貨的內容/313.1.2存貨的確認/323.1.3存貨的初始計量/333.1.4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方法/343.2原材料/363.2.1 實際成本法下的核算/373.2.2計划成本法下的核算/443.3包裝物/483.3.1 生產領用包裝物/

483.3.2 隨同商品出售而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493.3.3 隨同商品出售而單獨計價的包裝物/493.3.4 出租或者出借包裝物的核算/503.4低值易耗品/513.4.1 一次攤銷法/513.4.2五五攤銷法/523.5委托加工物資/533.5.1發出物資/543.5.2支付加工費、運雜費等/543.5.3加工完成驗收入庫/553.6庫存商品/573.6.1 工業企業庫存商品的核算/573.6.2 商品流通企業庫存商品的核算/583.7存貨清查/613.7.1存貨的盤盈/623.7.2存貨的盤虧/623.8存貨減值/63第4章 固定資產/674.1 固定資產概述/674.1.1 固定資產

的特征/674.1.2 固定資產的確認/684.1.3 固定資產的分類/694.2固定資產的取得/704.2.1 外購的固定資產/714.2.2 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724.2.3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754.2.4租入的固定資產/754.2.5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774.2.6盤盈的固定資產/784.3 固定資產的折舊/794.3.1 平均年限法/804.3.2 工作量法/814.3.3雙倍余額遞減法/814.3.4年數總和法/824.4 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834.5固定資產的處置/854.5.1 固定資產出售的核算/864.5.2 固定資產報廢的核算/874.6固定資產的清查/884.6

.1 固定資產盤盈/894.6.2 固定資產盤虧/894.7固定資產的減值/90第5章 對外投資/935.1交易性金融資產/935.1.1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取得/945.1.2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現金股利和利息/955.1.3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期末計量/965.1.4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出售/965.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985.2.1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購入/995.2.2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收息收利/1005.2.3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期末計量/1015.2.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減值/1015.2.5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出售/1025.3持有至到期投資/1095.3.1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取得/110

5.3.2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收息/1115.3.3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減值准備/1145.3.4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出售/1155.4長期股權投資/1165.4.1 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1185.4.2 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1215.4.3 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124第6章 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1276.1無形資產的概述/1276.1.1 無形資產的特征/1276.1.2 無形資產的確認/1286.1.3 無形資產的分類/1296.2無形資產的取得/1296.2.1 購入的無形資產/1306.2.2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1316.2.3債務重組取得的無形資產/1316.2.4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13

26.2.5 非貨幣性交易取得的無形資產/1326.3無形資產的攤銷/1336.4無形資產的處置和報廢/1346.4.1 無形資產的出租/1346.4.2 無形資產的出售/1356.4.3無形資產的報廢/1366.5無形資產的減值/137第2篇 負債類和所有者權益類第7章 流動負債/1417.1 短期借款/1427.1.1短期借款的取得/1427.1.2短期借款的利息/1437.1.3短期借款的償還/1447.2應付票據/1447.2.1 應付票據的簽發/1457.2.2應付票據的利息/1467.2.3 應付票據的歸還/1477.3應付賬款/1497.3.1 應付賬款的發生/1507.3.2應

付賬款的償還/1517.3.3應付賬款的轉銷/1517.4預收賬款/1517.5應付職工薪酬/1537.5.1 貨幣性職工薪酬/1537.5.2非貨幣性職工薪酬/1567.6應交稅費/1607.6.1 應交增值稅/1607.6.2應交消費稅/1697.6.3應交營業稅/1737.6.4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1757.6.5應交企業所得稅/1767.6.6應交土地增值稅/1787.6.7 應交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和礦產資源補償費/1807.6.8應交個人所得稅/1827.7應付股利/1827.8應付利息/1837.9其他應付款/184第8章 長期負債/1878.1長期借款/187

8.2應付債券/1888.3長期應付款/190第9章 所有者權益/1939.1實收資本/1939.2資本公積/1959.2.1 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1959.2.2資本公積轉增資本/1969.3盈余公積/1979.3.1提取盈余公積/1979.3.2盈余公積彌補虧損/1989.3.3盈余公積轉增資本/1989.3.4盈余公積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1999.4未分配利潤/200第3篇 相關類第10章 收入、費用和利潤/20510.1主營業務收入/20510.1.1一般銷售的核算/20610.1.2現金折扣、商業折扣、銷售折讓的核算/20710.1.3銷售退回的核算/20810.1.4代銷商品的核算

/20910.1.5預收款銷售商品/21310.2勞務收入/21310.3讓渡資產使用權/21810.4其他業務收入/22010.5費用/22010.5.1 主營業務成本/22110.5.2其他業務支出/22210.5.3 營業稅金及附加/22210.5.4銷售費用/22310.5.5 管理費用/22410.5.6財務費用/22510.6利潤/22610.6.1 資產減值損失/22710.6.2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2910.6.3投資收益/23010.6.4 營業外收入/23110.6.5 營業外支出/23210.6.6所得稅費用/23310.6.7本年利潤/234第11章 財務報表/2371

1.1資產負債表/23811.1.1 資產負債表的作用/23911.1.2資產負債表的格式/24011.1.3 資產負債表中的主要項目的編制方法/24111.2利潤表/24411.2.1 利潤表的作用/24411.2.2利潤表的格式/24511.2.3 利潤表中主要項目的編制方法/24711.3現金流量表/24911.3.1 現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25011.3.2現金流量表的格式/25111.3.3現金流量表的分類/2521 1.4會計報表附注/253第12章 外幣業務/26712.1外幣交易業務/26212.1.1 外幣兌換業務/26212.1.2外幣購銷業務/26212.1.3外幣借款業

務/26312.1.4資本投入/26312.2外幣報表折算/26412.2.1 境外經營財務報表的折算/26712.2.2特殊項目的處理/269

台灣大專院校財務損益平衡點之研究:以私立技術學院為例

為了解決雜費 會計科目的問題,作者林靜華 這樣論述:

摘 要 近年來由於私立大專院校設立的普及化,使學生在自己的性向中選擇適合的學校,發揮了市場的機制,創造更多優良的學習環境,但是礙於政府經費的限制,以鼓勵私人辦大專院校來滿足高等教育的需求,但也逐步放寬了私立技職院校設立的限制,反而喪失調整適應的機制,近年來,由於出生人口數逐漸下降,私立技職院校已面臨招生不足的窘困,為了解決私立技職院校招生不足的問題,應協助調整其體質,在資源分配上,建置私校的轉讓機制,以保障學生就學與老師教學的權益,畢竟技職教育體系中也培育無數高素質的技術實用專業人才,也幫助國家建設的快速成長。為了使學校能繼續永續經營,私立技職院校所面臨向政府預算要爭取的

補助款也畢竟有限,未來對私立技職院校經費籌措與校務長期的發展,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本研究依據其各校每年經常門支出為主,以變動與固定成本作為其成本結構,來了解未來各校經費之動因,如何降低成本,增加效率,以及要求經費的合理性,已成為重要之課題。因此經費運用獲得最大的效益,已成為技職院校應達成的財務指標。 本研究基於私立技職院校的財務損益平衡為目標,其學生人數最少要在約三千人,才可維持平衡,如此在財務基本平衡點上,作為營運的指標,以維持求生存之道。如何配合基本的成本動因,實應審慎規劃出具體可行的因應策略,盼能拋磚引玉能使後續學者深入探討,以供未來私立技職院校經營運作之參酌。

…………………………………………………………………………… 關鍵字:私立技術學院;財務結構;財務報表;財務損益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