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藝術作品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科技藝術作品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心健寫的 科技蜃樓 和葉謹睿的 數位「美」學?:電腦時代的藝術創作及文化潮流剖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結合科技趨勢為藝術創發蓬勃樣貌 - 今周刊也說明:拍賣世界包羅萬象,這裡什麼藝術家的作品也有機會會拿去送拍,潮流也不斷在轉,價格永無上限,當時的我著實覺得既刺激又新鮮。 02 您過去曾任職香港佳士得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塊文化 和藝術家所出版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林志明所指導 余芷萱的 科技藝術中的時間與記憶—— 以共感和刺點分析國美館晚近展覽中相關作品 (2020),提出科技藝術作品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科技藝術、共感、互動性、時延、刺點。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跨院國際碩士學位學程 許素朱所指導 劉學致的 數位下的謬思覺 (2020),提出因為有 互動裝置藝術、科技遮蔽、鏡像階段、數位影像、視覺謬誤的重點而找出了 科技藝術作品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 - Facebook則補充:等。 眾多作品中,最讓大家驚豔的是,2022年在双融域 展出的「達文西光影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科技藝術作品,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科技蜃樓

為了解決科技藝術作品的問題,作者黃心健 這樣論述:

  一起社會案件,讓黃心健開始思考數位文明對於人類世界產生的影響。之後,他決定放棄在美國電玩界建立的資歷與人脈,回到台北,開始做一位新媒體藝術家:用科技來講述人與科技的故事。本書是黃心健在過去25年裡,從工程領域「遷徙」到藝術創作得到的領悟分享。   要知道未來,先要知道過去。在這科技的時代,黃心健越來越覺得「科技史」的重要。本書所關注的是:科技如何「修改」了人性、生活形態與歷史。   「科技本於人性」,可是「人性有善有惡」,所以由人創造出來的科技,也是一體兩面、善惡並存。如果能夠善用,本來是用於戰爭與殺人的技術,也可以轉換為助人的科技。但是,如果不知如何運用技術,一項好的發明,也會成為

嚴重的問題。   當人類的人文素養追不上科技發展時,被科技操控或左右的人們,他們的人生到底失去了什麼?社會存在的許多問題,均須訴於人文兼具科技的思考才能解決。要將世界改變得更好,我們必須要解讀出科技背後的動機和意圖,以及了解這些技術對生活與環境造成什麼影響。   黃心健希望本書能成為一粒種子,讓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人文與科技整合的重要性。而培養跨領域人才並非一蹴可幾,需要一代接著一代傳承延續下去。 作者簡介 黃心健   新媒體藝術家。   母親黎蘭為知名油畫家,自幼生長在傳統藝術的環境;高中時有了人生第一台電腦Apple II,程式語言成為伴隨長大的第二外國語。大學時台大機械的訓練賦予深厚的技術背

景,赴美後在巴沙迪納的藝術中心設計學院與伊利諾理工設計學院接受6年設計教育。畢業後獲得美國新媒體競賽「新聲音,新視界(New Voices, New Visions)」的首獎,並與新媒體藝術家蘿瑞.安德森合作她的第一張互動光碟「木偶旅館(Puppet Motel)」。其後,黃心健在美國Sega與美國索尼電腦娛樂公司擔任藝術總監,以及在微軟創始者保羅.愛倫的研究公司「區間」研發互動與音樂的創新應用。   黃心健在2001年返台,開始從事新媒體藝術創作。他的作品在國際畫廊、美術館與藝術展展出,包括臺北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上海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中心,北京798、韓國仁寺洞藝

術中心、阿根廷404國際電子藝術節等。黃心健也以藝術家的身分參與委託製作,包括故宮博物院之未來博物館、周杰倫演唱會、誠品詩歌節、上海世博會臺北館、臺北花卉博覽會夢想館、迴龍捷運站公共藝術「傾聽」、南港展覽館公共藝術「我們的私房公共藝術」、101世貿站公共藝術「相遇時刻」等。2011年,黃心健獲得總統接見和頒贈「臺灣之光系列人物」,與第8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   黃心健目前是政治大學數位內容學程的副教授,致力新媒體藝術的教育與出版。著有:《象形迷宮》。

科技藝術作品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歡迎大家收看善哥聊天室第一集的播出,以後在粉絲專頁直播後的影片,我們都會配上字幕,儘快上傳到YouTube供沒跟大直播朋友觀看,也請大家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開啟小鈴鐺,我們是沒有盈利、不談論具政治立場的頻道,請大家放心觀賞我們的影片。

大家還記得上集的內容嗎?包盛盈教授和我們談到了她創作LightByte的理念,也看到了LightByte呈現的樣子,那麼大家會不會好奇,究竟包教授是學什麼專科,才有辦法做出這樣的「科技藝術」作品呢?在這部影片,主持人張善政董事長將帶大家揭曉答案喔!歡迎大家按讚並分享出去,有什麼想法的話,底下留言讓我們知道,想聽什麼主題,也可以跟我們說,如果邀請得到適合的來賓,我們就會著手規劃。

➤本集節目資訊
主題:當斜槓大叔遇到斜槓小姐
直播時間:2020.05.28 星期四 20:00
主持人:張善政(善科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來賓:包盛盈(國立清華大學跨院國際博士班學位學程專任助理教授)

➤喜歡影片的話,歡迎贊助我們
銀行:台北富邦(012)建國分行
帳號:724120005896
戶名:財團法人善科教育基金會
詳細捐款資訊:www.sancode.org.tw/how_to_donate.php

➤了解善科更多
Facebook|善科教育基金會 SanCode Found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sancode2019
Instagram|san_code
https://www.instagram.com/san_code
只顯示部分資訊

科技藝術中的時間與記憶—— 以共感和刺點分析國美館晚近展覽中相關作品

為了解決科技藝術作品的問題,作者余芷萱 這樣論述:

科技藝術進入後數位時代,關注議題逐漸由人機介面,討論至人類自身的情感面向,這始終是不可忽略的。綜觀台灣從2002 年始之的「數位藝術元年」,科技藝術面臨與關注的議題隨著時代環境推移,網路、巨集資料庫,進而開始重視內在的共感。科技藝術作為情緒、時空的載體,將以怎樣的方式再現?本研究從科技藝術的互動性中連結,尋找並串連起人的感官、四肢與心理,科技藝術作品中觸碰到「邊界」而進入到「刺點」的共感是作品中重要的關鍵,在過程中梳理平面到立體的空間維度相對於時間與記憶的點、線、面,看到時間是如何被反轉,進而進入感知層面後探討科技藝術如何再現並處理感性的狀態。文獻探討針對柏格森對時延的概念與時間空間化為建構

,在時間與記憶的流轉中,存有的真實性成為至關重點。作品分析將以觀者互動交換的過程中互為主體、感同身受的能力體悟對作品的情感為後續討論基礎,在內在的感知層面以精神分析對邊界回應方式看待作品,從個人出發,藉著科技藝術作品,是如何的直指個人的心理狀態。時間與記憶在這當代重要創作模式中的再現方式,與作品所蘊含的感知面向為筆者所關注之重點。

數位「美」學?:電腦時代的藝術創作及文化潮流剖析

為了解決科技藝術作品的問題,作者葉謹睿 這樣論述:

  本書作者以輕鬆、風趣的文筆,剖析數位藝術及文化,與其說這是一本數位藝術專書,倒不如說,這是在數位時代的洪流中,人人都可以親近閱讀的一本好書。 ——台灣藝術大學校長∕前北美館館長 黃光男   自從數位科技介入當代藝術,數十年來,它在藝術創作、市場和教育等層面吹皺的一池春水,把我們帶到了當代藝術最啟人疑竇的一連串問題上:怎樣的作品可以被稱為(當代)藝術?挪用與剽竊之間的區別為何?藝術的價值應如何判定?藝術創作者能否、又如何以作品維生?以及,為當代藝術劃定美學範疇是否可能?在如本書所言的「科技藝術主流化」的此刻,數位藝術與當代藝術環境之間的諸般齟齬,尤其可作為理論地探測數位藝術潛力的入口。

  本書與其說是數位美學的工整陳述,不如說是後設地從美學建構的源頭,鋪陳當代藝術切面的文章集結。首章著眼於科技藝術與當代藝術的接點,從創作意圖的角度,切入科技藝術創作的陷阱與可能。六章相對獨立的篇幅,則次第陳述科技藝術的挪用、數位懷舊主義、草根創意、駭客精神、藝術市場與數位藝術教育等議題,藉由數位藝術在當代藝術中掀起的紛紜爭議,帶動對於其美學構成的思考。書末附錄作者為國立台灣美術館製作「數位藝術專輯」期間,為國內外當代數位藝術家所進行的訪談與報告,階段性地總結了作者近年對於數位藝術的思考。   本書作者葉謹睿,於九○年代末起投身數位藝術的策展、創作、教學與撰述,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FIT學院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FIT)與普拉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在本書中,作者卸下學術用語的艱澀難解,以詼諧淺白的文字出入科技藝術的種種議題,為國內的數位藝術研究提出了兼具說明與觀點的少有論述。 作者簡介 葉謹睿   現任紐約州立大學FIT學院(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FIT)專任助理教授、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客座助理教授。曾任《藝術家》雜誌、《典藏今藝術》雜誌專欄作家,紐約Parsons設計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著作: 《數位「美」學》(藝術家,2008) 《數位藝術概

論》(藝術家,2005) 《大蘋果英雄傳:紐約藝術導覽》(典藏,2004) 《藝術語言@數位時代》(典藏,2003) 展覽: 「隨插即用數位創作展」,數位藝術方舟,台灣國立美術館 「台澳新媒體藝術展」,台灣關渡美術館 「NEXUS」,紐約皇后美術館(Queens Museum) 「正言世代」,紐約強森美術館(Herbert F. Johnson Museum of Art) 「Beyond Ethnic Stereotype」,俄亥俄州甘迺迪美術館(Kennedy Museum of Art) 「Net Archives」,義大利MAXXI美術館 「Seven Ways To Say Inte

rnet with Net Art」,2007新媒體藝術節(NewMediaFest2007) 發表文章:   〈來!讓咱們一起拿肉麻當有趣〉,《電影欣賞季刊——97年春季專題企劃:電影與新媒體藝術之間》 〈野薑花與塑膠玫瑰:談數位藝術之典藏與市場〉,《台灣美術》第66期 〈一隻惹人心煩的蒼蠅,一隻討人喜歡的粉蝶:談李明維的過程藝術〉,《現代美術》111期 〈在雲的南方、色相裡面,看浮世眾生相:談李小鏡的影像世界〉,《現代美術》111期 〈你想要的是天長地久還是曾經擁有:從數位藝術的角度看文化創意產業的深耕〉,《當代藝術家之言》夏至號 〈華人當代藝術的雙軌突破〉,《2004華人美術年鑑》, 典

藏出版社 〈從紐約經驗看藝術都市的發展〉,《文建會文化環境年專輯——當代藝術風》 〈粉墨豋場:談李小鏡之夜生活系列〉,《台北國際藝術博覽節專刊——藝術開門》

數位下的謬思覺

為了解決科技藝術作品的問題,作者劉學致 這樣論述:

數位產生的謬思,值得我們深思,筆者使用數位科技的手段,來創造外在視覺與內在感知謬誤的作品。本論文提出〈漫遊隙縫〉與〈光與黑白的絮語〉兩件作品來探討「數位下的謬思覺」議題。筆者引用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的「現代技術危機」、精神分析學家埃米爾·拉康的「鏡像階段」以及作家尼古拉斯·卡爾的數位對人們思考方式影響的相關論點來探討數位產物對人們產生的謬誤以及人們如何面對。〈漫遊隙縫〉作品包含錄像與互動裝置兩種形式,呈現一個運動鏡頭穿梭於真實場景和虛擬的數位空間的嵌合世界。作品以隙縫作為入口,穿透真實場景去觀看筆者對隙縫內部存有物的想像,試圖展現數位影像是一種虛構物質,因為數位科技的介入,人們可輕易製造數位而

產生遮蔽與謬誤。〈光與黑白的絮語〉作品利用全自動攝影機因光線擾亂自動測光功能產生一系列視覺謬誤的現象,透過全自動攝影機、燈光裝置、投影螢幕同時協作來組成一件互動裝置藝術作品。當觀者與作品互動時,能感受到當代科技給我們帶來全新視角,同時也可以體會到科技帶來的遮蔽,以及遮蔽造成的視覺謬誤。本論文通過科技藝術作品的創作,展現出當今數位科技會造成遮蔽的現實,並以互動體驗的方式加強觀者對相關議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