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子軸承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滾子軸承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郭寶霞寫的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軸承(第二版) 和天工在線的 中文版AutoCAD 2020從入門到精通(實戰案例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SKF滾珠軸承,SKF滾子軸承,SKF自動調心軸承 - 新豐貿易也說明:我們提供非常多樣化的滾動軸承供消費者選擇,例如深溝滾珠軸承、自動調心滾珠軸承、斜角滾珠軸承、圓筒滾子軸承、滾針軸承、止推滾珠軸承、感應軸承、SKF絕緣軸承等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中國水利水電所出版 。

國立中央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蔡錫錚所指導 連庭緯的 四點接觸軸承負載分析 (2021),提出滾子軸承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四點接觸軸承、旋轉齒輪軸承、接觸負載分析、軸承間隙、接觸角、加工誤差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崑山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研究所 于劍平所指導 陳沅湘的 自調心滾子軸承材料破損分析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自調心滾子軸承、軸承壽命、材料破損、運轉間隙、軸承性能測試的重點而找出了 滾子軸承的解答。

最後網站自動調心止推滾子軸承則補充:回首頁 >; 產品介紹 >; 自動調心止推滾子軸承. 自動調心止推滾子軸承. 自動調心止推滾子軸承 點擊圖片放大. 商品名稱: 自動調心止推滾子軸承. 詳細介紹: 下載規格型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滾子軸承,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軸承(第二版)

為了解決滾子軸承的問題,作者郭寶霞 這樣論述: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第二版單行本共20個分冊,涵蓋了機械常規設計的所有內容。各分冊分別為:《機械零部件結構設計與忌》《機械製圖及精度設計》《機械工程材料》《連接件與緊固件》《軸及其連接件設計》《軸承》《機架、導軌及機械振動設計》《彈簧設計》《機構設計》《機械傳動設計》《減速器和變速器》《潤滑和密封設計》《液力傳動設計》《液壓傳動與控制設計》《氣壓傳動與控制設計》《智慧裝備系統設計》《工業機器人系統設計》《疲勞強度可靠性設計》《逆向設計與數位化設計》《創新設計與綠色設計》。 本書為《軸承》,主要介紹了滾動軸承的分類及結構代號、滾動軸承的特點與選用、滾動軸承的計箅、滾動軸承的應用設計、常用滾動軸

承的基本尺寸及性能參數;滑動軸承的分類及選用、滑動軸承材料、不接近流體潤滑軸承、液體動壓潤滑軸承、液體靜壓軸承、氣體潤滑軸承、氣體箔片軸承、流體動靜壓潤滑軸承、電磁軸承、智能軸承等。本書可作為機械設計人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第7篇  滾動軸承 第1章滾動軸承的分類、結構型式及代號 1.1滾動軸承的常用分類7-3 1.2滾動軸承其他分類7-5 1.3帶座外球面球軸承分類7-5 1.4滾動軸承的代號7-6 1.4.1基本代號7-7 1.4.2常用滾動軸承的基本結構型式和代號構成7-8 1.4.3滾針軸承的基本結構型式和代號構成7-15

1.4.4前置代號7-18 1.4.5後置代號7-18 1.4.6代號編制規則7-24 1.4.7帶附件軸承代號7-24 1.4.8非標準軸承代號7-24 1.4.9非標準軸承代號示例7-25 1.4.10符合GB/T 273.1—2011規定的圓錐滾子軸承代號7-25 1.4.10.1圓錐滾子軸承代號構成7-25 1.4.10.2基本代號7-25 1.4.10.3後置代號7-25 1.5帶座外球面球軸承代號7-26 1.5.1帶座軸承代號的構成及排列7-26 1.5.2帶座軸承基本結構及代號構成7-26 1.5.3帶附件的帶座軸承代號7-29 1.6專用軸承的分類和代號7-29 第2章滾動軸

承的特點與選用 2.1滾動軸承結構類型的特點及適用範圍7-31 2.2滾動軸承的選用7-33 2.2.1軸承的類型選用7-33 2.2.2滾動軸承的尺寸選擇7-35 2.2.3滾動軸承的遊隙選擇7-39 2.2.4滾動軸承公差等級的選用7-47 2.2.5滾動軸承公差7-47 2.2.5.1向心軸承公差(圓錐滾子軸承除外)7-51 2.2.5.2圓錐滾子軸承公差7-57 2.2.5.3向心軸承外圈凸緣公差7-62 2.2.5.4圓錐孔公差7-63 2.2.5.5推力軸承公差7-64 第3章滾動軸承的計算 3.1滾動軸承壽命計算7-68 3.1.1基本概念和術語7-68 3.1.2符號7-69

3.1.3基本額定壽命的計算7-70 3.1.4修正額定壽命的計算7-70 3.1.5系統方法的壽命修正係數aISO7-70 3.1.6疲勞載荷極限Cu7-70 3.1.7壽命修正係數aISO的簡化方法7-71 3.1.8污染係數eC7-73 3.1.9黏度比κ的計算7-79 3.2基本額定動載荷的計算7-80 3.2.1軸承的基本額定動載荷C7-80 3.2.2雙列或多列推力軸承軸向基本額定動載荷Ca7-82 3.3基本額定靜載荷的計算7-82 3.4當量載荷的計算7-83 3.5軸承組的基本額定載荷和當量載荷7-86 3.6變化工作條件下的平均載荷7-86 3.7變化工作條件下的壽命計算7

-87 3.8軸承極限轉速的確定方法7-87 3.9額定熱轉速7-88 3.9.1定義及符號7-89 3.9.2額定熱轉速的計算7-89 3.10滾動軸承的摩擦計算7-92 3.10.1軸承的摩擦力矩7-92 3.10.2軸承的摩擦因數7-93 3.11圓柱滾子軸承的軸向承載能力7-93 3.12軸承需要的最小軸向載荷的計算7-93 第4章滾動軸承的應用設計 4.1滾動軸承的配合7-95 4.1.1滾動軸承配合的特點7-95 4.1.2軸承(普通、6級)與軸和外殼配合的常用公差帶7-95 4.1.3軸承配合的選擇7-95 4.1.4軸承與軸和外殼孔的配合公差帶選擇7-96 4.1.5配合表面的

形位公差與表面粗糙度7-98 4.1.6軸承與空心軸、鑄鐵和輕金屬軸承座配合的選擇7-99 4.1.7軸承與實心軸配合過盈量的估算7-99 4.2滾動軸承的軸向緊固7-100 4.2.1軸向定位7-100 4.2.2軸向固定7-101 4.2.3軸向緊固裝置7-101 4.3滾動軸承的預緊7-102 4.3.1預緊方式7-102 4.3.2定位預緊7-102 4.3.3定壓預緊7-102 4.3.4卸緊載荷7-102 4.3.5最小軸向預緊載荷7-102 4.3.6徑向預緊7-102 4.4滾動軸承的密封7-105 4.4.1選擇軸承密封形式應考慮的因素7-105 4.4.2軸承的主要密封形式

7-105 4.4.3軸承的自身密封7-105 4.4.4軸承的支承密封7-105 4.5滾動軸承的安裝與拆卸7-108 4.5.1圓柱孔軸承的安裝7-108 4.5.2圓錐孔軸承的安裝7-108 4.5.3角接觸軸承的安裝7-108 4.5.4推力軸承的安裝7-108 4.5.5滾動軸承的拆卸7-108 4.6遊隙的調整方法7-109 4.7軸承的組合設計7-110 4.7.1軸承的配置7-110 4.7.2常見的支承結構簡圖7-112 4.7.3滾動軸承組合設計的典型結構7-114 4.8滾動軸承通用技術規則7-115 4.8.1外形尺寸7-115 4.8.2公差等級與公差7-115 4.

8.3倒角尺寸優選值7-115 4.8.4遊隙7-115 4.8.5表面粗糙度7-115 4.8.6軸承套圈和滾動體材料及熱處理7-116 4.8.7殘磁限值7-116 4.8.8振動限值7-116 4.8.9密封性7-116 4.8.10清潔度7-116 4.8.11外觀品質7-116 4.8.12互換性7-116 4.8.13額定載荷、額定壽命和額定熱轉速7-116 4.8.14測量方法7-116 4.8.15標誌7-117 4.8.16檢驗規則7-117 4.8.17包裝7-117 4.8.18軸承用零件和附件7-117 4.9軸承的應用7-117 第5章常用滾動軸承的基本尺寸及性能參數

5.1深溝球軸承7-118 5.2調心球軸承7-137 5.3角接觸球軸承7-149 5.4圓柱滾子軸承7-163 5.5調心滾子軸承7-188 5.6滾針軸承7-211 5.7圓錐滾子軸承7-226 5.8推力球軸承7-246 5.9推力角接觸球軸承7-259 5.10推力調心滾子軸承7-261 5.11推力圓柱滾子軸承7-264 5.12推力圓錐滾子軸承7-264 5.13推力滾針軸承7-265 5.14帶座外球面球軸承7-266 5.15組合軸承7-295 5.16智能軸承7-304 5.16.1分類7-304 5.16.2國內外情況7-304 5.16.3市場應用7-304 5.17

錐形襯套7-304 5.18軸承座7-321 5.18.1二螺柱立式軸承座7-321 5.18.2四螺柱立式軸承座7-326 5.19定位環7-328 附錄7-330 附錄一滾動軸承現行標準目錄7-330 附錄二軸承工業現行國際標準目錄7-335 附錄三滾動軸承新舊標準代號對照7-339 附錄四國外著名軸承公司通用軸承代號7-346 附錄五國內外軸承公差等級對照7-351 附錄六國內外軸承遊隙對照7-351 參考文獻7-353 第8篇  滑動軸承 第1章滑動軸承分類、特點與應用及選擇 1.1各類滑動軸承的特點與應用8-3 1.2滑動軸承類型的選擇8-4 1.2.1滑動軸承性能比較8-4 1.

2.2選擇軸承類型的特性曲線8-6 1.3滑動軸承設計資料8-7 第2章滑動軸承材料 2.1對軸承材料的性能要求8-9 2.2滑動軸承材料及其性能8-9 第3章不完全流體潤滑軸承 3.1徑向滑動軸承的選用與驗算8-18 3.2推力滑動軸承的選用與驗算8-18 3.3滑動軸承的常見型式8-19 3.3.1整體滑動軸承8-19 3.3.2對開式滑動軸承8-20 3.3.3法蘭滑動軸承8-23 3.4軸套與軸瓦8-25 3.4.1軸套8-25 3.4.2軸套的固定(JB/ZQ 4616—2006)8-30 3.4.3軸瓦8-31 3.5滑動軸承的結構要素8-36 3.5.1潤滑槽8-36 3.5.2

軸承合金澆鑄槽8-36 3.6滑動軸承間隙與配合的選擇8-37 3.7滑動軸承潤滑8-40 3.8滑動軸承座技術條件(JB/T 2564—2007)8-42 3.9關節軸承8-43 3.9.1關節軸承的分類、結構型式與代號8-43 3.9.1.1關節軸承分類8-43 3.9.1.2關節軸承代號方法8-43 3.9.1.3關節軸承主要類型的結構特點8-45 3.9.2關節軸承壽命及載荷的計算8-50 3.9.2.1定義8-50 3.9.2.2符號8-50 3.9.2.3額定載荷8-51 3.9.2.4關節軸承壽命8-52 3.9.2.5關節軸承的摩擦因數8-53 3.9.3關節軸承的應用設計8-

54 3.9.3.1關節軸承的配合8-54 3.9.3.2關節軸承的遊隙8-56 3.9.3.3關節軸承的公差8-58 3.9.4關節軸承的基本尺寸和性能參數8-61 3.9.4.1向心關節軸承(GB/T 9163—2001)8-61 3.9.4.2角接觸關節軸承(GB/T 9164—2001)8-67 3.9.4.3推力關節軸承 (GB/T 9162—2001)8-70 3.9.4.4杆端關節軸承(GB/T 9161—2001)8-72 3.9.4.5自潤滑球頭螺栓杆端關節軸承(JB/T 5306—2007)8-75 3.9.4.6關節軸承安裝尺寸8-77 3.10自潤滑軸承8-82 3.1

0.1自潤滑鑲嵌軸承8-82 3.10.2粉末冶金軸承(含油軸承)(GB/T 2688—2012、GB/T 18323—2001)8-86 3.10.3自潤滑複合材料卷制軸套8-93 3.11雙金屬減摩卷制軸套8-99 3.12塑膠軸承8-101 3.13水潤滑熱固性塑膠軸承(JB/T 5985—1992)8-102 3.14橡膠軸承8-105 第4章液體動壓潤滑軸承 4.1液體動壓潤滑軸承分類8-108 4.2基本原理8-109 4.2.1基本方程8-109 4.2.2靜特性計算8-110 4.2.3動特性計算8-111 4.2.4穩定性計算8-112 4.3典型軸承的性能曲線及計算示例8-

112 4.4軸承材料8-133 4.5軸承主要參數的選擇8-135 4.6液體動壓推力軸承8-137 4.6.1參數選擇8-137 4.6.2斜-平面推力軸承8-137 4.6.3可傾瓦推力軸承8-138 4.7計算程式簡介8-142 第5章液體靜壓軸承 5.1概述8-144 5.2液體靜壓軸承的分類8-145 5.3液體靜壓軸承的原理8-145 5.4液體靜壓軸承的結構設計8-147 5.4.1徑向液體靜壓軸承結構、特點與應用8-147 5.4.2徑向液體靜壓軸承的結構尺寸及主要技術資料8-149 5.4.3徑向液體靜壓軸承的系列結構尺寸8-150 5.4.4推力液體靜壓軸承結構、特點與應

用8-154 5.4.5推力液體靜壓軸承的結構尺寸及主要技術資料8-156 5.4.6推力液體靜壓軸承的系列結構尺寸8-156 5.4.7液體靜壓軸承材料8-157 5.4.8節流器的結構、特點與應用8-158 5.4.9節流器的結構尺寸及主要技術資料8-160 5.5液體靜壓軸承計算的基本公式8-160 5.5.1油墊流量係數Cd、有效承載面積係數Ae、周向流量係數γ和腔內孔流量係數ω8-162 5.5.2剛度係數G08-163 5.5.3承載係數Fn或偏心率ε8-165 5.5.4功率消耗計算8-166 5.6供油系統設計及元件與潤滑油的選擇8-166 5.6.1供油方式、特點與應用8-1

66 5.6.2供油系統、特點與應用8-167 5.6.3元件的選擇8-167 5.6.4潤滑油的選擇8-167 5.7液體靜壓軸承設計計算的一般步驟及舉例8-168 5.7.1液體靜壓軸承系統設計計算的一般步驟8-168 5.7.2毛細管節流徑向液體靜壓軸承設計舉例8-168 5.7.3毛細管節流推力液體靜壓軸承設計舉例8-171 5.7.4小孔節流徑向液體靜壓軸承設計舉例8-173 5.7.5薄膜回饋節流徑向液體靜壓軸承設計舉例8-176 5.8靜壓軸承的故障及消除的方法8-179 第6章氣體潤滑軸承 6.1氣體潤滑理論8-180 6.1.1氣體力學基本方程式8-180 6.1.2雷諾方程

8-181 6.1.3氣體潤滑計算的數值解法8-182 6.1.4氣體軸承計算模型8-182 6.2靜壓氣體軸承8-182 6.2.1概述8-182 6.2.2氣體靜壓軸承工作原理及其特點8-183 6.2.3氣體靜壓軸承的設計8-183 6.3氣體動壓軸承8-185 6.3.1動壓氣體軸承計算模型8-185 6.3.2氣體動壓徑向軸承8-185 6.3.3氣體動壓刻槽推力軸承8-190 6.3.4氣體動壓刻槽球形軸承8-193 6.4擠壓膜氣體軸承8-199 6.4.1擠壓膜氣體軸承的工作原理及特點8-199 6.4.2擠壓膜氣體軸承的分類及其計算方法8-199 第7章氣體箔片軸承 7.1氣

體箔片軸承的工作原理和軸承類型8-201 7.2波箔型氣體箔片軸承的理論模型8-204 7.2.1彈性支承結構模型8-204 7.2.2氣體箔片軸承的氣彈耦合潤滑模型8-205 7.3氣體箔片軸承的靜態性能求解8-206 7.4氣體箔片軸承的動態性能求解8-207 7.5氣體箔片軸承的靜動態性能預測結果8-209 7.6推力氣體箔片軸承的靜動態性能預測8-210 第8章流體動靜壓潤滑軸承 8.1工作原理及特性8-213 8.2動靜壓軸承的結構型式8-213 8.3動靜壓軸承設計的基本理論與數值方法8-215 8.3.1基本公式8-215 8.3.2雷諾方程8-215 8.3.3紊流模型8-21

6 8.3.4能量方程8-217 8.3.5邊界條件處理8-217 8.3.6環面節流器邊界條件8-217 8.3.7能量方程油腔邊緣邊界條件8-218 8.3.8其他邊界條件8-218 8.4動靜壓軸承性能計算8-218 8.4.1靜特性計算8-218 8.4.2動特性計算8-220 8.4.3動靜壓軸承性能計算程式8-220 8.4.4程式框圖8-220 8.5動靜壓軸承設計實例8-220 8.6動靜壓軸承主要參數選擇與確定8-223 8.6.1結構參數中的主要參數選擇8-223 8.6.2運行參數中的主要參數選擇8-223 第9章電磁軸承 9.1靜電軸承8-227 9.1.1靜電軸承的基

本原理8-227 9.1.2靜電軸承的分類8-227 9.1.3靜電軸承的常用材料與結構參數8-227 9.1.4靜電軸承的設計與計算8-228 9.1.5應用舉例——靜電軸承陀螺儀8-228 9.2磁力軸承8-229 9.2.1磁力軸承的分類與應用8-230 9.2.2磁力軸承的性能計算8-233 9.2.3磁力軸承的材料8-235 第10章智能軸承 10.1智能軸承的分類8-236 10.2滾動智能軸承8-236 10.3滑動智能軸承8-237 10.3.1幾何形狀可變軸承8-237 10.3.1.1狀態可調橢圓軸承8-237 10.3.1.2壓電陶瓷驅動的智能橢圓軸承8-237 10.3

.1.3狀態可調錯位軸承8-238 10.3.1.4支點可變可傾瓦軸承8-238 10.3.1.5液壓控制柔性軸瓦軸承8-239 10.3.1.6可控徑向油膜軸承8-239 10.3.1.7幾何形狀可變軸承8-240 10.3.1.8軸向止推智能軸承8-241 10.3.2支撐結構可變軸承8-241 10.3.3機電系統控制的智慧軸承8-241 10.3.4液壓系統控制的智慧軸承8-242 10.3.4.1主動潤滑可傾瓦軸承(以液壓系統作為軸承潤滑系統)8-242 10.3.4.2可控擠壓油膜阻尼軸承(以液壓系統作為控制執行器或執行機構)8-243 10.3.5應用新材料(特殊材料)控制的智慧

軸承8-243 10.3.6主動磁軸承8-245 參考文獻8-246

滾子軸承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21 HONDA PCX 160 HSTC版本抵港 可接受預訂 - 定價HK$37,800
Colour : Mat Black / Mat Grey / Mat Silver / Black / White / Red


PCX換上排氣量更大的eSP+引擎 全新設計的曲軸提高了剛性,採用滾子軸承,能夠減少噪音與震動
缸徑行程比都做了更動 擴大缸徑 縮小衝程並提升壓縮比 引擎輸出特性更快速更順暢 另外由TWO VALVE升級至 FOUR VALVE 增加了高轉的延伸性
最高馬力也由原本的14.8 PS 提升到15.8 PS
輪胎規格變更為 前110 / 70 -14 後130 / 70 -13 令行車感覺更穩定
前後剎車配備ABS防鎖死剎車系統 後剎車變更為碟剎 更帶有HSTC循跡系統
就算馬力加大與輪胎變闊也不會影響油耗 依然維持45KM / 1L的出色表現!!!
也擁有比PCX150更大的置物空間 由原本的28L提升到30L
可輕鬆放下一頂Full Face全面頭盔和車套
頭燈和尾燈都使用上新設計的LED燈具 帶來更多的科技感
新設計的雙搖籃式車架 提供相當出色的騎乘感覺
另外也新增了USB-C插頭位 更方便為手機充電
同時儀表方面也使用上新設計的介面
一樣配備KEYLESS免匙系統方便日常使用

四點接觸軸承負載分析

為了解決滾子軸承的問題,作者連庭緯 這樣論述:

四點接觸軸承之滾珠與內外環滾道面的接觸型式為點接觸,且同時會有兩交叉接觸對。在軸承受到外部負載時,會因滾珠接觸剛性為非線性以及具有間隙條件下,使得各個滾珠負載分析相對複雜。因此本論文之研究目的為提出一套四點接觸軸承設計與負載分析方法,分析軸承在有間隙情況下,承受不同負載時整體滾珠負載分配以及各滾珠與滾道接觸情形,藉以評估軸承強度是否滿足要求。在論文中先使用影響係數法建立無間隙下軸承的多接觸對受載分析模型,以 分析滾珠負載分配以及接觸應力分佈。在分析模型中,為加快計算速度與提高精度,則以接觸剛性法先求出滾珠的負載,以預判接觸滾珠個數以及預估各接觸對之接觸斑面積,藉以規劃接觸網格。軸承存在間隙時

,在外環固定、且滾珠受保持架約束而緊靠在外環滾道面之條件下,內環受載將產生位移並抵銷間隙後,各滾珠與滾道的接觸狀況,包含滾珠接觸角、接觸法線方向以及滾珠與滾道間的輪廓間隙等皆會改變。因此軸承具間隙分析則先透過對環體最終位移的猜值求出各接觸狀況,並在無間隙受載接觸分析模型基礎上進行迭代收斂,求得軸承負載最終平衡狀態,以及各滾珠負載分佈和接觸應力分佈。其中各滾珠接觸對之法線以及與內環間的法向干涉量則以空間幾何關係求得。論文以某款大型四點接觸旋轉軸承為案例進行分析。首先分析軸承在不同方向負載作用下滾珠負載分配情形,並探討軸承存在間隙時各滾珠負載分配和接觸應力分佈情況。接著分析軸承設計參數對於整體負載

之影響,包括接觸角以及滾珠與滾道曲率半徑差。最後以模擬滾道在加工過程產生的偏擺誤差,探討其對軸承負載之影響。由負載分佈分析結果顯示,軸承內環承受軸向負載時,所有滾珠僅其中一個接觸對受載;承受正x方向之徑向負載時,第Ⅰ、Ⅳ象限內的滾珠隨位置不同而承受大小不等之負載,且各滾珠中的兩個接觸對承受相等之負載;承受傾覆力矩時,力矩轉軸兩側分別由相反之接觸對受載,且隨滾珠位置不同而承受大小不等之負載。而軸承間隙的增加會造成負載分佈更集中,且最大負載值也會提升。滾道加工過程造成的偏擺誤差則會使最大負載之滾珠位置發生改變。接觸應力分佈結果顯示,軸承在不同負載作用下各接觸對上的接觸應力斑均為橢圓形狀,且橢圓長軸

在滾道輪廓切向方向上。而軸承間隙的增加則會造成最大接觸應力值提升,且實際接觸位置與理論接觸點之差距加大。另外,接觸角的改變對於軸承負載情形沒有固定的趨勢,在不同的綜合負載案例下會有不同的數值。另一方面,滾珠與滾道曲率越接近,接觸應力雖會下降,但接觸位置偏離理論接觸點狀況更明顯,因此必須進一步評估是否造成應力集中,影響結構體強度。從分析結果可知,針對四點接觸軸承在有間隙且多種設計參數下,本論文提出之分析方法可以有效且快速分析軸承整體滾珠的負載分佈情形以及各接觸對之接觸應力分佈情況。

中文版AutoCAD 2020從入門到精通(實戰案例版)

為了解決滾子軸承的問題,作者天工在線 這樣論述:

《中文版AutoCAD 2020從入門到精通(實戰案例版)》是一本AutoCAD視頻教程、AutoCAD基礎教程。它融合了AutoCAD機械設計、AutoCAD建築設計、AutoCAD室內設計必備的基礎內容,以實用為出發點,全面系統地介紹了AutoCAD 2020軟體在二維和三維繪圖方面的基礎知識與應用技巧。全書共18章,包括AutoCAD 2020入門的基礎知識、基本繪圖設置、二維圖形的繪製與編輯、圖案填充、文本和表格的應用、尺寸標注、輔助繪圖工具的使用、三維造型基礎知識和三維造型的繪製與編輯等。在講解過程中,每個重要知識點均配有實例講解,既能提高讀者的動手能力,又能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中文版AutoCAD 2020從入門到精通(實戰案例版)》一書配有極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其中配套資源包括:①120集全套同步微視頻講解,掃描二維碼,可以隨時隨地看視頻,超方便;②全書實例的原始檔案和初始檔可以直接調用和對比學習、查看圖形細節,效率更高。附贈資源包括:①AutoCAD疑難問題集、AutoCAD應用技巧集、AutoCAD常用圖塊集、AutoCAD常用填充圖案庫、AutoCAD快捷命令速查手冊、AutoCAD快速鍵速查手冊、AutoCAD工具按鈕速查等;②9套AutoCAD圖紙設計方案及同步視頻講解,可以拓展視野;③AutoCAD認證考試大綱和認證考試樣題庫。 《中文版AutoCA

D 2020從入門到精通(實戰案例版)》適合AutoCAD從入門到提高、到精通等各層次的讀者使用,也適合作為應用型高校或相關培訓機構的CAD教材。此外,此書還可供AutoCAD2019、AutoCAD2018、AutoCAD 2016、AutoCAD 2015、AutoCAD 2014等低版本軟體的讀者操作學習。   第1章 AutoCAD 2020入門 視頻講解:9集 1.1 操作環境簡介 1.1.1 操作介面 動手學——設置明介面 動手學——設置功能表列 動手學——設置工具列 動手學——設置功能區 動手學——設置游標大小 1.1.2 繪圖系統 動手學——設置繪圖區的 顏

色 動手練——熟悉操作介面 1.2 文件管理 1.2.1 新建文件 1.2.2 快速新建檔 動手學——快速創建圖形 設置 1.2.3 保存檔 動手學——自動保存設置 1.2.4 另存文件 1.2.5 打開文件 1.2.6 退出 動手練——管理圖形檔 1.3 基本輸入操作 1.3.1 命令輸入方式 1.3.2 命令的重複、撤銷和 重做 1.3.3 命令執行方式 1.3.4 資料登錄法 動手學——繪製線段 動手練——資料操作 1.4 模擬認證考試 第2章 基本繪圖設置 視頻講解:3集 2.1 基本繪圖參數 2.1.1 設置圖形單位 動手學——設置圖形單位 2.1.2 設置圖形界限 動手學——設置

A4圖形 界限 動手練——設置繪圖環境 2.2 圖層 2.2.1 圖層的設置 2.2.2 顏色的設置 2.2.3 線型的設置 2.2.4 線寬的設置 動手練——設置繪製螺母的 圖層 2.3 實例——設置樣板圖繪圖 環境 2.4 模擬認證考試 第3章 簡單二維繪圖命令 視頻講解:8集 3.1 直線類命令 3.1.1 直線 動手學——探測器符號 3.1.2 構造線 動手練——繪製螺栓 3.2 圓類命令 3.2.1 圓 動手學——射燈 3.2.2 圓弧 動手學——盤根壓蓋俯視圖 3.2.3 圓環 3.2.4 橢圓與橢圓弧 動手學——電話機 動手練——繪製哈哈豬 3.3 點類命令 3.3.1 點 3

.3.2 定數等分 動手學——鋸條 3.3.3 定距等分 動手練——繪製棘輪 3.4 平面圖形命令 3.4.1 矩形 動手學——平頂燈 3.4.2 多邊形 動手學——六角扳手 動手練——繪製八角桌 3.5 實例——支架 3.6 模擬認證考試 第4章 圖紙佈局與出圖 視頻講解:6集 4.1 顯示圖形 4.1.1 圖形縮放 4.1.2 平移圖形 4.1.3 實例——查看圖形 細節 動手練——查看零件圖細節 4.2 視口與空間 4.2.1 視口 動手學——創建多個視口 4.2.2 模型空間與圖紙空間 4.3 出圖 4.3.1 列印設備的設置 4.3.2 創建佈局 動手學——創建圖紙佈局 4.3.3

頁面設置 動手學——設置頁面配置 4.3.4 從模型空間輸出圖形 動手學——列印傳動軸零件 圖紙 4.3.5 從圖紙空間輸出圖形 動手學——列印傳動軸 零件圖 動手練——列印零件圖 4.4 模擬認證考試 第5章 面域與圖案填充 視頻講解:3集 5.1 面域 5.1.1 創建面域 5.1.2 布耳運算 動手學——墊片 動手練——繪製法蘭盤 5.2 圖案填充 5.2.1 基本概念 5.2.2 圖案填充的操作 動手學——鏡子 5.2.3 漸變色的操作 5.2.4 編輯填充的圖案 動手練——繪製滾花零件 5.3 實例——聯軸器 5.4 模擬認證考試 第6章 精確繪製圖形 視頻講解:6集 6.1

精確定位工具 6.1.1 柵格顯示 6.1.2 捕捉模式 6.1.3 正交模式 6.2 對象捕捉 6.2.1 對象捕捉設置 動手學——圓形插板 6.2.2 特殊位置點捕捉 動手學——軸承座 動手練——繪製盤蓋 6.3 自動追蹤 6.3.1 對象捕捉追蹤 6.3.2 極軸追蹤 動手學——手動操作開關 動手練——繪製方頭平鍵 6.4 動態輸入 6.5 參數化設計 6.5.1 幾何約束 動手學——幾何約束平鍵 A6×6×32 6.5.2 尺寸約束 動手學——尺寸約束平鍵 A6×6×32 動手練——繪製泵軸 6.6 實例——墊塊 6.7 模擬認證考試 第7章 複雜二維繪圖命令 視頻講解:7集 7.1

樣條曲線 7.1.1 繪製樣條曲線 動手學——裝飾瓶 7.1.2 編輯樣條曲線 動手練——繪製螺絲刀 7.2 多段線 7.2.1 繪製多段線 動手學——微波隔離器 7.2.2 編輯多段線 動手練——繪製浴缸 7.3 多線 7.3.1 定義多線樣式 動手學——定義住宅牆體的 樣式 7.3.2 繪製多線 動手學——繪製住宅牆體 7.3.3 編輯多線 動手學——編輯住宅牆體 動手練——繪製道路網 7.4 物件編輯 7.4.1 鉗夾功能 7.4.2 特性匹配 動手學——修改圖形特性 7.4.3 修改物件屬性 動手學——五環 動手練——繪製花朵 7.5 模擬認證考試 第8章 簡單編輯命令 視頻講解:

8集 8.1 選擇物件 8.1.1 構造選擇集 8.1.2 快速選擇 8.1.3 構造物件組 8.2 複製類命令 8.2.1 複製命令 動手學——連接板 8.2.2 鏡像命令 動手學——切刀 8.2.3 偏移命令 動手學——滾輪 8.2.4 陣列命令 動手學——工藝吊頂 動手練——繪製洗手台 8.3 改變位置類命令 8.3.1 移動命令 動手學——變壓器 8.3.2 旋轉命令 動手學——爐燈 8.3.3 縮放命令 動手學——徽標 動手練——繪製曲柄 8.4 實例——四人桌椅 8.5 模擬認證考試 第9章 高級編輯命令 視頻講解:9集 9.1 改變圖形特性 9.1.1 修剪命令 動手學——鎖緊

箍 9.1.2 刪除命令 9.1.3 延伸命令 動手學——動斷按鈕 9.1.4 拉伸命令 動手學——管式混合器 9.1.5 拉長命令 動手學——門聯鎖開關 動手練——繪製鉸套 9.2 圓角和倒角 9.2.1 圓角命令 動手學——槽鋼截面圖 9.2.2 倒角命令 動手學——卡槽 動手練——繪製傳動軸 9.3 打斷、合併和分解對象 9.3.1 打斷命令 動手學——天目瓊花 9.3.2 打斷於點命令 9.3.3 合併命令 9.3.4 分解命令 動手學——槽輪 動手練——繪製沙發 9.4 實例——斜齒輪 9.5 模擬認證考試 第10章 文本與表格 視頻講解:5集 10.1 文本樣式 10.2 文本標

注 10.2.1 單行文本標注 動手學——空氣斷路器 10.2.2 多行文本標注 動手學——標注斜齒輪零件 技術要求 動手練——標注技術要求 10.3 文本編輯 10.4 表格 10.4.1 定義表格樣式 動手學——設置斜齒輪參數表 樣式 10.4.2 創建表格 動手學——繪製斜齒輪 參數表 動手練——減速器裝配圖 明細表 10.5 實例——繪製A3樣板圖 10.6 模擬認證考試 第11章 尺寸標注 視頻講解:8集 11.1 尺寸樣式 11.1.1 新建或修改尺寸 樣式 11.1.2 線 11.1.3 符號和箭頭 11.1.4 文字 11.1.5 調整 11.1.6 主單位 11.1.7 換

算單位 11.1.8 公差 11.2 標注尺寸 11.2.1 線性標注 動手學——標注滾輪尺寸 11.2.2 對齊標注 11.2.3 基線標注 11.2.4 連續標注 動手學——標注球頭螺栓 尺寸 11.2.5 角度標注 動手學——標注燕尾槽 尺寸 11.2.6 直徑標注 動手學——標注連接板直徑 尺寸 11.2.7 半徑標注 動手學——標注連接板半徑 尺寸 11.2.8 折彎標注 動手練——標注掛輪架 11.3 引線標注 11.3.1 一般引線標注 動手學——標注卡槽尺寸 11.3.2 快速引線標注 11.3.3 多重引線 動手練——標注齒輪軸套 11.4 幾何公差 動手學——標注傳動軸的

形位公差 動手練——標注閥蓋 11.5 編輯尺寸標注 11.5.1 尺寸編輯 11.5.2 尺寸文本編輯 11.6 實例——標注斜齒輪 11.7 模擬認證考試 第12章 輔助繪圖工具 視頻講解:8集 12.1 物件查詢 12.1.1 查詢距離 動手學——查詢墊片屬性 12.1.2 查詢物件狀態 動手練——查詢法蘭盤 屬性 12.2 圖塊 12.2.1 定義圖塊 動手學——創建軸號圖塊 12.2.2 圖塊的存檔 動手學——寫軸號圖塊 12.2.3 圖塊的插入 動手學——完成斜齒輪 標注 動手練——標注表面結構 符號 12.3 圖塊屬性 12.3.1 定義圖塊屬性 動手學——定義軸號圖塊 屬性

12.3.2 修改屬性的定義 12.3.3 圖塊屬性編輯 動手學——編輯軸號圖塊屬性 並標注 動手練——標注帶屬性的表面 結構符號 12.4 設計中心 12.5 工具選項板 12.5.1 打開工具選項板 12.5.2 新建工具選項板 動手學——新建工具 選項板 動手學——從設計中心創建 選項板 12.6 模擬認證考試 第13章 外部參照與點陣影像 視頻講解:2集 13.1 外部參照 13.1.1 外部參照附著 動手學——創建花園 13.1.2 外部參照裁剪 13.1.3 外部參照綁定 13.1.4 外部參照管理 13.2 外部參照和在位編輯 13.2.1 在單獨的視窗中打開 外部參照 13.

2.2 在位編輯參照 13.2.3 保存或放棄參照 修改 13.2.4 添加或刪除對象 13.3 點陣影像 13.3.1 圖像附著 動手學——繪製裝飾畫 13.3.2 點陣影像管理 動手練——繪製睡蓮滿池 13.4 模擬認證考試 第14章 協同繪圖 視頻講解:6集 14.1 CAD標準 14.1.1 創建CAD標準 文件 動手學——創建標準檔 14.1.2 關聯標準檔 動手學——創建傳動軸與標準 文件關聯 14.1.3 使用CAD標準檢查 圖形 動手學——檢查傳動軸與標準 檔是否衝突 動手練——檢查零件圖與標準 檔的衝突 14.2 圖紙集 14.2.1 創建圖紙集 動手學——創建別墅結構 施

工圖圖紙集 14.2.2 打開圖紙集管理器並 放置視圖 動手學——在別墅結構施工圖 圖紙集中放置圖形 動手練——創建圖紙集 14.3 標記集 動手學——打開帶標記的 圖紙 動手練——打開帶標記的 圖紙 14.4 模擬認證考試 第15章 三維造型基礎知識 視頻講解:3集 15.1 三維坐標系統 15.1.1 右手法則與坐標系 15.1.2 坐標系設置 15.1.3 創建坐標系 15.2 動態觀察 15.2.1 受約束的動態觀察 15.2.2 自由動態觀察 15.2.3 連續動態觀察 動手練——觀察支架 15.3 漫遊和飛行 15.3.1 漫遊 15.3.2 飛行 15.3.3 漫遊和飛行設置

15.4 相機 15.4.1 創建相機 15.4.2 調整距離 15.4.3 迴旋 15.5 顯示形式 15.5.1 視覺樣式 15.5.2 視覺樣式管理器 動手學——更改紐扣的視覺 效果 15.6 渲染實體 15.6.1 貼圖 15.6.2 材質 動手學——對紐扣添加 材質 15.6.3 渲染 動手學——渲染紐扣 15.7 視點設置 15.7.1 利用對話方塊設置 視點 15.7.2 利用羅盤確定視點 15.8 模擬認證考試 第16章 三維曲面造型 視頻講解:11集 16.1 基本三維繪製 16.1.1 繪製三維多段線 16.1.2 繪製三維面 16.1.3 繪製三維網格 16.1.4 繪

製三維螺旋線 動手學——螺旋線 16.2 繪製基本三維網格 16.2.1 繪製網格長方體 16.2.2 繪製網格圓錐體 16.2.3 繪製網格圓柱體 16.2.4 繪製網格棱錐體 16.2.5 繪製網格球體 16.2.6 繪製網格楔體 16.2.7 繪製網格圓環體 動手學——手環 16.3 繪製三維網格 16.3.1 直紋網格 16.3.2 平移網格 16.3.3 旋轉網格 動手學——花盆 16.3.4 平面曲面 動手學——葫蘆 16.3.5 邊界網格 動手學——牙膏殼 動手練——繪製彈簧 16.4 曲面操作 16.4.1 偏移曲面 動手學——偏移曲面 16.4.2 過渡曲面 動手學——過渡曲

面 16.4.3 圓角曲面 動手學——曲面圓角 16.4.4 網路曲面 16.4.5 修補曲面 16.5 網格編輯 16.5.1 提高(降低) 平滑度 動手學——提高手環 平滑度 16.5.2 銳化(取消銳化) 動手學——銳化(取消銳化) 手環 16.5.3 優化網格 動手學——優化手環 16.6 模擬認證考試 第17章 三維實體操作 視頻講解:12集 17.1 創建基本三維實體 17.1.1 長方體 動手學——角墩 17.1.2 圓柱體 動手學——視孔蓋 動手練——繪製叉撥架 17.2 由二維圖形生成三維造型 17.2.1 拉伸 動手學——平鍵 17.2.2 旋轉 動手學——襯套 17.2

.3 掃掠 動手學——彈簧 17.2.4 放樣 17.2.5 拖曳 動手練——繪製帶輪 17.3 三維操作功能 17.3.1 三維鏡像 動手學——腳踏座 17.3.2 三維陣列 動手學——端蓋 17.3.3 對齊對象 17.3.4 三維移動 動手學——軸承座 17.3.5 三維旋轉 動手學——彈簧墊圈 動手練——繪製圓柱滾子 軸承 17.4 剖切視圖 17.4.1 剖切 動手學——方向盤 17.4.2 剖切截面 17.4.3 截面平面 動手練——繪製閥芯 17.5 實體三維操作 17.5.1 倒角邊 動手學——襯套倒角 17.5.2 圓角邊 動手學——圓頭平鍵 A6×6×32 動手練——繪製螺

母 17.6 模擬認證考試 第18章 三維造型編輯 視頻講解:6集 18.1 實體邊編輯 18.1.1 著色邊 18.1.2 複製邊 動手學——泵蓋 動手練——繪製扳手 18.2 實體面編輯 18.2.1 拉伸面 18.2.2 移動面 18.2.3 偏移面 動手學——調整啞鈴手柄 18.2.4 刪除面 18.2.5 旋轉面 18.2.6 傾斜面 動手學——鍋蓋主體 18.2.7 複製面 動手學——轉椅 18.2.8 著色面 動手學——牌匾 動手練——繪製軸支架 18.3 實體編輯 18.3.1 壓印 18.3.2 抽殼 動手學——完成鍋蓋 18.3.3 清除 18.3.4 分割 動手練——繪

製檯燈 18.4 夾點編輯 18.5 干涉檢查 18.6 模擬認證考試  

自調心滾子軸承材料破損分析之研究

為了解決滾子軸承的問題,作者陳沅湘 這樣論述:

軸承是所有機械設備中最常使用的關鍵零組件之一,而大部分軸承在長時間的操作下後都需要定期的保養及維修,以減少可能因為軸承磨損所產生的影響,但工業界對於軸承缺陷的成因及後續維修保養的方法都不甚了解,甚至保養及維修的作法都有許多改善的地方。本研究主要針對自調心球面滾子軸承元件進行破損探討及分析。當軸承於不同運轉條件下,其運轉間隙將因彈性變形而有所變化,進而影響到軸承的性能,導致軸承的使用壽命縮短,使得在工業界應用上有所限制。本研究將採用標準軸承安裝的方式,利用千分錶準確設定安裝間隙,並使用本實驗室所設計的軸承性能測試設備,進行量測及記錄軸承運轉性能的數據,隨時監控軸承性能及狀態的變化,同時記錄軸承

內外環滾道及球面滾子所產生的磨損情況,進而分析其破損的型態分析及表面微結構的改變,做為工業界增加自調心滾子軸承的使用壽命與保養維修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