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政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土耳其政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雲寫的 阿富汗史:戰爭與貧困蹂躪的國家(二版) 和(土)易卜拉欣·卡倫的 認識鏡中的自我:伊斯蘭與西方關係史入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要衝土耳其的危機打破地緣政治平衡? - 日經中文網也說明:美國川普政府與土耳其埃爾多安政府的對立正在激化。美國要求釋放美國牧師,向土耳其施加壓力,土耳其于8月15日通過啟動反制關稅來進行對抗。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民 和新世界所出版 。

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沈明室所指導 湯能智的 巴基斯坦穆夏拉夫時期軍文關係之研究(1998-2008) (2021),提出土耳其政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巴基斯坦、穆夏拉夫、軍文關係、軍事政變、民主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沈明室所指導 曾敬仁的 土耳其軍文關係歷史之研究-以716政變後軍文關係為例 (2017),提出因為有 軍事政變、軍文關係的重點而找出了 土耳其政治的解答。

最後網站土耳其化的伊斯蘭 - momo購物網則補充:擁有超過九○%的穆斯林人口,土耳其卻也是穆斯林國家中少見的世俗國家──也就是說,與伊朗、沙烏地阿拉伯都不同,土耳其不但政教分離,政府組織中也沒有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土耳其政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阿富汗史:戰爭與貧困蹂躪的國家(二版)

為了解決土耳其政治的問題,作者劉雲 這樣論述:

歷經異族入侵、列強覬覦,阿富汗人民建立民族國家,在大國夾縫中求生,展現堅韌的生命力。 然而內戰又使阿富汗陷於貧困與分裂,戰火轟隆下,傷痕累累的阿富汗該如何擺脫陰影,重獲新生?   「阿富汗斯坦」,意思是阿富汗人的土地。阿富汗位處東西文明的十字路口,造就多樣複雜的文化,卻也使這塊土地長期遭受外族的入侵。從波斯帝國到亞歷山大,從貴霜王朝到蒙古帝國,外族政權在此地來去。直到十八世紀中期,阿富汗人才建立起自己的民族國家。   十九世紀,當異族的鐵蹄尚未遠走,列強的槍砲聲卻已響起,阿富汗成為英、俄博弈下的犧牲品。但三次抗英戰爭的勝利使阿富汗贏得獨立,阿富汗開始邁向現代化之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阿富

汗奉行中立原則,意圖掌握自身的命運,卻仍難以擺脫列強的操控。抗蘇戰爭中崛起的各派力量,埋下日後內戰的種子。   二十一世紀,內戰使短暫的現代化成果毀於一旦。九一一事件則讓阿富汗與恐怖主義畫上等號,戰亂與貧困成為阿富汗的代名詞。如今,在美國的介入下,阿富汗能否迎來渴望已久的和平曙光? 作者簡介 劉雲   1966年6月生。1984年至1991年就讀西北師範大學歷史系,先後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學位;1996至1999年就讀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獲歷史學博士學位。曾任西北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現任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東史、非洲史。曾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四十多篇,主要著作有

《東歐首腦傳》、《第三世界歷史進程》、《土耳其政治現代化思考》等。 序言 第Ⅰ篇古代篇 第一章古代的阿富汗文明 第二章中古時期的阿富汗 第Ⅱ篇近代篇 第三章阿富汗民族國家的形成 第四章英國人的入侵與阿富汗人民的反抗 第Ⅲ篇現代篇 第五章現代民族主義的興起 第六章夾縫中的生存:納第爾王朝的內外政策 第Ⅳ篇當代篇 第七章戰後初期的內政外交 第八章動盪與變化的十年:1963─1973年的阿富汗 第九章達烏德東山再起:阿富汗共和國 第十章人民民主黨政權與全民抗蘇戰爭 第十一章阿富汗內戰 附錄 大事年表 中外名詞對照表 參考書目 序     阿富汗是中國的鄰邦,自古以

來就和中國存在著經濟、政治、文化、宗教方面的密切交往。阿富汗在整個人類交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阿富汗處於北方的游牧文化與南方的農耕文化的交匯處,它還是中華文明、伊斯蘭文明、印度文明的交匯處。在漫長的古代,阿富汗地區曾經是歐亞大陸特別是亞洲大陸游牧民族遷移的必經之地,也是對中國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且至今仍然影響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的各大宗教傳入中國的必經之地,如祆教、景教、佛教、伊斯蘭教之傳入中國均經由阿富汗地區;中國的四大發明亦是經阿富汗地區而進入阿拉伯世界,進而傳入歐洲,對歐洲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所以,要了解古代各民族和文化的交往,要理解交往的發展在人類歷史上的重要性,阿富汗是一個不能錯過的

地區。     進入近代以來,阿富汗又是帝國主義列強爭奪勢力範圍的對象,尤其是大英帝國與沙皇俄國在阿富汗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阿富汗人民為爭取民族解放,為擺脫帝國主義的壓迫而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贏得了國家的完全獨立。阿富汗雖然從領土面積上說並不是一個小國,但由於其國力虛弱,始終擺脫不了受大國操縱的命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蘇兩大集團在全球展開爭奪,阿富汗又成了超級大國爭奪勢力範圍的對象,在這場爭奪中,蘇聯由於其鄰近阿富汗的優勢,最終占了上風,這導致阿富汗紅色政權的建立和蘇聯的入侵。冷戰結束後,蘇聯從阿富汗撤軍,阿富汗又陷入了混亂的內戰之中。與恐怖主義的聯繫又給阿富汗帶來了災難,英

美聯軍的打擊徹底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可見,近代以來國際政治的許多重要內容都與阿富汗有關,了解阿富汗的歷史,對理解近代以來全球國際政治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總而言之,阿富汗的歷史是世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阿富汗具有重要的國際戰略地位;阿富汗是中國的鄰邦,必然與中國存在著密切的聯繫,加上東突厥伊斯蘭運動組織與阿富汗的關係,學習與研究阿富汗的歷史與現狀,對於國人來說十分必要。但一般人對阿富汗歷史的知識以及對阿富汗現狀的認識卻十分欠缺,所以臺灣三民書局出版的這本《阿富汗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相信讀者通過閱讀會對阿富汗的歷史有一個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與認識;又由於書中有許多作者本人的

觀點,所以它對專門研究阿富汗史的學者也會有參考價值。     本書在時間上從遠古時代一直敘述到美國的占領。這樣在時間的下限上就將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使讀者能夠既了解歷史又了解現實。但在時間的上限上就產生了問題。對阿富汗歷史有一定知識的人都知道,直到十八世紀阿富汗人才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在這之前,阿富汗地區並不存在獨立的國家,它不是大國領土的一部分,就是處在外族的統治之下。例如,在古代,阿富汗有時被納入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或者成為希臘的巴克特裏亞、塞種人和大月氏人的巴克特裏亞等王國的領土,阿富汗還被包括在孔雀王朝、懨噠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薩法維王朝、納第爾的波斯人國家之內。但是,我

們敘述阿富汗的歷史,不能僅僅從十八世紀開始,因為在今日的阿富汗範圍內,早在遙遠的古代就已經有人類的活動,外族統治的歷史也不能說不是阿富汗的歷史,今日的阿富汗正是從古代的阿富汗脫胎而來。為解決這個問題,本書在敘述阿富汗古代歷史時,主要關注那些在現在的阿富汗地理範圍內發生的政治、經濟、戰爭和文化等,超出今日阿富汗地理範圍的事件,則主要是作為背景加以敘述。上述問題是研究阿富汗問題的學者們普遍面對的難點,也可以說是阿富汗歷史的一大特點。阿富汗歷史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這個地區總是處在外族的不斷入侵之中,外族的不斷入侵以及由此引起的戰爭幾乎構成了阿富汗歷史的主要內容。戰爭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這個地區的貧困

與落後。所以,完全可以說,阿富汗從古到今都是一個不斷地被戰爭與貧困蹂躪的國家。究其原因,大概與阿富汗處於各種政治地理板塊的交結之處有著很大的關係,阿富汗處於國際戰略要衝的位置,導致了各種國際政治勢力都在這裡進行爭奪,又導致了各種文明在這裡交匯。本書的敘述從阿富汗的歷史特點出發,大量敘述了發生在阿富汗歷史上的各種交往,包括和平的交往與暴力的交往。因為作者認為,只有從人類歷史交往的角度,才能對阿富汗的歷史有一個恰當的認識與理解。     本書的寫作過程中,作者參考了許多學者的研究成果,這裡作者尤其要感謝彭樹智教授、王治來教授和黃民興教授,他們在阿富汗史方面的許多精深研究、他們發表的大量論文

和出版的許多有關阿富汗的著作,對作者完成本書的寫作有很大的裨益。作者還要感謝臺灣三民書局,正是由於他們的辛勤工作,這本書才呈現在讀者面前。   劉 雲 2004年3月

土耳其政治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俄羅斯總統蒲亭,29日在索契會見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蒲亭趁機向對方推薦,俄羅斯研發的史普尼克新冠疫苗,不過遭到艾爾多安婉拒。至於斯洛維尼亞29日宣布,暫停施打嬌生疫苗,因為一名20歲的年輕女性,接種後出現血栓症狀,搶救後仍然死亡。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707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巴基斯坦穆夏拉夫時期軍文關係之研究(1998-2008)

為了解決土耳其政治的問題,作者湯能智 這樣論述:

巴基斯坦,全名「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位於南亞,人口約2.28億位居世界第五,擁有世界第二大穆斯林人口。原為英屬印度一部分,1858-1947年與印度同屬英國殖民地(英屬印度時期),1947年8月14日宣布獨立,成為大英國協自治領。1956年3月23日起草憲法,宣布成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1971年孟加拉由原東巴基斯坦省獨立建國。巴基斯坦原首都喀拉蚩,1958年暫遷至拉瓦爾品第,現在首都位於伊斯蘭瑪巴德。1999年10月12日,時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兼陸軍參謀長佩爾韋茲•穆夏拉夫(Pervez Musharraf)發動軍事政變,

宣布解散總理納瓦茲•謝里夫(Nawaz Sharif)的文人政府及國會,並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內閣,穆夏拉夫本人身兼軍隊和政府領導人的雙重職務,自任首席執行官,並頒布臨時憲法令,宣布暫停實施原憲法。2001年6月20日,穆夏拉夫強迫總統穆罕默德•拉菲克•塔拉爾(Muhammad Rafiq Tarar)交出權力,隨後宣誓就任巴基斯坦總統。2008年8月18日,穆夏拉夫由於受到執政聯盟及議會反對而被迫辭職,結束長達九年的執政,之後流亡海外居住於英國倫敦。2008年巴基斯坦恢復民主體制後,首個文人政府亦於2013年完成執政任期。巴基斯坦軍文關係始終處於軍強文弱的緊張對立狀況。本文整體撰擬模式以探討

巴基斯坦自英屬印度時期、印巴分治後獨立建國,迄穆夏拉夫發動軍事政變,開啟巴基斯坦第四次軍事管制時期,期透過軍文關係理論分析及歷史回顧,探討穆夏拉夫主政時期(1998-2008)軍文關係發展、軍事政變及軍隊民主化過程所產生的影響,最後分析巴基斯坦軍文關係特色、影響與評估,有助解釋巴基斯坦軍文關係發展模式,期為爾後研究奠定基礎。

認識鏡中的自我:伊斯蘭與西方關係史入門

為了解決土耳其政治的問題,作者(土)易卜拉欣·卡倫 這樣論述:

不管從政治和思想角度,還是從文化角度來看,伊斯蘭社會與西方社會的關係確實是當今世界最根本也是最敏感的問題之一。本書梳理了伊斯蘭社會與西方社會關係發展歷史的主線,關注和分析了那些遊離于主線之外並常常被忽略的細節和差異,回顧了漫長曆史進程中伊斯蘭社會與西方社會之間的相互關係和相互影響,比較全面、客觀、辯證地展現了伊斯蘭社會與西方社會關係發展歷史進程中出現的「自我」與「他者」之間的關聯、分歧和衝突。易卜拉欣·卡倫博士、副教授,1992年畢業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大學歷史系,后在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攻讀碩士學位,2002年以有關穆拉·薩德拉的存在觀和知識哲學的論文獲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人文科學和比較哲學

博士學位。曾在美國喬治敦大學和土耳其比爾肯特大學擔任伊斯蘭思想和伊斯蘭與西方關係學科教員,在土耳其宗教基金會伊斯蘭研究中心從事學術研究。2005年至2009年任土耳其政治、經濟和社會研究基金會創始主席,2009年任土耳其總理首席顧問,2012年任總理府副署長,2014年起任總統府大使銜副秘書長和總統府發言人。著有一系列有關伊斯蘭哲學、伊斯蘭與西方關係和土耳其外交政策的書籍和文章,曾在國內外報紙、電視台和通訊社發表過眾多的文章、評論和訪談錄。

土耳其軍文關係歷史之研究-以716政變後軍文關係為例

為了解決土耳其政治的問題,作者曾敬仁 這樣論述:

自凱末爾1923年建國以來,文人政府與軍隊間的關係隨著民主政治的發展,在不同時期當中,世俗菁英與伊斯蘭菁英始終處於競合的狀態,各個時期都有世俗主義與伊斯蘭主義不同意識形態的代表,也顯現出文人政府與軍隊間的鬥爭與合作,兩者間軍文關係的發展,到了2016年7月16日,軍隊又對於艾爾多安政府再次發起了軍事政變,但結果以失敗收場,為什麼土耳其的軍隊會如此頻繁的政變?而軍隊的政府對於土耳其的國家發展與民主進程,是幫助還是阻礙?而自土耳其建國至今軍文關係是以何種模式演變,軍隊爾後是否還是有可能再次發動政變?上述問題探討為本論文研究的重點,藉由歷史回顧及文獻分析,深入瞭解土耳其軍文關係的發展,並尋求最佳的

軍文關係模式。本研究發現:一、在伊斯蘭政治文化下再度發生政變的可能性降低。二、軍隊世俗菁英因民主政治發展及伊斯蘭主義發展而逐漸式微。三、可能導致軍事政變的潛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