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軸電纜數據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同軸電纜數據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謝璋 寫的 網路概論 和章雲,許錦標(主編)的 建築智能化系統(第2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cable modem - 人氣推薦- 2022年3月| 露天拍賣也說明:你想要的網路熱門推薦cable modem人氣商品都在露天!買cable modem立即上露天享超低折扣優惠和運費補助,新註冊會員天天享優惠,快來露天參加各種快閃優惠活動,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全華圖書 和清華大學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電腦與通信工程研究所 林輝堂所指導 鄭宏晟的 支援私有網路傳輸之互聯式分波多工乙太被動光纖網路 (2008),提出同軸電纜數據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私有網路、波長重覆再利用、互聯式、分波多工、乙太被動光纖網路。

最後網站[問題] 網路+數位第四台多房間的接法? - 看板Broad_Band則補充:[問題] 網路+數位第四台多房間的接法? ... 但是各房間該不是用同軸電纜上網吧? ... 及房間網路都是由數據機後端接網路線連網。 ... 都拉啊,除非你每間都申請cable modem服務...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同軸電纜數據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網路概論

為了解決同軸電纜數據機的問題,作者黃謝璋  這樣論述:

  本書集結筆者在求學階段、管理學校網路、管理校務系統、學術研究及教書之二十多年的心得集結成書,適合作為學校一學期的課程教材以及有心想學習網路相關知識的讀者之用。     由於網路是通訊的一環,加上近年來行動通訊的普及、物聯網、大數據的流行、工業4.0的來臨等因素,使得網路專業知識日漸重要。     本書詳細闡述「網路概論」相關的基本原理,透過漸進式引導閱讀,從資料通訊原理、網路的基本概念開始介紹,再進階學習各種網路協定、電子商務、資訊安全等網際網路應用。    本書特色     1.以圖解化方式講解網際網路重要觀念,提升學生的理解程度及學習興趣。   2.以漸進式引導的主題敘述且務實的學

習方式,奠定網際網路的基礎。   3.章末習題豐富,以填充題、選擇題、問答題之題型,檢測學習效果。

支援私有網路傳輸之互聯式分波多工乙太被動光纖網路

為了解決同軸電纜數據機的問題,作者鄭宏晟 這樣論述:

在新世代接取網路系統之中,乙太被動光纖網路是一種最具有前瞻性的光纖接取網路系統。相較於傳統的數位用戶迴路與同軸電纜數據機,此新穎的架構結合了低成本的光學元件與進階的電子網路設備,大幅提升了網路系統的延展性。本論文基於陣列波導光柵元件,提出了互聯式分波多工乙太被動光纖網路架構,其架構可以允許更多的使用者連接於光纖終端分支,並且使用於寬廣的接取網路環境之中。本架構使用陣列波導光柵模組,利用重複使用傳輸頻道進行傳輸之特性,提昇網路頻寬使用率,並且提供了光纖網路單元之間直接溝通的能力。此外,本論文提出了一套動態頻寬配置演算法,有效分配各個光纖網路單元之傳輸頻寬以及在網路中同時支援私有網路資料與公開資

料的傳輸。最後,本論文設計一系列的電腦模擬實驗,證實本論文所提出之互聯式分波多工乙太被動光纖網路的傳輸效能。

建築智能化系統(第2版)

為了解決同軸電纜數據機的問題,作者章雲,許錦標(主編) 這樣論述:

本書全面而又系統地論述建築智慧化系統技術。全書共14章,內容包括資訊傳輸網路基礎原理、電腦網路、智慧化建築內電話網、控制信號網路、綜合佈線技術、建築基本設備及其控制特性、建築設備自動化技術、安全防範技術和消防與聯動控制技術、智慧建築聲頻應用技術、智慧建築有線電視及視頻應用技術、系統集成的平臺和開發技術、智慧建築系統集成技術和建築智慧化項目管理方法等。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建築智慧化系統”及其相似課程的本科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研究生教材使用。 第1章 導論 本章導讀 1.1建築智慧化的基本概念 1.1.1智慧建築的基本含義 1.1.2智慧建築的體系結構 1.

1.3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架構 1.1.4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 1.2建築智慧化的實現技術 1.2.1綜合佈線技術 1.2.2資訊傳輸技術 1.2.3介面與控制技術 1.2.4資料庫與集成技術 1.2.5綜合自動化與智慧化技術 1.3建築智能化的分類 1.3.1智能住宅社區 1.3.2智能校園 1.3.3智能醫院 1.3.4智能體育館 1.3.5智能博物館 1.3.6智能賓館酒店 1.3.7智慧辦公寫字樓 1.4建築智慧化技術的發展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 智慧建築資訊傳輸網路基礎原理 本章導讀 2.1智慧建築網路功能及傳輸物件 2.1.1智慧建築網路的功能和分類 2.1.2智慧建築網路的

傳輸物件與特徵 2.2智慧建築網路傳輸介質 2.2.1通道與傳輸損耗 2.2.2雙絞線 2.2.3同軸電纜 2.2.4光纖 2.2.5無線傳輸介質 2.2.6傳輸介質的選擇 2.3通信網路技術 2.3.1公用電信網簡介 2.3.2公用交換電話網 2.3.3資料通信網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 智慧建築內的電腦網路 本章導讀 3.1智慧建築內的電腦局域網技術 3.1.1局域網標準 3.1.2乙太網和快速乙太網 3.1.3千兆乙太網 3.1.4萬兆乙太網 3.1.5交換式局域網及三層交換技術 3.1.6無線局域網 3.2局域網擴展與網路互聯 3.2.1局域網擴展 3.2.2局域網互聯 3.2.3校園

網、園區網設計 3.3寬頻接入技術 3.3.1接入網和接入技術 3.3.2寬頻接入技術 3.3.3銅線接入技術 3.3.4光纖接入網技術 3.3.5乙太網接入 3.3.6無線接入 3.4建築內的Intra 3.4.1Inter網路技術 3.4.2Intra網路技術 3.4.3Web伺服器 3.4.4建立樓宇內的Intra網 3.5網路的管理與安全運行 3.5.1網路管理 3.5.2網路管理新技術 3.5.3VLAN管理 3.5.4防火牆技術 習題與思考題 第4章 智能建築內的電話網 本章導讀 4.1PABX通信網路 4.1.1PABX基本原理 4.1.2PABX的主要功能 4.1.3PABX

的入網方式 4.1.4PABX的主要技術性能參數 4.1.5PABX網路設計要點和實例 4.2建築內的VoIP系統 4.2.1VoIP原理和構架 4.2.2IP電話網關(中繼閘道) 4.2.3IP語音閘道 4.2.4VoIP網路設計 4.3CTI系統 4.3.1CTI基本技術原理 4.3.2多通道電話數位錄音系統 4.3.3IVR系統 4.3.4呼叫中心系統 習題與思考題 第5章 智慧建築內控制信號網路 本章導讀 5.1控制信號網路傳輸特徵 5.1.1雜訊和抗干擾 5.1.2類比控制信號傳輸方式 5.1.3數位控制信號傳輸方式 5.2BAC協議 5.2.1BAC協議簡介 5.2.2BAC體系

結構 5.2.3BAC的實體層和資料連結層協議 5.2.4BAC的網路層協定 5.2.5BAC的應用層協定 5.2.6BIBB和標準BAC設備 5.3現場匯流排 5.3.1現場匯流排基本概念 5.3.2LonWorks匯流排 5.3.3CAN匯流排 5.3.4Modbus匯流排 5.3.5EIB/KNX匯流排 5.3.6DALI協議 習題與思考題 第6章 智慧建築的綜合佈線技術 本章導讀 6.1概述 6.1.1綜合佈線系統的目的 6.1.2綜合佈線系統的特點與優勢 6.1.3智慧建築對綜合佈線系統的設計需求 6.1.4綜合佈線系統的設計規範標準 6.2綜合佈線系統的組成 6.2.1綜合佈線系

統產品的組成 6.2.2綜合佈線系統的結構 6.2.3遮罩佈線系統 6.2.4工業級佈線系統 6.2.5管理 6.2.6綜合佈線中的光纖 6.3綜合佈線系統與相關設備的連接 6.3.1與電話系統之間的連接 6.3.2與電腦網路系統之間的連接 6.3.3與其他系統之間的連接 6.4綜合佈線系統設計 6.4.1綜合佈線系統設計等級的確定 6.4.2綜合佈線系統設計的一般步驟 6.4.3典型綜合佈線設計 6.4.4綜合佈線系統的施工與驗收 6.4.5資料中心綜合佈線設計案例 習題與思考題 第7章 建築基本設備及其控制特性 本章導讀 7.1供配電系統 7.1.1典型建築供配電系統 7.1.2應急發電

系統 7.1.3供配電設備監控 7.1.4供配電系統設計方案實例 7.2照明系統 7.2.1建築照明設計 7.2.2建築照明設備 7.2.3照明控制 7.2.4智慧照明控制系統 7.3空調與冷熱源系統 7.3.1空氣的物理性質 7.3.2空氣調節原理 7.3.3空氣處理的方法和設備 7.3.4冷熱源系統 7.3.5空氣調節系統 7.3.6空調運行控制方式 7.3.7冷熱源系統的監控 7.4給排水系統 7.4.1供水系統 7.4.2排水系統 習題與思考題 第8章 建築設備自動化技術 本章導讀 8.1建築設備自動化系統(BAS)的功能需求 8.1.1BAS的物件環境 8.1.2BAS的功能要求

8.1.3BAS的技術基礎 8.1.4BAS常用檢測設備和執行器 8.2集散控制 8.2.1集散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與系統結構 8.2.2集散控制系統的典型結構 8.2.3集散控制系統的特點 8.3BAS的系統結構 8.3.1BAS體系結構的發展 8.3.2集散型BAS的結構 8.3.3集散型BAS系統的組態 8.3.4集散型BAS的幾種方案 8.3.5BAS中的基本監測點、介面位置及常用感測器 8.4智慧建築的BAS系統設計 8.4.1BAS設計原則 8.4.2BAS設計、施工及驗收依據 8.4.3BAS設計步驟 8.4.4BAS設計中的幾個關鍵問題 8.4.5某市博覽中心的BAS方案設計案例

習題與思考題 第9章 智慧建築的安全防範技術 本章導讀 9.1概述 9.1.1智慧建築對安全防範系統的要求 9.1.2智慧建築安防系統的組成 9.2出入口控制系統 9.2.1出入口控制系統的結構 9.2.2出入口控制系統的辨識裝置 9.2.3出入口控制系統的執行設備 9.2.4出入口控制系統的管理功能 9.2.5出入口控制系統的管理/控制工作方式 9.2.6可視對講系統 9.2.7停車庫(場)管理系統 9.3入侵報警系統 9.3.1入侵報警系統的結構 9.3.2入侵探測器的分類和應用特點 9.3.3入侵報警控制主機功能及其與探測器的連接方式 9.3.4常用入侵探測器 9.3.5大學校園入侵

報警系統案例 9.3.6電子巡查系統 9.3.7大學校園巡查系統案例 9.4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9.4.1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的組成與結構 9.4.2前端設備 9.4.3傳輸設備 9.4.4顯示與記錄設備 9.4.5處理與控制設備 9.4.6IP視頻監控的標準ONVIF 9.4.7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方案 9.4.8大學校園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案例 9.4.9城市視頻監控系統案例 習題與思考題 第10章 消防及聯動控制技術 本章導讀 10.1概述 10.1.1智慧建築對消防系統的要求 10.1.2智慧建築消防系統的構成 10.1.3智慧建築消防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 10.2火災探測器 10.2.1室內火災的

發展特徵 10.2.2火災探測器的分類 10.2.3火災探測器的系統組成方式 10.2.4常用火災探測器 10.2.5火災探測器的選用及設置 10.3火災報警控制器及火災報警系統 10.3.1作用與類型 10.3.2火災報警控制器功能 10.3.3火災報警控制系統結構 10.4自動滅火系統 10.4.1滅火的基本原理 10.4.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10.4.3氣體滅火系統 10.5智慧建築的消防聯動控制 10.5.1消防聯動控制 10.5.2消防應急廣播系統 10.5.3智慧消防應急照明系統 10.5.4消防系統的智慧化 10.5.5智慧消防系統與BA系統的集成 習題與思考題 第11章 智能

建築聲頻應用技術 本章導讀 11.1擴聲系統 11.1.1擴聲系統的基本組成 11.1.2擴聲系統的主要技術指標 11.1.3擴聲系統技術指標要求 11.1.4音質主觀評價簡介 11.1.5擴聲系統的主要設備 11.1.6智慧建築擴聲系統設計 11.1.7會議室擴聲系統 11.1.8多功能廳擴聲系統 11.2智慧建築的公共及緊急廣播系統 11.2.1公共廣播系統的特點及其組成 11.2.2緊急廣播系統的特點及其組成 11.2.3多功能公共廣播系統 11.2.4公共及緊急廣播系統的數位化技術 11.3智慧建築的會議系統 11.3.1基本會議系統 11.3.2同聲傳譯系統 11.3.3智慧會議系統

11.4智慧建築的網路聲頻技術 11.4.1網路聲頻系統的特點 11.4.2網路聲頻系統解決方案 習題與思考題 第12章 智慧建築有線電視及視頻應用技術 本章導讀 12.1概述 12.1.1智慧建築對有線電視系統的要求 12.1.2有線電視系統的一般構成 12.1.3有線電視系統的技術指標 12.2有線電視系統的設備和部件 12.2.1放大器 12.2.2信號處理器 12.2.3自辦節目製作設備 12.2.4調製器 12.2.5混合器 12.2.6分配器 12.2.7分支器 12.2.8機上盒 12.2.9纜線數據機 12.2.10光端設備 12.3有線電視接收系統 12.3.1衛星電視信

號接入 12.3.2有線電視接收系統 12.3.3智慧建築有線電視系統的設計 12.4有線電視網路的雙向傳輸技術 12.4.1雙向傳輸 12.4.2雙向傳輸電纜電視系統 12.4.3視頻點播系統 12.4.4視訊寬頻網技術 12.4.5基於有線電視網路雙向傳輸技術的實際應用 12.5視訊會議技術 12.5.1視訊會議系統的設備 12.5.2視訊會議系統的通信網路技術 12.5.3視訊會議系統組成 12.6視頻顯示技術 12.6.1視頻顯示器件 12.6.2視頻顯示系統 習題與思考題 第13章 智慧建築系統集成技術 本章導讀 13.1智慧建築系統集成基本概念 13.1.1系統集成的功能要求 1

3.1.2智能建築系統集成的必要性 13.1.3智慧化集成系統架構規劃 13.1.4系統集成是一個系統工程 13.1.5智慧建築系統集成的技術 13.1.6智慧建築系統集成與綠色城市管理聯成一體 13.2智慧建築集成管理系統 13.2.1IBMS的結構和功能 13.2.2IBMS的系統設計 13.2.3面向設備的集成管理 13.2.4面向客戶的集成管理 13.3基於物聯網的應用系統集成技術 13.3.1物聯網原理 13.3.2IC卡基礎原理 13.3.3一卡通系統 13.4智能化居住區系統集成方案 13.4.1居住區智慧化系統 13.4.2智慧居住區系統集成設計 13.4.3居住社區安防和智慧

化系統方案實例 13.4.4三表自動抄表系統 習題與思考題 第14章 建築智慧化專案管理方法 本章導讀 14.1建築智慧化專案實施流程 14.1.1專案實施流程 14.1.2招標 14.1.3專案法人責任制 14.1.4工程建設監理 14.2建築智慧化專案的招標、投標 14.2.1制定標書 14.2.2投標 14.2.3開標和評標 14.3專案實施 14.3.1制定專案實施方案 14.3.2專案實施流程 14.4行業標準與資質認證 14.4.1行業標準 14.4.2建築智慧化系統工程設計單位資質及認證 14.4.3建築智能化系統集成商資質及認證 14.4.4消防設施專項工程設計證書資質及認證

14.4.5工程監理企業的資質及認證 14.4.6個人的資質認證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2版前言 《建築智慧化系統》自出版以來已被眾多高校選作教材。從第1版問世至今已有近十個年頭, 建築智慧化技術日新月異,“智慧樓宇/智慧建築”是當前的熱門產業,因為樓宇智慧化/建築智慧化技術已經成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支撐技術。一大批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應用在建築智慧化工程實踐中,使人們對“建築智慧化”學科有了新的認識。隨著物聯網技術和雲計算技術的成熟, 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在智慧建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智慧建築向“綠色建築”“智慧建築”發展,是構建智慧城市的核心單元

。為了盡可能將這些新的進展與成果納入教材內容中,使得讀者能夠更好地學以致用,我們根據本學科發展的規律更新內容,同時吸收眾多高校用戶意見對第1版進行了修訂,*終使得第2版與讀者見面。 第2版修訂工作的指導原則是: 把握學科發展方向,努力造就精品教材。力求做到把新的認識融入教材中,體現學科發展的方向和行業發展的方向;站在全域的高度,從綜合集成應用的視角來組織教材的內容;緊跟行業和市場發展動態,將新技術和新標準及時納入教材;揭示建築智慧化工程的複雜性和技術內在的系統性關係;將編者豐富的教學經驗結合到教材中,體現教材特色。編者根據上述原則進行修訂編寫工作。 本書的內容涉及多個學科領域,覆蓋面非常廣

,要在一個學期的教學中全面地講深學透是不太容易的,同時還要配合大量的綜合性實驗教學環節。因此,我們對選用本教材的教師提出一個建議,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條件和教學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取捨。本書提供配套的電子教案供大家參考。 本書第1章由章雲編寫,第3章由曾珞亞編寫,第8章由宋亞男編寫,第12章由穀剛編寫, 第2、4、5、6、7、9、10、11、13、14章由許錦標編寫,全書由章雲組織、修改和定稿。限於時間和水準,書中必有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指正。 廣東工業大學校部和自動化學院在本書修訂工作中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鮑鴻、萬頻、謝勝利、羅小燕、王銀河、陳瑋、余榮、蔡述庭、杜玉曉、史育群、李學聰、唐雄民

、王春茹為本書的出版提供了許多的幫助,在此一併致謝! 編者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