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訊淨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友訊淨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葉銀華寫的 如何避開地雷股:掌握4大類公司治理風險與9大警訊指標,提早發現投資陷阱、找到好公司為你賺錢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個股基本資料-2332也說明:友訊 (2332) 基本資料 ... 今年以來, -32.09%, 每股淨值(元), 13.54, 營業毛利率, 25.64%, 貝他值 ... 最近三個月, 11.89%, 股價淨值比, 1.48, 股東權益報酬率, -0.02%.

國立中央大學 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 范錚強所指導 林朝祥的 電腦零件業A公司面對非合意併購的防禦策略探討 (2020),提出友訊淨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接班人傳承、股權結構、盈餘轉增資、員工股票分紅、委託書、非合意併購。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研究所 盧聯生所指導 趙詠馨的 境外投資股權移轉與避稅行為之研究 (2013),提出因為有 稅捐規避、股權移轉、境外投資的重點而找出了 友訊淨值的解答。

最後網站請問台股淨值23 28元的股票有那幾支?則補充:A:股票名稱現價淨值淨值2536宏普25.5028.763080威力盟25.9028.746286立 ... 四維航42.5024.663305昇貿31.2024.522332友訊25.6024.402395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友訊淨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如何避開地雷股:掌握4大類公司治理風險與9大警訊指標,提早發現投資陷阱、找到好公司為你賺錢

為了解決友訊淨值的問題,作者葉銀華 這樣論述:

「先看完這本書,再進場。」 追蹤地雷股20多年、財務金融與公司治理權威教授葉銀華精闢解說: 揭露投資人應該關心的代表性案例,了解股王為何變地雷、標竿企業如何被掏空…… 掌握最具警示作用的指標、識破上市櫃公司暗藏的重重危機,找到好公司為你賺錢。     看財報,要先看現金流量表?   獨董辭職,尤其是全部辭職,是重要警示?   更換會計師,尤其在四月時,投資人要小心?   當公司股價大漲,基本面卻沒好轉是警訊?   經常發布重訊澄清媒體利多報導,反而可能暗藏危機?     你買的股票安全嗎?投資不能只看財報!   邁向財務自由路上,必備9大風險意識。     股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新的地雷

股,如何提早發現這些問題股、找到績優股?財務金融與公司治理權威教授葉銀華長期追蹤地雷股所顯現出的「事前」風險徵兆,告訴你什麼是公司治理9大警訊指標,又要到哪裡看這些指標。幫助投資人、分析師、會計師、經理人能夠「提早兩年以上」識破財務地雷,即使毫無財務或會計背景的讀者,也能輕易理解!     1.控制股東直接持股比率持續下降或直接持股太低   2.董事會趨於家族化與內部化,控制股東的權力與承諾偏離程度擴大   3.大股東、機構投資人持續賣股票   4.董事、監察人、財務等主管有多人辭職與更換會計師   5.無效率的轉投資與設立許多投資公司   6.公司存在許多重大且異常的關係人交易   7.控制

股東與董事會股權質押比率過高或介入股市   8.公司經常發布重訊澄清媒體報導或海外主要子公司、控制股東有債信問題   9.虛增盈餘、激進認列營收與假造財報的傾向      一家公司如果不想讓你知道他們經營的情況,可以在完全符合會計財報的原則之下,讓你依然看不懂。地雷股風暴不僅會發生在股市崩跌時,在狂牛奔馳的路上,你也可能會不小心踩到地雷。從公司治理的分析入手,可幫助你聰明投資、安全致富,而不是眼看著股票變壁紙。   名人推薦     謝金河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闕又上 暢銷理財作家、安納金 暢銷財經作家、   陳永誠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董事長、陳冲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賴英照 前司法院長、

  股海老牛 財經專欄作家、陳重銘 存股達人、許凱迪《投資最給力》主持人、   MissQ暢銷財經作家、阮慕驊 財經專家、李勛 新生代理財YouTuber 一致推薦     葉銀華教授長期教授財務管理,他是精研公司治理的大學者,這次集一身之力撰寫如何避開地雷股,會是一本重量級的大作。——謝金河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一本書能夠得到作者歲月下的心血和心得,投資者用心研讀會讓你離投資贏家更靠近。這是一本窮人因書而富,富人因書而貴的書!——闕又上 美國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暢銷理財作家     這是我讀過判斷地雷股有關的書籍中,最接地氣、最容易讓台灣股民有感的一本。個案剖析篇篇精采,讀起來令人大

呼過癮! ——安納金 暢銷財經作家     書中提出4大類公司治理風險與9大警訊指標等實用分析工具,對投資人與資本市場從業人員必然會帶來深刻的啟示。身為證券市場的一員,誠摯推薦這本書。——陳永誠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董事長     公司治理已成顯學,透視治理風險就是以人性為出發點,書中案例式的旁徵博引,更增深入淺出之效。——陳冲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行政院前院長     作者對台灣的上市櫃公司,有透徹而獨到的理解。啟發投資人趨吉避凶的方法,一本不容錯過的好書。——賴英照 前司法院長

電腦零件業A公司面對非合意併購的防禦策略探討

為了解決友訊淨值的問題,作者林朝祥 這樣論述:

台灣的資通訊3C產業根基於民國80年代以個人電腦為主的資訊業,在這波由電腦工業帶領的經濟發展下,吸引了許多優秀的人才加入創業行列,並在政府策略輔導並給予許多租稅優惠及減免的扶持下,逐漸成長茁壯為今日的電子類股大軍。時至今日,當初的創業者現正面臨接班人傳承的問題,多數公司的股權結構也因連年的盈餘轉增資及員工股票分紅,股權結構受到稀釋而呈現可控制股權偏低,每年到了六月的股東會時,不僅花錢發送股東會開會紀念品,也需要付費請委託書通路業者收集開會委託書,每到三年一次的董事改選,更是戰戰兢兢處理股東會細節,隨時提防市場派發動經營權的奇襲。本研究旨在探討一家台灣上市公司 A 面臨的問題,該公司從事電腦周

邊業務,近期接連面臨到來自資本市場非合意併購的威脅。研究分析了公司內部和環境因素,並向董事會提出了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包括事前防禦和事後補救的策略計劃,從平和到激烈的防禦行動。其中包括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和啟動「員工持股計劃」,此通常由公司實施,以增加員工和經理人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此外,同時以增加公司友好股權和稀釋敵意股權為策略方向。從技術、經濟、法規、作業及時程等五個構面進行可行性分析,上述行動方案經證實是可行的。

境外投資股權移轉與避稅行為之研究

為了解決友訊淨值的問題,作者趙詠馨 這樣論述:

  人民從事經濟活動時,多半會選擇稅負較低之途徑,但安排規劃的方式及結果卻不盡相同,此種在私法上的安排係屬於合法節稅、脫法避稅抑或稅捐逃漏,學說和實務均認為法律概念及法律效果之不同,惟實際區別時,卻是難以認定的問題,有賴個案判斷處理。  而隨著國內經濟環境的變化,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及國際間交易活絡,國內企業為提升國際競爭力,創造企業最大利潤,紛紛在海外或大陸投資設廠,但為規避政治或經濟上的風險,多採間接投資的方式進行。嗣後為因應政經情勢的變化或改善整個企業集團財務透明度,進而調整控股架構,將控股公司所持有的股份轉由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持有。  因此,本研究藉由探討「稅捐規避」之概念為出發點,進一

步去分析國內企業移轉境外投資股權之態樣,並以最高行政法院及行政高等法院之判決書為研究樣本,討論是否有稅捐規避行為之發生。研究結果認為,企業移轉境外投資股權為規避政治或營運風險,進而調整控股結構,係屬組織重組之性質,基於實質課稅原則精神,應著重經濟實質重於法律形式。據此,本研究透過實務上之爭點彙整以提供稽徵機關及司法判決對於移轉境外投資股權之避稅行為認定應有一致性的處理模式,以降低徵納雙方間之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