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驅動程式安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主機板驅動程式安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胡偉武寫的 用芯探核:龍芯派開發實戰 和宿瓊的 計算機基礎實例教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在Windows 中手動更新驅動程式- Microsoft 支援服務也說明:重新安裝裝置驅動程式 · 在工作列的搜尋方塊中,輸入裝置管理員,然後選 取裝置管理員。 · 以滑鼠右鍵按一下(或長按) 裝置名稱,然後選取[ 卸載]。 · 重新啟動電腦。 · Windows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清華大學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EMBA專班 黄乾怡所指導 杜瑞彬的 影像輔助駕駛系統之產品開發研究 (2017),提出主機板驅動程式安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IoV、車聯網、ADAS。

而第二篇論文世新大學 資訊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廖鴻圖所指導 陳正峰的 運用系統裝置狀態改善開機流程之研究 (2010),提出因為有 開機測試流程、自動測試程式、測試流程、燒機的重點而找出了 主機板驅動程式安裝的解答。

最後網站Windows電腦無法安裝Mercusys 網卡驅動怎麼辦?則補充:安裝 後無法使用其他設備 設備包括鼠標、鍵盤等。 1) 嘗試不同的USB 連接埠/PCI 插槽。 2) 請幫助我們檢查網卡的驅動程式版本和電腦主機板資訊並將照片發送給我們:.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主機板驅動程式安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用芯探核:龍芯派開發實戰

為了解決主機板驅動程式安裝的問題,作者胡偉武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帶領讀者快速熟悉、掌握龍芯派開發的專著。   本書基於龍芯派二代開發板,首先由淺入深地介紹了龍芯派二代的架構、龍芯派的啟動和開發配置、Linux 基本操作與常用工具等內容,帶領讀者快速上手龍芯派;然後通過Qt 程式設計、智慧家居、無人機編隊系統、數位採集系統、個人路由器、網路加速、圖像識別、語音關鍵字檢索等多個專案,手把手地帶領讀者掌握龍芯派開發的方法,並提供了專案代碼供讀者一步步學習。 胡偉武: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杜安利: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長期從事國產嵌入式電腦、國產軟硬體設備的研發和管理工作,在能源、交通、網安通信、工業互聯網等多個領域,提

供基於國產龍芯處理器的應用解決方案,奮戰在我國電子資訊化、工業控制設備國產化、安全應用的第一線。 喬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嵌入式事業部技術總監,參與龍芯系列晶片的研發工作,目前在龍芯負責嵌入軟體bios、內核、嵌入式作業系統、模擬器、模擬器的研發工作。 葉騏寧: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嵌入式事業部工程師。 第01章 初識龍芯派 1.1 主機板簡介 002 1.2 背景知識 003 1.2.1 LoongISA、ARM 和X86 003 1.2.2 龍芯處理器的起源和發展 003 第02章 啟動龍芯派 2.1 第一次上電啟動 006 2.1.1 上電檢查與開機 006 2

.1.2 串口通信獲知主機板狀態 006 2.2 連接顯示器 012 2.2.1 關於顯示器的基礎知識 012 2.2.2 連接顯示器 013 2.2.3 修改顯示模式 013 2.3 連接網路 015 2.3.1 連接有線網路 015 2.3.2 連接無線網路 017 2.3.3 修改網路參數 018 2.3.4 網路應用: SSH 遠程式控制制 019 2.3.5 網路應用: Samba 檔共用 020 2.4 安裝系統 021 2.4.1 平臺基礎知識 021 2.4.2 安裝Loongnix 022 2.4.3 安裝Debian 025 第03章 使用龍芯派 3.1 基本操作 028

3.1.1 龍芯支援的Linux 發行版本 028 3.1.2 Linux 系統目錄樹 028 3.1.3 用戶許可權 030 3.1.4 Linux 基礎命令 031 3.1.5 Linux 進階命令 041 3.2 常用工具 058 3.2.1 套裝軟體管理 058 3.2.2 編輯器 071 3.2.3 編譯器 072 3.2.4 調試器 075 3.2.5 git 079 3.2.6 Docker 081 第04章 龍芯派的軟體發展 4.1 嵌入式開發 085 4.1.1 本地編譯和交叉編譯 086 4.1.2 龍芯工具鏈 087 4.1.3 搭建Linux 編譯環境 088 4.

1.4 第一個Linux 程式 102 4.2 系統程式設計 103 4.2.1 搭建系統編譯環境 103 4.2.2 PMON 104 4.2.3 更新PMON 106 4.2.4 編譯內核 107 4.2.5 更換編譯好的內核 112 4.2.6 系統模組和驅動 113 4.2.7 GPIO 管腳複用配置 115 4.3 感知世界 118 4.3.1 嵌入式系統外設 119 4.3.2 GPIO - LED 版摩爾斯電碼 119 4.3.3 PWM - LED 閃光燈 124 第05章 基於Qt 開發拼圖遊戲的設計與實現 5.1 應用需求設計 132 5.1.1 應用功能 132 5.1

.2 應用介面預覽 133 5.2 配置交叉編譯環境 136 5.2.1 開發環境要求 136 5.2.2 交叉編譯的流程 136 5.2.3 下載安裝交叉編譯工具鏈 136 5.2.4 下載Qt 源碼 137 5.2.5 選擇需要的選項參數 138 5.2.6 編譯Qt 源碼 139 5.2.7 下載Qt Creator 4.8 140 5.2.8 在Qt Creator 中配置交叉編譯環境 141 5.3 使用Qt Creator 143 5.4 主體代碼前的準備 146 5.4.1 標頭檔配置 146 5.4.2 函數和主要變數聲明 147 5.5 構造遊戲介面 148 5.5.1 介面

初始化 148 5.5.2 創建計時器,構建計時、計分、 計步聯繫 149 5.5.3 繪製圖片分割線 149 5.5.4 添加功能按鈕 150 5.5.5 放置圖片 152 5.6 圖片切割,打亂圖片 153 5.6.1 使用cutImage() 分割圖片 153 5.6.2 挖空圖片塊 153 5.6.3 使用Random() 函數打亂圖片塊 153 5.6.4 圖片移動 155 5.7 滑鼠事件 156 5.7.1 判斷拼圖狀態,關聯計步 156 5.7.2 為滑鼠操作添加限定條件 157 5.8 計時得分 158 5.8.1 判斷完成狀態 158 5.8.2 彈出分數對話方塊 159

5.9 將應用拷貝到龍芯派上 160 5.10 實戰演練 161 5.10.1 嘗試解決一個bug 161 5.10.2 為拼圖遊戲添加鍵盤控制 162 5.11 項目總結 165 第06章 使用感測器搭建智慧家居原型 6.1 項目概覽 167 6.2 主要技術要點 168 6.3 系統架構 168 6.3.1 實體層 168 6.3.2 網路層 169 6.3.3 應用層 170 6.4 雲- 端通信部分搭建 171 6.4.1 環境準備 171 6.4.2 阿裡雲Python 開發環境搭建 171 6.4.3 構建Python 虛擬環境 171 6.4.4 安裝阿裡雲Python 依賴的

庫 172 6.4.5 安裝Python 的串口庫pyserial 174 6.4.6 註冊阿裡雲平臺 175 6.4.7 編寫通信程式 175 6.5 項目總結 178 第07章 基於室內定位技術的無人機編隊系統 7.1 應用概覽 180 7.2 主要技術要點 181 7.3 系統架構 181 7.3.1 飛行器定位導航流程 182 7.3.2 飛行器系統 182 7.3.3 室內定位系統 183 7.3.4 龍芯派編隊導航系統 184 7.4 搭建龍芯派編隊導航系統 185 7.4.1 環境準備 185 7.4.2 實現系統連接 185 7.4.3 飛行軌跡腳本 187 7.5 實戰演練

 190 7.6 附錄:單架無人機飛行腳本參考代碼 190 7.7 項目總結 194 第08章 基於libmodbus 開發數位採集系統 8.1 開發流程概述 198 8.2 基於龍芯派的交叉編譯環境搭建 198 8.2.1 交叉編譯libmodbus 開發庫 199 8.2.2 下載安裝交叉編譯工具鏈 199 8.2.3 下載libmodbus 源碼 200 8.2.4 指定交叉編譯工具鏈 200 8.2.5 編譯libmodbus 源碼 200 8.2.6 配置Code::Blocks 201 8.3 主體代碼前的準備 203 8.3.1 設定檔格式 203 8.3.2 資料表結構設計 

204 8.4 主體函數實現 204 8.5 資料獲取模組 206 8.6 資料處理模組 208 8.6.1 libmodbus 實現的資料收發流程 208 8.6.2 資料處理模組的代碼實現 211 8.7 報警模組 213 8.7.1 短信報警 213 8.7.2 郵件報警 214 8.8 資料入庫 215 8.8.1 SQLite 3 介紹 215 8.8.2 結果入庫 216 8.9 編譯應用程式並移植到龍芯派上 216 8.10 項目總結 217 第09章 使用OpenWrt 搭建個人路由器 9.1 需求設計 219 9.1.1 系統需求 219 9.1.2 應用需求 220 9.

2 系統選型 220 9.2.1 資源考察 220 9.2.2 OpenWrt 簡介 221 9.2.3 如何提問和參與 222 9.3 添加硬體平臺 223 9.3.1 熟悉源碼 223 9.3.2 流程梳理 225 9.3.3 開始移植 225 9.4 深入開發環境 228 9.4.1 使用Linux 作業系統 228 9.4.2 開啟旅程 229 9.5 應用開發入門 234 9.5.1 系統軟體 234 9.5.2 網頁應用 235 9.6 項目總結 235 第10章 使用 DPDK 進行網路加速 10.1 初識DPDK 237 10.1.1 為什麼要用DPDK 237 10.1.2

 DPDK 能做什麼 238 10.1.3 DPDK 的框架簡介 239 10.2 再觀DPDK 239 10.2.1 體系架構相關 239 10.2.2 DPDK EAL 初始化過程 241 10.3 DPPK EAL 中的重要函數 246 10.3.1 rte_eal_cpu_init(void) 246 10.3.2 eal_hugepage_info_init() 248 10.3.3 rte_eal_pci_init() 251 10.3.4 rte_eal_memory_init() 257 10.3.5 rte_eal_memzone_init() 268 10.3.6 rte_

eal_pci_probe() 271 10.4 DPDK 的運行 274 10.4.1 在龍芯派上運行DPDK 的常式l2fwd 274 10.4.2 DPDK 的應用實例:l2fwd程式解析 276 10.5 項目總結 281 第11章 使用 DPDK 進行網路加速 使用 OpenCV+Qt 實現圖像識別 11.1 準備工作 283 11.2 Buildroot 構建檔案系統 284 11.2.1 下載Buildroot 284 11.2.2 Buildroot 目錄結構 285 11.2.3 配置Buildroot 286 11.3 內核編譯並添加到啟動項 290 11.3.1 內核編

譯 290 11.3.2 添加龍芯啟動項 291 11.4 搭建Qt+OpenCV 開發環境 293 11.5 OpenCV 基礎 296 11.5.1 Mat 基本圖像容器 297 11.5.2 圖元的表示 297 11.5.3 Haar 特徵 297 11.6 編寫第一個OpenCV 程式 297 11.6.1 代碼編寫 298 11.6.2 介面設計 301 11.6.3 程式測試 303 11.6.4 代碼優化 304 11.7 從攝像頭採集影像處理 308 11.7.1 準備工作 309 11.7.2 編寫採集代碼 310 11.8 實戰演練 314 11.8.1 採集人臉資訊 31

4 11.8.2 訓練採集到的人臉資訊 318 11.8.3 編寫人臉匹配程式 323 11.9 項目總結 328 第12章 語音關鍵字檢索 12.1 應用需求設計 330 12.2 配置交叉編譯環境 330 12.2.1 開發環境要求 331 12.2.2 下載安裝交叉編譯工具 331 12.3 系統代碼設計 332 12.3.1 系統函式定義 332 12.3.2 提取語音特徵 333 12.3.3 註冊語音作為範本 338 12.3.4 對待測語音進行檢測 339 12.4 將應用拷貝到龍芯派上 345 12.5 實戰演練 345 12.6 項目總結 346

主機板驅動程式安裝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這次 Tech a Look的 凱文為各位開箱介紹 ASRock 華擎主機板,以下就是FM2A75M-ITX主機板的產品特色 :
- 支援 AMD Socket FM2 腳位中央處理器 : AMD APU 中央處理器整合CPU和GPU顯示技術,
並支援AMD Dual Graphics 功能,而A系列 APU 上整合 AMD Radeon HD 7000 顯示核心,提供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圖形顯示技術。
- 支援雙通道 DDR3 2600+(OC) : 主機板配備 2 根記憶體插槽,可支援雙通道記憶體,最高支援 2600+(超頻)MHz DDR3 記憶體。
- X-Boost 一鍵超頻 : 華擎 X-Boost 一鍵超頻技術專為智慧型超頻設計,能夠釋放 CPU 隱藏的潛能。只需在開機時按下「X」鍵, X-Boost 超頻技術就可以自動超頻相關元件,使性能提升達 15.77%。
- 重啟至 UEFI 功能 : 華擎「重啟至 UEFI」技術專門為那些需要經常使用 UEFI 的使用者所設計,開啟此項功能,便可設定讓您的系統在下一次開機時,自動進入 UEFI BIOS 設定程式。
- Easy RAID Installer : Easy RAID installer 能在不使用軟式磁碟機的情況下, 輕鬆安裝 RAID 驅動程式;使用者只需在 UEFI 裡開啟此功能, 便能將支援光碟裡的 RAID 驅動程式複製至USB 儲存裝置, 以方便安裝到新的 PC 裡。
- XFast 技術 : XFast RAM / XFast LAN / XFast USB
XFast RAM可從系統記憶體創造虛擬磁碟來加速系統處理效能,而XFast LAN程式將線上遊戲設為最高優先順序後,即可減少遊戲中發生延遲的頻率,以及XFast USB技術加強USB的速度。


**以上資料參考 華擎 ASRock 官方網站**
更多產品訊息請瀏覽 華擎 ASRock 產品網址 :
http://www.asrock.com.tw/mb/AMD/FM2A75M-ITX/index.tw.asp

想知道更多關於3C產品資訊以及更精彩的示範教學內容~請持續鎖定 Tech a Look !!!
Tech a Look 網址 : http://www.techalook.com.tw/
FaceBook : http://www.facebook.com/techalook.com.tw

影像輔助駕駛系統之產品開發研究

為了解決主機板驅動程式安裝的問題,作者杜瑞彬 這樣論述:

影像輔助駕駛是目前與未來汽車積極前進的方向,也因此各國與各大車廠紛紛爭相投入功能開發期待未來能進化到無人駕駛的終極目標,但車廠研發驅動都是基於技術與功能面的增加或改良模式,在開發上缺乏使用者需求方向作為引領指標,導致於使用者對花俏的功能無所適從,廠商也未能符合消費者期望做後續改善與消彌雙方隔閡。本研究以親合圖法將收集問題分群後轉換為顧客需求列表做為問卷問題的基礎,再使用正反問項的問卷設計測量顧客滿意程度,以二維品質模式分析顧客滿意程度後導入QFD品質屋將顧客需求轉為公司本身技術要素的工程或設計需求做為各部門產品開發與升級的依據。本研究發現二維品質要素中顧客需求落在「一元化品質」的項目有「長時

間穩定工作」、「功能使用順暢」、「影像辨識算法提升」、「提示顯示清楚」、「方便調整」、「提示聲音清晰」、「安裝方便」、「容易使用」,以功能分類來看還是在「穩定性改善」與「功能性提升」項目中,也說明顧客還是對穩定性與功能性抱持疑慮態度,所以在下一代產品改善中這兩大項目是必然需要進一步改良,這也映證問卷調查中以客戶需求端的排序「影像識別算法提升」、「韌體穩定度」、「功能使用順暢」、「容易使用」、「優美外型」都是與功能跟穩定度為重,但比較特別是針對「優美外型」這塊是在此研究前未重視的改善目標,也代表消費者對於設備外型是否討喜與車內使用美觀上有一定重視程度。另外以技術重要排序為「印刷電路板」、「影像晶

片」、「鏡頭模組」、「驅動程式」、「電源供應線路」,以技術小組討論這五點技術要點都還是以影像輔助駕駛系統的穩定度改善與功能提升為最重視項目,以「印刷電路板」技術要素為例,需重視在車上高低溫差的穩定度與持續震動使用情況,該如何在如此艱困環境下還能穩定工作,勢必要以高規格等級的選擇電子材料與嚴苛測試。「影像晶片」的影像取得與處理速度會影響整體辨識的成功率,另外在嚴苛環境中晶片的使用壽命跟妥善率都需要重視,另外之前忽略的「鏡頭模組」項目影響整體辨識品質與技術關聯性是在產品改善目標中需要關注的項目,在輔助影像駕駛系統的品質屋當中,把這五項相關聯性與比重呈現出,另外與競爭對手的比較上也可以顯示在功能與技

術要素的落差程度,這些都可以作為產品改善小組的指標做為產品開發研究的改善的依據,進而做到貼近顧客所關係重視的功能。

計算機基礎實例教程

為了解決主機板驅動程式安裝的問題,作者宿瓊 這樣論述:

本書介紹計算機各方面基礎應用的知識和技巧。全書共分10章,分別介紹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 7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應用,Word 2010文檔編輯,Excel 2010表格製作,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設計,多媒體技術基礎,網頁設計與製作,圖像的加工與處理,信息安全技術等內容。 本書內容豐富、結構清晰、語言簡練、圖文並茂,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本適合於高等院校的優秀教材,也是廣大初、中級電腦使用者的自學參考書。 第1章 電腦基礎知識 1 1.1 電腦概述 2 1.1.1 電腦的誕生 2 1.1.2 電腦的發展 2 1.1.3 電腦的特點 3

1.1.4 電腦的分類 4 1.1.5 電腦的應用領域 4 1.2 電腦中的資料與編碼 5 1.2.1 記數制和進位制 5 1.2.2 不同進制數之間的轉換 7 1.2.3 資料存儲的單位 10 1.2.4 英文字元編碼 10 1.2.5 漢字編碼 12 1.3 電腦系統的組成 13 1.3.1 電腦系統概述 14 1.3.2 馮?諾依曼結構 15 1.3.3 電腦硬體系統 15 1.3.4 電腦軟體系統 17 1.3.5 電腦的工作過程 18 1.4 微型電腦的硬體組成 19 1.4.1 中央處理器 19 1.4.2 主機板 20 1.4.3 匯流排 20 1.4.4 內記憶體 21 1.4

.5 輸入裝置 22 1.4.6 輸出設備 23 1.4.7 外記憶體 24 1.5 微型電腦的軟體配置 25 1.6 實例演練 27 1.7 習題 30 第2章 Windows 7作業系統 31 2.1 作業系統概述 32 2.1.1 作業系統的概念 32 2.1.2 作業系統的功能 32 2.1.3 作業系統的分類 33 2.1.4 典型作業系統介紹 33 2.2 Windows 7作業系統概述 34 2.2.1 Windows 7作業系統的特徵 34 2.2.2 Windows 7需要的基本環境 36 2.2.3 Windows 7的安裝過程 36 2.3 Windows 7基本操作

37 2.3.1 Windows 7的啟動與退出 37 2.3.2 使用桌面、視窗、對話方塊和功能表 39 2.3.3 使用Windows 7的系統説明 52 2.4 管理文件和資料夾 53 2.4.1 電腦中的檔管理 53 2.4.2 使用資源管理器管理文件 55 2.4.3 使用庫訪問檔和資料夾 57 2.4.4 檔和資料夾的基本操作 58 2.5 Windows 7系統設置 60 2.5.1 啟動控制台 60 2.5.2 設置個性化選項 60 2.5.3 設置滑鼠屬性 62 2.5.4 設置時間和日期 62 2.5.5 系統設置 62 2.5.6 用戶管理 64 2.5.7 添加與卸載輸

入法 65 2.5.8 字體設置 66 2.6 Windows 7設備管理 66 2.6.1 磁片管理 66 2.6.2 硬體及驅動程式的安裝 67 2.6.3 印表機的安裝與設置 68 2.7 安裝與卸載軟體 69 2.7.1 安裝軟體 69 2.7.2 卸載軟體 70 2.8 Windows 7附件簡介 70 2.9 實例演練 72 2.10 習題 74 第3章 電腦網路應用 75 3.1 電腦網路的基礎知識 76 3.1.1 電腦網路的概念 76 3.1.2 電腦網路的功能 76 3.1.3 電腦網路的分類 77 3.1.4 網路架構與網路通訊協定 79 3.1.5 局域網技術 81

3.1.6 MAC地址 84 3.2 Internet概述 84 3.2.1 Internet簡介 85 3.2.2 Internet的工作機制及協議 85 3.2.3 IP地址和網域名稱系統 86 3.2.4 連接到Internet 88 3.2.5 萬維網簡介 90 3.3 使用IE流覽器 91 3.3.1 IE的啟動及視窗環境 91 3.3.2 使用IE流覽網頁 92 3.4 收發電子郵件 93 3.4.1 申請電子郵箱 93 3.4.2 添加電子郵件帳戶 93 3.4.3 收發電子郵件 94 3.5 實例演練 96 3.6 習題 98 第4章 Word 2010文檔編輯 99 4.1

Word 2010概述 100 4.1.1 工作介面 100 4.1.2 基本操作 101 4.1.3 視圖模式 103 4.2 文本的輸入與編輯 104 4.2.1 輸入文本 104 4.2.2 選取文本 107 4.2.3 移動、複製和刪除文本 109 4.2.4 查找與替換文本 110 4.2.5 撤銷與恢復操作 112 4.3 文本與段落排版 112 4.3.1 設置文本格式 112 4.3.2 設置段落格式 114 4.3.3 使用專案符號 118 4.3.4 使用樣式排版文本與段落 120 4.3.5 使用【格式刷】工具 122 4.4 設置文檔頁面 123 4.4.1 設置頁邊

距 123 4.4.2 設置紙張 124 4.5 在文檔中使用表格 124 4.5.1 插入表格 124 4.5.2 調整表格 126 4.6 繪製自選圖形 128 4.7 在文檔中使用文字方塊 129 4.7.1 使用橫排文字方塊 129 4.7.2 使用直排文字方塊 130 4.8 設置文檔封面 130 4.9 設置頁面背景 131 4.9.1 設置頁面顏色 131 4.9.2 設置浮水印效果 132 4.10 在文檔中使用圖片 133 4.10.1 插入圖片 133 4.10.2 編輯圖片 134 4.10.3 調整圖片 136 4.11 在文檔中使用藝術字 137 4.11.1 插入藝

術字 137 4.11.2 設置藝術字效果 137 4.12 設置文件版面 138 4.12.1 設置分欄 138 4.12.2 設置首字下沉 138 4.13 設置圖文混排 139 4.14 設置頁眉頁腳 140 4.15 使用合併列印功能 141 4.15.1 創建主文件 141 4.15.2 選擇資料來源 142 4.15.3 編輯主文件 143 4.15.4 合併文檔 144 4.16 實例演練 145 4.17 習題 145 第5章 Excel 2010表格製作 147 5.1 Excel 2010概述 148 5.1.1 主要功能 148 5.1.2 工作介面 148 5.1.3

Excel的三大元素 149 5.2 創建與保存工作簿 150 5.2.1 創建空白工作簿 150 5.2.2 保存工作簿 150 5.3 操作工作表 153 5.3.1 選取工作表 153 5.3.2 創建工作表 154 5.3.3 重命名工作表 154 5.3.4 複製/移動工作表 154 5.3.5 刪除工作表 155 5.4 輸入表格資料 156 5.4.1 Excel數據簡介 156 5.4.2 在工作表中輸入資料 159 5.4.3 應用填充與序列 165 5.5 使用公式和函數 167 5.5.1 製作規範的資料表 168 5.5.2 使用公式 169 5.5.3 使用函數 1

76 5.6 資料管理 181 5.6.1 數據排序 181 5.6.2 數據篩選 182 5.6.3 分類匯總 184 5.6.4 樞紐分析表 185 5.7 資料圖表化 186 5.7.1 創建圖表 186 5.7.2 編輯圖表 187 5.7.3 修飾圖表 189 5.8 實例演練 190 5.8.1 按類合併計算 191 5.8.2 按位置合併計算 192 5.9 習題 192 第6章 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設計 193 6.1 PowerPoint 2010概述 194 6.1.1 應用領域 194 6.1.2 工作介面 195 6.1.3 基本操作 196 6.2

製作“工作彙報”演示文稿 199 6.2.1 設置幻燈片母版 199 6.2.2 使用預留位置 204 6.2.3 使用文字方塊 208 6.2.4 使用圖片 211 6.2.5 使用形狀 216 6.2.6 設置動畫效果 220 6.2.7 設置聲音和視頻 223 6.2.8 設置超連結和動作按鈕 225 6.3 放映演示文稿 226 6.4 輸出演示文稿 227 6.4.1 將演示文稿輸出為其他格式的檔 227 6.4.2 將演示文稿打包為CD 227 6.5 實例演練 229 6.6 習題 230 第7章 多媒體技術基礎 231 7.1 多媒體技術概述 232 7.1.1 多媒體概念

232 7.1.2 多媒體的關鍵技術 233 7.1.3 多媒體電腦系統的組成 233 7.2 聲音媒體簡介 235 7.2.1 音訊資訊 235 7.2.2 數位音訊檔案格式 236 7.2.3 MIDI音樂 237 7.3 圖形圖像基礎 238 7.3.1 圖形與圖像的基本屬性 238 7.3.2 圖形與圖像的數位化 239 7.3.3 圖形與影像檔的格式 239 7.4 視頻資訊基礎 240 7.4.1 常用的視頻檔案格式 240 7.4.2 流媒體信息 241 7.5 電腦動畫簡介 242 7.5.1 二維電腦動畫製作 243 7.5.2 動畫製作應注意的問題 244 7.5.3 動

畫檔案格式 245 7.6 實例演練 245 7.7 習題 248

運用系統裝置狀態改善開機流程之研究

為了解決主機板驅動程式安裝的問題,作者陳正峰 這樣論述:

資訊科技產業快速發展,電腦設計研發時間也越來越短,品質卻要求越來越高。以往主機板研發,都以人海戰術投入大量人力,甚至用接力的方式在做研發和測試,研發過程可能產生之問題,如果沒有在初期發現,則研發的版本一再改版,造成時間、人力及成本的浪費。所以,提早發現產品的設計問題,讓研究人員有足夠的時間資源可以發現錯誤並解決問題,企業才會有更多的競爭力。以往測試研發初期的產品,需要經驗豐富且具有相當專業能力背景工程師做測試,找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本研究以燒機導入主機板開機流程為例,提出一個測試流程改善機制。本研究藉由軟體開發的記錄,比較系統狀態,以改善測試流程。本研究把測試程式自動化,以縮短測試工程師

的培訓時間;同時在排除可能的人為錯誤因素後,讓測試項目容易施行,簡化測試的過程,以提高測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