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功效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中藥材功效查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南海寫的 臺灣中藥酒基準方圖鑑 和田中耕一郎 的 中藥材與漢方藥圖鑑事典:依據不同體質,用天然中藥材提高免疫力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藥材性有寒熱之別細分類程度有差異也說明:中藥材 具有各種藥性,且程度上有差異。中醫師張釗漢表示,中醫常把中藥材分為寒性、熱性兩大類,寒藥又有辛涼藥(偏涼)、滋陰藥(偏涼潤)、清熱藥(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幸福文化所出版 。

輔仁大學 食品科學系碩士班 楊珺堯所指導 許飴峻的 超音波對以醇類溶劑萃取牛蒡根中生理活性物質影響之研究 (2021),提出中藥材功效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牛蒡根、萃取、超音波、醇類、生理活性物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客家社會文化碩士班 賴守誠所指導 李正傑的 地方農特產之形塑與發展-以銅鑼杭菊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農特產、銅鑼杭菊、文化經濟、觀光凝視、文化中介者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藥材功效查詢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藥處方集- 高醫則補充:高醫中醫部-生藥處方集查詢. ... 中藥名稱:生薑簡述:【用部】新鮮根莖【性味歸經】辛,溫。歸脾、肺、胃經【功效與主. ... 歸肺、胃經【功效與主治】袪...詳細詳細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藥材功效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中藥酒基準方圖鑑

為了解決中藥材功效查詢的問題,作者林南海 這樣論述:

  中藥酒流傳有著悠久的歷史,古時即有中藥療效以酒為藥引的根基,藥酒的浸泡於民間實已普遍被大眾所利用,不管古方、祕方、驗方,經酒浸泡發揮其功效已得到消費者的認同。主管單位也著實認同藥材經酒浸泡實際的功效,遂於民國90 年1 月4 日以衛署中會字第0900002545 號公告了中藥酒劑基準方22 方,並修訂用於浸泡藥酒的基酒為原料酒、矯味劑、安定劑及其他相關規範,讓藥酒專門製造廠得以遵循。   部分藥酒所使用之藥材稀有,並不易取得,作者編撰《臺灣中藥酒基準方圖鑑係為確保中藥酒的真實性、療效性及使用上的安全性,有必要讓消費者認識藥酒所使用的道地中藥材而不致誤用、混用;「中藥酒

劑基準方」係經衛生福利部蒐集驗方及固有成方公告,應以專書編印成冊供專業人士及消費者閱覽參考應用。為不使內文都屬純文字敘述,本書特配上中藥材彩色圖片對照,並給每一個藥材冠以基原拉丁學名,處方效能及適應症另特加註譯成英文標示,讓閱覽者能更深入查詢,極具參考及保存的價值。   本書內容主要包含處方出典、效能、適應症及注意事項外,為讓有興趣者真正認識道地中藥材,除配上處方藥材彩色圖片對照,還查閱了衛生福利部目前各藥酒處方藥品許可證領用張數,除基準方外尚有中藥酒劑經核准生產之處方呈現,讓製造及販售業者更有方向性,對於行銷者有相當大的助益。  

超音波對以醇類溶劑萃取牛蒡根中生理活性物質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藥材功效查詢的問題,作者許飴峻 這樣論述:

牛蒡 (Artium lappa) 是一種二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可被視為傳統的中藥材或養生的食材,因為牛蒡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與生理活性物質,如菊糖、綠原酸及普遍存在於菊科植物中的洋薊酸等,使牛蒡有良好的營養價值。超音波輔助萃取相較傳統的萃取方式能有效提升萃取效率,是因為超音波的空穴效應特性。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超音波輔助醇類溶劑萃取在不同萃取條件下對牛蒡根中生理活性物質萃取效果、顯微結構的影響。經冷凍乾燥的牛蒡根粉末 (dried burdock root powder, DBR) 以固液比 1:30 比例加入乙醇,於 30℃ 下以 40 kHz/300W 的超音波萃取 120 分鐘後,牛蒡根萃取

物 (dried burdock roots extract, DBE) 產率為 23.67 ± 0.36%,總酚含量為 19.77 ± 0.78 mg gallic acid equivalence (GAE)/g DBE,總類黃酮含量為 37.16 ± 0.96 mg rutin equivalence (RE)/g DBE,亞鐵離子還原能力為 22.37 ± 0.52 mg Trolox equivalence (TE)/g DBE,高於震盪萃取與 120 kHz/300W 超音波萃取,顯示超音波可以提高萃取效率且低頻率較高頻率佳。牛蒡根乙醇萃取物經過 40 kHz/300W 的超音波與

120 kHz/300W 的超音波萃取 120 分鐘後,綠原酸 (chlorogenic acid, CGA) 含量分別為 3457.13 ± 167.25 μg/g DBE 與 3268.14 ± 155.65 μg/g DBE,是10 分鐘萃取物的 1.23 與 1.18 倍;洋薊酸 (cynarin, CY) 含量分別是 733.35 ± 39.6 μg/g DBE 與 348.55 ± 2.49 μg/g DBE,是10 分鐘萃取物的 3 與 1.72 倍,表示萃取時間增加至 120 分鐘可以提升牛蒡根乙醇萃取物的萃取效率。而經不同固液比萃取,牛蒡根乙醇萃取物中的生理活性物質隨溶劑比

例的增加而降低,在牛蒡根甲醇萃取物中的生理活性物質隨溶劑比例的增加而上升,顯示萃取溶劑性質會對超音波空穴效應造成影響;牛蒡根甲醇萃取物產率高於乙醇萃取物,但生理活性物質的萃取效率並無顯著差異,且因甲醇對環境與人體具有危害性,因此牛蒡根使用乙醇進行萃取更具有優勢。綜上所述,超音波技術應用於牛蒡根的萃取可以有效提升對生理活性物質的萃取效率,具有發展的潛力。

中藥材與漢方藥圖鑑事典:依據不同體質,用天然中藥材提高免疫力

為了解決中藥材功效查詢的問題,作者田中耕一郎  這樣論述:

【最詳盡的中藥百科事典】 完整收錄最常用的各種「中藥材」及「漢方藥」圖鑑 對應8種體質x26種對應症狀x119種中藥材x298種漢方藥      漢方醫學認為人的生命運轉是仰賴體內的「氣、血、水」三個要素。就陰陽而論,氣是陽,血.水是陰。三者之中一旦任一方不足,或是運行不順失去了平衡,健康就無法維續,心身就出現問題。     「氣、血、水」也與體質息息相關。依氣.血.水的平衡狀況來分類以下8種體質:氣虛、氣滯、血虛、瘀血、水滯(水毒)、陽虛、殷虛、實熱等。     ◆對應不同體質,以中藥材和漢方藥增強免疫力   有人「容易感冒」,有人「容易吃壞肚子」,各種不同體質各自有容易引發的不適症狀。

依據各種特徵判斷,只要了解自己的體質就可以知道如何預防自己容易出現的症狀,因應而使用不同的中藥材或漢方藥。   ․氣虛體質:容易身體倦怠、情緒低落、愛睏、食慾不佳等,適合使用黃耆、人蔘等中藥材,以及黃耆建中湯、 加味歸脾湯等漢方藥。   ․水毒體質:身體溼氣重,易浮腫、肥胖、頭痛等,適合使用桔梗、桂皮等,以及清肺湯、當歸芍藥散等漢方藥。     ◆最普遍的漢方藥,自己就是家庭良醫   本書介紹298個常用的漢方藥。漢方藥是由數種由天然材料製成的生藥搭配而成,可以配合病症或個人體質來使用。   像小青龍湯或是葛根湯這類普遍的漢方藥,在日系藥妝店裡就可以買得到,或是台灣的中藥房也能購得。     

◆26個對症漢方,不用西藥就能輕鬆緩解   針對現代人最常見的26個症狀,如頭痛、感冒、疲勞、怕冷等等,依據不同的引發原因,建議最適切的漢方藥,讓你不靠西藥就能改善症狀。   【感冒】葛根湯是眾所周知的漢方感冒藥   【頭痛】寒冷造成的頭痛就使用葛根湯來緩解;氣滯造成的頭痛可用抑肝散來改善。   【腰痛】疏經活血湯可用在緩解肩膀痠痛,也能用於腰痛。     ◆119種生活上常用中藥材的百科全書!   針對不同體質,詳細圖解介紹119種可運用的常用中藥材的運用、藥效等。   【黃耆】:黃耆和人參同樣並列為補氣的代表性藥材,可提振身體元氣。   【黃連】:用於胃腸不適、胃脹,以及焦躁和失眠等的精神

症狀。   【菊花】:可清熱,廣泛應用在眼睛疾病上的改善。   【川芎】:川芎具促進血流的活血作用,和補血的生藥搭配一起使用可去除瘀血。川芎和當歸同是婦科疾病的重要生藥,可改善像月經不順或是生理期外不正常出血等。   本書特色     【最快速查閱了解功效、便於使用的家庭必備中藥百科】   ★看完中醫後,可以立即了解中醫師開的中藥方的藥材與其功效。   ★每一種中藥材均有精美插畫、中藥材照片以及植物照片,可供快速查詢及參考。   ★購買市售漢方藥或是漢方保養品時,可了解標籤上列的成分表,隨時掌握功效和需求。   ★運用中藥材來調理藥膳時,可不同需求和體質找到對的養生藥材。   ★針對生活中的小

小不適,可立即運用漢方藥立刻緩解症狀。   專業推薦 (以下按姓氏筆畫排列)     禪中醫診所|呂桓毅 中醫師   中醫瑜伽養生專家|何穎盈 中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孫茂峰中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謝旭東醫師

地方農特產之形塑與發展-以銅鑼杭菊為例

為了解決中藥材功效查詢的問題,作者李正傑 這樣論述:

本文以文化經濟取徑探索台灣農鄉經濟發展策略,透過內容分析與深度訪談,了解「杭菊」在台灣不同歷史階段被賦予的意涵,探討其如何在媒體論述與地方行動者的塑造中,與「銅鑼鄉」產生連結,逐漸轉變為觀光凝視對象,被定位成地方特色。為了解台灣戰後時期,歷經經濟轉型迄今的杭菊風貌,本文進行內容分析的時間範圍為1951/01/01至2019/12/31。研究發現1953至1985年為進口杭菊主導市場時期,此時期的杭菊被定位為香港進口之中藥材,強調市場價格消長。1986至1996年,進口杭菊的報導不再出現,由原初只有價格漲幅的數字呈現,浮現藥效陳述,並連結零星的地景描寫。1997至2019年為節慶與景觀特色主導

時期,1997年銅鑼地區開辦節慶活動,加上觀光消費風氣的興起,花海景觀的凝視帶來經濟效益,杭菊逐漸成為銅鑼的地方特色。內容分析釐清不同時空下,杭菊被賦予的意涵,輔以半結構式訪談加以勾勒文化經濟體制運作下的生產、中介與消費,三個階段的發展脈絡,在生產端訪問了農民,中介端訪問農會人員與文化工作者,消費端以杭菊節參與者及消費者的訪談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在1980年代的銅鑼,杭菊產業因工資飛漲而面臨勞動力不足的危機,因1997年地方行動者協力舉辦杭菊節,讓杭菊的觀賞價值首次受到矚目,搭上國內觀光旅遊的興起,得到機會發展為關鍵媒介,獲得消費群體的支持,不僅產量回升,也逐步躋身地方特色的行列,在2018

年達到種植面積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