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f uhf麥克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臺灣大學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 周俊廷所指導 呂哲宇的 次級異質網路在頻譜共享中的共存:個案研究 (2017),提出vhf uhf麥克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頻譜共享、IEEE 802.22、IEEE 802.11af。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vhf uhf麥克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次級異質網路在頻譜共享中的共存: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vhf uhf麥克風的問題,作者呂哲宇 這樣論述:

近年來,由於設備的廣泛使用,對無線通信的需求呈指數增長。分配額外的頻譜是網絡容量增加的主要解決方案。但是,主要用戶(有執照的使用者)並不總是佔用他們的頻道,進而產生一些無人使用的時間空隙。研究人員已經表明頻譜共享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次要用戶(沒有執照的使用者)藉由使用時間空隙,與主要用戶共存來增加頻譜的使用率。其中,又以VHF/UHF頻段的電視頻道討論最多。電視白頻道意旨那些很少被主要用戶利用的電視頻道。 美國FCC要求主要用戶存取電視白頻道時必須依靠地理位置數據庫。當主要用戶開始訪問他們的頻道時,他們將註冊到數據庫。對於次要用戶,如果他們想要訪問該頻道,他們需先在數據庫中查詢頻道狀態。

這是主要用戶和次要用戶的共存方式。針對次用戶間的共存,IEEE 802.19.1提出了相同於地理位置數據庫的實作方法。因此,集中式機制被視為是解決共存的一種趨勢。但是,當可用電視白頻道不足時,真正的挑戰就發生了。 IEEE 802.19.1帶來了一種時間共享的概念,即在一個頻道上為不同的網路調度傳輸週期,這是一個集中式機制。至於分佈式機制則依賴各網路的MAC層行為。我們關注TDMA和CSMA標準之間的共存。基本上,TDMA標準具有頻道使用的優勢,因為它沒有先聽後送的機制。 本文中,我們考慮802.22和802.11af之間的共存。802.22和802.11af之間的共存包含兩個問題。首先,8

02.22設備即使在802.11af設備正在傳輸時也會開始傳輸。其次,有主要用戶沒有聯網功能,因此他們不會註冊到地理位置數據庫,像是麥克風。802.22設備支援偵測主要用戶的功能,一段時間後每個802.22設備停止傳輸並偵測頻道狀況。此時如果802.11af設備正在傳輸,802.22設備會誤檢麥克風的存在並跳到另一個頻道。因此,我們提出了一個兩階段檢測機制來區分兩種情況:麥克風的存在或是只存在802.11af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