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log自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verilog自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何賓寫的 STC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8051體系架構、編程實例及項目實戰 和黃繼業,陳龍,潘松的 EDA 技術與Verilog HDL(第3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磨課師 - 5G無線通訊技術聯盟也說明:第一單元:為背景介紹,包含數位通訊理論、Verilog-HDL語法、Matlab/Simulink編輯,進而整合及強化學生在通訊理論、IC設計及數值分析等 ... 自學課程即日起~112/3/31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清華大學 和清華大學所出版 。

最後網站如何用Quartus II 模擬Verilog語言 - 小熊問答則補充:如何用Quartus II 模擬Verilog語言 ... 你是問那些方面呢?我也是剛剛接觸verilog. 上一篇 ... 想自學CAD和SOLIDWORKS,買哪本書比較好?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verilog自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STC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8051體系架構、編程實例及項目實戰

為了解決verilog自學的問題,作者何賓 這樣論述:

本書系統地論述了STC單片機的C語言程式設計方法。   全書共分為27章,主要內容包括:單片機基礎知識,STC單片機硬體知識,數值表示及轉換,STC單片機CPU子系統,STC單片機CPU指令系統,STC單片機整合式開發環境,STC單片機組合語言程式設計基礎,STC單片機C語言程式設計入門,STC單片機C語言變數和資料類型,STC單片機C語言運運算元,STC單片機C語言描述語句,STC單片機C語言陣列,STC單片機C語言指標,STC單片機C語言函數,STC單片機C語言預處理指令,STC單片機C語言複雜資料結構,STC單片機C語言高級程式設計技術,STC單片機時鐘、重定和電源模式原理及實現,STC

單片機比較器原理及實現,STC單片機計數器和計時器原理及實現,STC單片機非同步串列收發器原理及實現,STC單片機ADC原理及實現,STC單片機SPI原理及實現,STC單片機CCP/PCA/PWM模組原理及實現,STC單片機增強型PWM發生器原理及實現,RTX51作業系統原理及實現,綜合專案實例:風扇轉速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本書將C語言程式設計與STC單片機的各個知識點進行系統化融合,不僅系統地介紹C語言程式設計的各個知識點及其在單片機中的具體應用,而且更加突出學習方法。為了方便讀者自學,本書提供了大量的設計案例和公開教學視頻。 本書可作為讀者零基礎學習單片機C語言程式設計的參考用書,

也可作為單片機競賽、單片機認證考試的參考用書。 何賓,著名的嵌入式技術和EDA技術專家,長期從事電子設計自動化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與全球多家知名的半導體廠商和EDA工具廠商保持緊密合作。目前已經出版嵌入式和EDA方面的著作20餘部,內容涵蓋電路模擬、電路設計、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數位信號處理、單片機、嵌入式系統、片上可程式設計系統等。   典型的代表作有《Xilinx FPGA數位信號處理1指南——從HDL、模型到C的描述》《STC單片機原理及應用》《Altium Designer 15.0電路模擬、設計、驗證與工藝實現1指南》《類比電子系統設計指南(基礎篇)》《類比電子

系統設計指南(實踐篇)》《EDA原理及VHDL實現—— 從電晶體、門電路到Xilinx Vivado的數位系統設計》《EDA原理及Verilog HDL實現——從電晶體、門電路到Xilinx Vivado的數位系統設計》。 第1章 單片機基礎知識 1.1單片機發展歷史 1.2單片機內部架構 1.3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的關係 1.4單片機硬體開發平臺 1.5運行第一個單片機程式 1.6單片機程式設計語言 第2章STC單片機硬體知識 2.1STC單片機發展歷史 2.2STC單片機IAP和ISP 2.3STC單片機命名規則及封裝 …… 2.4STC單片機結構及功能 2.5STC單

片機的I/O驅動原理 2.6STC單片機硬體下載電路設計 …… 2.7STC單片機電源系統設計 2.8調試單片機系統所用到的儀器 第3章數值表示及轉換 3.1常用數制 …… 3.2正數表示方法 … 3.3正數碼制轉換 …… 3.4負數表示方法 …… 3.5負數補數的計算 …… 3.6定點數表示 3.7浮點數表示 第4章STC單片機CPU子系統 4.1STC單片機CPU內核功能單元 …… 4.2STC單片機記憶體結構和位址空間 …… 4.3STC單片機中斷系統原理及功能 …… 第5章STC單片機CPU指令系統 5.1STC單片機CPU定址模式 …… 5.2STC單片機CPU指令集 ……

第6章STC單片機整合式開發環境 6.1Keil μVision整合式開發環境介紹 …… 6.2Keil μVision軟體發展流程介紹 …… 6.3Keil μVision軟體發展流程實現 …… 6.4U8W程式設計器 …… 第7章STC單片機組合語言程式設計基礎 7.1組合語言程式結構 7.2彙編代碼中段的分配 …… 7.3組合語言符號及規則 …… 7.4組合語言運算元描述 …… 7.5組合語言控制描述 …… 7.6組合語言設計流程 …… 7.7單片機埠控制組合語言程式設計 …… 7.8單片機中斷組合語言程式設計 …… 第8章STC單片機C語言程式設計入門 8.1高級程式設計語言概念

…… 8.2選擇C語言的理由 8.3C語言發展歷史 8.4C語言程式框架 8.5C語言詞法構成 第9章STC單片機C語言變數和資料類型 9.1C語言中的常量和變數 …… 9.2C51編譯器支援的資料類型 …… 9.3自訂資料類型 9.4變數存儲種類和存儲類型 …… 9.5定位變數的絕對位置 第10章STC單片機C語言運算子 10.1C語言運算子分類 10.2C語言運算子優先順序 10.3設定運算子 10.4算術運算子 10.5遞增和遞減運算子 10.6關係運算子 10.7邏輯運算子 10.8位運算子 10.9複合設定運算子 10.10逗號運算子 10.11條件運算子 10.12強制類型轉換符

10.13sizeof運算子 第11章STC單片機C語言描述語句 11.1輸入輸出語句 11.1.1putchar函數 11.1.2getchar函數 11.1.3printf函數 11.1.4scanf函數 11.1.5puts函數 11.1.6gets函數 11.2運算式語句 11.3條件陳述式 11.3.1條件陳述式格式1 11.3.2條件陳述式格式2 11.3.3條件陳述式格式3 11.4開關語句 11.5迴圈語句 11.5.1while語句 11.5.2dowhile語句 11.5.3for語句 11.5.4goto語句 11.5.5break語句 11.5.6continue

語句 11.6返回語句 11.7C語言埠控制實現 第12章STC單片機C語言陣列 12.1一維陣列的定義和操作 12.1.1一維陣列的定義 12.1.2一維陣列初始化 12.1.3一維陣列的操作 12.2多維陣列的定義和操作 12.2.1多維陣列的定義 12.2.2多維陣列初始化 12.2.3多維陣列的操作 第13章STC單片機C語言指標 13.1C51編譯器中指針的分類 13.2通用指針 13.2.1未指定存儲區域的通用指標 13.2.2指定存儲區域的通用指標 13.3指定記憶體類型的指針 13.4指針轉換 13.5指標變數輸入 13.6指向指標的指標 13.7抽象指針 第14章STC

單片機C語言函數 14.1函式定義和聲明 14.1.1標準C函式定義和聲明 14.1.2擴展C函式定義和聲明 14.1.3記憶體模型 14.2函式呼叫原理 14.2.1函式呼叫格式 14.2.2參數和堆疊 14.2.3參數和寄存器 14.2.4返回值 14.3函式呼叫實現分析 14.4函數變數的存儲方式 14.5陣列類型傳遞參數 14.6指針類型傳遞參數 14.7指向函數的指標 14.8可重入函數設計 14.9中斷函數設計 14.9.1C語言中斷函數的聲明格式 14.9.2外部中斷電路原理 14.9.3C語言中斷程式的編寫和測試 第15章STC單片機C語言預處理指令 15.1檔包含 15.1

.1包含用戶頭檔 15.1.2包含系統標頭檔 15.1.3只包含一次檔 15.2巨集定義及使用 15.2.1簡單的巨集定義 15.2.2複雜的巨集定義 15.2.3宏操作符 15.2.4預定義的宏 15.3條件編譯 15.4其他預處理命令 15.4.1#line 15.4.2#message 15.4.3#error 15.4.4#pragma 第16章STC單片機C語言複雜資料結構 16.1結構 16.1.1結構類型的定義 16.1.2結構變數的定義 16.1.3結構變數內元素的引用 16.1.4指向結構的指標 16.2聯合 16.3枚舉 16.4鏈表 16.4.1單鏈表的存儲結構 16.

4.2建立鏈表 16.4.3查找結點 16.4.4刪除結點 16.4.5插入結點 第17章STC單片機C語言高級程式設計技術 17.1C程式中使用組合語言 17.1.1內嵌組合語言 17.1.2調用組合語言程式 17.2優化代碼策略 17.3C語言動態圖形交互設計 17.3.1動態圖形交互硬體平臺 17.3.2STC單片機對觸控式螢幕的控制 17.3.3STC單片機對觸控式螢幕的初始化 17.3.4觸控式螢幕基本繪圖流程 17.3.5繪製不同圖形的具體實現方法 17.3.6設計標頭檔說明 17.3.7主處理檔main函數設計 第18章STC單片機時鐘、重定和電源模式原理及實現 18.1ST

C單片機時鐘 18.2STC單片機復位 18.2.1外部RST引腳復位 18.2.2軟體重定 18.2.3掉電/上電復位 18.2.4MAX810專用重定電路重定 18.2.5內部低壓檢測復位 18.2.6看門狗復位 18.2.7程式位址非法重定 18.3STC單片機電源模式 18.3.1低速模式 18.3.2空閒模式 18.3.3掉電模式 第19章STC單片機比較器原理及實現 19.1STC單片機比較器結構 19.2STC單片機比較器寄存器組 19.2.1比較控制寄存器1 19.2.2比較控制寄存器2 19.3STC單片機比較器應用 第20章STC單片機計數器和計時器原理及實現 20.1

計數器/計時器模組簡介 20.2計數器/計時器寄存器組 20.2.1計時器/計數器0/1控制寄存器TCON 20.2.2計時器/計數器工作模式寄存器TMOD 20.2.3輔助寄存器AUXR 20.2.4T0~T2時鐘輸出寄存器和外部中斷允許INT_CLKO(AUXR2) 20.2.5計時器T0和T1中斷允許控制寄存器IE 20.2.6計時器T0和T1中斷優先順序控制寄存器IP 20.2.7計時器T4和計時器T3控制寄存器T4T3M 20.2.8計時器T2、T3和T4的中斷控制寄存器IE2 20.3計數器/計時器工作模式原理和實現 20.3.1計時器/計數器0工作模式 20.3.2計時器/計數器

1工作模式 20.3.3計時器/計數器2工作模式 20.3.4計時器/計數器3工作模式 20.3.5計時器/計數器4工作模式 第21章STC單片機非同步串列收發器原理及實現 21.1RS232標準簡介 21.1.1RS232傳輸特點 21.1.2RS232資料傳輸格式 21.1.3RS232電氣標準 21.1.4RS232參數設置 21.1.5RS232連接器 21.2STC單片機串口模組簡介 21.2.1串口模組結構 21.2.2串口引腳 21.3串口1寄存器及工作模式 21.3.1串口1寄存器組 21.3.2串口1工作模式 21.3.3人機交互控制的實現 21.3.4按鍵掃描

及串口顯示 21.4串口2寄存器及工作模式 21.4.1串口2寄存器組 21.4.2串口2工作模式 21.5串口3寄存器及工作模式 21.5.1串口3寄存器組 21.5.2串口3工作模式 21.6串口4寄存器及工作模式 21.6.1串口4寄存器組 21.6.2串口4工作模式 21.7紅外通信的原理及實現 21.7.1紅外收發器的電路原理 21.7.2紅外通信波形捕獲 21.7.3紅外通信協議 21.7.4紅外檢測原理 21.7.5串口通信原理 21.7.6設計實現 第22章STC單片機ADC原理及實現 22.1ADC原理 22.1.1ADC的參數 22.1.2ADC的類型 22.2STC單片

機內ADC的結構原理 22.2.1STC單片機內ADC的結構 22.2.2ADC轉換結果的計算方法 22.3STC單片機內ADC寄存器組 22.3.1P1口模擬功能控制寄存器 22.3.2ADC控制寄存器 22.3.3時鐘分頻寄存器 22.3.4ADC結果高位寄存器 22.3.5ADC結果低位寄存器 22.3.6中斷使能寄存器 22.3.7中斷優先順序寄存器 22.4直流電壓測量及串口顯示 22.4.1直流分壓電路原理 22.4.2軟體設計流程 22.4.3具體實現過程 22.5直流電壓測量及LCD屏顯示 22.5.1硬體電路設計 22.5.21602字元LCD原理 22.5.3軟體設計流程

22.5.4具體實現過程 22.6交流電壓測量及LCD屏顯示 22.6.1硬體電路設計 22.6.212864圖形點陣LCD原理 22.6.3軟體設計流程 22.6.4ADC外部輸入信號要求 22.6.5具體實現過程 22.7溫度測量及串口顯示 第23章STC單片機SPI原理及實現 23.1STC SPI模組結構及功能 23.1.1SPI傳輸特點 23.1.2SPI模組功能 23.1.3SPI介面信號 23.1.4SPI介面的資料通信方式 23.1.5SPI模組內部結構 23.2SPI模組寄存器組 23.2.1SPI控制寄存器 23.2.2SPI狀態寄存器 23.2.3SPI資料寄存器 23

.2.4中斷允許寄存器2 23.2.5中斷優先順序寄存器 23.2.6控制SPI引腳位置寄存器 23.3SPI模組配置及時序 23.3.1SPI配置模式 23.3.2主/從模式的注意事項 23.3.3通過SS修改模式 23.3.4寫衝突 23.3.5資料模式時序 23.47段數碼管的驅動與顯示 23.4.1系統控制電路原理 23.4.27段數碼管原理 23.4.374HCT595原理 23.4.4系統軟體控制流程 23.4.5程式具體實現 第24章STC單片機CCP/PCA/PWM模組原理及實現 24.1CCP/PCA/PWM結構 24.2CCP/PCA/PWM寄存器組 24.2.1PCA工

作模式寄存器 24.2.2PCA控制寄存器 24.2.3PCA比較捕獲寄存器 24.2.4PCA的16位元數目器 24.2.5PCA捕獲/比較寄存器 24.2.6PCA模組PWM寄存器 24.2.7PCA模組引腳切換寄存器 24.3CCP/PCA/PWM工作模式 24.3.1捕獲模式 24.3.216位元軟體計時器模式 24.3.3高速脈衝輸出模式 24.3.4脈衝寬度調製模式 第25章STC單片機增強型PWM發生器原理及實現 25.1增強型PWM發生器簡介 25.2增強型PWM發生器相關寄存器組 25.2.1埠配置寄存器 25.2.2PWM配置寄存器 25.2.3PWM控制寄存器 25.2

.4PWM中斷標誌寄存器 25.2.5PWM外部異常控制寄存器 25.2.6PWM計數器 25.2.7PWM時鐘選擇寄存器 25.2.8PWM2翻轉計數器 25.2.9PWM2控制寄存器 25.2.10PWM3翻轉計數器 25.2.11PWM3控制寄存器 25.2.12PWM4翻轉計數器 25.2.13PWM4控制寄存器 25.2.14PWM5翻轉計數器 25.2.15PWM5控制寄存器 25.2.16PWM6翻轉計數器 25.2.17PWM6控制寄存器 25.2.18PWM7翻轉計數器 25.2.19PWM7控制寄存器 25.2.20PWM中斷優先順序控制寄存器 25.3生成單路PWM信號

25.4生成兩路互補PWM信號 25.5步進電機的驅動和控制 25.5.1五線四相步進電機工作原理 25.5.2步進電機28BYJ48電氣性能 25.5.3步進電機的驅動 25.5.4使用軟體驅動步進電機 25.5.5使用增強型PWM模組驅動步進電機 25.5.6設計下載和驗證 第26章RTX51作業系統原理及實現 26.1作業系統的必要性 26.1.1單任務程式 26.1.2輪詢程式 26.2作業系統基本知識 26.2.1作業系統的作用 26.2.2作業系統的功能 26.3RTX51作業系統的任務 26.3.1定義任務 26.3.2管理任務 26.3.3切換任務 26.4RTX51作業系統

內核函數 26.5RTX51作業系統實現 26.5.1RTX51作業系統實現1 26.5.2RTX51作業系統實現2 26.5.3RTX51作業系統實現3 第27章綜合專案實例: 風扇轉速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27.1專案需求分析 27.1.1劃分軟體和硬體邊界 27.1.2設計過程中的細節問題 27.2離散PID控制演算法及其參數 27.2.1離散PID控制演算法 27.2.2參數整定方法 27.3風扇原理、驅動和運動特性 27.3.1風扇原理 27.3.2風扇驅動 27.3.3風扇運動特性 27.4回饋信號處理方法 27.4.1比較器的硬體設置 27.4.2比較器的程式配置方案 27.4

.3比較器處理結果分析 27.5輸出測速信號的處理 27.5.1設計思路 27.5.2程式設計方案 27.6單片機串口資料通信 27.6.1設計思路 27.6.2現象分析 27.7PID控制演算法中關鍵問題 27.8系統的硬體結構原理圖 27.9控制系統設計代碼 27.10上位機應用程式開發 附錄ASTC單片機選型表636 附錄BSTC四軸飛行器643 附錄CGNTSMK2開發板原理圖645  

EDA 技術與Verilog HDL(第3版)

為了解決verilog自學的問題,作者黃繼業,陳龍,潘松 這樣論述: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EDA技術和Verilog HDL硬件描述語言,將Verilog HDL的基礎知識、編程技巧和實用方法與實際工程開發技術在Quartus II上很好地結合起來,使讀者通過本書的學習能迅速了解並掌握EDA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工程開發實用技術,為后續的深入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筆者依據高校課堂教學和實驗操作的規律與要求,並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工程設計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為目的,合理編排全書內容。全書共分為7 個部分:EDA技術的概述、Verilog HDL語法知識及其實用技術、Quartus II及LPM宏模塊的詳細使用方法、有限狀態機設計技術、16位實用CPU設計技術及創新實

踐項目、基於ModelSim的Test Bench仿真技術,以及基於MATLAB和DSP Builder平台的EDA設計技術及大量實用系統設計示例。除個別章節外,大多數章節都安排了相應的習題和大量針對性強的實驗與設計項目。書中列舉的Verilog HDL示例都經編譯通過或經硬件測試通過。 本書主要面向高等院校本、專科的EDA技術和Verilog HDL語言基礎課,推薦作為電子工程、通信、工業自動化、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對抗、儀器儀表、數字信號或圖像處理等學科專業和相關實驗指導課的教材用書或主要參考書,同時也可作為電子設計競賽、FPGA開發應用的自學參考書。與此教材配套的還有CAI教學課件

、實驗指導課件、實驗源程序和實驗設計項目相關的詳細技術資料等,讀者都可免費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