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ktronix邏輯分析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tektronix邏輯分析儀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周潤景崔婧寫的 Multisim電路系統設計與仿真教程 和張新喜的 Multisim 14電子系統仿真與設計(第2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機械工業 和機械工業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陳順同所指導 陳世耀的 一種用於氧化鎵微結構陣列切割的非等能量雙電阻電容放電電源研製 (2020),提出tektronix邏輯分析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非等能量雙電阻電容放電電源、氧化鎵、熱裂解、寬能隙。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博碩士班 陳文平所指導 林守國的 示波器的演進與使用測試差異性分析 (2017),提出因為有 示波器、垂直解析度、頻寬、取樣率、觸發的重點而找出了 tektronix邏輯分析儀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tektronix邏輯分析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Multisim電路系統設計與仿真教程

為了解決tektronix邏輯分析儀的問題,作者周潤景崔婧 這樣論述:

結合大量的實例,由淺入深地介紹了利用Multisim 14軟體的基本操作、高級功能、元件庫、各類儀錶以及進行電路設計與模擬的方法,並對音訊功率放大器、正負電壓可調直流穩壓源和5個數位電路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Multisim電路系統設計與模擬教程》還詳細地介紹了如何利用Multisim 14和LabVIEW 2015兩個軟體對系統進行聯合模擬,並通過幾個感測器測量系統的設計,說明了將LabVIEW虛擬儀器加入Multisim模擬電路中和將 Multisim導入LabVIEW虛擬儀器中不僅可以方便擴展系統的功能,還可提高整個系統的設計效率。《Multisim電路系統設計與模擬教程》所有電路都

通過實際驗證,每章都附有思考題與習題。 《Multisim電路系統設計與模擬教程》可供廣大的電子設計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自動化類專業的教材。 前言 第1章Multisim入門導航 1.1Multisim軟體簡介 1.2Multisim的安裝 1.3Multisim的基本介面 1.3.1功能表列 1.3.2標準工具列 1.3.3視圖工具列 1.3.4主工具列 1.3.5模擬工具列 1.3.6元件工具列 1.3.7儀器工具列 1.3.8設計工具箱 1.3.9電路工作區 1.3.10試算表視窗 1.3.11狀態列 1.3.12其他 1.4使用者介面與環境參數自訂 1

.4.1總體參數設置 1.4.2頁面屬性設置 1.4.3使用者介面自訂 1.5Multisim電路初步設計 1.5.1建立新電路圖 1.5.2元件操作與調整 1.5.3元件的連接 1.5.4節點的使用 1.5.5測試儀錶的使用 1.5.6電路文本描述 1.5.7電路模擬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Multisim電路設計進階 2.1擴展元件 2.1.1編輯元件 2.1.2新建元件 2.2電氣規則檢查 2.3大規模電路設計 2.3.1多頁平鋪設計 2.3.2子電路設計 2.3.3層次化設計 2.4電路設計嚮導 2.4.1555計時器設計嚮導 2.4.2濾波器設計嚮導 2.4.3共射極BJT放

大電路設計嚮導 2.4.4運算放大器設計嚮導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Multisim的元件庫與模擬儀器介紹 3.1Multisim的元件庫 3.1.1信號源庫(Sources) 3.1.2基本元件庫(Basic) 3.1.3二極體元件庫(Diodes) 3.1.4電晶體元件庫(Transistors) 3.1.5模擬元件庫(Analog) 3.1.6TTL元件庫(TTL) 3.1.7CMOS元件庫(CMOS) 3.1.8微控制器模組庫(MCU Module) 3.1.9高級外設元件庫(Advanced-Peripherals) 3.1.10其他數位元件庫(Misc Digital) 3

.1.11混合元件庫(Mixed) 3.1.12顯示元件庫(Indicator) 3.1.13功率元件庫(Power) 3.1.14混合類元件庫(Misc) 3.1.15射頻元件庫(RF) 3.1.16機電類元件庫(Electro-Mechanical) 3.1.17梯形圖元件庫(Ladder-Diagrams) 3.1.18連接器元件庫(Connectors) 3.1.19NI元件庫(NI-Components) 3.2常用儀錶 3.2.1萬用表(Multimeter) 3.2.2函數信號發生器(Function Generator) 3.2.3功率計(Wattmeter) 3.2.4雙通道

示波器(Oscilloscope) 3.2.5四通道示波器(Four-channel Oscilloscope) 3.2.6波特圖儀(Bode Plotter) 3.2.7頻率計數器(Frequency counter) 3.3高級模擬分析儀器 3.3.1字信號發生器(Word Generator) 3.3.2邏輯轉換儀(Logic Converter) 3.3.3邏輯分析儀(Logic Analyzer) 3.3.4伏安特性分析儀(IV Analyzer) 3.3.5失真度分析儀(Distortion Analyzer) 3.3.6頻譜分析儀(Spectrum Analyzer) 3.3.7

網路分析儀(Network Analyzer) 3.4其他儀器 3.4.1測量探針(Measurement Probe) 3.4.2電流探針(Current Probe) 3.4.3安捷倫(Agilent)虛擬儀器 3.4.4泰克(Tektronix)虛擬示波器 3.4.5LabVIEW虛擬儀器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4章模擬分析方法 4.1直流工作點分析(DC Operating Point Analysis) 4.1.1相關原理 4.1.2模擬設置 4.1.3實例模擬 4.2交流掃描分析(AC Sweep Analysis) 4.2.1相關原理 4.2.2模擬設置 4.2.3實例模擬

4.3瞬態分析(Transient Analysis) 4.3.1相關原理 4.3.2模擬設置 4.3.3實例模擬 4.4直流掃描分析(DC Sweep Analysis) 4.4.1相關原理 4.4.2模擬設置 4.4.3實例模擬 4.5單頻交流分析(Single Frequency AC Analysis) 4.5.1相關原理 4.5.2模擬設置 4.5.3實例模擬 4.6參數掃描分析(Parameter Sweep Analysis) 4.6.1相關原理 4.6.2模擬設置 4.6.3模擬實例 4.7雜訊分析(Noise Analysis) 4.7.1相關原理 4.7.2模擬設置 4.7

.3實例模擬 4.8蒙特卡羅分析(Monte Carlo Analysis) 4.8.1相關原理 4.8.2模擬設置 4.8.3實例模擬 4.9傅裡葉分析(Fourier Analysis) 4.9.1相關原理 4.9.2模擬設置 4.9.3實例模擬 4.10溫度掃描分析(Temperature Sweep Analysis) 4.10.1相關原理 4.10.2模擬設置 4.10.3實例模擬 4.11失真分析(Distortion Analysis) 4.11.1相關原理 4.11.2模擬設置 4.11.3實例模擬 4.12敏感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 4.12.1相

關原理 4.12.2模擬設置 4.12.3實例模擬 4.13最壞情況分析(Worst Case Analysis) 4.13.1相關原理 4.13.2模擬設置 4.13.3實例模擬 4.14零極點分析(Pole Zero Analysis) 4.14.1相關原理 4.14.2模擬設置 4.14.3實例模擬 4.15傳遞函數分析(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 4.15.1相關原理 4.15.2模擬設置 4.15.3實例模擬 4.16佈線寬度分析(Trace Width Analysis) 4.16.1相關原理 4.16.2模擬設置 4.16.3實例模擬 4.17批次處理

分析(Batched Analysis)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5章音訊功率放大器設計 5.1設計任務 5.1.1總體設計要求 5.1.2設計要求分級分解 5.2電晶體音訊功率放大器的設計 5.2.1OCL功率放大電路設計 5.2.2音調控制電路設計 5.2.3前置級的設計 5.2.4總體電路模擬分析 5.2.5硬體電路調試與電路散熱問題 5.3集成運放音訊放大電路設計 5.3.1前置放大電路設計 5.3.2音訊功率放大器二級放大電路設計 5.3.3功率放大電路設計 5.3.4Multisim綜合電路分析 5.4擴展電路設計 5.4.1直流穩壓源設計 5.4.250Hz陷波器設計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6章直流穩壓源的設計 6.1設計要求 6.2整流電路 6.2.1半波整流電路 6.2.2變壓器中心抽頭式全波整流電路 6.2.3橋式全波整流電路 6.3電容濾波電路 6.4整流濾波電路參數選取方法 6.4.1變壓器的選擇 6.4.2整流二極體的選擇 6.4.3濾波電容的選擇 6.5穩壓電路 6.5.1穩壓二極體穩壓電路 6.5.2簡單三端穩壓器穩壓電路 6.5.3輸出電壓可調的穩壓電路 6.5.4基準電源的設計 6.5.5負電壓跟隨設計 6.5.6穩壓器設計主要技術參數 6.6可調直流穩壓源設計與Multisim模擬 6.6.1電路設計 6.6.2電路模擬分析 本章小結 習題

與思考題 第7章數位電路設計實例 7.1110序列檢測器電路分析 7.1.1設計目的 7.1.2設計任務 7.1.3設計思路 7.1.4設計過程 7.1.5系統模擬 7.2RAM記憶體電路分析 7.2.1設計目的 7.2.2設計任務 7.2.3設計原理 7.2.4系統模擬 7.3競賽搶答器電路分析——數位單週期脈衝信號源與數位分析 7.3.1設計目的 7.3.2設計任務 7.3.3設計原理 7.3.4系統模擬及電路分析 7.4A-D、D-A轉換 7.4.1設計目的 7.4.2設計任務 7.4.3設計思路 7.4.4系統模擬及電路分析 7.5數控直流穩壓電源電路 7.5.1設計目的 7.5.2設

計任務 7.5.3設計原理 7.5.4各組成模組電路詳解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Multisim與自訂LabVIEW虛擬儀器 8.1LabVIEW軟體介紹 8.1.1LabVIEW軟體的特點與功能 8.1.2LabVIEW虛擬儀器的介紹 8.2Multisim 和LabVIEW的聯合模擬軟體要求 8.3創建LabVIEW輸入儀器的虛擬範本介紹 8.3.1視窗操作部分 8.3.2資料傳輸部分 8.4Multisim中導入LabVIEW虛擬儀器的方法 8.4.1需要考慮的問題 8.4.2創建LabVIEW輸入儀器 8.4.3正確創建LabVIEW儀器的要點 8.5資料獲取與虛擬儀器 8.5

.1資料獲取基礎 8.5.2類比輸入信號源類型 8.5.3類比輸入/輸出信號的連接 8.5.4數位輸入/輸出信號的連接 8.5.5資料獲取卡的應用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9章小型稱重系統設計 9.1設計任務 9.2測量電路原理與設計 9.2.1感測器模型的建立 9.2.2橋路部分電路原理 9.2.3放大電路原理 9.2.4綜合電路設計 9.2.5綜合電路模擬 9.2.6實驗資料處理 9.3LabVIEW虛擬儀器設計 9.4將LabVIEW虛擬儀器導入到Multisim 9.4.1虛擬儀器的設計 9.4.2測試儀器功能 9.5將Multisim導入LabVIEW 9.5.1在Multisim

中添加LabVIEW交互介面 9.5.2在LabVIEW中創建一個數字控制器 9.5.3放置Multisim Design VI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10章鉑電阻溫度測量系統設計 10.1設計任務 10.2電路設計 10.2.1感測器模型的建立 10.2.2測量電路組成與原理 10.2.3整體電路分析與設計 10.2.4實驗資料處理 10.3LabVIEW虛擬儀器設計 10.4將LabVIEW虛擬儀器導入到Multisim 10.4.1虛擬儀器的設計 10.4.2測試儀器功能 10.5將Multisim導入LabVIEW 10.5.1在Multisim中添加LabVIEW交互介面 10.

5.2在LabVIEW中創建一個數字控制器 10.5.3放置Multisim Design VI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11章熱電偶溫度測量系統設計 11.1設計任務 11.2電路原理與設計 11.2.1感測器模型的建立 11.2.2溫度補償電路的設計 11.2.3放大電路設計 11.2.4直流穩壓源設計 11.2.5綜合電路模擬 11.3LabVIEW虛擬儀器設計 11.4將LabVIEW導入Multisim中 11.4.1虛擬儀器的設計 11.4.2測試儀器功能 11.5將Multisim導入LabVIEW 11.5.1在Multisim中添加LabVIEW交互介面 11.5.2在La

bVIEW中創建一個數字控制器 11.5.3放置Multisim Design VI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12章霍爾感測器位移測量系統設計 12.1設計要求 12.2電路原理與設計 12.2.1感測器模型建立 12.2.2放大電路設計 12.2.3電路模擬分析 12.3LabVIEW顯示模組設計 12.4將LabVIEW導入Multisim中 12.4.1虛擬儀器的設計 12.4.2測試儀器功能 12.5將Multisim導入LabVIEW 12.5.1在Multisim中添加LabVIEW交互介面 12.5.2在LabVIEW中創建一個數字控制器 12.5.3放置Multisim De

sign VI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 附錄常用邏輯符號對照表 參考文獻

一種用於氧化鎵微結構陣列切割的非等能量雙電阻電容放電電源研製

為了解決tektronix邏輯分析儀的問題,作者陳世耀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開發一種「非等能量雙電阻電容放電電源」,並應用於氧化鎵高深寬比微細結構陣列的加工研究。氧化鎵係由氧原子與鎵原子化合而成的寬能隙半導體材料,廣用於高功率元件,具高硬度與高脆性,不易切削加工,目前多以蝕刻方式成形,但蝕刻速度慢,且不易成形高深寬比結構。寬帶隙材料可降低能耗,降低能耗不僅減少了功率損耗,且可使系統微小化,與矽的解決方案相比,降低了成本。不過,常溫狀態下,材料能隙愈大,絕緣性愈高,因此本研究以歐姆接觸原理,於氧化鎵表面製作導電電極,使其呈現微弱導電特性。因此,透由高頻火花熔蝕,將材料中的氧移除,鎵便能從材料中快速剝落,氧化鎵微結構即可被快速成形。所以本研究提出一種「非等能量

雙電阻電容放電電源」的電路設計。「非等能量雙電阻電容放電電源」由「元件可程式邏輯閘陣列(FPGA)」控制放電迴路的等頻率放電時間,並以100 pF/200 pF的雙電容當迴路放電電容,以便創造出高頻、高低峰及短脈衝的放電電流波列。高峰值電流負責汽化、熔蝕及移除氧化鎵材料,低峰值電流負責移除氧化鎵的放電殘渣及熔蝕毛邊,並提供介電液將放電殘渣沖離的放電休止時間。實驗結果顯示,就放電加工而言,比較起鋁合金,氧化鎵有更高的材料移除率,主要原因為氧化鎵在放電高溫作用下,會發生熱裂解(Pyrolysis),當氧被去除後,材料會以小塊狀模式剝落,可加速材料移除。且在設計的「非等能量雙電阻電容放電電源」作用下

,可成功切割出柱狀微結構陣列及片狀曲面微結構,且微細結構陣列皆能成形平滑曲面結構,槽寬與表面粗糙度值分別可達24.5 µm與Ra0.188 µm,特徵形狀具高一致性,毛邊與邊緣崩落量都很少;相較於蝕刻技術,不但速度快,更可達高深寬比,加工效率明顯提升,證實「非等能量雙電阻電容放電電源」適用於寬能隙材料的加工,期望此項技術未來能應用於光電產業。

Multisim 14電子系統仿真與設計(第2版)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file_put_contents(/var/www/html/prints/public/images/books_new/CN1/147/70/CN11470321.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Filename: 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Number: 140

Backtrac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140
Function: file_put_contents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views/article_v2.php
Line: 248
Function: coverWebp_onlin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controllers/Pages.php
Line: 662
Function: view

File: /var/www/html/prints/public/index.php
Line: 319
Function: require_once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getimagesize(/var/www/html/prints/public/images/books_new/CN1/147/70/CN11470321.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Filename: 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Number: 62

Backtrac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62
Function: getimagesiz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142
Function: coverWebp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views/article_v2.php
Line: 248
Function: coverWebp_onlin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controllers/Pages.php
Line: 662
Function: view

File: /var/www/html/prints/public/index.php
Line: 319
Function: require_once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Filename: 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Number: 64

Backtrac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64
Function: _error_handler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142
Function: coverWebp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views/article_v2.php
Line: 248
Function: coverWebp_onlin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controllers/Pages.php
Line: 662
Function: view

File: /var/www/html/prints/public/index.php
Line: 319
Function: require_once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Filename: 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Number: 66

Backtrac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66
Function: _error_handler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142
Function: coverWebp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views/article_v2.php
Line: 248
Function: coverWebp_onlin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controllers/Pages.php
Line: 662
Function: view

File: /var/www/html/prints/public/index.php
Line: 319
Function: require_once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Filename: 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Number: 68

Backtrac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68
Function: _error_handler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142
Function: coverWebp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views/article_v2.php
Line: 248
Function: coverWebp_onlin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controllers/Pages.php
Line: 662
Function: view

File: /var/www/html/prints/public/index.php
Line: 319
Function: require_once

為了解決tektronix邏輯分析儀的問題,作者張新喜 這樣論述: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NIMultisim14電路模擬軟體的特點和使用方法,對基於該軟體的電路模擬與分析、單片機系統設計模擬、梯形圖程式設計模擬、Multisim14與LabVIEW聯合模擬、虛擬麵包板和虛擬ELVIS等內容作了詳細介紹,並結合實例介紹了Multisim14在電路分析、類比電路設計、數位電路設計和電路故障診斷中的應用。 本書可作為大專院校師生學習Multisim的教材,也可作為電子系統設計領域工程技術人員或電子設計愛好者的參考書。 前言 第1章緒論 11電子技術的教與學 12NI電子學教育平臺 121概念 122NI電子學教育平臺的構成 123實驗範例 13Mu

ltisim 14的新特點 第2章快速入門 21NI Multisim 14套件概況 22NI Multisim 14原理圖的輸入和模擬 221原理圖的輸入 222電路功能模擬 223報告輸出 第3章操作環境 31主介面功能表命令 311檔菜單 312編輯功能表 313視圖菜單 314放置菜單 315MCU菜單 316模擬菜單 317檔案傳輸菜單 318工具功能表 319報表功能表 3110選項功能表 3111視窗功能表 3112説明功能表 32常用工具列 321標準工具列 322主要工具列 323流覽工具列 324元器件工具列 325模擬工具列 326探針工具列 327梯形圖工具列 328儀

器庫工具列 329其他功能 第4章基本操作 41創建電路視窗 411設置介面大小 412顯示/隱藏表格、標題框和頁邊框 413選擇符合標準 414元器件放置模式設置 415選擇電路顏色 416為元器件的標識、標稱值和名稱設置字體 42元器件的選取 43放置元器件 431選擇元器件和使用流覽視窗 432使用“In Use List 433移動一個已經放好的元器件 434複製/替換一個已經放置好的元器件 435設置元器件的顏色 44連線 441自動連線 442手動連線 443自動連線和手動連線相結合 444定制連線方式 445修改連線路徑 446設置連線顏色 45手動添加結點 46旋轉元器件 47

設置元器件屬性 471顯示已被放置的元器件的識別資訊 472查看已放置的元器件的標稱值或模型 473為放置好的元器件設置錯誤 474自動設置錯誤 48從電路中尋找元器件 49標識 491更改元器件標識和屬性 492更改結點編號 493添加標題框 494添加備註 495添加說明 410虛擬連線 411子電路和層次化 4111子電路與層次化概述 4112建立子電路 4113為電路添加子電路 412列印電路 413放置匯流排 414使用彈出功能表 4141沒有選中元器件時彈出菜單 4142選中元器件時彈出菜單 4143菜單來自于選中的連線 第5章虛擬儀器 51虛擬儀器概述 511認識虛擬儀器 512

使用虛擬儀器的注意事項 513虛擬儀器分類 52類比儀器 521數字萬用表 522函數信號發生器 523功率表 524雙蹤示波器 525四通道示波器 526博多圖儀 527頻率儀 528伏安特性圖示儀 529失真度分析儀 53數位儀器 531數位信號發生器 532邏輯分析儀 533邏輯轉換儀 54射頻儀器 541頻譜分析儀 542網路分析儀 55類比Agilent、Tektronix 真實儀器 551Agilent33120A型函數發生器 552Agilent34401A型數字萬用表 553Agilent54622D型數字示波器 554TektronixTDS2024型數字示波器 56測試探針

第6章虛擬麵包板與3D ELVIS 61麵包板概述 62虛擬麵包板的設置和屬性 621麵包板的設置 622麵包板的屬性 63麵包板上搭接電路 6313D View麵包板上搭接電路 632元器件放置到麵包板 633元器件引腳之間連線 634流覽元器件資訊 635流覽麵包板 636麵包板上連線的明細表 637麵包板上連線的檢查 643D ELVIS 641NI ELVIS 概述 642Virtual ELVIS組成 65Virtual ELVIS I design 651Virtual ELVIS I design介面介紹 652Virtual ELVIS中儀器連接及應用 653應用Virtua

l ELVIS範例 66原型板與平臺 661元器件的放置及連線 662NI ELVIS 3種版本的區別 第7章Multisim 14與LabVIEW聯合模擬 71系統要求 72LabVIEW軟體入門 721虛擬儀器的構成 722LabVIEW的操作選板 723創建虛擬儀器 73Multisim 14中的LabVIEW儀器 74LabVIEW儀器導入Multisim 14中的方法 741複製與重命名一個工程範本 742指定介面資訊 743創建自訂儀器 744導入一個自訂儀器到Multisim 14軟體中 第8章Multisim 14的模擬分析方法 81互動式模擬 82直流工作點分析 83交流掃描

分析 84瞬態分析 85直流掃描分析 86單頻交流分析 87參數掃描分析 88雜訊分析 89蒙特卡羅分析 810傅裡葉分析 811溫度掃描分析 812失真分析 813靈敏度分析 814最壞情況分析 815雜訊係數分析 816極點-零點分析 817傳遞函數分析 818線寬分析 819批次處理分析 820用戶自訂分析 第9章Multisim 14在電路分析中的應用 91結點電壓法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911結點電壓法 912模擬實驗與分析 92大衛南定理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921大衛南定理 922模擬實驗與分析 93疊加定理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931疊加定理 932模擬實驗與分析 94一階RC電路的模擬實

驗與分析 941一階RC電路 942模擬實驗與分析 95RLC串聯電路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951RLC串聯電路 952RLC串聯電路的瞬態響應實驗與分析 953RLC串聯電路的正弦穩態實驗與分析 954RLC串聯電路的諧振和頻率特性實驗與分析 96三相電路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961三相電路 962模擬實驗與分析 第10章Multisim 14在類比電路中的應用 101二極體電路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1011二極體特性 1012二極體整流電路的實驗與分析 1013二極體箝位元電路的實驗與分析 1014穩壓管電路的實驗與分析 102單管共射放大電路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1021單管放大電路 1022模擬實驗與

分析 103集成運放負反饋放大電路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1031集成運放負反饋放大電路 1032比例放大電路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1033加法運算電路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1034減法運算電路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1035有源濾波器電路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104RC正弦波振盪器及其應用電路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1041正弦波振盪器 1042RC正弦波振盪器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1043電子琴原理電路的實驗與分析 105電壓比較器及其應用電路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1051電壓比較器 1052電壓比較器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1053矩形波發生器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1054監測報警系統的模擬實驗與分析 106直流穩壓電源的模擬實驗與分

析 1061直流穩壓電源 1062模擬實驗與分析 第11章Multisim 14在數位電路中的應用 111組合邏輯電路的模擬與分析 1111邏輯函數的化簡 1112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 1113編碼器 1114解碼器 1115資料選擇器 1116數值比較器 1117加法器 1118競爭冒險 112時序邏輯電路的模擬與分析 1121基本觸發器 1122移位暫存器 1123基本計數器 1124555計時器模擬與分析 113A-D與D-A轉換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1131A-D轉換電路的模擬分析 1132D-A轉換電路的模擬分析 114多功能數位鐘設計 1141數位鐘功能分析 1142數位鐘各單元電路設計

1143數位鐘集成設計與模擬 第12章MultiMCU單片機模擬 121MultiMCU單片機模擬平臺介紹 122單片機模擬電路的建立 123單片機程式設計語言及編譯連接 1231應用組合語言編寫單片機應用程式 1232應用C語言編寫單片機應用程式 1233應用協力廠商編譯器生成可執行檔 124單片機線上調試 1241MultiMCU線上調試功能介紹 1242單步線上調試應用程式 125單片機系統模擬實例 1251用8051單片機實現波形發生器的模擬 1252用8051單片機實現流水燈的模擬 1253用PIC單片機實現液晶顯示流動字元的模擬 第13章Multisim 14與梯形圖程式模擬 1

31概況 132梯形圖的創建 1321梯形圖程式設計語言概述 1322梯形圖程式設計 133梯形圖中的“與”“或”邏輯 134梯形圖程式設計元素(指令) 135可編程式控制器應用 1351多地控制一燈 1352儲藏罐的液面控制 1353傳送帶的控制 1354十字路口交通燈的控制 第14章Multisim 14在電路故障診斷中的應用 141電路故障診斷概述 1411電路故障診斷的基本概念 1412電路故障診斷的常用方法 142模擬實驗在埠UI曲線測試法中的應用 143模擬分析在故障字典法中的應用

示波器的演進與使用測試差異性分析

為了解決tektronix邏輯分析儀的問題,作者林守國 這樣論述:

在半導體製造技術的快速發展下,根據摩爾定律,積體電路中的電晶體數量以每1.5年倍增成長,使得硬體電路中之積體電路持續朝向小型尺寸、高速與低功率發展。而示波器(Oscilloscope)對硬體工程師的重要性,如同眼睛對人類的重要一般,人們可以透過眼睛觀察這複雜變化的世界,而”電”卻是看不到的,於是科學家們發明示波器來解決此問題,將電的訊號轉換成波形來呈現,能了解電壓及時間的變化量,進階的分析電氣特性所代表的訊息,且透過示波器將電子科技推向無盡的未來。然而早期發明的類比示波器,並不能觀看暫態瞬間的波形及紀錄保留資料檔,已無法滿足工程人員的需求,隨著科技的進步,數位儲存示波器的誕生,改變了工程師的

使用習性,運用類比數位轉換(ADC)技術,提高頻寬、取樣率、及擷取記憶深度、特殊的觸發電路、精準的自動參數量測、多元的數學運算、實用的遠端監控,大幅提升示波器的使用功能,無論是複雜難以理解的信號,還是異常難懂的波形變化,皆能輕易的被找出來,加以解決問題的根本。選擇一台精良又實用的示波器,對研發人員及工程師是相對重要的,但大部分的使用者,對其規格特性不甚了解,往往將量測到的錯誤波形訊息,當做是真實信號,而誤判結果,故提出此論文來比對其差異性及提供有效正確的使用方式,加以導正,提高其工作效率,論文的主要內容是探討示波器的演進過程、認識規格、基本操作及進階的產業需求應用,最後探討未來發展的趨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