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 22免安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spss 22免安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正昌,賈俊平寫的 統計分析與R(2版) 和陳正昌的 SPSS與統計分析(2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五南所出版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周榮昌所指導 呂翊豪的 中台灣汽/機車酒駕者累犯及酒精鎖安裝意願及願付價格之研究 (2021),提出spss 22免安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酒駕累犯、酒精鎖、家庭生命週期、探索式因素分析、羅吉特回歸模式、雙門檻回歸模式、AUDIT。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健康事業管理研究所 陳世欣所指導 李君峰的 臺灣地區藍領清潔人員睡眠時數與倦怠-以心理健康為中介變項 (2021),提出因為有 藍領、清潔產業、睡眠時數、工作倦怠、個人倦怠、心理健康的重點而找出了 spss 22免安裝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spss 22免安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統計分析與R(2版)

為了解決spss 22免安裝的問題,作者陳正昌,賈俊平 這樣論述:

  ※ R正逐步成為統計分析的主流。   ※ 每章開頭簡短扼要提醒該種統計方法適用的情境。   ※ 強調各種統計方法的基本假定,避免誤用工具。   ※ 內容涵蓋多數的單變量統計方法,以及常用的多變量分析技術。   ※ 本書可供基礎統計學及進階統計學教學之用。   ※ 配合研究生及學者進行量化研究分析與撰寫論文之需。   精熟應用統計軟體,是研究人員與資料分析人員須具備的基本能力。目前有許多統計軟體可供選擇,然而,多數都需要付費購買,也無法免費升級,通常不是個別人員可以負擔得起。R統計軟體免費,而且功能強大,包含眾多的程式套件,提供大多數統計軟體的全部分析方法;此外,R還可

以自行編寫程式,完成自建模型的求解和分析。甚至,像SPSS或Stata等統計軟體也可以直接調用R,擴充其分析功能。現在,R統計軟體正逐步成為統計分析的主流。   全書共分為九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章):R的安裝、資料處理及初步分析之簡介。   第二部分(第2章及第3章):統計圖表及描述統計。   第三部分(第4章):各種機率分配簡介,也是本書各章統計方法的基礎。   第四部分(第5章及第6章):說明平均數的區間估計及統計檢定的基本概念。         第五部分(第7章至第15章):平均數差異檢定,分別針對t 檢定及各種變異數分析加以說明。   第六部分(第16章至第18章):變數間的

相關分析,含簡單相關、偏相關及典型相關。   第七部分(第19章及第20章):迴歸分析,含簡單及多元迴歸。   第八部分(第21章及第22章):卡方檢定,進行質性變數的分析。   第九部分(第23章至第25章):分析量表的效度及信度。  

中台灣汽/機車酒駕者累犯及酒精鎖安裝意願及願付價格之研究

為了解決spss 22免安裝的問題,作者呂翊豪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影響汽機車酒駕者累犯之重要因素,以及影響汽機車酒駕者安裝酒精鎖的意願及願付價格。調查對象為 2020 年中台灣道安講習課程學員,凡遭取締違規之酒駕者均須參加此課程;調查內容包含酒駕者社會經濟特性、家庭生命週期特性、酒精鎖與酒駕認知特性、酒駕取締前後飲酒模式與自我健康評估的特性、旅次變化特性。本研究利用 Logistic 回歸模式分別建立影響汽機車酒駕者累犯的模式,校估結果顯示:AUDIT 評分、酒測值和酒駕頻率等變量都顯著影響累犯的可能性。在家庭生命週期方面,已婚且子女年齡在 1 至 5 歲之間的酒駕者較不會酒駕累犯,因為遭受道德與經濟方面的更高約束較不會酒駕累犯。汽車酒駕取締過後

有機車作為替代運具者更有可能成為酒駕累犯。本研究利用 Double-Hurdle 模式分別建立影響汽機車酒駕者模式,顯著變數包含:酒精鎖認同度、汽車持有數、大學以下學歷、低收入者皆顯著影響參與意願及願付價格;酒駕取締前後皆被 Alo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Test (AUDIT)歸類於高風險飲酒者的酒駕者,越願意安裝且支付較高價格,並且隨著飲酒風險水平的增加,對強制性酒精鎖的偏好更加強烈;自我健康狀況評估下降者較願意安裝且出更高價格,可能了解到健康每況愈下,想透過參與酒精鎖計畫改善其健康狀態;酒駕取締後使用機車作為汽車的替代運具者,較傾向安裝酒精鎖及

出價。本研究建議透過以下之措施減少汽機車酒駕者累犯的可能性,例如:同時吊扣、吊銷汽機車駕照、利用酒精鎖限制駕駛權,或提高警察取締頻率,皆能有效地減少酒駕的可能性;為解決酒駕者酒精消費問題,透過將高風險飲酒者與高濃度吹氣酒駕者列入日後重點追蹤的對象,亦可避免酒駕累犯。建議透過以下之措施提升酒精鎖安裝率:經濟較難以負擔的家庭,應給予酒精鎖費用的補助,以激勵酒精鎖的安裝率;吊扣、吊銷駕照期限過長,導致酒駕者透過旅次數的降低規避安裝酒精鎖所需的成本,若能給予自願安裝酒精鎖者縮短吊扣、吊銷駕照期限的寬容待遇,應可提高安裝酒精鎖的意願。

SPSS與統計分析(2版)

為了解決spss 22免安裝的問題,作者陳正昌 這樣論述:

本書特色   ●詳細說明資料輸入、分析步驟、報表解讀及撰寫結果,有助於順利完成論文   ●兼具統計基本概念與統計報表軟體,有助於掌握統計原理。   ●使用SPSS 24版最新統計軟體,有助於快速完成統計分析。   ●作者親自錄製SPSS操作過程影音,條理清晰、學習無障礙。   ‧本書資料檔請至五南網站www.wunan.com.tw,輸入書號1H84,即可找到下載處。   ‧線上影音教學觀賞:goo.gl/qp2Tkl。   本書包羅多數的單變量統計方法,以及常用的多變量分析技術,主要提供基礎統計學及進階統計學教學之用,可配合研究生及學者進行量化研究分析與撰寫論文之需。   書中所需的

資料檔,可至五南網站下載。作者更針對統計方法,親自錄製操作過程,以期協助讀者更順利完成統計分析工作。 作者簡介 陳正昌   現任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博士   著作   《統計分析與R》(五南)   《SPSS與統計分析》(五南)   《Minitab與統計分析》(五南)   《多變量分析方法》(五南)   《基礎統計學》(鼎茂)   《行為及社會科學統計學》(復文)   《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新學林) 序 第1章 IBM SPSS 及 Amos 簡介 1.1 SPSS 統計軟體簡介 1.2 安裝 IBM SPSS Statist

ics 24 版 1.3 進入 SPSS 系統  1.4 SPSS 操作環境設定 1.5 Amos 統計軟體簡介 1.6 安裝 Amos 24 版  1.7 進入 Amos 系統  1.8 Amos 操作環境設定與模型繪製  第2章 登錄資料 2.1 使用 SPSS 登錄資料 2.2 使用 Excel 登錄資料  2.3 在 SPSS 中讀取 Excel 資料檔 2.4 在 SPSS 中讀取文字資料檔 第3章 資料處理 3.1 資料除錯  3.2 反向題之處理 3.3 變數之運算 3.4 重新分組 3.5 標準分數─直線轉換 第4章 統計圖表 4.1 次數分配表 4.2 長條圖 4.3

集群長條圖 4.4 堆疊長條圖  4.5 圓餅圖 4.6 直方圖 4.7 折線圖  4.8 時間序列圖 4.9 盒形圖 4.10 莖葉圖  第5章 描述統計  5.1 基本統計概念  5.2 範例  5.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5.4 報表解讀  第6章 平均數信賴區間估計 6.1 基本統計概念  6.2 範例 6.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6.4 報表解讀 6.5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 第7章 檢定的基本概念  7.1 虛無假設與對立假設 7.2 雙尾檢定與單尾檢定  7.3 第一類型錯誤與第二類型錯誤  7.4 裁決的方法與規準 第8章 單一樣本 t 檢定 8.1 基

本統計概念 8.2 範例 8.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8.4 報表解讀 8.5 計算效果量 8.6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 8.7 單一樣本 t 檢定的假定 第9章 相依樣本 t 檢定  9.1 基本統計概念 9.2 範例 9.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9.4 報表解讀  9.5 計算效果量  9.6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  9.7 相依樣本 t 檢定的假定 第10章 獨立樣本 t 檢定 10.1 基本統計概念  10.2 範例  10.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10.4 報表解讀  10.5 計算效果量  10.6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 10.7 獨立樣本 t

檢定的假定 第11章 單因子獨立樣本變異數分析 11.1 基本統計概念 11.2 範例  11.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事後比較) 11.4 報表解讀(事後比較)  11.5 計算效果量  11.6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事後比較) 11.7 事前比較  11.8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事前比較)  11.9 報表解讀(事前比較) 11.10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事前比較) 11.11 單因子獨立樣本變異數分析的假定  第12章 單因子相依樣本變異數分析 12.1 基本統計概念 12.2 範例 12.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12.4 報表解讀  12.5 計算效果

量 12.6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  12.7 單因子相依樣本變異數分析的假定 第13章 二因子獨立樣本變異數分析 13.1 基本統計概念 13.2 範例 13.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13.4 報表解讀 13.5 計算效果量 13.6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 13.7 二因子獨立樣本變異數分析的假定 第14章 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 14.1 基本統計概念  14.2 範例  14.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14.4 報表解讀 14.5 計算效果量 14.6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 14.7 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的假定  第15章 單因子獨立樣本共變數分析 15

.1 基本統計概念 15.2 範例 15.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15.4 報表解讀  15.5 計算效果量  15.6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  15.7 單因子獨立樣本共變數分析的假定 第16章 單因子獨立樣本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16.1 基本統計概念 16.2 範例 16.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16.4 報表解讀 16.5 計算效果量 16.6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 16.7 單因子獨立樣本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的假定 第17章 Pearson 積差相關 17.1 基本統計概念 17.2 範例 17.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17.4 報表解讀 17.5 計算效果量

  17.6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 17.7 Pearson 積差相關的假定 第18章 偏相關 18.1 基本統計概念 18.2 範例 18.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18.4 報表解讀 18.5 計算效果量  18.6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  18.7 偏相關的假定  第19章 典型相關 19.1 基本統計概念 19.2 範例  19.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19.4 報表解讀  19.5 計算效果量 19.6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  19.7 典型相關的假定 第20章 簡單迴歸分析 20.1 基本統計概念  20.2 範例 20.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20.4 報表解讀 20.5 計算效果量 20.6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  20.7 簡單迴歸分析的假定 第21章 多元迴歸分析 21.1 基本統計概念 21.2 範例 21.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21.4 報表解讀 21.5 計算效果量 21.6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  21.7 多元迴歸分析的假定  第22章 卡方適合度檢定  22.1 基本統計概念  22.2 範例  22.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22.4 報表解讀 22.5 計算效果量 22.6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 22.7 卡方適合度檢定的假定 第23章 卡方同質性與獨立性檢定 23.1 基本統計

概念 23.2 範例 23.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23.4 報表解讀 23.5 計算效果量 23.6 以 APA 格式撰寫結果 23.7 卡方同質性與獨立性的假定 第24章 試探性因素分析 24.1 基本統計概念 24.2 範例 24.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24.4 報表解讀  24.5 撰寫結果 第25章 驗證性因素分析 25.1 基本統計概念 25.2 範例  25.3 使用 SPSS Amos 進行分析 25.4 報表解讀 25.5 撰寫結果 第26章 信度分析 26.1 基本統計概念 26.2 範例 26.3 使用 SPSS 進行分析 26.4 報表解讀 26.5

撰寫結果  參考書目 序   《SPSS與統計分析》是在《行為及社會科學統計學─統計軟體應用》(巨流圖書公司出版)及《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與張慶勳教授合著)兩本專書的基礎上,搭配最新版之SPSS統計軟體改寫而來。本書包羅了多數的單變量統計方法,以及常用的多變量分析技術,主要提供基礎統計學及進階統計學教學之用,也配合研究生及學者進行量化研究分析與撰寫論文之需。 全書共分為九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是SPSS 24版(含Amos 24版)的安裝及操作介面說明。第二部分(第2章及第3章)在說明使用SPSS登錄資料及進行資料處理。第三部分(第4章及第5章)是描述

統計。第四部分(第6章及第7章)在說明平均數之區間估計及統計檢定的基本概念。第五部分(第8章至16章)為平均數差異檢定,分別針對t檢定及各種變異數分析加以說明。第六部分(第17章至19章)是變數間的相關分析,含簡單相關、偏相關,及典型相關。第七部分(第20章及第21章)為迴歸分析,含簡單及多元迴歸。第八部分(第22章及第23章)是卡方檢定,在進行質性變數的分析。第九部分(第24章至第26章)在分析量表的信度及效度,同時包含試探性及驗證性因素分析。   第8章至第26章都涵蓋八個重點。首先,每章開頭提醒該種統計方法適用的情境,敘述雖然簡短,卻相當重要。其次,簡要說明基本統計概念,建議讀者仔細閱

讀這一節的內容。接著,使用各學科領域的範例資料,並提出研究問題及統計假設。第四,配合SPSS進行分析,此部分都有詳盡的畫面截圖及操作說明,有助於讀者自行完成統計分析。第五,分析所得的報表都逐一加以解讀,並針對重要的統計量數說明計算方法。第六,針對目前各學術期刊都強調的效果量(effect size)加以介紹。第七,將分析發現以APA格式寫成研究結果。最後,強調該種統計方法的基本假定,避免誤用工具。   本書能夠再版,首先要感謝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慨允出版,張毓芬副總編輯細心規劃,侯家嵐主編居間聯繫,劉祐融責任編輯接續再版事務,陳俐君、鐘秀雲協助校對工作。其次,要感謝內子林素秋老師多次審閱初稿,並

提出建議。讀者對於前述兩本書的支持,歷年教導過學生的回饋及提問,也是促使個人不斷學習的動力。在授課過程中,研究生針對第一版指出一些錯誤,在此一併致謝。   書中所用的資料,請到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網站,或是陳正昌教學網站中的「個人著作」區下載。針對每一種統計方法,我都親自錄製了操作過程,讀者可以在YouTube網站觀看,網址為:goo.gl/qp2Tkl。   本書改寫前後花了一年的時間,期間曾經疑惑困頓,也經常熬夜撰稿。此次再版,主要針對已知錯誤加以修改,第一章則改用SPSS 24版及Windows 10介面。雖然在出版過程中投入許多心力,但是難免會有疏漏之處,敬請讀者不吝來信指教。個人的聯

絡方式如下:   教學網站:faculty.nptu.edu.tw/~chencc/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陳正昌 謹誌於屏東大學 2017 年 6 月 第七章 檢定的基本概念  進行假設檢定時,主要有以下三個步驟。  1.根據研究假設寫出虛無假設(null hypothesis, H0)及對立假設(alternative hypothesis, H1 或Ha)。  2.宣稱願犯的第一類型錯誤的大小,並劃定拒絕區。  3.進行統計分析、做裁決,並解釋結果。  以下將針對相關概念加以說明。 7.1 虛無假設與對立假設  對立假設通常是研究者想蒐集證據

予以支持的假設,虛無假設通常是研究者想要蒐集證據予以推翻的假設(賈俊平,2017)。  進行研究時,研究者會以疑問句的形式敘述待答問題,例如:屏東縣便利商店顧客單次平均消費額與100元是否有差異?此時,我們通常都寫成肯定的句型,並將其化為研究假設:  屏東縣便利商店顧客單次平均消費額與100 元有顯著差異。  進行統計分析時,此研究假設通常直接化為對立假設,並選用適當的母數符號來表示。因此,其對立假設便為:    H1:μ ≠ 100  雖然研究者關心的研究假設是化成對立假設,但是進行統計分析時,卻是對虛無假設加以檢定,藉由對虛無假設的否證,間接支持對立假設(也就是研究假設)。虛無假設應與對立

假設相反,且包含等號,因此寫為:    H0:μ = 100 綜言之,上述問題的統計假設是:    H0:μ = 100H1:μ ≠ 100  在司法上,我們通常持「無罪推定原則」,因此人們不必證明自己無罪。如果檢察官懷疑某個人犯了某項罪,就需要拿出人證、物證等證據,以支持「某人犯罪」的假設。法官如果相信了檢察官的證據,做出有罪的判決,就類似拒絕虛無假設,因此在牢裡服刑的犯人,通常被認為是有罪的(當然,也可能誤判)。反之,如果法官認為證據不足,「不能拒絕」虛無假設,釋放了嫌犯,此時只能說「目前的證據不足,無法使犯人被判刑」,卻不能因此就證明「嫌犯是清白的」(也就是「接受」虛無假設),所以,未被

判刑的嫌犯,不一定未犯罪(也就是可能被誤放)。 7.2 雙尾檢定與單尾檢定  在前述的檢定中,研究者只關心:    母群的單次消費平均數與100 元是否有差異?  而不關心究竟是「多於100 元」或是「少於100 元」,此檢定形式稱為雙尾檢定(two tailed test,或稱雙側檢定)的問題(拒絕區位在兩側,如圖7-1)。 圖7-1 雙尾檢定 如果研究者關心:    屏東縣便利商店顧客單次平均消費額是否高於100 元?  其研究假設為:    屏東縣便利商店顧客單次平均消費額高於100 元。

臺灣地區藍領清潔人員睡眠時數與倦怠-以心理健康為中介變項

為了解決spss 22免安裝的問題,作者李君峰 這樣論述:

背景與目的:我國產業逐漸轉型為以服務業為主,如何在確保藍領工作者於職場中免於遭受安全健康風險危害,營造更佳的工作者職場環境,避免國家遭受更大的健保財政壓力及提高勞動參與率,都是大環境下即將面臨的課題,但藍領階層的清潔服務業往往是社會最忽視的一群,本研究主要目的(一)探討藍領清潔服務員睡眠時數與倦怠之關係。(二)探討以心理健康對藍領清潔服務員睡眠時數與倦怠的中介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採問卷調查研究法。研究對象為全國承攬軌道運輸業清潔之指標性公司之第一線清潔勞工共479人,使用勞動部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預防指引之哥本哈根倦怠量表量測依變項個人倦怠與工作倦怠以及自變項睡眠時數,中介變項則使用台灣人

憂鬱症量表量測心理健康程度;並經文獻探討後對性別、年齡、BMI(Body Mass Index)與工作場域進行控制。使用SPSS 21 for Windows中文統計套裝軟體,並嵌入安裝process擴充程式,進行Sobel test中介效果之驗證。本研究為一次性調查,故研究設計依資料蒐集時間屬橫斷性研究及初級資料。研究結果:本研究結果顯示,睡眠時數對工作倦怠與個人倦怠的影響,包含直接影響與間接影響,即心理健康在睡眠時數與個人/工作倦怠之間,具有中介效果。表示員工心理健康可視為個人資源,為影響倦怠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討論與建議:可驗證此中介效果及影響模式在藍領清潔工作者是確立的,未來在職場安全

領域之學者,應可利用此架構驗證不同產業或白領工作者(較為專業,勞心非勞力的一群)於不同工作場域之情形,進而瞭解此模式在不同產業別及工作場域之差異,期盼能夠提供作為改善職場健康促進與改善勞動條件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