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卡讀不到格式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sd卡讀不到格式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宏道研究室,趙雲志寫的 尼康D810/D800/D800E完全自學教程 和柯博文的 Raspberry Pi最佳入門與實戰應用(第二版):(適用Raspberry Pi 2/Raspberry Pi第一代)(附贈DVD)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求助]sd卡完全消失~有什麼辦法可以把資料救回來 - Mobile01也說明:讀不到 ??? 電腦重開好了還是讀不到 ... 試了很幾次也把記憶卡上的黃金pin 腳擦了又擦讀不到就是讀不到 ... sd 2g ---->windows 7 /64----->不能讀,提示要格式化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北京大學 和碁峰所出版 。

最後網站電腦記憶卡讀不到則補充:四、SD卡、記憶卡的系統格式與裝置不相容. 五、記憶卡讀卡機接上電腦跳出「需要格式化磁碟機中的磁片才能使用」視窗. 六電腦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sd卡讀不到格式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尼康D810/D800/D800E完全自學教程

為了解決sd卡讀不到格式化的問題,作者宏道研究室,趙雲志 這樣論述:

什麼是最好的相機?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不同的答案。而對於攝影師而言,答案往往只有一個,那就是:「你最熟悉的相機就是最好的」。與「心中有劍手中無劍」的「俠客境界」類似,當操作熟練程度很高時,相機就會成為你手臂的延伸。只要發現精彩瞬間,就會手隨心動,在不經意間就能快速完成機身的准確設置,進行毫無障礙的高效拍攝,真正實現人機一體。而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就需要一步一步地認真研究相機的每項功能,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學習和實踐,而本書就是理想的學習工具。宏道研究室趙雲志編着的《尼康D810D800D800E完全自學教程》詳細講解了尼康D810/D800/D800E相機的全部菜單功能和機身按鈕的使用方法,並配有大量

圖片案例、教學示意圖及詳盡細致的文字說明。在講解相機功能的同時,引申出重要的攝影原理。結合相機操作來學習這些原理會更加輕松、高效,以便讀者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攝影創作所涉及的器材也並非只有相機本身,書中還介紹了原廠和副廠共38款鏡頭以及十大類配件,以幫助讀者進階為全能的器材專家。本書適合對數碼攝影感興趣,特別是想完全掌控D810/D800/DS001~相機的讀者閱讀。宏道研究室,趙雲志,資深攝影媒體從業人員,具有豐富的器材知識和評測經驗,擔任多個攝影論壇版主。 第1章 熟悉相機的「個性與脾氣」1.1尼康D810/D800/D800E的特長與短板綜合性能名列前茅最擅長

精細刻畫為二次構圖留有足夠空間最怕遇到抖動拍攝運動題材是短板高感光度表現不是特長對於鏡頭素質要求更高1.2以雙撥輪為核心的操作(重點)核心區域—主副指令撥盤次核心區域—容易被忽視的4個按鈕機頂左肩—組合鍵照片回放與菜單操作區域1.3操作快捷程度分為四級高級—一鍵能夠完成的操作第二級—通過機身組合鍵能夠完成的設置第三級—可以提升至機身按鈕的功能選項第四級—菜單中的優先級1.4相機的菜單結構(重點)播放菜單—決定了相機展示照片的方式 拍攝菜單—決定了相機所發揮的拍攝功能自定義設定菜單—決定了相機長期運行的基礎設定菜單—決定了相機最底層的運作模式潤飾—相機的附加功能我的菜單—提高菜單訪問效率的核心1

.5以全新角度審視菜單內的功能選項增強JPEG直出效果類照片格式、畫質和畫幅等基礎問題相關類對焦相關類曝光相關類色彩相關類存儲卡相關類輔助構圖類減輕震動以提升畫質類特效拍攝類照片管理類提升菜單設定效率類節電相關類鏡頭相關類外部設備相關類應對故障類1.6尼康D810 / D800 / D800E的共同特點輕巧便攜與堅固耐用的統一紅對勾標志醒目快門按鈕更符合人體工程學要求低感光度畫質一流更加豐富的色調和自然的色彩先進的測光感應器人臉識別快速的啟動20萬次快門壽命自動對焦系統CF卡和SD卡雙卡插槽取景器明亮,范圍達到100%視頻兼顧多種拍攝格式動態D-Lighting 實時取景HDR(高動態范圍)多

重曝光自動除塵功能機內后期處理功能USB3.0接口帶來極高的照片導入速度雙軸電子水平儀內置閃光燈功能齊全用電腦操控相機1.7尼康D810的新功能(新功能)配備新型感光元件「CPU」升級—采用EXPEED 4圖像處理器機身內部震動控制得更到位更明亮的光學取景器首款具備最低原生感光度ISO 64的數碼單反相機新型測光模式優化校准功能更強大白平衡功能更完善增加小尺寸RAW格式對焦系統升級連拍速度提高並新增靜音連拍釋放模式 液晶屏全面提升視頻錄制能力提高雙屏放大功能實現精確水平線控制機身握持感更好機身新增按鈕「i」令操作更快捷節能設計讓電池更長效持久1.8家族新成員—天文攝影專用相機尼康D810A 第

2章 照片格式與畫幅——一切相機設置的起點2.1快速方便的JPEG格式 2.1.1JPEG照片品質—精細為佳2.1.2JPEG格式照片尺寸—不要把布料買小了2.2RAW格式—一定要留的「數碼底片」(重點)2.2.1RAW的優勢1—快速簡便的修正白平衡 2.2.2RAW的優勢2—修正曝光畫質損失小2.2.3RAW與JPEG孰優孰劣2.2.4讓RAW發揮到1—壓縮類型2.2.5讓RAW發揮到2—位深度2.2.6RAW格式照片的尺寸(新功能)2.3龐然大物—TIFF格式攝影兵器庫:電腦(你的電腦是否該升級了!)2.4照片畫幅—大尺寸大優勢2.5所有的DX鏡頭都無法在全畫幅機身上使用嗎2.6利用機內裁

切功能輕松去除照片邊緣暗角攝影兵器庫:攝影始於標准鏡頭第3章 自動對焦的三大基礎設置3.1自動對焦是一場革命3.2相位差對焦—單反的核心優勢3.3自動對焦點—並不是所有對焦點都一樣3.3.1輔助對焦點—合焦效率並不高3.3.2十字對焦點—帶來更准確的合焦(重點)3.3.3「隔壁」的雙十字對焦點3.3.4對焦感應器是「祖傳」的嗎3.3.5「打鳥」才是真正考驗對焦系統的時候3.3.6對焦點的數量是多多益善嗎3.3.7對焦點的分布越廣闊撒下的網越大3.4自動對焦模式—動靜分明3.4.1掌握AF-S走遍天下都不怕3.4.2AF-C讓你不錯過任何一個瞬間3.5高手都用AF-ON按鈕(重點)3.6自動對焦

區域模式—決定你用多大的「網」來捕捉獵物3.6.1單點對焦模式—一切盡在掌控的3.6.2「隔壁」的定點自動對焦模式3.6.3自動區域模式—喪失對焦的控制權3.6.49點動態區域模式—抓拍有規律的運動主體3.6.521點動態區域模式—抓拍無規律的運動主體3.6.651點動態區域模式—抓拍高速運動主體3.6.7組區域對焦模式—D810 新增功能(新功能)3.6.83D跟蹤模式—更輕松地抓拍運動主體第4章 高手對焦之道4.1焦平面控制—要把主體放在清晰的地方4.1.1不要輕信多重對焦4.1.2利用機內后期獲得模型效果攝影兵器庫:微距鏡頭—展現細小的微觀世界4.2對焦鎖定—擴展構圖的自由度4.2.1先

構圖再對焦—常規的嚴謹方式實戰:先構圖再對焦4.2.2先對焦再構圖—靈活的拍攝方式(難點)實戰:先對焦再構圖4.2.3AE-L/AF-L按鈕—對焦鎖定的專業選手(重點)實戰:使用AE-L/AF-L按鈕鎖定對焦實戰:AE-L/AF-L按鈕與AF-ON按鈕攜手拍攝動靜結合主體4.2.4巧用中央鍵快速檢查合焦效果4.3考驗對焦系統的極端環境4.3.1自動對焦的偵測范圍4.3.2作用有限的內置輔助照明器4.3.3弱光環境下的對焦技巧4.3.4低反差下的對焦技巧4.3.5高反差場景下的對焦技巧4.4手動對焦—每位影友都應具備的基本功4.4.1手動對焦前的准備4.4.2利用焦距顯示窗口提高手動效率4.4.

3如何找到合焦位置4.4.4手動對焦的合焦提示實戰:利用合焦提示輔助手動對焦4.4.5為相機更換裂像對焦屏4.4.6對焦模式切換器的妙用4.4.7哪些鏡頭更適合采用手動對焦攝影兵器庫:每位攝影人都應該有一支蔡司鏡頭全新蔡司Milvus鏡頭4.5全時手動對焦—將自動與手動的優勢結合4.5.1尼克爾鏡頭的對焦模式4.5.2全時手動對焦—為更精確的合焦而生實戰:常規全時手動對焦操作實戰:全時手動對焦進階操作4.6實現快速准確的對焦4.6.1選擇具有高速對焦能力的鏡頭4.6.2將對焦移動設置為循環方式4.6.3減少啟用的對焦點數量4.6.4讓對焦點一鍵回到中央區域4.6.5橫豎構圖變換時的對焦點高效移

動(新功能)4.6.6對焦范圍—有效提高長焦鏡頭的對焦速度4.6.7避免對焦點被帶跑4.6.8陷阱對焦—有效捕捉運動主體實戰: 陷阱對焦 1134.7超焦距—簡化對焦過程,更專注於畫面本身(難點)實戰:簡便的超焦距設置方法攝影兵器庫:廣角鏡頭4.8自動對焦微調—矯正跑焦的鏡頭(難點)4.8.1鏡頭跑焦4.8.2機身跑焦4.8.3跑焦調整實戰: 跑焦調整 第5章 釋放模式——點射還是掃射5.1單拍模式(S)—不浪費一顆子彈5.2低速連續拍攝(CL)—拍的多收獲多5.3高速連續拍攝(CH)—機關槍一樣的掃射5.3.1衡量相機連拍能力的關鍵參數—每秒連拍張數 5.3.2機內緩存就好像蓄水池5.3.3

連拍持久性與照片格式5.3.4控制長時間的持續連拍5.3.5不要吝惜快門—沒有數量就沒有質量攝影兵器庫:存儲卡5.4靜音單拍(Q)—單反的靜音模式5.5靜音連拍模式(Qc)—安靜地捕捉移動主體(新功能)5.6自拍模式—遠不止自拍用5.7反光鏡預升—最嚴謹的態度最少的震動(重點)第6章 曝光鐵三角6.1光圈—阻擋光線的閘門6.1.1 光圈的四大作用6.1.2 尼康的光圈工作方式(難點)6.1.3 光圈的表示方法和調整6.1.4 光圈的范圍和最大光圈級別誤區:光圈值f並不代表真正的透光率攝影兵器庫:適馬—副廠鏡頭中的黑馬6.2景深—攝影師為畫面施加的魔法6.2.1 影響景深的第一要素—光圈6.2.

2 影響景深的第二要素—焦距6.2.3 影響景深的第三要素—拍攝距離實戰:綜合運用三大要素獲得淺景深唯美效果6.2.4 不要被景深的假象蒙蔽—景深預覽攝影兵器庫:長焦鏡頭6.3快門—控制光線進入的時間6.3.1 快門的重要概念6.3.2 機械快門的工作方式(難點)6.3.3 D810的電子前簾—將震動降到最低(新功能)實戰:使用電子前簾功能,提升照片清晰度6.3.4 控制快門是攝影的重要語言6.3.5 影響畫面清晰度—安全快門時刻要牢記 6.3.6 搖拍—展現動態效果的手段(難點)6.3.7 B門—任意長的曝光時間實戰:B門拍攝攝影兵器庫:終極畫質源自定焦鏡頭6.4感光度—讓相機成為「夜行動物

」 6.4.1 感光度的兩大作用6.4.2 感光度是一把雙刃劍6.4.3 感光度控制與調整6.4.4 相機自身的能力決定了高感光度表現6.4.5 感光度上的4個關鍵點6.4.6 有時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自動感光度也可用6.4.7 方便之選—機內降噪6.5三大曝光要素的聯動6.5.1 讓光圈與快門攜手6.5.2 感光度是決定曝光的平台6.5.3 互易關系 (難點)6.5.4 相機是怎麼計算曝光的6.5.5 曝光是苛刻的1—過曝與欠曝6.5.6 曝光是苛刻的2—高光溢出與暗部丟失6.5.7 曝光也是自由的第7章 測光模式與曝光模式7.1測光模式7.1.1測光的本質是賦予畫面中灰的屬性7.1.2測光

感應器—內部元件中的「勞模」 7.1.33D彩色矩陣測光—集大 成者(重點)7.1.4中央重點測光7.1.5點測光實戰:使用點測光了解場景動態范圍實戰:點測光下高光加兩擋應對高反差場景7.1.6亮部重點測光(新功能)7.1.7測光系統維持工作狀態的時間7.1.8測光模式的切換方式—功能在豐富、調整便捷性在下降7.1.9「隔壁」似乎又領先了7.2曝光模式7.2.1最簡潔快速的選擇—P程序自動曝光模式7.2.2最常用的曝光模式—A光圈優先模式7.2.3拍攝運動題材必選—S快門優先模式7.2.4我的曝光我做主—M全手動模式7.2.5快門速度和光圈鎖定7.2.6老鏡頭的苦惱(難點)第8章 高手曝光之道

8.1點測聯動—尼康的重要優勢8.1.1點測聯動的初級應用—高反差風光場景實戰:點測聯動初級應用8.1.2點測聯動的真正優勢—明暗交錯下的動態主體 實戰:點測聯動拍攝運動主體8.2曝光鎖定—讓測光與對焦分離8.2.1為什麼需要曝光鎖定實戰:利用曝光鎖定應對強烈光源8.2.2使用AE-L/AF-L按鈕與變焦方式鎖定曝光實戰:利用變焦和鎖定曝光方式應對高反差場景8.2.3使用點測光時的曝光鎖定實戰:點測光與曝光鎖定結合,應對高反差場景8.2.4設置AE-L/AF-L按鈕—完成更便利的曝光鎖定 (難點)8.3曝光補償—領悟加減之道8.3.1最重要的原則—白加黑減8.3.2需要增加曝光補償的場景8.3

.3需要減少曝光補償的場景8.3.4曝光補償的默認調整與快捷調整8.3.5曝光補償的顯示位置8.3.6曝光補償的記憶與不記憶8.3.7活用快捷調整方式,保持你的操作習慣8.3.8微調優化曝光8.4直方圖—判斷曝光的依據8.4.1不要通過液晶顯示屏判斷曝光8.4.2通過直方圖判斷曝光最嚴謹8.4.3通過直方圖的提示調整曝光8.4.4直方圖與對比度8.4.5打開高光溢出警告8.5動態范圍—在光明與黑暗之間8.5.1相機的動態范圍8.5.2EV值8.5.3了解尼康D810/D800/D800E的動態范圍8.5.4動態范圍源自感光元件8.5.5自己測試動態范圍實戰:自己測量相機的動態范圍8.5.6假溢

出(難點)8.5.7場景的反差級別攝影兵器庫:濾鏡8.6寧欠勿過與向右曝光(重點)8.6.1寧欠勿過的JPEG8.6.2RAW的右側才有含金量8.6.3利用曝光補償將曝光向右推動8.6.4即使出現高光警告也要勇敢向右8.6.5向右曝光的前提條件8.7陽光16法則8.7.1陽光16法則口訣8.7.2活學活用陽光16法則8.7.3陽光16法則讓拍攝更順暢8.8動態D-Lighting—獲得高動態范圍之道 8.8.1雙管齊下—提高動態范圍8.8.2動態D-Lighting與RAW8.8.3不能長期開啟動態D-Lighting8.8.4動態D-Lighting包圍8.9包圍曝光—成功源自不斷嘗試8.9

.1包圍曝光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態度8.9.2包圍曝光—HDR的手段8.9.3包圍曝光—不老的青春8.9.4包圍曝光的高效拍攝方法8.9.5演而優則唱—包圍曝光的連鎖店8.9.6既要包圍曝光又要控制畫面8.9.7包圍曝光順序8.9.8包圍曝光拍攝數量8.9.9包圍曝光跨度8.9.10非均勻分布的包圍曝光 8.10容易混淆:對焦與測光(重點)第9章 鏡頭——攝影器材的靈魂9.1鏡頭是攝影器材的靈魂9.2從看懂鏡頭標識開始9.3哪些鏡頭屬於CPU鏡頭9.4透鏡是鏡頭的「骨骼」9.5光學玻璃—鏡頭的靈魂9.5.1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9.5.2肖特玻璃—光學玻璃中的傳奇9.5.3光學樹脂9.6各種光學

問題及其校正9.6.1球面像差與非球面鏡9.6.2色散與鏡片組9.6.3眩光、鬼影與鍍膜9.6.4暗角與光學設計9.6.5畸變控制與光學設計9.6.6焦外虛化與光學設計攝影兵器庫:焦外最具特色的鏡頭—折返鏡頭9.7不可不知的經典光學結構9.7.1雙高斯9.7.2天塞9.7.3望遠結構9.7.4反望遠結構9.8鏡頭是如何對焦的9.8.1整組移動9.8.2前組對焦9.8.3內對焦9.8.4RF后組對焦9.8.5CRC近距離矯正9.8.6鏡頭的呼吸效應攝影兵器庫:攝影愛好者的「巧克力夢工廠」—紐約B&H攝影器材店第10章 白平衡與優化校准10.1色彩空間—小選項決定大問題 33210.1.1不同色彩

空間就像一層層的套娃10.1.2不同的設備也有自己的色彩空間10.1.3色彩溢出10.1.4潤飾菜單的色彩平衡工具攝影兵器庫:攝影師該用什麼樣的顯示器攝影師的首選—藝卓CG27710.2掌控色彩從理解色溫開始10.2.1 為什麼相機需要白平衡?10.2.2利用虛構物體來定義的色溫10.2.3只有光源才有色溫10.2.4膠片時代的色溫轉換10.2.5為什麼采用邁爾德而不是開爾文(難點)10.2.6數碼相機是如何調整白平衡的10.3預設白平衡 34410.3.1自動白平衡(AUTO)10.3.2晴天白平衡—最接近萬能的白平衡10.3.3背陰白平衡—為照片增加暖色調10.3.4讓畫面由冷變暖—陰天平

衡10.3.5白熾燈白平衡—校正嚴重偏暖的室內光源10.3.6應對種類最多的人造光源—熒光燈白平衡10.3.7掌控的光源—閃光燈白平衡10.4成為白平衡高手(重點)10.4.1手動預設白平衡實戰:手動預設白平衡的操作步驟 10.4.2用開爾文值設定白平衡—通往自由世界的大門10.4.3微調白平衡—讓色彩精確到「毫秒」(難點)10.4.4最謹慎的選擇最認真的態度—白平衡包圍10.4.5顯示屏色彩平衡攝影兵器庫:白平衡鏡攝影兵器庫:立方蜘蛛10.5優化校准—決定JPEG格式照片的樣貌10.5.1優化校准為JPEG而生10.5.2預設優化校准10.5.3自定義優化校准10.5.4與眾不同的自定義單色

優化校准10.5.5管理優化校准10.5.6選對基准點很重要10.5.7沒有萬能的優化校准模式10.5.8自定義曲線—增強型的優化校准10.5.9網絡知名的自定義曲線 10.5.10安裝自定義曲線實戰:安裝自定義曲線攝影兵器庫:色彩管理設備第11章 高手拍攝之道11.1多重曝光—不僅是疊加更是創造11.1.1多重曝光的基礎設置11.1.2從最簡單的多重曝光開始實戰:多重曝光基本操作11.1.3快速啟動多重曝光 11.1.4多重曝光中的明暗關系 11.1.5構圖有主次11.1.6利用多重曝光獲得更多特殊效果11.1.7使用多重曝光的限制11.2HDR高動態范圍11.2.1高動態范圍HDR—超越真

實的完美曝光11.2.2快速啟動HDR11.2.3HDR與優化校准相結合11.2.4手持還是使用三腳架11.2.5包圍曝光+Photoshop完成更高水平的HDR11.3間隔拍攝11.4定時拍攝11.5實時取景—更多精確更多耐心 11.5.1使用實時取景時相機變成了另外的模樣11.5.2實時取景是手動對焦的很好伴侶(重點)實戰:采用液晶屏實時取景的手動對焦方法11.5.3實時取景下的自動對焦 11.5.4預覽曝光效果11.5.5更加便捷的白平衡設置 實戰:使用點白平衡功能應對混合色溫場景11.5.6擴展拍攝角度 11.5.7實時取景是構圖的好助手11.5.8雙屏放大功能(新功能)攝影兵器庫:三

腳架11.6拍攝視頻11.6.1視頻相關的基本概念11.6.2視頻實戰初步實戰:基本視頻拍攝方法11.6.3視頻實戰進階11.6.4看看更專業視頻拍攝手法攝影兵器庫:電影鏡頭11.7閃光燈11.7.1真的應該保留內置閃光燈嗎11.7.2閃光燈的用途 11.7.3什麼是TTL11.7.4閃光燈與快門11.7.5閃光同步模式11.7.6前簾同步與后簾同步11.7.7閃光指數11.7.8高速同步11.7.9閃光曝光補償11.7.10閃光快門速度11.7.11內置閃光燈控制11.7.12模擬閃光11.7.13FV鎖定11.7.14閃光燈包圍曝光11.7.15尼康創意閃光系統第12章 高校操控相機之道1

2.1可以提高效率的常用操作12.1.1不要讓回放影響拍攝12.1.2高效刪除照片1—單張刪除時的高效助手12.1.3高效刪除照片2—批量刪除12.1.4高效刪除照片3—格式化12.1.5旋轉還是不旋轉12.1.6更高效地展示照片 42912.1.7節約電力就等於提高效率 431攝影兵器庫:豎拍手柄 43312.1.8高效率的讀取拍攝數據 43512.2高效的照片管理(重點)12.2.1文件名管理12.2.2機內文件夾管理12.2.3文件編號次序 (難點)12.2.4隱藏圖像12.2.5圖像注釋12.2.6版權信息12.3高效的控制與傳輸12.3.1GPS12.3.2使用WR-1對相機進行無線

控制12.3.3照片的無線傳輸12.4自定義按鈕—讓你的相機成為私人訂制款(重點)12.4.1指定Fn按鈕12.4.2自定義Fn按鈕與指令撥盤的組合鍵功能 12.4.3指定預覽按鈕 12.4.4指定AE-L/AF-L按鈕12.4.5指定動畫錄制按鈕功能 12.5兩「庫」加一「單」讓變更相機設置的操作效率加倍12.5.1拍攝菜單庫12.5.2自定義設定庫 (難點)12.5.3兩「庫」之間的切換12.5.4我的菜單 12.5.5保存/載入設定12.5.6雙鍵重設恢復出廠設置 攝影兵器庫:攝影包—更高效率的攜帶器材攝影兵器庫:不可小視的相機背帶 第13章 故障排除與固件升級13.1除塵13.1.1灰

塵造成的危害13.1.2意想不到的灰塵來源13.1.3使用自動除塵把好第一道關13.1.4人工除塵應對頑固顆粒 實戰:人工除塵13.1.5除塵參照圖—后期除塵 實戰:利用除塵參照圖后期除塵攝影兵器庫:嚴謹的攝影師都有一台備用機13.2常見錯誤提示符號13.2.1相機內無存儲卡13.2.2存儲卡無法使用13.2.3存儲卡被寫保護13.2.4存儲卡未格式化13.2.5存儲卡已滿13.2.6電量耗盡13.2.7鏡頭光圈環沒有鎖定在最小位置上13.2.8未設定相機時鍾13.2.9未安裝鏡頭13.2.10相機正在數據處理中13.3硬件故障—哪些部件容易損壞13.3.1CF卡針腳13.3.2快門組件13.

3.3鏡頭內光圈組件13.3.4反光鏡13.3.5機身卡口與鏡頭的觸點 13.4軟件故障13.5D800早期批次的左側跑焦問題13.6D810長時間曝光亮點問題13.7固件升級(重點)13.7.1相機固件的作用13.7.2D800/D800E的兩次固件升級13.7.3D810固件升級 13.7.4通過固件升級獲得的新功能實戰:陷阱對焦新操作方式13.7.5固件升級的操作步驟第14章 原廠后期處理軟件——捕影工匠14.1簡便地查看NEF文件 14.2捕影工匠14.2.1下載並安裝捕影工匠14.2.2捕影工匠的操作界面14.2.3瀏覽照片14.2.4查看拍攝數據14.2.5曝光調整14.2.6調整

白平衡14.2.7降噪14.2.8相機和鏡頭調整14.2.9LCH14.2.10旋轉矯正14.2.11銳化14.2.12色階和曲線14.2.13二次構圖14.2.14並排比較14.2.15照片管理附錄1 不可不知的器材歷史——尼康相機與尼克爾鏡頭回顧附錄2選購二手鏡頭附錄3融入攝影大家庭附錄4你不可不知的攝影名家附錄5尼克爾鏡頭昵稱索引1 機身按鈕及標志機身正面機身右側機身頂部和底部機身背面和左側索引2 相機菜單功能索引3 鏡頭

Raspberry Pi最佳入門與實戰應用(第二版):(適用Raspberry Pi 2/Raspberry Pi第一代)(附贈DVD)

為了解決sd卡讀不到格式化的問題,作者柯博文 這樣論述:

適用Raspberry Pi 2/Raspberry Pi第一代 逐一深入學習Raspberry Pi核心運用的開發指南! 美國矽谷創業家/全球數十家科技大廠與業界指定講師之Raspberry Pi入門寶典!   達人指引、實戰入門!多元演練、全面體驗!   從入門邁向專業,細述Raspberry Pi的來龍去脈,以及那股強大的應用魅力!   新鮮的Raspberry Pi(樹莓派)吸引全球廣大的Maker搶鮮品嚐,曾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十大科技產品,號稱為窮人的電腦,約只有一張信用卡大小,是低價硬體及開源軟體的結合。在國外,成為不少學校的電腦科學教育工具、低收入者的電腦、無人機的駕

駛、海洋探索的設備…,甚至是Amazon自動送貨飛機的核心。透過多台Raspberry Pi的應用,可預期未來在雲端計算和分散式運算的強大發展,而其低價體積小的優勢,更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了實務解決之道。   本書從入門切入,簡介Raspberry Pi第一代、Raspberry Pi 2,與不到200元的最新Raspberry Pi Zero等相關開發板資訊,以及細述作業系統、開機SD卡的準備、相關設定、圖形介面、系統管理、網路管理、檔案壓縮、檔案結構、架設網站伺服器,以及程式開發。   最後進入實戰的應用,如透過網路控制GPIO(物聯網智慧城市運用基礎)、架設網路檔案伺服器、網路攝影機、

網路收音機、可選台網路收音機、mp3播放器、UPnp和DLNA、iOS專用Airplay播放器、照相機和定時拍照、Raspberry DropBox,以及與當紅Arduino的結合等。   附錄加碼介紹Raspberry Pi與相關程式語言,以及Raspberry Pi的圖形化開發工具wyliodrin,對於不會寫程式的初學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用的開發工具。wyliodrin還可以遠端透過網路更新樹莓派上面的程式並且執行,非常符合現在熱門的物聯網應用話題。   最後,Raspberry Pi與Windows 10物聯網作業系統(Windows 10 IoT Core)的內容更值得您細探究竟

!   書附DVD:105段影音教學與執行影片/範例檔/Raspberry Pi與相關程式語言PDF/軟硬體列表PDF 作者簡介 柯博文   ‧美國矽谷LoopTek公司首席技術官   ‧台灣錄克軟體公司負責人   ‧全球數十家科技大廠內訓講師   ‧中國工信部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的數字平台推進中心顧問   ‧中國物聯網應用與推進聯盟智能電視產業部顧問   ‧工業技術研究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網路服務技術組顧問   ‧美華影音顧問   在全球舉辦教學與推廣活動,亦曾在Computex、CGDC中國遊戲開發大會、CSDN移動開發大會等十多場大會中擔任演講者,並曾獲得2013 iOS Dev

Camp大獎。   部落格:www.powenko.com   臉書:www.facebook.com/powenko1   微博:t.sina.com.cn/powenko   Email:[email protected]   如有任何Raspberry Pi問題,歡迎到柯博文老師的部落格分享與討論。 01 認識 Raspberry Pi 2 1.1 什麼是Raspberry Pi? 1.2 Raspberry Pi以用在什麼地方? 1.3 Raspberry Pi應用實例 1.4 樹莓派Model A+ 1.5 Raspberry Pi Model B+(樹

莓派模組B+) 1.6 Raspberry Pi Compute Module(樹莓派電腦模組) 1.7 Raspberry Pi 2(樹莓派 2) 1.8 樹莓派1 Model B+ 硬體 1.9 樹莓派的歷史 1.10 Raspberry Pi的GPIO 1.11 Raspberry Pi的DSI Display 1.12 Raspberry Pi 的MIPI Camera Serial Interface 2(CSI-2) 1.13 Raspberry Pi 2的GPIO硬體設計 1.14 Raspberry Pi Zero 02 準備作業系統和開機SD卡 2.1 樹莓派2的作業系統

2.2 下載Raspberry Pi的作業系統 2.3 映像檔解壓縮 2.4 準備啟動用的SD卡 2.5 格式化Micro SD卡 2.6 下載Win32DiskImager軟體 2.7 在PC把資料寫入Micro SD卡 2.8 在PC把SD卡備份成img檔案 2.9 在Mac把資料寫入SD卡 2.10 在Mac把SD備份成img檔案 03 相關設定 3.1 打開電源開機 3.2 設定Raspberry Pi 3.3 Raspberry Pi的網路設定 3.4 使用SSH遠端控制Raspberry Pi 3.5 VNC遠端控制程式架設 3.6 Raspberry Pi常見問題 04 Ra

spbian圖形介面 4.1 Raspbian桌面圖形作業系統 4.2 Raspbian的應用程式-Programming程式開發 4.3 Raspbian的應用程式-Internet網路 4.4 Raspbian的應用程式-Games 4.5 Raspbian的應用程式-Accessories 4.6 Raspbian的應用程式-Preferences設定 4.7 Raspbian的應用程式-Run 和Logout 4.8 Raspbian的應用程式-狀況欄 4.9 Raspbian的應用程式-筆者推薦 4.10 ThePiStore 線上商店系統-推薦軟體 4.11 Raspbian 圖形

介面模擬機 05 Linux 命令列環境與操作 5.1 檔案和路徑 5.2 系統管理 5.3 網路管理 5.4 檔案壓縮 5.5 Linux 檔案結構 06 架設網站伺服器 6.1 建立Web Server網站 6.2 建立MySQL 資料庫伺服器 6.3 建立FTP伺服器 07 在樹莓派上進行程式開發-使用Python 7.1 Python 程式語言的介紹 7.2 Python 程式語言教學 7.3 Raspberry Pi 的GPIO數位輸出、輸入 7.4 Raspberry Pi 的GPIO PWM輸出 7.5 Raspberry Pi 的GPIO Analog類比輸出 7.6 R

aspberry Pi 的GPIO UART序列埠資料傳遞 7.7 Raspberry Pi 的GPIO SPI 08 Raspberry Pi 2物聯網、智慧城市運用基礎(透過網路控制GPIO) 8.1 實戰 - 遠端居家安全控制 8.2 網頁呼叫Linux 指令 8.3 Python 執行時帶參數 8.4 透過PHP 呼叫Python 的CGI 8.5 透過網頁呼叫Raspberry Pi 的GPIO 09 Raspberry Pi 2實戰應用 9.1 架設網路檔案伺服器 9.2 架設網路攝影機 9.3 架設網路收音機 9.4 可選台的網路收音機 9.5 mp3 播放器 9.6 UPn

P 和DLNA 9.7 iOS 專用的Airplay 播放器 9.8 Raspberry 照相機和定時拍照 9.9 Raspberry Dropbox 10 Raspberry Pi 2與Arduino結合 10.1 什麼是Arduino? 10.2 Arduino讀取光敏電阻 10.3 實戰Raspberry Pi 與Arduino合作,透過GPIO RX/TX取得感應器資料 10.4 Raspberry Pi 透過USB讀取周邊設備資料,以Arduino為例 Appendix A Raspberry Pi 2與 Windows 10 IoT物聯網作業系統 A.1 安裝Visual St

udio Community 2015 A.2 設定Visual Studio Community 2015 A.3 確認Visual Studio版本 A.4 設定和開啟Developer Mode開發者模式 A.5 取得Raspberry Pi 2 版的Windows 10 IoT Core tools A.6 安裝Raspberry Pi 2 版的Windows 10 IoT Core tools A.7 燒錄Raspberry Pi 2 版的Windows 10 IoT Core到Micro SD卡上 A.8 執行Windows 10 IoT Core A.9 透過瀏覽器連線到Wind

ows 10 IoT Core A.10 在Windows PC 執行Putty 連線到Windows 10 IoT Core A.11 在Mac、Linux、iOS、Android 執行SSH 連線到Windows 10 IoT Core A.12 執行PowerShell 連線到Windows 10 IoT Core A.13 Windows 10 IoT Core指令教學 A.14 開發Windows 10 IoT Core程式 A.15 Windows 10 IoT Core數位輸出程式 Appendix B 使用 Scratch(PDF格式電子書,收錄於書附光碟) Appendix

C Raspberry Pi 2 上使用 Java、Shell Script 語言和連接 PC(PDF格式電子書,收錄於書附光碟) Appendix D 補充資訊(PDF格式電子書,收錄於書附光碟) Appendix E Raspberry Pi 圖形化開發工具-Wyliodrin(PDF格式電子書,收錄於書附光碟) Appendix F 軟硬體列表(PDF格式電子書,收錄於書附光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