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p提交等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朝陽科技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劉季旋所指導 陳昱慈的 運用品質機能展開整合生產零件核准程序與生產系統評鑑 (2017),提出ppap提交等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品質機能展開、生產零件核准程序、生產管理評鑑、績效指標、改善方法。

而第二篇論文中華科技大學 經營管理研究所 陳國晃所指導 彭璋陵的 以ISO/TS 16949五大核心工具為基應用於汽車同軸連接器廠流程改善之研究 (2015),提出因為有 品質管理系統之管理原則、先期產品品質計畫、生產零件核准程序、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統計製程管制的重點而找出了 ppap提交等級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ppap提交等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運用品質機能展開整合生產零件核准程序與生產系統評鑑

為了解決ppap提交等級的問題,作者陳昱慈 這樣論述:

在全球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品質對於企業及供應商而言是重要的要求。生產零件核准程序(PPAP)是供應商在量產產品前,顧客要求的核准規範。此外,供應商也會利用內部或外部管理評鑑,瞭解本身管理體質的缺點,透過改善,提升管理水準。這兩套作法的目的都是期望企業能有效率的提供符合顧客需求的服務或產品,但是分別採用兩套作法,使重複投入企業資源。本研究提出PPAP-QFD法,利用品質機能展開(QFD)整合生產零件核准程序(PPAP)與管理評鑑的方法,將內部製程或品質管理作業與顧客需求結合,由PPAP的要求開始,結合管理評鑑,得到階段的改善方法。本研究透過企業個案研究,詳細示範PPAP-QFD的執行步驟,個案的

結果顯示,透過PPAP-QFD所得到的改善方法,可以在進行企業體質改善的同時,能夠滿足PPAP的要求,與減少企業資源的重複投入。

以ISO/TS 16949五大核心工具為基應用於汽車同軸連接器廠流程改善之研究

為了解決ppap提交等級的問題,作者彭璋陵 這樣論述:

近年來汽車業界對於供應商流程與制度要求越來越嚴謹,要求所有供應商都要通過汽車產業認證系統ISO/TS 16949。ISO/TS 16949與ISO 9000在要求的項目中有許多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是ISO/TS 16949要求被認證公司的流程中需包含五大核心工具,確保零組件在先期的設計、生產、檢驗與大量生產中都能有系統的控制品質。為正確使用五大核心工具(APQP, PPAP, FMEA, SPC, and MSA)來建立完善開發流程,乃推行ISO/TS 16949車用品質管理系統成敗主要關鍵,並定義出設計開發各階段的管理重點,及運用關連圖的分析方法,從五大核心工具中找到製程中的特殊特性,建

立一個流程來串連先期的產品設計重點、生產時的失效模式管理、儀器檢驗的正確性與量產的製程能力分析。本研究彙整ISO/TS 16949五大核心工具要求,建構同軸連接器開發模式,提出應用ISO/TS 16949新產品開發流程,透過完善開發流程,提升同軸連接器外之新產品開發設計與製造能力與品質。執行ISO/TS 16949的五核心工具與各流程之間有著完整的一個關聯,當執行到最後的回饋與評定階段時,需將資訊加以回饋至上述其他的步驟,以避免之前有發生的錯誤又重複的發生,可以減少很多因計畫或方向錯誤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費,也可以縮短計畫的時程,即時的滿足顧客的需求,達到公司內部執行的順暢,與加速達到顧客滿意的

要求。關鍵字:ISO/TS 16949、APQP、PPAP、FMEA、S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