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board記憶體擴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另外網站電子金融小辭典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 Mother Board 主機板為一電子電路印刷板,內含處理器插座(Processor Socket)、微處理機支援晶片、軟硬碟接頭、擴充插槽(如:ISA、PCI、AGP等介面)與記憶體(如:DRAM、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夏世昌所指導 廖俊榮的 高速掃描及畫質改善之Micro LED驅動器設計 (2021),提出on board記憶體擴充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FPGA、SPI、白平衡、色彩校正、Micro LED panel、PWM。

而第二篇論文明志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碩士班 陳瓊安所指導 賴晉揚的 RISC-V架構處理器在FPGA中實現 (2021),提出因為有 RISC-V、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指令集架構的重點而找出了 on board記憶體擴充的解答。

最後網站【加送8GB記憶體】ASUS 商務筆電B1408C/I5-1135G7/8G/ ...則補充:處理器:Intel Core i5-1135G7 Processor 2.4 GHz (8M Cache, up to 4.2 GHz)4核心記憶體:8GB DDR4 (on board),記憶體擴充槽*1 顯示晶片:Intel Iris X Graphics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on board記憶體擴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速掃描及畫質改善之Micro LED驅動器設計

為了解決on board記憶體擴充的問題,作者廖俊榮 這樣論述:

Micro LED為近年來在Mini LED後更新一代的LED技術性突破,優點為尺寸更小、晶體使用數量更多、高亮度、反應時間更快以及功耗也比LED、OLED更低,也因自發光、體積小、輕薄等特性使Micro LED達到更好的節能效果。我們在Micro LED面板白平衡校準方面,提出一種自適應函數來校正Micro LED 顯示系統的 RGB LED 色彩偏移,並使用光譜儀測量色溫等數據,來解決面板在高亮度產生偏藍和低亮度產生偏紅的問題。經過我們公式補償校正後,面板的白平衡顯示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無論在高、中、低亮度時,色溫皆在5000k上下,最後實驗表明LED顏色可以趨向於白色光。在區塊式接收端中

,我們針對面板在原掃描頻率190hz下因不夠快而產生頻閃的問題,來提出一高速顯示掃描之方法以及PWM的輸出控制,實驗表明利用我們所提出的方法使掃描頻率變為1508hz,可以有效以倍率提高掃描頻率,讓我們最後輸出的影像畫面更為穩定。在針對靜態圖像在高低亮度相交時,發現電流會影響到PWM duty比例,造成在面板上本應同一色系的地方,出現色塊效應,導致顏色落差,因此提出一演算法,透過演算法的調適,來解決此一現象產生的問題。本論文使用以SPI(串列周邊介面,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訊號格式傳輸為主的區塊式傳輸與接收系統架構,首先從PC端將影像訊號從解碼器轉成FPGA可

用之TTL訊號讀入FPGA board,在區塊式發送端做完處理後會組成SPI訊號格式傳至區塊式接收端,在區塊式接收端提出一方法來改善頻閃問題以及白平衡問題,最後針對後續產生的色塊效應提出一演算法來解決此問題後,將最後的資料傳輸到Micro LED驅動面板上來點亮面板。關鍵字:FPGA、SPI、白平衡、色彩校正、Micro LED panel、PWM

RISC-V架構處理器在FPGA中實現

為了解決on board記憶體擴充的問題,作者賴晉揚 這樣論述:

社會日益進步,在這個科技技術不斷創新的社會下,多數的人生活漸漸離不開各種的電子產品。而其中關鍵的處理器中的指令集架構也是擁有各種五花八門的指令集,例如:x86、ARM、MIPS,而有一種新興的指令集架構RISC-V,其擁有開源、可模組化指令、可客製化指令等特點,在未來是十分有潛力的指令集架構。因此本論文使用RISC-V指令集架構的開源處理器,並為其建立硬體驗證環境。所使用的開源處理器是用硬體描述語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HDL)Verilog,通過Xilinx Vivado軟體將其封裝成一個IP Core。在硬體環境方面使用Xilinx PYNQ-Z

2 FPGA開發板進行驗證,這塊開發板是使用Jupyter Notebook的硬體開發環境,再利用安裝RISC-V GCC工具鏈,讓在編譯上面能夠利用C、C++、組合語言等,用於驗證RISC-V架構並在其實現RV32IM指令集的開源處理器,此處理器在處理指令效能方面為0.53 DMIPS/MHz。在硬體實現方面使用50MHz的頻率運行處理器,在使用到FPGA面積為3947LUTs及4353FFs並使用了16個BRAM,結果顯示本論文所使用的RISC-V架構處理器對比ARM架構的Cortex-M3處理器在電路面積約減少了77%,處理指令效能約減少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