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d識別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陳彥錚所指導 楊宜明的 基於簡易網管協定的物聯網管理資訊模型之研究 (2019),提出oid識別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物聯網、簡易網路管理協定、Net-SNMP、管理資訊模型、MIB實作。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研究所 官大智所指導 王盈方的 工業控制系統的防禦機制 (2015),提出因為有 Conpot、工業控制系統、簡單網路管理協定的重點而找出了 oid識別碼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oid識別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基於簡易網管協定的物聯網管理資訊模型之研究

為了解決oid識別碼的問題,作者楊宜明 這樣論述:

摘要隨著感測系統與通訊技術的進步,使得物聯網(IoT)應用的發展逐漸成為一種趨勢。由於感測技術的成熟,使得感測器成本逐漸低廉,自行開發物聯網感測器應用的廠商越來越多,導致眾多不同廠牌的感測器沒辦法互相溝通。因此,如何改善不同廠牌感測器之間的溝通及管理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為解決上述問題,本論文採用網際網路管理標準SNMP作為感測器監測與溝通的標準,SNMP不只定義通訊協定,還有包含組織模型、資訊模型、通訊模型以及功能模型四個模型。本研究之重點放在管理資訊模型,嘗試定義感測器監測所需要的被管物件,在實作上本論文使用開放原始碼Net-SNMP套件中的MIB-Specific Extension

Commands功能,再搭配標準之MIB-Ⅱ以及自行設計之IOTManagement模組提供一套物聯網管理資訊模型的系統架構。並依此系統架構實作出一套能夠支援不同廠牌感測器之管理監控系統,使得在不同廠商所製造的感測器能夠互相溝通,並有效控管諸多感測器。

工業控制系統的防禦機制

為了解決oid識別碼的問題,作者王盈方 這樣論述:

近年來複雜的工業開發過程技術進步,使得自動化控制理論迅速發展,而自動化技術的水平也大大提升。工業控制系統在工業開發中自成一個網路系統,與外界沒有聯繫,但為了將工業開發更為標準化,原自成網路架構的系統也開始與乙太網路連結,駭客即能以網路的漏洞,進而竊取系統中的資訊,使得工業控制系統的安全性問題也逐漸浮出。本論文使用在工業控制系統上的誘捕系統Conpot所監視收集到的資訊,分析其中SNMP連線的資訊,分類為管理資訊掃描、設備資訊掃描以及其他資訊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