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kia 5g基地台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中山大學 通訊工程研究所 黃婉甄所指導 郭晉廷的 5G網路相鄰頻干擾與共存距離之研究 (2021),提出nokia 5g基地台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通道衰減、遮蔽衰弱、穿透衰減、保護頻帶、訊號強度對干擾強度比值、通道品質指標。

而第二篇論文高苑科技大學 資訊科技應用研究所 王春清所指導 江奇駪的 第五代行動通訊基地台天線優化之探討 (2020),提出因為有 5G 基地台、天線、信號涵蓋率、基地台優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nokia 5g基地台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nokia 5g基地台,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5G網路相鄰頻干擾與共存距離之研究

為了解決nokia 5g基地台的問題,作者郭晉廷 這樣論述:

本篇論文為探討相鄰5G網路之鄰頻干擾,以及使用相鄰頻帶之5G基地台在不同場景中的共存距離,為了評估無線傳輸的訊號衰減情形,我們使用在文獻中常被使用的3GPP通道衰減模型及穿透衰減模型作為通道架構,其中包括通道衰減、遮蔽衰弱及穿透衰減。由基地台或裝置所傳送的主要訊號發射功率及天線增益需符合3GPP的規範,在此論文中,我們根據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Telecom Technology Center,TTC)提供之經驗值設定基地台和裝置之發送功率;而基地台或裝置所發送的訊號,其帶外(out-of-band)干擾強度必須符合NCC制定的不必要發射能量上限規範中之限制值,此不必要發射能量為傳送訊號頻帶

外之旁瓣(Side lobe)所組成,在論文中,我們探討最糟情形,也就是不必要發射能量剛好符合規範之上限值。基於上述訊號模型及通道模型,我們評估各場景接收訊號之訊號強度對干擾強度比值(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SIR),並畫出其對基地台間距關係圖,並將所得數值比對通道品質指標(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CQI)之需求,最後得出各級CQI所對應的基地台共存距離。此外,我們也探討了在兩個相鄰頻帶間加上保護頻帶(Guard Band,GB)的情況,用以對比未加保護頻帶之結果。經由模擬結果,我們可以分析出兩個結論,第一是當兩個相鄰頻場域傳輸訊

號動作不同步時,會造成嚴重的相鄰頻干擾問題;第二是當訊號經過牆體時,造成的衰減非常可觀,室內場景的訊號傳輸不易受到其他場景相鄰頻訊號干擾,也不易影響其他場景之相鄰頻訊號傳輸。

第五代行動通訊基地台天線優化之探討

為了解決nokia 5g基地台的問題,作者江奇駪 這樣論述: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已經是很普及的電子產品,但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前提,也要有基地台涵蓋並且提供網路服務,隨著科技的進步,從早期2G基地台僅可以使用語音通話,到3G已能語音通話、以及少流量的網路使用,到近幾年成熟的4G(Long Term Evolution of technology),可簡稱為LTE,中文又叫做「長期演進技術」,最後則是現在耳熟能詳的5G(Fif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尋求更高速的網路速度已是不可避免之趨勢。由於5G基地台波長較短且具有高頻的特性,其穿透性以及繞射性較差,涵蓋範圍沒有4G來的大,5G基地台數量除了增加之外,密度也將高於4G基地

台,而5G基地台建設後,5G天線的優化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基地台優化(Base Station Optimization)又分為室內以及室外兩部分,而本篇論文則著重於室外天線端調整的部分,由於5G天線(Nokia)電子角內部設定已固定為6度,如何調整5G天線的機械角讓5G基地台在某區域達到良好涵蓋則是本篇論文主要研究的課題。本論文主要探討5G基地台常用之天線及其特性、5G基地台查勘流程和目前業界如何對5G基地台天線進行優化,並以高雄市地區為例。首先,我們提出以調整天線機械角(mechanical tilt)的方式,試圖讓5G基地台可以提升信號的涵蓋率,本研究利用實際路測進行優化前與優化後之

比較,實證結果顯示,調整5G天線機械角後使涵蓋率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