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ulator主持人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電資研究所 洪健倫所指導 鄭乃豪的 兆赫波頻段之磁旋返波振盪器研究 (2012),提出modulator主持人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磁旋管、磁旋返波振盪器、兆赫波、同軸波導、模式競爭。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modulator主持人,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兆赫波頻段之磁旋返波振盪器研究

為了解決modulator主持人的問題,作者鄭乃豪 這樣論述:

高功率之兆赫波可應用於氣象雷達、遠距離偵測炸藥、金屬與非金屬武器、太空通訊、電漿檢測、DNP技術、材料處理、電子自旋共振頻譜等方面。然而,高功率且同調之兆赫波源卻取得不易。本論文所研究之磁旋返波振盪器,能夠在兆赫波頻段,產生高功率電磁輻射,且其振盪頻率可由調變電壓或磁場而做連續調變。磁旋返波振盪器若要產生高功率兆赫波,則須操作於波導之高階模式,以增加波導橫截面尺寸,才能能夠承受高功率。為避免操作於高階模式所帶來之模式競爭問題,本論文採用同軸波導做為作用結構,選擇較小之外內徑比值以降低模式密度,減少競爭的模式數量。此外,為抑制競爭模式,同軸波導之外半徑漸變,以縮短競爭模式之有效作用長度,提升競

爭模式的起振電流。研究結果顯示,同軸波導之外半徑漸變不僅能夠有效抑制競爭模式的起振,還能夠改變操作模式之操作磁場範圍,以避開競爭模式。藉由同軸波導之外半徑漸變,亦能夠提升操作模式之效率與可調頻寬。最後,同軸波導磁旋返波振盪器在電壓30 kV、電流5 A的條件下,能夠達到17 kW(效率11.5%)輸出功率,穩定之3dB頻寬3.2 GHz (305.5 GHz~308.7 GHz,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