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n單位mm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中正大學 光機電整合工程研究所 葉志庭、敖仲寧所指導 賴威的 高效率大面積UV曝光機模組研究開發 (2021),提出micron單位mm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曝光機模組、廣角深紫外發光二極體封裝、大面積平面光源、高均勻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所 江伯源所指導 林政宏的 水稻葉微粉特性及其複合膜衣錠之開發 (2019),提出因為有 水稻幼苗、葉綠素、複合機能錠、包膜技術的重點而找出了 micron單位mm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micron單位mm,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效率大面積UV曝光機模組研究開發

為了解決micron單位mm的問題,作者賴威 這樣論述:

近年來有關紫外線(Ultraviolet , UV)相關研究越發受到重視,尤其在於滅菌方面的研究,光源的選擇就顯得極為重要。UV汞燈曾是UV滅菌研究中最主要光源,但因為水俁公約的緣故,自2020年開始禁止出口及生產含汞的產品,傳統汞燈的設計就此走入歷史。本論文採用廣角深紫外發光二極體(Deep Ultraviolet Light emitting diodes, DUV LEDs) 的封裝設計代替傳統汞燈作為新式光源,均勻排列在基板上作為大面積光源,利用反射腔體將大角度散出的光線回收,結合自由曲面透鏡設計與調光透鏡提高均勻性和收束出光角度,達到大面積的均勻平行光源,並使用光學模擬軟體模擬優化

出光角度、均勻性和輻射照度。經過優化後,模擬結果表明出180 mm ×180 mm 的面積下,出光半強角為1.5°,出光效率達到73.92%,均勻性達82.84%。本文透過UV LEDs陣列代替傳統汞燈作為大面積光源,利用反射腔結合自由曲面透鏡與調光透鏡組合達到高效率、高均勻性的大面積平面光源,完成高效率UV大面積平面曝光機模組的研究開發。

水稻葉微粉特性及其複合膜衣錠之開發

為了解決micron單位mm的問題,作者林政宏 這樣論述:

水稻台南11號是台灣栽種面積最廣的米種之一,占全台水稻栽種面積六成,產量多且品質穩定。根據文獻研究,稻苗富含膳食纖維,且具抗氧化、抗癌、抗發炎等保健功效。「錠劑」是保健食品與醫藥常見之劑型,消費者接受高、方便攜帶、單位製造成本較低、壓縮內容物,相同體積下有效成分量較其他劑型多。本研究以錠劑「緩釋」功能為核心技術,希望建立機能錠之緩釋平台,供各式植物劑型保健食品品質評估參考。本研究第一部分,觀測與記錄不同生長期(50、60及70天)之稻苗外觀、農藝特性與生長差異,並利用不同條件(30、40、50℃熱風乾燥及冷凍乾燥)乾燥稻葉並微粉化(>60mesh、60~100mesh、<100mesh),記

錄乾燥特性及觀測其微細構造;第二部分藉由實驗證實水稻葉含有膳食纖維、葉綠素、類黃酮、抗氧化特性等保健功效,不溶性與可溶性膳食纖維皆以凍乾處理含量最高(55.23-65.46%及2.85-4.25%),不同溫度處理間並無顯著差異(57.43-58.89%及2.05-3.10%)。葉綠素、總多酚及類黃酮含量最多皆出現在生長期60天冷凍乾燥處理(1108.32±20.75μg/g、11.65±1.23 mg eq./g及3.05±0.15mg eq./g),在生長期70天50℃熱風乾燥處理最低(843.21±18.25μg/g、2.32±0.23 mg eq./g及1.98±0.12mg eq./g

);第三部分以水稻葉機能微粉及低甲氧基果膠LMP、Chitosan、Alginate等各式賦形劑配方與羧甲基纖維素CMC膠體進行複合機能錠研發及包膜、釋放特性修飾,結果如下:(1)各式配方之機能錠重量介於0.26~0.32g、直徑介於9.59~9.76mm、厚度介於3.95~4.28mm;(2)硬度以LMP/Alginate複合錠6.17kgf最高;(3)LMP/Chitosan複合錠之溶離時間最長(達8小時),各配方複合錠之水活性介於0.37~0.55;(4)Chitosan、Alginate/Chitosan及LMP/Chitosan複合錠於崩散實驗時外觀隨時間膨脹,其殘留質量(RM%)隨

著時間而遞減;膨潤力(SR%)隨著時間而增加,6~8小時後才會達到平衡趨緩。結論,緩釋劑和染色包膜具緩釋功效且遮蔽保存錠劑內指標成份。本實驗結果可供植物機能錠及保健產品研發品質改善參考,稻葉微粉化緩釋機能錠可成為日後極具發展、且具台灣特色的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