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縮寫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mcu縮寫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鄭一鴻寫的 小物大聯網:Arduino、WiFi和Sensors創客設計 和羅亞非 等編著的 32位嵌入式微處理器原理及應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吳俊賢- 2023也說明:... 公司以球形馬達為製造主軸其餘生產衛星零件主要logo為一個球形馬達以tensor tech縮寫TT組合成類似旋轉的 ... Disney+ Finally Organizes the MCU Movies for Fans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 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所出版 。

國防大學 造船及海洋工程碩士班 林俊成所指導 洪智軒的 多功能小型水面載具水中辨識之穩健設計研究 (2021),提出mcu縮寫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多功能小艇、無人水面載具、田口實驗設計法、穩健設計、聲納。

而第二篇論文慈濟大學 醫學系藥理暨毒理學博士班 楊昆達、賴志嘉所指導 沈彥丞的 2-APB 有助於抗氧化與保護大鼠心臟缺血再灌流傷害的主要結構之探討 (2021),提出因為有 心肌梗塞、抗氧化劑的重點而找出了 mcu縮寫的解答。

最後網站Scm 是什麼- 2023則補充:SCM是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縮寫詞,原意指的是“供應鏈管理”。簡單來說,SCM是指產品或 ... SCM意思相同的有MCU,卫星处理单元。. SCM格式是一种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mcu縮寫,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小物大聯網:Arduino、WiFi和Sensors創客設計

為了解決mcu縮寫的問題,作者鄭一鴻 這樣論述:

上網不稀奇,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把生活變驚奇! Arduino, WiFi, Sensors讓我們創客一齊!   ◎涵蓋物聯網之MCU、Sensors及網路三大主軸,稍具基礎讀者即能吸收的進修補品。   ◎貫穿24個實驗,並精挑重點作成影片展示,好學易用的實驗設計,稍作變化就能展現創意。   ◎整合實驗開發板及基本實驗組件,另購不需500元之高CP值實驗套件,再送物聯網App!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的物聯網進修著作,其「深入」可從開場定義、USB、BT及WiFi 的相關概念用法、多組傳感器模組實務操作,並完整走過安信可開發板之傳感/促動器功能,及其內建的WiFi

和TCP/IP 網路功能之學習等等,而能體會之。其「淺出」則可由作者精心設計24個實驗,卻只用33種指令就能完成,就算不會寫程式也可以從上下文理解、感受之。   作者的理念是希望提供進修學習市場一種經濟實惠之優質實驗套件組,從中小學開始紮根,也讓在職進修者與創客社群多一種深入淺出的物聯網套件可以選擇。因此不僅撰寫此書,並同時提供結合Arduino、WiFi、燒錄器、麵包板之物聯網開發板供學習之用,其低價位、高性價比之設計,相對當今坊間,絕對物超所值!非常適合專題製作、原型參展/簡報、作品面試、小型專案等。詳情可上 AERAEL.com 查詢。   作者簡介 鄭一鴻   學歷:   國

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研究所、計算機組博士   專長:   嵌入式系統設計、手機程式設計、雲端程式設計、物聯網系統設計   現任:   愛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重要經歷:   各大職訓中心/推廣教育中心/電腦補習班之Android與Java課程講師及作者(2011~迄今)、新加坡大學「IDMI實驗室」短期訪問研究(2010)、中國文化大學資訊科學系(今稱資訊工程系)專任助理教授(2006~2010)、倚天資訊高級工程師/專案經理(2001~2005)、台灣大學電機系助教(1996~2001)。   著作:   第一次學Android就上手:從新手入門到專題製作上架(第二版)(2013

)   第一次學Android就上手:從Java程式設計到行動裝置專題製作(附光碟)(2012)   觸控設計觀念與創意應用(平裝附數位影音光碟)(2011)   譯作:   8051微控制器(第四版)(2008)   IBM PC組合語言與程式設計(附光碟)(2003)   第 1 單元    物小而美 1.1    微控制器的小故事     1.2    從物聯網切入程式教育     1.2.1    為何需要程式教育? 1.2.2    Arduino vs. 程式教育     1.2.3    撰寫第一支Arduino程式     1.2.4    執行第一支Arduino程式

※    參考資料     ※    思考議題     第 2 單元    多元聯網 2.1    USB聯網     2.1.1    USB通訊硬體介面 2.1.2    以USB呈現UART     2.1.3    USB Hub與OTG     2.1.4    USB數據連線     2.2    藍芽聯網 2.2.1    藍芽通訊之用法示範     2.2.2    藍芽技術應用於物聯網     2.2.3    從程式看BT vs. UART     2.3    WiFi聯網     2.3.1    WiFi通訊之用法示範     2.3.2    WiFi技術應用於物

聯網     2.3.3    ESP8266聯網之熱門技術     ※    參考資料     ※    思考議題     第 3 單元    智能傳感 3.1    數位型傳感器模組 3.1.1    功能對照     3.1.2    程式驗證     3.1.3     執行結果 3.2    類比型傳感器模組     3.2.1    功能對照     3.2.2    程式驗證     3.2.3     執行結果     3.3    ESP8266微控制器 3.3.1    以Arduino IDE 開發ESP8266     3.3.2    執行傳感器模組之Arduino

程式 ※    參考資料     ※    思考議題     第 4 單元    智能聯網     4.1    安信可ESP-12F開發板     4.1.1    內建光敏傳感器     4.1.2    內建RGB 七彩燈促動器     4.1.3    內建Push-Button傳感器     4.2    安信可ESP-12F燒錄板     4.2.1    開發板USB vs. 燒錄板USB 4.2.2    Flash鈕 vs. Reset鈕 4.3    ESP8266之網路功能 4.3.1    ESP8266之Arduino WiFi功能 4.3.2    ESP8266

之Arduino TCP/IP功能     ※    參考資料     ※    思考議題     第 5 單元    智能促動     5.1    聲光促動 5.1.1    改用序列埠控制聲光     5.1.2    改用藍芽控制聲光 5.2    聲促動智能應用:倒車警示     5.3    光促動智能應用:自動照明     5.4    結語     ※    參考資料 ※    思考議題     附錄 A      Arduino ESP8266開發環境FAQ     附錄 B      愛蕊物聯網開發套件組簡介     B.1    愛蕊物聯網開發板簡介     B.2 

   愛蕊物聯網材料包簡介     B.3    愛蕊物聯網App免費體驗版簡介     附錄 C      本書所有實驗之Arduino指令整理       作者序   本書是愛蕊科技有限公司為了推廣其科技教育和科技應用的第一本進修學習專書,且由於愛蕊科技的教育和應用理念是從做中學,因此本書設計成需要搭配愛蕊科技所推出的「愛蕊物聯網實驗包」一起透過實務驗證,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承上,愛蕊科技期待在教育(Education)和應用(Application)兩個面向盡一點心力,所以就採用E(Edu.)和A(App.)兩個字母代表相關的系列產品名稱:   .E系列:先推出本書(第1

版)以及「愛蕊教育開發板」,希望協助學校學生、在職進修者、創客等等朋友,有一個學習物聯網的工具在手邊,方便上手。   .AE系列:預計再推出本書(第2版)以及「愛蕊教育暨應用開發板」,同樣希望幫到學校學生、在職進修者、創客社群朋友,只是這個版本不僅著重在學習,更在書本內容及開發板上作出有助於應用的設計,但請讀者拭目以待。   .A系列:最後預計再推出本書(第3版)以及愛蕊相關應用產品,這時候的重點就不再純粹以教育為角度了,反而是要以單純應用產品的思維推出,希望向讀者展示愛蕊科技在物聯網這個市場所要推動的產品,同時期待藉由拋出這樣的產品磚,能夠引出讀者們寶貴的良品玉,刺激讀者有信心跨出創客純

欣賞的思維,進一步成功商品化造福大家。   愛蕊的精神就是:不怕青澀的過程,以信心和愛心不斷育成,終至結果。威廉‧佩利(William Paley,1743-1805),一位200多年前的學者、作家和牧師,曾以一個通俗有名的比喻「手錶和它們的製造者」,辯證他從宇宙大自然的精妙,反推其背後必然有一位創造者,就如同手錶不會平白無故產生,其背後必然有一位製造者。   當然,讀者不見得全然認同威廉‧佩利的觀點,然而可以確定的事情是,一宗精妙的設計,一項實用的製造,除了讓人讚嘆作品之美好,還能分享創作者的喜悅,甚至藉此改善某些生活品質,或提升某些心靈的境界!親愛的讀者,何不一起開始善用並發揮我們的創

意,永遠不晚!   我們借用中國清華大學軟件學院院長的劉雲浩教授的定義,代表亞洲對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縮寫IoT)的觀點:「它是網際網路、傳統電信網等資訊承載體,讓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作互聯互通的網路。」並補充說明它「具有普通對象設備化,自治終端互聯化和普適服務智能化三個重要特徵。」其中,從筆者的角度觀察,設備化在乎它能夠被控制,互聯化在意它的訊息能夠被交換,智能化則在於它的功能往往凸顯出人工智慧。要讓一個普通物體被加以控制其實很容易理解,不就是加上一個控制器(Controller)嗎?加了控制器的物體一般代表著它能接受指令完成存取(Access

)功能,這包括了讀(Read)和寫(Write)的操作。換言之,透過讀與寫,就能隨時控制這個普通物體,使它不再普通,而能成就一個設備。這時出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這個物體尺寸很小怎麼辦?我們還能用控制器來控制它嗎?對於這種小型IoT技術其實處處可見,主要就是拜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Very Large-Scale Integration,縮寫VLSI)所賜,它可以讓許多設備隱身在我們周圍的生活環境中。VLSI技術也能讓控制器微小化(又稱作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讓它藏身、嵌入(Embedded)在傳統家具設備中,賦予這些設備新的應用方式,變出新的把戲。其實,現在熱門的IoT

觀念有點像當年熱議的IA(Internet Appliance),只是涵蓋精神更加擴大。如圖1-1中的圖中圖所示,這個以手機為操控中心的IA群,舉例有多媒體影音設備、智慧馬桶設備、咖啡機設備、烤箱設備等,在2000年當時還沒有現今流行的iPhone和Android,大家就能想像終有一天,當一早用完洗手間,馬桶設備自動進行基本心跳脈搏、體溫體重、糞便尿液等檢測並產生健檢報告,正在了解健康報告摘要時,可能家中咖啡機、烤箱或蔬果機上的OK訊號已經通知主人,甚至之後將用餐時欣賞到一半的影音曲目,自動從家中設備轉移到正要出發的房車上的媒體播放器內等待繼續播放等等。其實,IoT就和圖1-1所描述的情況很類

似,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相似點,那就是設備的互聯化。因為互聯,可以對於設備集中控制、集中管理;也因為互聯,縮短了控制設備所需花費的時間(至少減少管理人員在設備之間往來走動的許多寶貴時間),而寶貴的時間就能轉化成為實用的金錢。

多功能小型水面載具水中辨識之穩健設計研究

為了解決mcu縮寫的問題,作者洪智軒 這樣論述:

謝辭 i摘要 iiAbstract iii目次 v表目錄 viii圖目錄 xi符號說明及縮寫 xv1.緒論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2 研究背景 21.3 研究架構 32.文獻回顧 52.1自動循跡位置文獻應用 52.2聲納辨識文獻應用 62.3文獻應用蒐整 73.研究方法 93.1 田口實驗設計 93.1.1實驗設計簡介 93.1.2田口直交表實驗法 93.1.3田口直交表實驗法 113.1.4變異數分析 133.2 實驗設備 133.2.1實驗場域 133.2.2雙體船載台 143.2.2.1 MCU控制器 173.2.2.

2 ESC馬達控制軟體 183.2.2.3 動力系統 183.2.2.4 聲納系統 184.研究成果 204.1 實驗規劃 204.1.1 精確度實驗作法 204.1.2 精確度與最佳構型分析評分 204.2 聲納識別與分析結果 324.2.1 聲納原理 324.2.2 進行二因子三水準實驗(田口法L9直交表) 335.實驗結論 655.1 自動循跡及精準度結果 655.2 聲納之水中辨識結果 656.後續研究方向及預期成果 676.1 未來研究方向 676.2 預期成果 67參考文獻 69自傳 73

32位嵌入式微處理器原理及應用

為了解決mcu縮寫的問題,作者羅亞非 等編著 這樣論述:

本書共分七章。主要介紹了SPCE3200為內核的S+core 7體系結構、指令系統;SPCE3200的使用指南、功能部件、系統開發和SPCE3200的應用實例。 書中所含內容豐富、講解由淺入深,通俗易懂,並附有大量的圖示和程序,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 本書適用于愛好單片機專業的各大中專院校的師生教學,也選用于工程實踐的科技工作者閱讀與參考。 第1章 S+core 7體系結構 1.1 S+core 7簡介 1.2 S+core 7特點 1.3 體系結構直接支持的數據類型 1.4 處理器模式 1.5 內部寄存器 1.5.1 概述 1.5.2 通用寄

存器 1.5.3 用戶自定義引擎寄存器 1.5.4 特殊功能寄存器 1.5.5 控制寄存器 1.6 異常 1.6.1 異常原因 1.6.2 異常處理流程 1.6.3 異常優先級 1.6.4 異常向量 1.6.5 各種異常描述 1.7 緩存簡介 1.7.1 指令Cache 1.7.2 數據Cache 1.7.3 存儲器一致性 1.8 指令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 1.8.1 指令存儲器 1.8.2 數據存儲器 1.9 片上調試 第2章 S+core 7指令系統 2.1 概述 2.2 指令格式與編碼 2.3 32位指令集 2.3.1 裝載與存儲指令 2.3.2 數據處理指令 2.3.3 分支指令 2.3

.4 特殊指令 2.3.5 協處理器指令 2.4 16位指令集 2.4.1 裝載與存儲指令 2.4.2 數據處理指令 2.4.3 跳轉與分支指令 2.4.4 特殊指令 2.4.5 並行條件執行 2.5 合成指令集 2.6 S+core 7處理器的GNU編譯器 2.6.1 S+core 7 C編譯器參數 2.6.2 S+core 7 C編譯器的基本數據類型 2.6.3 S+core 7 C編譯器的函數調用約定 2.7 S+core 7處理器的GNU匯編器 2.7.1 S+core 7 C匯編器參數 2.7.2 匯編語言語法 2.7.3 匯編器偽指令 2.7.4 段及其重定位 2.8 S+core

7處理器的GNU鏈接器 第3章 SPCE3200使用指南 3.1簡介 3.1.1 概述 3.1.2 SPCE3200特性 3.2 引腳信息 3.2.1 SPCE3200的引腳分布 3.2.2 SPCE3200的引腳描述 3.3 結構概述 3.4 存儲器分配 3.5 存儲器映射 3.6 鎖相環PLL與時鐘發生器CKG 3.6.1 鎖相環PLL 3.6.2 時鐘發生器CKG 3.6.3 寄存器描述 3.6.4 系統時鐘調整 3.7 中斷控制器 3.7.1 概述 3.7.2 特性 3.7.3 中斷源 3.7.4 結構框圖 3.7.5 寄存器描述 3.7.6 中斷機制 3.7.7 應用舉例 3.8

存儲器接口單元 3.9 APB總線DMA 3.10 啟動代碼 3.10.1 文件組成 3.10.2 *Prog.ld 3.10.3 *startup.s 3.10.4 啟動代碼工作流程 第4章 SPCE3200功能部件 4.1 通用I/O口 4.1.1 概述 4.1.2 引腳描述 4.1.3 結構 4.1.4 寄存器描述 4.1.5 基本操作 4.2 定時器 4.2.1 概述 4.2.2 特性 4.2.3 引腳描述 4.2.4 結構 4.2.5 寄存器描述 4.2.6 基本操作 4.2.7 注意事項 4.3 實時時鐘 4.3.1 概述 4.3.2 特征 4.3.3 寄存器描述 4.3.4 基本

操作 4.3.5 應用舉例 4.4 時基 4.4.1 概述 4.4.2 結構 4.4.3 寄存器描述 4.4.4 基本操作 4.4.5 應用舉例 4.5 看門狗 4.5.1 概述 4.5.2 特性 4.5.3 結構 4.5.4 寄存器描述 4.5.5 基本操作 4.5.6 注意事項 4.6 睡眠與喚醒 4.6.1 睡眠 4.6.2 睡眠相關寄存器 4.6.3 喚醒 4.6.4 鍵喚醒相關寄存器 4.6.5 應用舉例 4.7 模/數轉換器 4.7.1 概述 4.7.2 特性 4.7.3 引腳描述 4.7.4 結構框圖 4.7.5 寄存器描述 4.7.6 基本操作 4.7.7 注意事項 4.8 通

用異步串行通信模塊 4.8.1 概述 4.8.2 特性 4.8.3 引腳描述 4.8.4 結構框圖 4.8.5 寄存器描述 4.8.6 基本操作 4.8.7 注意事項 4.9 串行外圍接口 4.9.1 概述 4.9.2 特性 4.9.3 引腳描述 4.9.4 結構框圖 4.9.5 SPI描述 4.9.6 寄存器描述 4.9.7 基本操作 4.9.8 注意事項 4.10 標準的硬件接口 4.10.1 概述 4.10.2 特性 4.10.3 引腳描述 4.10.4 結構框圖 4.10.5 I2C描述 4.10.6 寄存器描述 4.10.7 基本操作 4.10.8 注意事項 4.11 SIO控制器

4.11.1 概述 4.11.2 特性 4.11.3 引腳描述 4.11.4 結構 4.11.5 寄存器描述 4.11.6 基本操作 4.11.7 注意事項 4.12 NOR型Flash控制器 4.12.1 概述 4.12.2 特性 4.12.3 引腳描述 4.12.4 寄存器描述 4.12.5 基本操作 4.13 TFT LCD控制器 4.13.1 概述 4.13.2 特性 4.13.3 引腳描述 4.13.4 寄存器描述 4.13.5 基本操作 第5章 SPCE3200開發系統介紹 5.1 SPCE3200實驗儀 5.1.1 功能特點 5.1.2 硬件原理 5.2 S+core IDE集成

開發環境 5.2.1 工程的編輯 5.2.2 工程的調試 5.3 應用舉例 第6章 SPCE3200應用實例 6.1 原理概述 6.2 應用分析 6.3 硬件電路 6.4 程序設計 6.4.1 主程序 6.4.2 軟件FIFO管理程序 6.4.3 UART收發程序 6.4.4 RTC控制及日期計算程序 6.4.5 NOR型Flash操作程序 6.4.6 命令獲取和分配程序 6.4.7 命令處理程序 第7章 附錄 7.1 常用術語、縮寫和約定解釋 7.1.1 術語 7.1.2 縮寫 7.1.3 約定 7.2 CPU內核寄存器速查表 7.3 硬件模塊寄存器速查表 7.4 匯編指令速查表 7.5 偽

指令速查表 我國的嵌入式系統入門教育一般是從學習8位單片機開始的。8位單片機具有簡單易學、技術成熟的優點;但這種單片機存儲資源相對較小,所以若在片內應用操作系統,會造成存儲資源緊張。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制造業的不斷升級,對MCU性能要求較高的手持設備(像手機、數碼相機、PDA、GPS、電子游戲機、MP3播放器、MP4播放器和PMP等)的產量增長迅速,同時包括數碼相框、機頂盒、安防監控、信息家電等有更高性能要求的多媒體和通信設備的推出,以及有越來越多的像電視機、汽車音響及電子玩具等傳統應用也提出數字化和“硬件軟化”的要求,它們對MCU計算性能、集成度的要求都超出絕大多數8

/16位微控制器能提供的範圍。飛思卡爾、瑞薩科技、NEC、NXP、意法半導體、英飛凌、Atmel、富士通、三星等世界半導體大公司根據不同的市場定位,或采用自己的CPU核,或采用購買ARM、MIPS內核,利用SOC技術紛紛推出自己高性能的32位產品,以滿足不同終端產品對MCU性能的需求。 2006年凌陽科技公司在台灣率先推出了以S+core 7為內核的32位微處理器。該處理器在一個芯片上集成了像手機、數碼相機、PDA、GPS、電子游戲機、MP3播放器、PMP、汽車信息娛樂(inforainment)、STB以及家庭娛樂系統中多媒體系統所需的功能,具有強大的多媒體特性。凌陽公司目前已經陸

續推出多款S+core 7內核系列32位芯片,並在多個產品上得到大量應用。 凌陽公司是全球最大消費性IC設計廠商之一。2001年底在中國內地開展校企合作的大學計劃,利用企業的資源改善高校教學、實驗、科研條件,增加高校師生接觸新技術、新器件的機會,提高高校的嵌入式技術的教學水平。凌陽實施大學計劃8年來先後與600余所院校合作,共建凌陽16位單片機實驗室300余所。為了使學校教學內容不與新技術脫節,培養學生追蹤新技術和創新的能力,凌陽公司特為高等院校設計一款采用凌陽S+core 7內核、集成較多新技術、具有豐富的硬件資源及多媒體特色的32位SOC微處理器——SPCE3200。

SPCE3200處理器芯片內部集成了MPEG4硬件編解碼模塊、32 KB片上SRAM、4 KB指令和4 KB數據緩存、DMA接口控制器等;外圍接口包括支持隔行掃描/逐行掃描的NT—SC/PAL視頻輸出接口、16位的立體聲音頻DAC、VGA/CIF模式TFT/STN型LCD控制器接口;支持包括RGB565格式、CCIR一601/656 CMOS影像傳感器控制接口、TVE控制器、光槍接口;支持SD卡和Nand型Flash接口用于海量數據存儲;支持USB 1.1主機或USB 1.1外設;支持包括RS232、SPI、SIO、I2C、I2S等串行接口。SPCE3200集成度高,內含眾多多媒體新技術,能完

成當前大多數高端電子產品的開發,是學習嵌入式系統的好平台。 本套教材包括二大部分。第一部分為32位嵌入式微處理器原理及應用,介紹SPCE3200的原理、基礎功能模塊和基礎應用;第二部分為嵌入式微處理器的高級應用,介紹SPCE3200的高級功能模塊及其多媒體應用。兩個部分分別為一本書,作為一種教材推出。本套教材由淺入深、注重基礎,不僅可以作為學習嵌入式系統開發的教科書,對于從事SPCE3200開發者而言還是一套實用的參考書。

2-APB 有助於抗氧化與保護大鼠心臟缺血再灌流傷害的主要結構之探討

為了解決mcu縮寫的問題,作者沈彥丞 這樣論述:

在不同的細胞與器官研究中,2-aminoethoxydiphenyl borate(2-APB)皆顯示 能夠有效保護 H2O2 與缺血再灌流(ischemia/reperfusion, I/R)誘導的損傷。2-APB 也被認為能夠透過抗氧化能力保護心臟的 I/R 損傷。然而,2-APB 對於細胞內 Ca2+恆定具不專一性而具有潛在毒性,且 2-APB 具備抗氧化與保護 I/R 傷害能力 的詳細機制仍不明確。更清楚了解其中機制,將能夠幫助未來研發具備抗氧化能 力並保護 I/R 傷害之藥物。為了辨識 2-APB 具備抗氧化與保護 I/R 傷害能力的核 心結構,我們分析了一群對於鈣池調控鈣離子進入

(store-operated calcium entry, SOCE)具有不同作用的 2-APB 與其相似異構物的抗氧化能力。在本篇研究中, 透過不同的抗氧化能力檢測,我們發現 2-APB、diphenylborinic anhydride(DPBA) 與 3-(diphenylphosphino)-1-propylamine(DP3A)具備抗氧化能力。透過 3-(4,5- 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assay 評估細胞存活 率,結果顯示 2-APB、DPBA 與 DP3A 能夠有效保護過氧化氫(hyd

rogen peroxide, H2O2)與 I/R 誘導的 H9c2 與成鼠心肌細胞死亡。在 ex vivo 的 I/R 動物模式中, 2-APB 與 DPBA 皆能夠降低 I/R 誘導的心肌梗塞面積與脂質過氧化反應。在 in vivo 的 I/R 動物模式中,2-APB 與 DPBA 能夠降低 I/R 誘導的心肌梗塞面積與 I/R 的生物指標(creatine kinase-MB, CK-MB)。2-APB 能夠降低 I/R 誘導的發炎 反應與細胞凋亡作用。本篇研究顯示兩個苯環連接硼原子,組成了 2-APB 透過 與 H2O2 作用並生成酚類化合物,因而具備抗氧化能力,並進一步保護 I/R

誘導 的氧化壓力與傷害的主要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