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 data正常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另外網站儿童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也說明:注2:参考区间在我国通常又称为“参考范围”、“正常范围”、“正常值”等,但“参考区间”是目前国际通. 用规范术语。 4 参考区间.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系所 黃正昇所指導 邱敬為的 梯度導模共振微型光譜儀於白蛋白與肌酸酐之螢光與比色法檢測 (2021),提出lab data正常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梯度導模共振、螢光檢測、比色法檢測、人血清白蛋白、肌酸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公共衛生研究所 楊振昌所指導 黃君睿的 妊娠和哺乳期之碘營養與甲狀腺指標 (2020),提出因為有 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碘、營養、懷孕、台灣、甲狀腺的重點而找出了 lab data正常值的解答。

最後網站小兒CBC/生化免疫參考值| 檢驗醫學部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則補充:中國醫藥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評比, 已經躍登世界頂尖150 大。我們擁有:1)差異化、獨特的全人醫療服務;2)創新技術以滿足病患追求安全、速度與品質之要求;3)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lab data正常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梯度導模共振微型光譜儀於白蛋白與肌酸酐之螢光與比色法檢測

為了解決lab data正常值的問題,作者邱敬為 這樣論述:

本研究的目標為利用螢光與比色法量測人體尿液中白蛋白和肌酸酐的濃度,檢測的裝置採用自製的微型光譜儀,該儀器是由週期梯度導膜與感光耦合元件結合,可以量測光譜波長與能量。由於不同濃度的白蛋白與螢光分子結合後,以特定波長光激發會產生不同強度的螢光反應,藉由量測該螢光的強度即可判斷白蛋白的濃度。而肌酸酐則是與比色試劑混合時,會產生溶液顏色上的差異,將特定的光射入溶液並接收另一端的光譜能量,藉由量測光譜能量的大小即可達到檢測溶液濃度的目的。此外我們也會以市售光譜儀量測,將兩者的實驗結果進行比較。為了將白蛋白與肌酸酐檢測結合在一起,我們自行設計了一個檢測機構,該裝置可以同時量測螢光的強度與比色法的光強度,

此外我們也設計了一個微流道檢測試片,該試片是由PMMA與PDMS結合,可將試劑吸入腔體內做量測。實驗將進行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比色法單獨量測白蛋白和肌酸酐濃度,目的是為了驗證微型光譜儀對於比色法量測的可行性,以及各試劑是否有很好的檢測極限來量測人體尿液中的濃度,然而實驗結果顯示比色法不適用在量測人體尿液中白蛋白的濃度,所以第二階段我們改以螢光法量測白蛋白,並結合了比色法量測肌酸酐濃度,達成同時量測的目的。第三段我們則是以微流道檢測試片進行白蛋白與肌酸酐隨機濃度的量測,採用的方式與第二階段相同,目的是希望可以證明微流道檢測試片的可行性與操作便利性。本研究已完成上述三個階段的實驗並且有很好的結果

,在微型光譜儀上,肌酸酐的比色法檢測極限達0.257 mg/dL,白蛋白的螢光法檢測極限達0.93 mg/dL,兩者皆低於人體尿液中的正常值濃度,代表此螢光比色法檢測系統可達到同時檢測人體尿液中白蛋白與肌酸酐濃度的目的。

妊娠和哺乳期之碘營養與甲狀腺指標

為了解決lab data正常值的問題,作者黃君睿 這樣論述:

背景:懷孕和哺乳婦女的碘營養不足會影響孩童的生長發育,但台灣尚無此族群的相關報告。Sandell-Kolthoff (S-K) 比色法可以精準地檢測尿液碘濃度,以評估碘營養狀態,但此方法較為耗時,且在反應過程中會產生有毒廢物。近年來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ICP-MS)發展為測量微量元素之強大工具,但運用此方法檢測尿液碘濃度的方式在台灣尚未開發。碘營養和甲狀腺功能和懷孕預後有關,但目前尚無本土的妊娠甲狀腺功能正常參考值,和可靠的碘營養指標,來正確診斷妊娠甲狀腺疾病和促進碘營養狀態。目的:本研究旨在(1)使用ICP-MS開發測定尿液碘濃度的新方法;(2)評估北台灣懷孕和哺乳婦女的碘營養狀態;(3)

獲得本土的妊娠甲狀腺功能正常參考值,了解碘營養指標,包括尿碘中位數、尿液碘濃度/肌酐酸、甲狀腺球蛋白、甲促素等,隨著孕程進展的變化及表現,並且分析妊娠甲狀腺功能、甲狀腺抗體、和碘營養狀態,與懷孕併發症的相關性。方法:首先,我們開發一個以碲(tellurium)為內標,將檢體和標準液稀釋100倍後上機檢測尿液碘濃度的ICP-MS方法,並且對183個尿液檢體進行檢測,分析用兩種檢驗方法(ICP-MS和S-K比色法)得到的數值之間的異同。接著,我們利用ICP-MS尿碘檢測法,得到2018-2019年間在臺北榮民總醫院收案的懷孕和哺乳婦女的尿液碘濃度,並且分析尿碘和飲食習慣的相關性。最後,我們進行一個

前瞻性的世代研究,於每一個產程和產後各收集一次孕婦的尿液和血液檢體,進行甲狀腺功能、甲狀腺抗體,和碘營養指標的檢驗,並且評估這些指標在各產程的變化、和懷孕預後的相關性。我們藉由收案婦女的第二點五和九十七點五百分位的數值,來界定出妊娠甲狀腺功能正常值的範圍。結果:運用ICP-MS和S-K比色法檢測出的尿液碘濃度數值並無顯著差異,運用ICP-MS得到的257位懷孕和198位哺乳婦女的尿碘中位數為225.3 μg/L和120.4 μg/L,代表碘營養充足。哺乳婦女和懷孕婦女比較起來,攝取含碘食物和綜合維他命的頻率有顯著減少。多變項分析顯示,年紀輕和沒有攝取綜合維他命,是哺乳婦女尿碘濃度小於100 μ

g/L的危險因子。我們從75位孕婦的資料初步得到甲促素的懷孕正常值範圍約為0.0097-3.3 uIU/mL,但未懷孕的標準為0.27-4.2 uIU/mL。若用未懷孕的標準來診斷甲狀腺疾病,將有11.4%的孕婦被誤認為亞臨床性甲狀腺高能症,和1.4%的孕婦被誤認為亞臨床性甲狀腺低能症。結論:我們開發了一個準確的ICP-MS尿碘檢測法,並且運用此方法得到北台灣懷孕和哺乳婦女的碘營養資料。整體而言,碘營養狀態整體是充足的,但仍然有少數哺乳婦女具有潛在的碘營養不足的風險,像是年紀輕和沒有攝取綜合維他命的族群。妊娠甲狀腺功能正常參考值範圍,對正確診斷妊娠甲狀腺疾病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