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更新失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java更新失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于湧寫的 精通軟體性能測試與LoadRunner實戰(第2版) 和(美)克雷格·沃斯的 Spring實戰(第5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人民郵電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資訊工程學研究所 李允中所指導 余治杰的 從開源Java專案建構服務元件 (2020),提出java更新失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服務元件、程式碼生成、MySQL、DevOps、spring framework。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資訊工程系研究所 劉建宏所指導 杜國正的 Android應用程式錄製播放測試框架之設計與實作 (2014),提出因為有 軟體測試、錄製播放、Android測試的重點而找出了 java更新失敗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java更新失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精通軟體性能測試與LoadRunner實戰(第2版)

為了解決java更新失敗的問題,作者于湧 這樣論述:

本書在介紹軟體性能測試概念的基礎上,結合對實際測試案例的剖析,重點講解了性能測試實戰技術、Load Runner工具的使用技巧和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解答。全書分為15章,內容從測試專案實戰需求出發,除講述了軟體測試的分類以及測試的流程等外,還重點講述了性能測試技術和LoadRunner11.0與12.60工具應用的實戰知識。   為了有效地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本書基於實踐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匯總了幾十個解決方案。詳細的專案案例、完整的性能測試方案、計畫、用例設計、性能總結及相關交付文檔為您做好實際項目測試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基於Load Runner和協力廠商工具物件的開發為您進行性能測試錦上添花,相

信本書一定會對您進行性能測試理論學習和實踐大有裨益。   本書圖文並茂,通俗易懂,適合性能測試設計人員、性能測試開發人員、性能測試分析人員、專案經理和測試組長參考學習,也可作為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學習用書,以及培訓學校的教材。 于湧,北京大學電腦專業畢業,一直從事軟體發展、軟體測試方面工作。從事程式師、高級程式師、高級測試經理等職位。擁有多年的軟體發展、軟體測試理論和實踐經驗。尤其擅長在自動化測試工具應用、測試理論、單元測試等方面知識。曾為多個軟體公司提供軟體測試理論、軟體性能測試理論、自動化測試性能工具 Load Runner、功能測試工具Quick Test Prof

essional等內容的指導和培訓工作。 第1章 軟體測試概述 1 1.1 軟體測試基礎 2 1.2 軟體相關概念解析 3 1.3 軟體測試的定義 3 1.4 軟體測試的分類 5 1.4.1 黑盒測試、白盒測試與灰盒測試 5 1.4.2 靜態測試與動態測試 7 1.4.3 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與接受度測試 8 1.4.4 其他測試 13 1.5 軟體發展與軟體測試的關係 14 1.5.1 常見的幾種軟體發展模式 14 1.5.2 測試與開發各階段的關係 17 1.5.3 測試的經濟學觀念 18 1.6 軟體測試流程 19 1.6.1 測試

計畫 19 1.6.2 測試設計 20 1.6.3 測試執行 28 1.6.4 測試總結 31 1.7 測試自動化的意義 37 第2章 性能測試過程概述 39 2.1 性能測試的基本過程 40 2.2 性能測試需求分析 40 2.3 性能測試計畫 41 2.4 性能測試用例 42 2.5 測試腳本編寫 44 2.6 測試場景設計 44 2.7 測試場景運行 46 2.8 場景運行監控 47 2.9 運行結果分析 47 2.10 系統性能調優 47 2.11 性能測試總結 48 2.12 本章小結 49 2.13 本章習題及經典面試試題 49 2.14 本章

習題及經典面試試題答案 50 第3章 性能測試與LoadRunner相關概念 53 3.1 性能測試的基本概念 54 3.1.1 典型的性能測試場景 54 3.1.2 性能測試的概念及其分類 54 3.1.3 性能測試工具的引入 55 3.2 LoadRunner及樣常式式安裝過程 55 3.2.1 Windows版本的安裝過程 55 3.2.2 授權合約的應用 58 3.2.3 工具樣常式式的安裝過程 59 3.3 運行機制和主要組成部分 59 3.4 LoadRunner相關概念解析 61 3.4.1 集合點 61 3.4.2 事務 62 3.4.3 檢查點 6

3 3.4.4 思考時間 66 第4章 應用LoadRunner進行性能測試示例 68 4.1 LoadRunner測試過程模型 69 4.2 實例講解腳本的錄製、場景設計、結果分析過程 69 4.2.1 實例講解Web應用程式的應用 69 4.2.2 腳本處理部分 70 4.2.3 負載處理部分 80 4.2.4 系統性能改進意見 86 第5章 指令碼語言編寫基礎 87 5.1 認識LoadRunner指令碼語言 88 5.2 C語言基礎 89 5.2.1 資料類型 89 5.2.2 語句分類 95 5.2.3 基礎知識 104 5.3 關聯的應用 131 5

.3.1 什麼是關聯 132 5.3.2 如何做關聯 133 5.3.3 關聯函數詳解 137 5.3.4 基於實例的簡單關聯的139 5.3.5 基於實例的複雜關聯的應用 142 5.4 動態連結程式庫函數的調用 145 5.5 應用特殊函數的注意事項 147 5.6 自訂函數的應用 150 5.6.1 自訂函數僅應用於本腳本的實例 150 5.6.2 自訂函數的複用實例 152 5.7 IP欺騙的應用 153 第6章 深度解析LoadRunner 11.0功能的應用 156 6.1 VuGen的應用 157 6.2 協議的選擇 157 6.2.1 Vuser類型

157 6.2.2 協議選擇 159 6.3 腳本的創建過程 164 6.3.1 協議理解的誤區 165 6.3.2 B/S架構應用程式腳本的應用實例 165 6.3.3 C/S架構應用程式腳本的應用實例 168 6.4 腳本的參數化 174 6.4.1 參數化的方法及其技巧 174 6.4.2 資料分配方法 176 6.4.3 資料更新方式 176 6.4.4 基於實例應用資料分配資料更新方式 177 6.4.5 表資料參數類型 177 6.4.6 內部資料參數類型 179 6.5 調試技術 182 6.5.1 中斷點設置 182 6.5.2 單步跟蹤 182

6.5.3 日誌輸出 183 6.6 Controller的應用 184 6.7 場景設置描述 185 6.7.1 面向目標的場景設計 186 6.7.2 基於手動的場景設計 189 6.8 負載生成器 205 6.9 IP Wizard的應用 208 6.10 負載選項設置詳解 211 6.11 性能指標監控 213 6.12 Analysis的應用 218 6.13 結果目錄檔結構 219 6.14 Analysis Summary分析 220 6.15 事務相關資訊 220 6.15.1 分析概要事務相關資訊問題提出 220 6.15.2 結果概要事務相關

資訊問題分析 221 6.15.3 結果概要事務腳本設計及其相關設置 221 6.15.4 如何解決結果概要資訊計入思考時間的問題 223 6.15.5 如何知道每個虛擬用戶負載時的參數取值 224 6.15.6 如何將資料匯出到Excel文件中 228 6.15.7 如何對匯出的資料進行篩選 229 6.15.8 如何對結果資料進行有效的分析 230 6.16 輸送量相關資訊 232 6.16.1 概要分析輸送量等相關資訊問題提出 233 6.16.2 概要分析輸送量等相關資訊問題分析 233 6.16.3 概要分析輸送量等相關內容設計與實現 234 6.17 執行結果

分析過程 236 6.17.1 合併圖的應用 238 6.17.2 合併圖的3種方式 238 6.17.3 自動關聯的應用 239 6.17.4 交叉結果的應用 241 6.17.5 性能測試模型 242 6.17.6 性能瓶頸定位—拐點分析法 243 6.17.7 分析相關選項設置 243 6.18 主要圖表分析 246 6.18.1 虛擬使用者相關圖表 246 6.18.2 事務相關圖表 247 6.18.3 錯誤相關圖表 250 6.18.4 Web資源相關圖表 252 6.18.5 網頁診斷相關圖表 259 6.18.6 系統資源相關圖表 265 第7章

LoadRunner常見問題解答 268 7.1 如何突破參數的百條顯示限制 269 7.2 如何突破Controller可用腳本的50條限制 269 7.3 如何解決資料庫查詢結果過大導致的錄製失敗的問題 270 7.4 如何調整經常用到的相關協議 腳本範本 271 7.5 如何將Connect()中的密文改為 明文 272 7.6 如何添加並運用附加變數 274 7.7 如何解決腳本中的亂碼問題 276 7.8 如何在錄製時加入自訂 標頭 277 7.9 執行緒和進程運行方式有何 不同 278 7.10 如何實現腳本分步錄製 280 7.11 如何在腳本中應用常

量和陣列 281 7.12 VuGen中支援哪些步驟類型 282 7.13 如何處理ASP.NET中的ViewState 283 7.14 如何理解Return的返回值 287 7.15 如何解決負載均衡將壓力作用到一台機器的問題 289 7.16 如何對Apache伺服器上的資源使用情況進行監控 290 7.17 如何在腳本中加入DOS命令 291 7.18 如何下載並保存文件到本地 292 7.19 如何理解常用圖表的含義 295 7.20 基於目標和手動場景測試有何聯繫和不同 296 7.21 如何在命令列下啟動Controller 299 7.22 如何解決由於設

置引起的運行失敗問題 299 7.23 如何實現對伺服器系統資源的監控 300 7.24 如何實現對資料伺服器的監控 304 7.25 如何實現對Web應用程式伺服器資源的監控 307 7.26 如何在Analysis圖表中添加分析注釋 309 7.27 如何確定登錄達到回應時間為3秒的指標 311 7.28 如何使用自動關聯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 313 7.29 如何根據分析結果判斷性能有所改善 314 7.30 如何對圖表進行合併並定位系統瓶頸 316 7.31 如何應用Java Vuser驗證演算法的執行效率 317 7.32 如何用程式控制網站的訪問次數 321 7

.33 幾種不同超時的處理方法 325 7.34 如何才能將日期類型資料參數化到腳本中 326 7.35 如何自訂請求並判斷返回資料的正確性 330 7.36 LoadRunner如何運行WinRunner腳本 332 7.37 LoadRunner如何利用已有文本數據 335 7.38 如何能夠產生樣常式式的Session 337 7.39 如何能夠實現Ping IP的功能 339 7.40 如何在Vugen中自訂工具列按鈕 339 7.41 如何在Vugen的Tools菜單中添加功能表項目 341 7.42 如何在Vugen中給功能表項目定義快速鍵 342 7.43 為

什麼結果匯出時會出現異常 343 7.44 如何增大網頁細分圖顯示的URLS長度 344 7.45 如何設置登錄的用戶名和口令 344 7.46 如何在執行反覆運算時退出腳本 346 7.47 如何使用鍵盤快速鍵 347 7.48 如何手動轉換字串編碼 348 7.49 如何理解結果目錄檔結構 349 7.50 如何監控Tomcat 350 7.51 如何在UNIX系統下用命令列運行腳本 354 7.52 如何使用C函數進行腳本跟蹤 355 7.53 如何知道腳本對應路徑下文件的含義 356 7.54 如何結合企業特點進行性能測試 367 7.55 如何應用性能測試常用

計算公式 369 7.56 如何掌握“拐點”分析方法 371 7.57 如何發現性能測試的規律 372 7.58 如何編寫性能測試用例 373 7.59 如何對MySQL資料庫進行查詢操作 375 7.60 為何無法與Load Generator通信 378 第8章 全面掌握LoadRunner 12 380 8.1 認識LoadRunner 12 381 8.1.1 揭開LoadRunner 12的神秘面紗 381 8.1.2 介面更加友好的LoadRunner 12的Vugen 381 8.1.3 LoadRunner 12創建腳本與解決方案 381 8.1.4 更加

直觀的錄製報告 384 8.1.5 關聯操作原來如此簡單 384 8.1.6 請求資訊的過濾與請求分類統計 385 8.1.7 腳本參數化 387 8.1.8 快照頁相關資訊 388 8.1.9 運行時資料頁相關信息 388 8.1.10 錯誤頁相關資訊 389 8.1.11 任務頁相關資訊 390 8.1.12 輸出頁相關資訊 390 8.1.13 縮略圖資源管理器頁相關資訊 391 8.2 VuGen功能改進與實用操作 392 8.2.1 VuGen屬性 392 8.2.2 步驟工具箱 393 8.2.3 C語言的腳本代碼著色 394 8.2.4 代碼完成 39

4 8.2.5 書簽 395 8.3 同步錄製和非同步錄製 396 8.3.1 非同步通信的3種方式 397 8.3.2 如何創建非同步腳本 398 8.3.3 非同步通信相關函數 399 8.4 Controller功能改進與實用操作 399 8.4.1 Controller對JMeter腳本的支持 400 8.4.2 如何添加基於Eclipse開發者的外掛程式 408 8.4.3 應用VuGen開發Selenium腳本 409 8.4.4 在Eclipse IDE中調用LoadRunner API實現Selenium腳本開發 416 第9章 基於介面的性能測試實戰 4

24 9.1 LoadRunner與其在介面測試中的應用 425 9.1.1 性能測試介面需求 425 9.1.2 介面測試功能性用例設計 430 9.1.3 測試用例腳本實現(介面功能性驗證) 432 9.2 LoadRunner在介面性能測試中的應用 440 9.2.1 介面測試性能用例設計 440 9.2.2 測試用例腳本實現 441 9.2.3 性能測試場景執行 443 9.2.4 性能測試執行結果分析與總結 448 第10章 性能監控方法和性能監控工具應用 450 10.1 概述 451 10.2 進程相關指標和監控技術 451 10.2.1 Windows

作業系統任務、進程 451 10.2.2 Windows作業系統任務、進程監控技術 451 10.2.3 Windows作業系統任務、進程關閉技術 456 10.2.4 Linux作業系統任務、進程監控技術 458 10.2.5 Linux作業系統進程監控技術 459 10.2.6 Linux作業系統進程終止技術 462 10.3 CPU相關指標和監控技術 464 10.3.1 CPU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64 10.3.2 Windows作業系統中CPU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64 10.3.3 Linux作業系統中CPU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67 10.4 記憶體相關指標和監控

技術 471 10.4.1 記憶體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71 10.4.2 Windows作業系統中記憶體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72 10.4.3 Linux作業系統中記憶體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77 10.5 磁片I/O相關指標和監控技術 480 10.5.1 磁片I/O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80 10.5.2 Windows作業系統磁片I/O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82 10.5.3 Linux作業系統磁片I/O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90 10.6 Nmon工具 493 10.6.1 Nmon工具介紹 493 10.6.2 Nmon工具的使用 493 10.7 Spotlight工

具 502 10.7.1 Spotlight工具介紹 502 10.7.2 Spotlight on Oracle 502 10.7.3 Spotlight on Unix 511 第11章 性能測試專案實施過程及文檔寫作 515 11.1 基於不同使用者群的性能測試 516 11.2 接受度測試通常提交的成果物 516 11.3 接受度測試專案完整實施過程 517 11.4 專案預算和專案立項 518 11.4.1 專案預算和專案立項 518 11.4.2 專案預算相關內容及樣表展示 518 11.5 專案準備階段及接受度測試方案編寫 519 11.5.1 專案人員入

場 519 11.5.2 專案調研 520 11.5.3 接受度測試方案 520 11.5.4 接受度測試方案索引目錄結構 520 11.5.5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引言” 523 11.5.6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系統簡介” 524 11.5.7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測試目標和標準” 524 11.5.8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測試需求分析” 525 11.5.9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測試策略” 525 11.5.10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專案實施階段” 529 11.5.11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測試實施安排” 533 11.5.12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測試計畫” 534 11.5

.13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品質保證” 535 11.5.14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缺陷管理” 539 11.5.15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專案溝通” 541 11.5.16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工作產品” 541 11.6 接受度測試實施過程及性能測試計畫編寫 541 11.6.1 性能測試計畫 542 11.6.2 性能測試計畫索引目錄結構 542 11.6.3 性能測試計畫的“簡介” 543 11.6.4 性能測試計畫的“測試業務及性能需求” 545 11.6.5 性能測試計畫的“測試環境” 545 11.6.6 性能測試計畫的“測試策略” 546 11.6.7 性能測試計

畫的“命名規範” 549 11.6.8 性能測試計畫的“用例設計” 550 11.6.9 性能測試計畫的“場景設計” 551 11.6.10 性能測試計畫的“測試資料準備” 552 11.6.11 性能測試計畫的“計畫安排” 552 11.6.12 性能測試計畫的“局限條件” 553 11.6.13 性能測試計畫的“風險評估” 553 11.6.14 性能測試計畫的“交付產品” 553 11.7 接受度測試實施過程 553 11.7.1 性能測試腳本設計 554 11.7.2 性能測試腳本數據準備 559 11.7.3 性能測試場景設計 560 11.7.4 性能測試場

景監控與場景執行 562 11.7.5 性能測試結果分析 566 11.7.6 性能調優 567 11.8 接受度測試總結及其性能測試總結的編寫 568 11.8.1 某單位某系統驗收測試結論 568 11.8.2 某單位某系統驗收測試交付清單 569 11.8.3 某單位某系統驗收測試報告 569 11.8.4 某單位某系統驗收測試性能測試報告 577 11.8.5 功能/性能測試缺陷遺留評審確認表格 584 11.8.6 專案管理相關表格 584 11.9 專案驗收相關文檔編寫 586 11.9.1 驗收申請 587 11.9.2 工作量確認 587 第12章 性

能測試案例—系統實現框架對比 588 12.1 方案設計 589 12.1.1 專案性能測試需求分析 589 12.1.2 性能測試需求 589 12.1.3 系統架構 590 12.1.4 性能測試策略 590 12.1.5 測試資源 591 12.1.6 測試監控 592 12.1.7 里程碑計畫 594 12.1.8 測試準則 594 12.1.9 測試風險 595 12.2 測試執行 595 12.2.1 腳本編寫 595 12.2.2 測試過程 598 12.3 測試報告 600 12.3.1 性能對比結論摘要 600 12.3.2 問題分析 601

12.3.3 測試結果對比 602 12.3.4 性能對比結論 606 第13章 Web前端性能測試工具應用 607 13.1 前端性能測試 608 13.2 HttpWatch工具 608 13.2.1 HttpWatch簡介 608 13.2.2 HttpWatch工具的使用 608 13.3 DynaTrace Ajax工具 616 13.3.1 DynaTrace Ajax簡介 616 13.3.2 DynaTrace Ajax工具的使用 616 13.4 Firebug工具 620 13.4.1 Firebug簡介 620 13.4.2 Firebug工具的

使用 621 13.5 YSlow工具 623 13.5.1 YSlow簡介 623 13.5.2 YSlow工具的使用 624 13.6 前端性能改進 625 13.6.1 減少請求數量 625 13.6.2 應用緩存技術 627 13.6.3 CDN技術 630 13.6.4 減少DNS解析時間 630 13.6.5 壓縮內容 631 13.6.6 其他方法 631 第14章 不同協定腳本應用實例講解 633 14.1 一種特殊的資料庫性能測試方法 634 14.1.1 資料庫集群專案背景 634 14.1.2 批次處理方式解決方案 635 14.2 手工編寫

FTP腳本 637 14.2.1 手工編寫腳本的策略 637 14.2.2 基於實例手工編寫FTP腳本 637 14.2.3 腳本編寫注意事項 639 14.3 Foxmail郵件的發送腳本 640 14.4 .NET 2008外掛程式在開發環境中的應用 643 14.5 Windows Sockets協議腳本應用 647 14.6 Terminal Emulation協議腳本應用 654 14.7 Citrix協定腳本的應用 660 14.7.1 Citrix簡單介紹 660 14.7.2 Citrix相關配置說明 660 14.8 EdgeSight 663 14.

8.1 EdgeSight簡單介紹 664 14.8.2 EdgeSight的使用方法 664 14.9 資料庫相關協定應用 669 14.9.1 工具支援哪些資料庫相關協定 669 14.9.2 資料庫函數說明 669 14.9.3 資料庫腳本關聯 673 14.10 Flex協定腳本應用 674 14.10.1 Flex簡介 674 14.10.2 Flex腳本 674 14.10.3 Flex腳本關聯 675 14.11 Real協定腳本應用 677 14.11.1 Real簡介 677 14.11.2 Real腳本 677 14.12 Web Services

協議腳本應用 679 14.12.1 Web Services簡介 679 14.12.2 Delphi Web Services樣常式式 683 14.12.3 Web Services腳本 690 第15章 利用高階語言開發性能測試輔助工具 695 15.1 LoadRunner場景運行控制器 696 15.2 LoadRunner場景運行控制器原始程式碼 698 15.2.1 場景運行控制器首介面原始程式碼 698 15.2.2 場景運行控制器原始程式碼 700 15.2.3 系統設置原始程式碼 707 15.2.4 作品相關原始程式碼 708 15.3 前端性能測

試自動化 713 15.4 HttpWatch前端性能測試自動化腳本 714 15.5 基於高階語言調用HttpWatch完成前端性能測試 719

java更新失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よかったらチャンネル登録、高評価👍Twitterフォローしてくれると嬉しいです!

୨୧┈┈┈┈┈┈┈┈┈┈┈┈┈┈┈┈┈୨୧

メンバーの方で
JAVA版マインクラフトを持っている方にお手伝いしてもらっています。
一緒にマイクラで遊びたい方がいたらご連絡ください!

୨୧┈┈┈┈┈┈┈┈┈┈┈┈┈┈┈┈┈୨୧
▸ FANBOX
https://www.fanbox.cc/@ritorun

▸ りとるんグッズ
https://ritorun.booth.pm/

▸ Twitter
https://twitter.com/RitorunGames

▸ りとるんメンバーシップはこちらから↓↓(コミュニティ更新8/24🆕)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tOL8JHgdhz4hPU-DKYXNw/join

▸ りとるんの欲しい物が詰まったリスト
https://www.amazon.co.jp/hz/wishlist/ls/NC710X6BK5G2?&sort=default

▸ マシュマロ
https://marshmallow-qa.com/ritorungames?utm_medium=url_text&utm_source=promotion


୨୧┈┈┈┈┈┈┈┈┈┈┈┈┈┈┈┈┈୨୧
▾お願い▾
※配信に関係ない、個人的な会話のやり取りは控えてください。
※話題に出してない配信者さんの名前を出さない、他配信で私の名前も出さないで下さい(配信者さんが出してる場合を除く)
※不快になるようなコメント等はしないでください
※スパムや荒らしを見かけても反応しないこと、ブロック&通報で無視してください
(BANされた人がいてもスルーしてください)
皆さんご協力お願いね!


୨୧┈┈┈┈┈┈┈┈┈┈┈┈┈┈┈┈┈୨୧
▸総合タグ  【#りとるん】
▸生配信   【#切りとるん】
▸ファンアート【#りとアート】
▸タグ検索用 【#りとるっく】
▸ファンネーム【りとっこ】


[email protected](連絡用、Amazonギフト券、BAN解除依頼等)

୨୧┈┈┈┈┈┈┈┈┈┈┈┈┈┈┈┈┈୨୧
スキン提供していただきました!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通常衣装:Saika
ルームウェア:くれさん
水着:くれさん

從開源Java專案建構服務元件

為了解決java更新失敗的問題,作者余治杰 這樣論述:

服務組合技術可以將簡單的服務進行組合以完成複雜的任務,然而缺乏足夠的服務以及如何提供使用者此服務的資訊可能會是此技術會遇到的難題。為了解決網路服務會因為有使用到spring framework 而造成執行失敗的問題。我們直接透過spring 將application 執行起來,再透過HTTP 的方式與web application 的controller method 溝通。為了能夠實現這個方法,我們需要從原始碼中分析出spring 專案特有的設定,從這些資訊來生成能運行於網路伺服器端的程式碼,以及生成WSDL的文件用以描述生成的網路服務。此外,為了提供更多關於服務元件的資訊以方便前端使用者

使用,我們將分析程式碼所擷取出來的資訊以MySql資料庫儲存,並提供API給前端來獲取資料庫裡的資訊,另外由於本研究做出來的服務元件會交由前端的網路應用程式系統來使用,同時也提供了三項服務來支援,分別是1. 更新service component 資料庫資訊, 2. create complex type object, 3. 備份專案所使用到的資料庫。藉由本研究,可以增加可執行的服務數量,並且讓使用者能更容易了解和選擇適合的服務。

Spring實戰(第5版)

為了解決java更新失敗的問題,作者(美)克雷格·沃斯 這樣論述:

本書是一本經典而實用的暢銷Spring學習指南。 第5版涵蓋了Spring5.0和SpringBoot2.0里程碑式的更新。全書分為5個部分,共19章。第1部分(第1~5章)涵蓋了構建Spring應用的基礎話題。第2部分(第6~9章)討論如何將Spring應用與其他應用進行集成。第3部分(第10~12章)探討Spring對反應式程式設計提供的全新支援。第4部分(第13~15章)拆分單體應用模型,介紹SpringCloud和微服務開發。第5部分(第16~19章)討論如何為應用投入生產環境做準備以及如何進行部署。 本書既適合剛開始學習SpringBoot和Spring框架的Java開發人員快速

上手,也適合經驗豐富的Spring開發人員學習Spring的新特性,尤其適用於企業級Java開發人員。 克雷格.沃斯(Craig Walls)是Pivotal的首席軟體工程師、暢銷書作者、Spring框架的熱情支持者,經常在各種技術會議上發表演講。 第 1 部分 Spring 基礎 第 1 章 Spring 起步 3 1.1 什麼是Spring 4 1.2 初始化Spring 應用 6 1.2.1 使用Spring Tool Suite 初始化Spring 項目 7 1.2.2 檢查Spring 專案的 結構 10 1.3 編寫Spring 應用 16

1.3.1 處理Web 請求 16 1.3.2 定義視圖 17 1.3.3 測試控制器 18 1.3.4 構建和運行應用 20 1.3.5 瞭解Spring Boot DevTools 21 1.3.6 回顧一下 23 1.4 俯瞰Spring 風景線 24 1.4.1 Spring 核心框架 24 1.4.2 Spring Boot 25 1.4.3 Spring Data 25 1.4.4 Spring Security 25 1.4.5 Spring Integration 和Spring Batch 26 1.4.6 Spring Cloud 26 1.5 小結 26 第 2 章 開

發Web 應用 27 2.1 展現信息 27 2.1.1 構建領域類 28 2.1.2 創建控制器類 30 2.1.3 設計檢視 33 2.2 處理表單提交 37 2.3 校驗表單輸入 43 2.3.1 聲明校驗規則 43 2.3.2 在表單綁定的時候執行 校驗 45 2.3.3 展現校驗錯誤 46 2.4 使用視圖控制器 48 2.5 選擇視圖範本庫 49 2.6 小結 52 第3 章 使用資料 53 3.1 使用JDBC 讀取和寫入 數據 53 3.1.1 調整領域物件以適應 持久化 55 3.1.2 使用JdbcTemplate 56 3.1.3 定義模式和預載入資料 61 3.1.4

插入資料 63 3.2 使用Spring Data JPA 持久 化數據 72 3.2.1 添加Spring Data JPA 到 項目中 72 3.2.2 將領域物件標注為實體 73 3.2.3 聲明JPA repository 76 3.2.4 自訂JPA repository 77 3.3 小結 80 第4 章 保護Spring 81 4.1 啟用Spring Security 81 4.2 配置Spring Security 83 4.2.1 基於記憶體的使用者存儲 85 4.2.2 基於JDBC 的使用者存儲 86 4.2.3 以LDAP 作為後端的 使用者存儲 89 4.2.4

自訂用戶認證 92 4.3 保護Web 請求 100 4.3.1 保護請求 100 4.3.2 創建自訂的登錄頁 103 4.3.3 退出 105 4.3.4 防止跨站請求偽造 106 4.4 瞭解用戶是誰 107 4.5 小結 109 第5 章 使用配置屬性 111 5.1 細細微性的自動配置 112 5.1.1 理解Spring 的環境抽象 112 5.1.2 配置資料來源 114 5.1.3 配置嵌入式伺服器 115 5.1.4 配置日誌 116 5.1.5 使用特定的屬性值 118 5.2 創建自己的配置屬性 118 5.2.1 定義配置屬性的持有者 120 5.2.2 聲明配置屬性

中繼資料 123 5.3 使用profile 進行配置 125 5.3.1 定義特定profile 的屬性 126 5.3.2 啟動profile 127 5.3.3 使用profile 條件化地創建 bean 128 5.4 小結 129 第2部分 Spring 集成 第6 章 創建REST 服務 133 6.1 編寫RESTful 控制器 134 6.1.1 從伺服器中檢索資料 136 6.1.2 發送資料到伺服器端 140 6.1.3 在伺服器上更新資料 142 6.1.4 刪除伺服器上的資料 144 6.2 啟用超媒體 145 6.2.1 添加超連結 147 6.2.2 創建資源裝配

器 149 6.2.3 命名嵌套式的關聯關係 154 6.3 啟用資料後端服務 155 6.3.1 調整資源路徑和關係 名稱 157 6.3.2 分頁和排序 159 6.3.3 添加自訂的端點 160 6.3.4 為Spring Data 端點添加 自訂的超連結 162 6.4 小結 163 第7 章 消費REST 服務 165 7.1 使用RestTemplate 消費 REST 端點 166 7.1.1 GET 資源 167 7.1.2 PUT 資源 169 7.1.3 DELETE 資源 169 7.1.4 POST 資源 169 7.2 使用Traverson 導航 REST API

170 7.3 小結 172 第8 章 發送非同步消息 173 8.1 使用JMS 發送消息 174 8.1.1 搭建JMS 環境 174 8.1.2 使用JmsTemplate 發送 消息 176 8.1.3 接收JMS 消息 183 8.2 使用RabbitMQ 和 AMQP 186 8.2.1 添加RabbitMQ 到 Spring 中 188 8.2.2 通過RabbitTemplate 發送 消息 189 8.2.3 接收來自RabbitMQ 的 消息 192 8.3 使用Kafka 的消息 196 8.3.1 為Spring 搭建支持Kafka 消息的環境 197 8.3.2

通過KafkaTemplate 發送 消息 198 8.3.3 編寫Kafka 監聽器 200 8.4 小結 201 第9 章 Spring 集成 203 9.1 聲明一個簡單的 集成流 204 9.1.1 使用XML 定義集成流 205 9.1.2 使用Java 配置集成流 207 9.1.3 使用Spring Integration 的 DSL 配置 209 9.2 Spring Integration 功能 概覽 210 9.2.1 消息通道 211 9.2.2 篩檢程式 212 9.2.3 轉換器 213 9.2.4 路由器 214 9.2.5 切分器 216 9.2.6 服務啟動器

218 9.2.7 閘道 220 9.2.8 通道適配器 221 9.2.9 端點模組 223 9.3 創建Email 集成流 224 9.4 小結 229 第3部分 反應式Spring 第 10 章 理解反應式程式設計 233 10.1 反應式程式設計概覽 234 10.2 初識Reactor 237 10.2.1 繪製反應式流圖 238 10.2.2 添加Reactor 依賴 239 10.3 使用常見的反應式 操作 240 10.3.1 創建反應式類型 240 10.3.2 組合反應式類型 244 10.3.3 轉換和過濾反應式流 248 10.3.4 在反應式類型上執行邏輯 操作

258 10.4 小結 259 第 11 章 開發反應式API 261 11.1 使用Spring WebFlux 261 11.1.1 Spring WebFlux 簡介 262 11.1.2 編寫反應式控制器 264 11.2 定義函數式請求處 理器 268 11.3 測試反應式控制器 271 11.3.1 測試GET 請求 271 11.3.2 測試POST 請求 274 11.3.3 使用即時伺服器進行 測試 275 11.4 反應式消費 REST API 276 11.4.1 獲取資源 277 11.4.2 發送資源 279 11.4.3 刪除資源 280 11.4.4 處理錯誤

280 11.4.5 交換請求 282 11.5 保護反應式Web API 283 11.5.1 配置反應式Web 應用的 安全性 284 11.5.2 配置反應式的使用者詳情 服務 285 11.6 小結 287 第 12 章 反應式持久化資料 289 12.1 理解Spring Data 的 反應式概況 290 12.1.1 Spring Data 反應式本 質論 290 12.1.2 反應式和非反應式類型 之間的轉換 291 12.1.3 開發反應式repository 292 12.2 使用反應式的 Cassandra repository 293 12.2.1 啟用Spring D

ata Cassandra 293 12.2.2 理解Cassandra 的資料 模型 296 12.2.3 將領域對象映射為Cassandra 持久化 296 12.2.4 編寫反應式 Cassandra repository 301 12.3 編寫反應式的 MongoDB repository 304 12.3.1 啟用Spring Data MongoDB 304 12.3.2 將領域對象映射為 文檔 306 12.3.3 編寫反應式的MongoDB repository 介面 309 12.4 小結 312 第4 部分 雲原生Spring 第 13 章 註冊和發現服務 315 13.

1 思考微服務 316 13.2 搭建服務註冊中心 318 13.2.1 配置Eureka 321 13.2.2 擴展Eureka 324 13.3 註冊和發現服務 325 13.3.1 配置Eureka 用戶端 屬性 326 13.3.2 消費服務 328 13.4 小結 332 第 14 章 管理配置 333 14.1 共用配置 334 14.2 運行配置伺服器 335 14.2.1 啟用配置伺服器 336 14.2.2 填充配置倉庫 339 14.3 消費共用配置 341 14.4 提供特定應用和profile 的 屬性 343 14.4.1 提供特定應用的屬性 343 14.4.2

提供來自profile 的 屬性 344 14.5 保持配置屬性的 私密性 346 14.5.1 在Git 中加密屬性 346 14.5.2 在Vault 中存儲私密 信息 349 14.6 在運行時刷新配置 屬性 353 14.6.1 手動刷新配置屬性 354 14.6.2 自動刷新配置屬性 356 14.7 小結 363 第 15 章 處理失敗和延遲 365 15.1 理解斷路器模式 365 15.2 聲明斷路器 367 15.2.1 緩解延遲 369 15.2.2 管理斷路器的閾值 371 15.3 監控失敗 372 15.3.1 Hystrix dashboard 簡介 373 15

.3.2 理解Hystrix 的執行緒 模型 375 15.4 聚合多個Hystrix 流 377 15.5 小結 378 第5 部分 部署Spring 第 16 章 使用Spring Boot Actuator 381 16.1 Actuator 概覽 382 16.1.1 配置Actuator 的基礎 路徑 383 16.1.2 啟用和禁用Actuator 端點 383 16.2 消費Actuator 端點 384 16.2.1 獲取應用的基礎資訊 385 16.2.2 查看配置細節 388 16.2.3 查看應用的活動 396 16.2.4 獲取應用的指標 398 16.3 自訂Act

uator 401 16.3.1 為“/info”端點提供資訊 401 16.3.2 實現自訂的健康 指示器 405 16.3.3 註冊自訂的指標 407 16.3.4 創建自訂的端點 408 16.4 保護Actuator 411 16.5 小結 413 第 17 章 管理Spring 415 17.1 使用Spring Boot Admin 415 17.1.1 創建Admin 伺服器 416 17.1.2 註冊Admin 用戶端 418 17.2 探索Admin 伺服器 421 17.2.1 查看應用基本的健康狀況 和信息 421 17.2.2 觀察核心指標 423 17.2.3 探查

環境屬性 424 17.2.4 查看和設置日誌 級別 424 17.2.5 監控執行緒 425 17.2.6 跟蹤HTTP 請求 426 17.3 保護Admin 伺服器 428 17.3.1 為Admin 伺服器啟用登錄 功能 428 17.3.2 為Actuator 啟用認證 429 17.4 小結 429 第 18 章 使用JMX 監控 Spring 431 18.1 使用Actuator MBean 431 18.2 創建自己的MBean 434 18.3 發送通知 436 18.4 小結 437 第 19 章 部署Spring 439 19.1 權衡各種部署方案 440 19.2

構建和部署WAR 文件 441 19.3 推送JAR 文件到Cloud Foundry 上 443 19.4 在Docker 容器中運行 Spring Boot 445 19.5 以終為始 449 19.6 小結 449 附錄 初始化Spring 應用 451 A.1 使用Spring Tool Suite 初始化項目 451 A.2 使用IntelliJ IDEA 初始化 項目 454 A.3 使用NetBeans 初始化 項目 457 A.4 在start.spring.io 中初始化 項目 459 A.5 使用命令列初始化 項目 462 A.5.1 curl 和Initializr

API 462 A.5.2 Spring Boot 命令列 介面 464 A.6 使用元框架創建Spring 應用 465 A.7 構建和運行項目 465

Android應用程式錄製播放測試框架之設計與實作

為了解決java更新失敗的問題,作者杜國正 這樣論述:

隨著Android應用程式的品質日益受到關注,Android程式的自動化測試亦引起廣泛的注意。一般而言,自動化測試腳本主要以人工方式撰寫,或透過錄製播放測試工具,自動將使用者操作行為錄製存為腳本,然後藉重播腳本的方式進行測試,以減少人工撰寫測試腳本的負擔。然而,現有的Android錄製播放測試工具甚少考慮虛擬view,而無法錄製使用者對以虛擬view為主要構成的元件之操作行為,例如Android最新版的TimePicker、DatePicker等。另外,使用者的操作行為本身具有模糊性,例如向下滑動的手勢依場合不同可有更新畫面、向上捲動等不同意義,而多數腳本並未考量這點,導致回播時的動作與錄製

有出入,甚至因此導致測試失敗。有鑑於此,本論文提出一個Android程式錄製播放測試方法,錄製時以攔截輸入事件為基礎,輔以監聽無障礙框架發出之無障礙事件,並且觀察view的執行期狀態和無障礙節點資訊變化,來擷取使用者的動作。此方法能夠得知使用者對虛擬view的操作狀況,以產生對應的腳本。錄製的腳本中也將模糊的使用者操作之眾多可能性全數記下作為候選,讓測試人員能視情況調整重播時應執行的動作。此外,本論文也實作了一個工具Cartoid,做為上述方法之實踐,並提供足夠彈性的API讓開發人員可以擴展Cartoid錄製重播的能力。另外,本論文也透過Cartoid的實際應用範例,以展示此方法的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