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保固內維修要錢嗎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iphone保固內維修要錢嗎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賀柏瑜(BensonHo)寫的 顧客需求模型:行銷者的實用工具書:Customer need Model (CM) 和亞力克.福奇的 工匠之魂,讓口袋與腦袋同時富裕:我該做哪一行,才能擺脫現狀?關鍵不在專業,而是現在就動手的「實作主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iphone 保固內維修 - Newyokc也說明:iPhone 那些損壞有保固免費維修,那些需付費或拒修. 維修中心驗證. 請問iphone 台中維修店推薦保固內. 灰色,iPhone外殼磨損外殼撞到缺角、磨傷損壞、掉漆等外觀問題不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優理實業有限公司 和大是文化所出版 。

最後網站Iphone 保固怎麼算 - Hobbylavoricreativi則補充:STEP 1. STEP 2. 如果在查詢頁面上的電腦序號沒有自動帶入,一樣可以在「 關於這台Mac 」找到螢幕破損、手機摔壞/ 泡水/ 碾毀是每個方案都有保障的,但AppleCare+ 不是免費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iphone保固內維修要錢嗎,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顧客需求模型:行銷者的實用工具書:Customer need Model (CM)

為了解決iphone保固內維修要錢嗎的問題,作者賀柏瑜(BensonHo) 這樣論述:

  Maslow發明人類需求層次、Peter Senge發明學習型組織 / KenBlanchchard發明情境領導,哈佛公司有專業銷售技巧、DDI有目標選材,每位都靠一個理論紅透「全球」半邊天。不認識,還真難說他有學透企管(訓練)!?     顧客需求模型理論(行銷)[CM值>CP值]、五力型組織(領導)>學習型組織/情境領導、銷售優勢>PSS、職場升遷金字塔模型(面試)>目標選材、態度七大集於一身,5本了仍不聞不問,竟抵不過任一理論書來得銷售紅?!因文人相輕?還是識貨者太少?殆僅台灣的華人區,才可能發生這種事。本本世界級五大商管理論訓練書,至今無

人聞問!?哈     優理YK公司全球訓練確是有真材實料的。以下陳述的話,只有國際級企管訓練專家才看得懂:為什麼1.五力型組織>情境領導II、學習型組織、教導型組織?因爲情境領導只集焦於績效的能力與意願(4階段),然而五力型組織更集焦於績效產出之學/教/策/行/檢五領導力的能力與意願(5階段),讓領導績效更顯著有力;2.銷售優勢SE>專業銷售技巧PSS?因為SE涵蓋了銷售知識/技巧/管理/態度KSMA,銷售技巧中則分述標準式(ONC)、並行式、穿插式,讓銷售更全面有效;3.職場升遷金字塔模型WPPM式面試>目標選才,因爲WPPM多涵蓋職務需要的KSMAHRC職能分類及排序比,

讓面試精準有效,目標選才只挑幾項職能;4.態度七大>KenBlanchard二態度說,因為績效與勤/信有關以外,還與誠/主/急/責/配直接相關;5.顧客需求模型CM式行銷>行銷企劃,因CM除了CP經濟/效益兩大N外,還多了SCRS安全/方便/信賴/服務四大N,讓行銷企劃更集焦、更上層樓。     上班族的5本隨身寶典(賀氏五大企管理論用書)已上市,你要成爲職場之神,不再爲工作煩惱,做個成功的快樂上班族,不管是內外勤人員,上班一㸃都不難,一看就開竅了!搶購趁早,以免向隅。     企業之最 顧客需求模型CM     一家企業永續經營的命脈根源是什麼?一家公司生存最最重要的事是什麼?我

必須說:是「顧客需求模型CM」。為什麼?因有了顧客需求模型CM,才能掌握市場,才有銷售額,才有利潤,也才有企業的生存;好比人最重要的,就是生存/安全/社會歸屬感/尊重/自我實現,一樣的道理。     許多企業人士成天忙著業務,卻很少思索一家企業永續經營的命脈根源(企業長治久安的源頭)是什麼?一家公司生存最最重要的事是什麼?有些企業人士認為自己已有使命/目標,實不需要再思索永續經營的命脈根源,反正就是要營利、賺大錢啊!我們往往只想到自己要甚麼?沒去想到顧客要甚麼?是人都會這樣,很正常;有些企業人士認為已知顧客要甚麼,就是要好的商品!但甚麼是好的商品?又來自他自己的定義,問題是自己的定義真的正確?

無失誤嗎?只知what I want is長治久安,但不知how to get it,如此要永續經營就難了。曾聽宏碁Acer創辦人施振榮先生在電視受訪提及:公司之最是領導,我們則持不同看法,公司之最應是「顧客需求」。因領導是一時的,因人而異;掌握「顧客需求」,卻可長長久久。     然而在市場上,顧客的需求究竟又在哪裡呢?既然說「顧客需求」,當然就是來自於顧客內心的真正需求,他們或許會說出來,也或許不會說出來,又或許他們自己也說不上來,有時還必須我們替他們找出來!     「顧客需求」,找得出來,企業才能胸有成竹、才能長治久安;企業找不出來,難能胸有成竹、長治久安。若沒找出來「顧客需求」仍能屹

立不搖,只能說該企業是福大命大,靠運氣好就能夠長期營大利、賺大錢;過了此大運,也難靠自力繼續長期營大利、賺大錢。我們無法掌控運氣,只好在自力加把勁,那就是必須找出企業永續經營的命脈根源(企業長治久安的源頭)來。     首先,企業要針對自己的行業別、產品別,找出自己的機會與優勢,將之最大化;與其他的企業相形之下,將自己的威脅與劣勢最小化。如果理性來看,真的很難將之最小化,那就要考慮自己的行業別、產品別是否選錯了,難營大利、賺大錢,是否要考慮換個跑道,苦撐就不是明智之舉。     企業永續經營摒棄運氣不談,它還是要循著理性在走,要循著社會科學之企業管理理性在走!亦即要找出企業能永續經營的命脈根源

(企業長治久安的源頭)—「顧客需求」,若再精準地說,即是「顧客需求模型CM」,以持續營大利、賺大錢。     0.1   顧客是為了需求而購買   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人類需求可分為五個需求層次: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人類與生俱來的基本需求。   ●安全需求(Security needs)—在生理需求滿足之後,另外一項人身安全需求。   ●社會歸屬需求(Social needs)—追求被他人接受和歸屬感。   ●尊重(自尊)需求(Self-esteem needs)—獨立、達成目標、專業能力、肯定、地位及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當其他層次需求都滿足之後,就會追求自我實現,針對自己認定之理想或目標來努力。   既然人類有需求,顧客當然更有需求,這是無庸置疑的。      0.1.1 誰(Who)是顧客?   「顧客」是企業賴以生存的衣食父母,沒有顧客的支持,縱使企業有再大能耐也終究支撐不了多久。現今,顧客的範圍也擴大了,顧客(customer)是指服務的所有對象,包括:1.最終使用者(end user),2.B2B客戶,3.通路商/加盟店,4.內部顧客。   我們若能夠掌握到正確的目標客戶群,這些真的有能力及意願購買你的產品∕服務,也才真的能夠藉

此得到好處,銷售業績長紅。   因此,顧客導向之精神應為:1.顧客參與—命名、規劃、流程、考核,2.授權員工,3.以客為尊—允許式行銷等。      0.1.2 什麼(What)是顧客需求?   人類有需求,消費者更有需求。先想想,什麼是「顧客需求」?意指顧客對於產品或服務的主要需求與期望,包括想要達成的目標,甚至探尋出他們沒說出口的渴望、夢想和幻想等;指的是你產品或服務中到底應有什麼特色,才能夠吸引到目標客戶群的注意及興趣,儘管在同質性高及削價競爭的情勢之下,仍能夠得到目標客戶群的青睞。   今日的企業經營都是以顧客需求為導向,而所謂「顧客導向(Customer Orientation)」,

指的是依顧客採購或使用產品來設計企業相關的五管流程。換句話說,就是要知道顧客的需求是什麼?顧客的期望是什麼?也就是要能了解顧客的心聲(VOC;Voice Of Customers)。   以前的顧客導向,只是你自己假想、猜想顧客可能需要什麼;現在的顧客導向,是你真正知道顧客內心在想什麼,而由此來設計、提供你的產品及服務,不只是針對顧客需要,甚至要掌握顧客感受(feeling)。若要問顧客是為了甚麼而購買?其實,問你自己就最清楚不過了。因為你自己常在買東西,三不五時就扮演消費者。當你自己出去購物,你會怎麼選擇你要買的東西呢?有人說:品牌牌子第一考量,有人說:物超所值是第一選擇,也有人說:效果好才

是王道,各種購買理由都有,但絕對逃不出你有需求才買的理由,只是信賴度的需求、經濟性的需求、還是有效性的需求差異不同。   現代社會進步神速,自然不能再囫圇吞棗地混日子,行銷也好、銷售也好,不可再隨隨便便、青青菜菜,要把這些信賴度、經濟性、有效性等需求全要抓出來,一個都不能漏,且還要各自獨立、互不重疊。最後,再加總總分。     0.2 顧客需求是行銷、銷售的唯一法寶   在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的時代,資本移動已非常自由,並且各項成本也都幾乎已經探底,大多數的產品和服務都有過剩的問題。在現今經營環境下,我們發現最珍貴稀有的資源應該莫過於顧客了。基本上,今天企業最重要挑戰,就是要取得顧客對公司產品的忠

誠與信任。隨著時代的變化,回歸企業管理學界,「顧客需求」重要嗎?行銷管理、銷售技巧也得要日新月異地進步,它們必須隨著時代改變而修正,不可一味地墨守成規、延用舊制、抄襲過往,而必須以「顧客需求」創新改進,創造最恰當的行銷管理、銷售技巧才行。行銷、銷售是尋找、創造、聚焦實際和潛在的顧客需求,並滿足該需求的所有(有利潤的)活動。大衛.奧格威(David Ogilvy)曾說過:「好廣告會加速不好產品的死亡。」這話真正提醒我們的是:有了真確符合顧客需求的好產品,再搭配好的行銷傳播、銷售拜訪,才是致勝的不二法則;也是在告訴我們:「顧客需求」比廣告、推銷還重要。我們也可這麼說,一家公司的核心在行銷及銷售,而

核心的核心則在顧客需求。整個行銷、銷售的過程,事實上,也就是一個探詢、創造、聚焦及滿足顧客需求的過程。那麼您說,「顧客需求」能不重要嗎?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顧客需求是行銷、銷售的唯一法寶。     0.3 尋找、創造、聚焦、符合CN是通往高業績的四個巨輪   萬事起頭難,行銷、銷售也是一樣,想要尋找、創造、聚焦和符合顧客需求,談何容易!台語俗話說得好:「頭過身就過」。這個頭,是指尋找、創造、聚焦(顧客需求);這個身,乃指符合(顧客需求)。所以,行銷、銷售要做得好,首先就要尋找、創造、聚焦、符合(顧客需求)做得好,如此,高業績績效自然跟著來。所以才說:尋找、創造、聚焦、符合(顧客需求CN),是

通往高業績的四個巨輪,一個也不能少。   尋找(顧客需求)的時候,要多問多聽,顧客需求CN就找到;若還找不到,那就創造(顧客需求)出來,要多讀多想、多整合創新,顧客需求CN就終究會創造出;要將諸需求多集焦到6大類,若還集焦不到6大類,那可能就要多精煉以聚焦(顧客需求),只要找到前三大CN就好,是不是6大類主需求?還是其中的次需求?那不重要!顧客需求CN終究會聚焦好;找到的前三大CN,再以產品特色來符合(顧客需求)就大功告成,顧客購買慾自然提升。   這些尋找、創造、聚焦、符合(顧客需求CN),還是要多做幾回,否則就束之高閣,不易通往高業績了。因此,光說不做,不僅無法幫助行銷、銷售工作的提升,反

而形成行銷、銷售不利的最大障礙,同時更會養成因循苟且的心理,使得行銷、銷售的功力日漸衰退,業績一落千丈,且危機一步步的逼近。有時,行銷時所做的尋找、創造、聚焦、符合(顧客需求CN),在面對不同的顧客銷售時所做的尋找、創造、聚焦、符合(顧客需求CN),會不盡相同。此即為什麼行銷時要做尋找、創造、聚焦、符合(顧客需求CN),在銷售時又要再做一次尋找、創造、聚焦、符合(顧客需求CN)的原因了。     0.4 顧客需求與「顧客需求模型」   有何不同?   顧客需求CN與「顧客需求模型CM」當然不同。如果相同,等於回到以前的舊時代,囫圇吞棗地做行銷、銷售,以為有注意到顧客需求,就是好的行銷管理、銷售

技巧,結果行銷、銷售只做到一半,總是無法再上層樓,甚至無法超過5成的成功率。其實顧客需求可能有許多種、數十個上百,而「顧客需求模型」可只有一種,是數十個上百濃縮分類出來的一個主要需求層次模式。就如同人類需求可能百百種,而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理論卻只有一種,意思一樣。此人類需求層次理論就是指生理/安全/社會歸屬感/自我尊重/自我實現此五大需求,然而顧客需求模型理論乃指經濟/有效/安全穩定/方便舒適/服務/信賴此六大需求。講白點,顧客需求與「顧客需求模型」最大不同就在「顧客需求模型」概指前六大的顧客需求。   如果從今爾後,我們的行銷管理、銷售技巧,能百分百注意到全方位的「顧客需求模型」,且百分百

使用該模型前三大顧客需求總價值,就不用怕無法超過5成的成功率、再上層樓。因為我們的行銷、銷售宛如標靶治療、必可精準到位,不再囫圇吞棗了。     0.7.2 其他行業的適用性   各行各業的廠商若也有了自己的「顧客需求模型」,可以省思到他們的顧客在採購的過程之關鍵因素/需求點為何,讓各行各業的廠商也能生產更符合顧客需求的產品,及作出更有利於商戰角力的產品策略,提供顧客更需要的服務,達到其產品行銷的更高境界,讓銷售不用太費力氣。一般人會以為,有效性、安全穩定性、方便舒適性與經濟性此四顧客需求,加上信賴度一顧客需求,這「全無遺漏」概念幾乎沒什麼大錯,但我們必須強調的是,服務性這一個顧客需求,也是針

對調查與問卷之後的歸納分類得之。這樣一來,就形成了當今史上最全方位、強而有力的「顧客需求模型CM」。既然這麼好的「顧客需求模型CM」,問題是適用所有各行各業嗎?     各行各業顧客需求有哪些?     ▲醫藥產業(藥品)   •    顧客(醫師或病人)說:   •    健保有給付、藥品取得成本低、藥品折扣%高、每日用藥的成本低、總療程成本低。(經濟性)   •    吸收度高、強效、速效、長效、廣效。(有效性)   •    副作用少、藥品交互作用少、過敏案例少、有廣大使用經驗、無蓄積性、保存易、耐受性佳。(安全性)   •    調整劑量簡單、不受食物影響、投藥頻率少、藥品劑型選擇多、

藥品可剝半磨粉。(方便性)   •    藥商的服務品質佳、藥品送達準時無誤、與藥商的交情好、迅速正確處理客戶的交辦事項。(服務性)   •    廣告/展示大、知名的期刊論文正面報導、大型醫學中心的臨床試驗証明、FDA許可通過、品牌佳、藥商專業能力足。(信賴度)     ▲3C產業(手機或筆記型電腦)   2019排在台灣品牌價值第1名的ASUS,品牌價值達16.1億美元,但距離全球百大名單最後一名Prada的47億美元,還很長一段路要走,究因還是信賴度不足。現在我們用一個手機或筆記型電腦的買賣,來檢視它們顧客需求模型最有可能的構面。在買手機或筆記型電腦時,我們會考慮什麼呢?有人說:考慮它的

效能,有人說:考慮它保固多久,有人說:考慮它對使用者和善(User friendly),有人說:考慮它的蓄電長短、待機長短、功能多寡,有人說:考慮它的超輕薄、攜帶方便、使用頻率高,有人說:考慮它外觀,有人說:考慮它的價格,有人說:考慮它的搭贈商品多寡,也有人說:考慮它的品牌、知名的雜誌正面報導,又有人說:考慮廠商的服務品質佳、它的售後服務、維修站多等等。除了外觀以外,其他竟與藥品顧客需求模型之六大構面雷同:效能就是指有效性(包括了強效/速效/長效/廣效)、保固多久就是安全穩定性、對於使用者的和善(User friendly)/蓄電長短/輕薄就是方便舒適性、價格/搭贈商品多寡就是經濟性、品牌就是

信賴度、廠商服務品質佳/售後服務/維修站多就是服務性。而外觀,之前表1、2的顧客需求模型構面表都有提到:馬斯洛第七之審美需求,就是美觀性。   根據全球研調機構《IHS MARKIT》旗下《Omdia》公佈最新的調查顯示,2019最受歡迎的手機是哪一支?冠軍為蘋果前一年推出的iPhone XR,且銷量還超越2018。其首要的顧客需求應該是信賴度,乃領導品牌、知名的雜誌正面報導、廠商的專業能力足;其次的顧客需求則應是安全穩定性,保固多久、故障率低、有廣大的使用經驗;第三的顧客需求是有效性,效能,考慮到它的續航力蓄電長短、待機長短、功能多寡。     ▲汽車產業   如果是要買車呢?我們會購買的主

要原因是什麼?有人說是因為它的性能、瞬間加速度、扭力、馬力、功能多寡,有人說是因為它的故障率,有人說是因為它好不好開、開起來舒不舒服,有人說是因為它的外觀,有人說是因為它的油耗,有人說是因為它的價格,有人說是因為它的搭贈配備多寡,有人說是因為它的品牌,有人說是因為它的售後服務…等等。對照來說,除了外觀外,其他竟也與藥品顧客需求模型之六大構面雷同:性能/瞬間速度/扭力/馬力就是有效性、故障率就是安全穩定性、是不是好開/開起來舒不舒服就是使用方便舒適性、價格/搭贈配備多寡就是經濟性、品牌就是信賴度、售後服務就是服務性。而外觀,則乃審美需求,就是要藝術欣賞的美觀性。如果是買奢華雙B高級轎車,其顧客需

求亦還是指向品牌,包括信賴度、優越感(信賴度升級版)的需求。   2019全球百大榜單中最多的品牌是汽車品牌,汽車集團之爭結果已出爐,而國際知名市調機構《Focus2Move》也在日前公布2019年最暢銷10款車榜單,Toyota Corolla再度蟬聯全球最暢銷車款,其首要顧客需求應是信賴度,品牌可靠度、品牌形象、廣告/展示、知名雜誌報導、車商的專業能力、民族感情;其次顧客需求則應該是有效性,性能、瞬間加速度、扭力、馬力、功能多寡;列第三的顧客需求是經濟性,油耗、價格、搭贈配備多寡;列第四的顧客需求則就是安全穩定性,故障率、車殼堅硬度、ABS安全氣囊、四輪碟煞、廣大的使用經驗。     ▲房

地產業   若是要買房子呢?我們又會考慮什麼呢?有人說:考慮它的鋼骨結構、建材、停車位,有人說:考慮它的水電管線,有人說:考慮它的地點生活機能是否有學校/超商/銀行,有人說:考慮它的防震防漏,有人說:考慮它是否是原墓地/凶宅,有人說:考慮它的方位風水,有人說:考慮它的隔局動線是不是順暢、住起來是不是舒服,有人說:考慮它的交通便利性,有人說:考慮它的外觀,有人說:考慮它的裝潢,有人說:考慮其價格,有人說:考慮它的搭贈配備多寡,有人說:會考慮建商的品牌信譽,也有人說:考慮其代言人及廣告大不大,又有人說:考慮它的服務態度/品質—等等。又同樣地,除外觀/裝潢外,其他竟也與藥品六大顧客需求構面雷同:鋼骨

結構/建材/水電管線/地點生活機能佳是有效性、防震防漏/是否原墓地/凶宅/方位風水就是安全穩定性、隔局動線是不是順暢/住起來是不是舒服/交通便利性就是方便舒適性、價格/搭贈配備多寡就是經濟性、建商品牌信譽/代言人及廣告大不大就是信賴度、服務態度/品質就是服務性。而外觀/裝潢,之前有提到,即審美需求,美觀性。如是買奢華毫宅,其顧客主需求也還是指向品牌,尤其是優越感(信賴度升級版)的需求勝於一切需求,如帝寶。   找出各行各業一般商品的一體多面顧客需求模型,是很重要的!如上表呈現一體六面或七面,顧客在整個採購的過程中,最關切的因素是諸個主要因素:經濟性、有效性、安全穩定性、方便舒適性、服務性、信賴

度,加第七個美觀性。如此,我們的研發及行銷管理都將變得集焦又輕鬆,全力去考慮我們商品給顧客使用時是否經濟? 有效?安全穩定?方便舒適?服務佳嗎?信賴感?美觀?而這些需求點會是重要的。有了顧客需求模型,除了可比出各構面權重比後的總分高下,也可作為兩造產品策略角力的核心,因兩造產品的策略常常是出自於此各大構面的某一兩個構面。   每一個行業有了自己的顧客需求模型後,對於他們自己的行銷策略及行銷管理,宛如打開了一雙明亮的眼睛,不再像以前盲目地作行銷策略及行銷管理,盲目地憑天份、憑感覺、憑創意而已,而是有憑有據可依,各行各業如大學聯考不同科系的加權計分般,讓自己更了解當下顧客需求模型總分(CM值),讓

行銷策略及行銷管理大戰邁入新的紀元,智慧實力戰,而非混水戰。顧客需求模型CM,不可等閒視之!銷售業績好壞在茲,企業永續經營的命脈也在茲矣!   結果發現各行各業竟有志一同,都適用同一個「顧客需求模型」:經濟性、有效性、安全穩定性、方便舒適性、服務性、信賴度。     0.8 產品優特點的銷售主張   一家企業的銷售主張,常常是針對產品的優特點來主張、促銷;而產品的優特點,往往就是顧客六大需求之某幾個主需求構面或是次需求構面。產品優特點的銷售主張,乃指企業向消費者描述自己的產品,跟競爭對手有什麼不同、或比競爭者更好的優點主張,它應要能讓消費者馬上聯想到企業品牌跟競爭對手的差異,亦俗稱作「賣點」。

銷售主張要有令人難忘的優特點,並解釋這種優特點對消費者有什麼樣的益處。好的銷售主張Selling point,有助於企業規劃其經營品牌、行銷策略、銷售推廣、廣告文案。   打9折、免運費、24小時全天候為客戶服務、強大的退貨政策...這些經濟性、服務性的優惠,並不宜作優特點的銷售主張,因這些特質並非獨一無二,任何競爭對手都能模仿。所謂藍海策略的思惟,就是以顧客為導向,提供別人無法滿足的需求,或物超所值的產品與服務。買和不買不只是價格的問題,而是總價值的問題,要不斷地向顧客塑造產品優特點的總價值。舉例說明如下:     1. 美國的安維斯(Avis)租車的廣告文案:   We’re number

two. We try harder. (我們是第二名,所以我們會更努力。)   過去多年來,安維斯一直是處在第二大汽車租賃公司的地位,第一名是Hertz租車。這是最經典之信賴度優特點的銷售主張實例,把負面事實+努力之服務性,成功扭轉成企業的總價值優勢。   當時,安維斯公司一直處在經營不善的狀態。他們決定了聘請著名的廣告公司Doyle Dane Bernbach,打造全新的品牌形象,於是有了We try harder的廣告企劃。這個廣告文案非常成功,讓安維斯的市場份額在短短4年內,從11%上升到35%。     2. M&M巧克力著名的廣告文案:   The milk chocol

ate melts in your mouth, not in your hand. (只融你口,不融你手。)   M&M是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之有效性優特點的銷售主張,也強調出不融你手明顯安全性的好處。因M&M巧克力的糖果外殼,可以防止巧克力融化而弄髒消費者的手。   一個令人難忘的「產品優特點的銷售主張」,有以下3個特色:   1.獨特的:指出自己產品跟競爭品的獨特差異是什麼,也就是競爭對手所沒有的需求構面差異,絕對會令人難忘。比如說:原本消費者就喜歡3C平板,銷售者再跟他介紹種種好處、功能性十足,讓消費者準備好要掏錢出來時,但竟然加了一句話「這款平板賣得超好的,來看的人幾乎

人手一台。」卻讓消費者打退堂鼓,把平板放回原處,消費者雖曾很心動,但大家都有的東西就沒有獨特性了。舉凡購買公事包、電腦,尤其衣服、鞋子,銷售員若對消費者說出這話,會讓消費者馬上產生放棄的念頭,對「普及品」反感的消費者,這種人數量還真不算少呢!   2.對客戶的優點好處:人是利益的動物,若公司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並不是消費者在意或想要的需求構面,那麼對客戶來說,就沒有優點好處了,就算再獨特,也不會有太大的價值。   3.一起展現CM值:展現CM值的責任應該由全公司分擔,對強而有力、記憶點強的CM值之銷售主張口號,乃能讓產品或服務突出的一種方式,企業所有事業部門應該一起努力讓CM值的銷售主張不只是口

號,一起展現顧客需求構面總分(CM值)。     0.9 業績的提升   業績要提升,首要當然是行銷、銷售的核心要掌握住,即顧客需求模型之顧客六大需求要抓出來,尤其要抓出前三大需求構面,不管是主需求還是次需求,只要公認是前三大即可。比如行銷管理,事前要規劃妥善;銷售技巧都融會貫通,當場要揮灑自如,尤其在環繞利益需求時,要環繞前三大利益需求,藉以呈現諸需求構面的總價值,使取得訂單變得輕鬆自然。唯有行銷、銷售中,都能圍繞著前三大需求構面,應用到爐火純青地步,業績要不提昇都難。   業績要提升,行銷管理、銷售優勢能力就要提升:行銷管理要提升,就要提升它的每一個管理環節,尤其是尋找、創造、聚焦、符合C

N顧客需求;還有顧客需求模型總分(CM值)比較表、及產品優特點的銷售主張也要事前規劃妥善。銷售優勢能力要提升,業務管理、知識要提升,業務技巧也要提升(比如環繞利益需求要提升、結束要提升等),再度呼應了上一段所述。   問題是如何提升行銷、銷售每一環節?每一步驟?行銷管理、銷售優勢又如何能全面融會貫通?並且要應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首先要思考、記憶每一環節的管理/知識/技巧,再則,要運用每一環節管理/知識/技巧,包括行銷管理的找出KSF關鍵成功因素(可能是某需求構面)、系統/創意思考與選定策略(可能又是某需求構面)&方案措施,銷售技巧中的環繞客戶利益需求時要說服已知利益需求、結束時好取得協

議及訂單等等,行銷管理、銷售優勢的提升,就能水到渠成。這些都談得上是每個片段各自精彩,只能靠各自的努力,各領獨特風騷,共創業績之最高峰。   所以,業績的提升這個主題,才是我們探究到最後的重中之重,每個讀者及行銷、銷售員在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學得透、做得徹底,才能夠確保業績的提升。若要深入了解,歡迎進入優理YouKnowledge訓練殿堂,必比此PreWork課前功課書更能深悟受用,業績的提升更將輕鬆到手。     0.10 顧客需求模型CM的應用   相信大多數的企業都已經了解到顧客對公司來說是很重要的,再結合於所有產業的經驗與和專家接洽與訪談,我們可針對前面所產生「顧客需求模型」的6個主要因

素,發展我們應用管理的建議。亦即一旦找到了「顧客需求模型」,該如何運用該模型以影響顧客的購買行為?首要,當然是要從行銷、銷售下手。   在行銷、銷售中,有了「顧客需求模型」,實為六大顧客需求層次,如何尋找、創造、聚焦及符合前三大顧客需求,對許多職場上的員工來說,包括行銷、業務人員,仍是高難度的動作。比如說,大多數企業行銷部門仍都是以比較不理想的作法,就是「由內而外」的方式進行創新、改進產品,之後再和顧客溝通;應該在產品上市前,針對已知的「顧客需求模型CM」,先以「由外而內」方式,請業務部門去設法了解、尋找、甚或創造、聚焦顧客欲達成的目標是什麼,進而滿足顧客甚而沒說出口的渴望、夢想和幻想等前三大

顧客需求,之後再進行創新、改進產品。如此,新產品及服務一旦上市,必將造成轟動。   在行銷、銷售過程中,先去了解、尋找、或創造、聚焦公司及自己能為顧客帶來什麼樣的價值,以吸引顧客的注意與動機。所以我們須思考的是,不應只是最底層的兩個經濟性、有效性的CP值,而是六大構面的CM值;思考如何提升供給每位顧客的價值,才能為公司創造最大的總體利益價值。為要達成這項目標,我們須根據我們對顧客需求的能力所及,去滿足顧客的價值,以新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優勢來全力地推廣推銷。  

iphone保固內維修要錢嗎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更多的 Apple週邊配件 http://niceshop.me

更多影片歡迎參考我的頻道分類清單
開箱系列 http://bit.ly/2LEfUke
DIY改造系列 http://bit.ly/2M830qQ
探索知識系列 https://goo.gl/VLLo7y
Men's Talk系列 https://goo.gl/ggoy29
final cut pro攝影剪輯 https://goo.gl/uek7bP
Roadbike公路車系列 https://goo.gl/C2exSB
時尚型男養成日記 http://bit.ly/2McGr4o
Travel旅遊系列 https://goo.gl/nTwvTK
Youtube賺錢創作者小教室 https://bit.ly/2vhXSJG

Men’s Game 的Line官方帳號 (加入有抽獎及新活動第一手通知)
https://line.me/R/ti/p/%40pmo9375o

在Men’s Game 官方商店
(台灣)https://goo.gl/FZisfL
(買單記得要輸入折扣碼 MensGame95ever 可打95折)

其它的平台網站
✩ 愛奇藝 - http://tw.iqiyi.com/u/2435880607
✩ 微博 - http://www.weibo.com/5098991826
✩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mensgametw/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allenlai1974/
✩ Men’s Business https://goo.gl/ZF5Oqb ( 以Allen為主要內容 )
✩ Long Shin Taiwan https://goo.gl/66e7JP (Allen 公司)


- Allen Lai 個人 & 公司
✩ 線上商店 http://niceshop.me
✩ Youtube https://goo.gl/HHWdO7
✩ Twitter - http://twitter.com/Mr_AllenLai
✩ 微博 - http://www.weibo.com/5098991826


✩ 影片剪接軟體 - Final Cut Pro
✩ Roadbike - Specialized, new venge, SWORKS
✩ Camera - SONY DSC-RX100 M4 / Gopro Hero 4 / DJI Mavic Pro
SONY a6300 / CANON 80D / SONY a7s II

✩ 通常我的音樂在哪裡找?
https://player.epidemicsound.com

✩ 如果您有信件需要寄送給我們請寄到以下收件地址

Men’s Game Studio 工作室 (郵件收發地址)
Email: [email protected]
台北市松江路150巷6號1樓 +886-2-25230234
NO.6, LANE 150, SONGJIANG RD., JHONGSHAN
DISTRICT, TAIPEI CITY 104, TAIWAN (R.O.C.)

工匠之魂,讓口袋與腦袋同時富裕:我該做哪一行,才能擺脫現狀?關鍵不在專業,而是現在就動手的「實作主義」

為了解決iphone保固內維修要錢嗎的問題,作者亞力克.福奇 這樣論述:

每一種「讓你狂熱投入的興趣」,都能成為大生意, 上這種班,讓你的口袋與腦袋同時富足!     ◎美國國父華盛頓,他的偉大不是因為政治成就,而是他在農業和開鑿運河的貢獻   ◎布蘭登堡愛聽音樂,討厭笨重的播放器,從書呆博士成為MP3之父   ◎鄉下小孩麥克唐納,為了解決家鄉雨後道路泥濘的困境,成為美國高速公路網之父,號稱真正統一美國的奠基者。     他們的成就,與專業無關,而是多數人誤以為修修補補、看似不務正業的行徑,從愛迪生到賈伯斯,他們的共同之處就是都有著「工匠之魂」。   只有七%的人能適應現今的學校教育,你還指望學歷能給你美好未來?   什麼是工匠之魂 (The Tinkerers

) ?絕對不要以為就是拿著搥子敲敲打打而已,   美國投資公司Brookside Research LLC創始人、暢銷書作者亞力克‧福奇,   要打破一般人對工匠職人的錯誤印象。他認為   工匠之魂有三樣基本特點:   1.這些人身邊有很多精通某個領域的專家,但自己卻是個通才。   2.他們所注重的,常是一般人視而不見的小玩意(誤以為是個小玩意)。   3.會利用現有的產品或技術,替許多人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工匠之魂的關鍵是想法,而不是技藝:   ◎要有開國「工」臣的精神:沒人做出來過,我就自由發揮   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抱著既然沒人做出來過,我就自行發揮的摸索精神,利用不同肥料做

實驗,找出最佳組合比例的肥料;甚至自己打造新犁取代傳統耕具操作;從來沒學過土木,邊做邊學建造內陸運河,奠定美國生存和繁榮的關鍵。   ◎用現有的技術,解決目前的問題,迪恩‧卡門十六歲就這麼做了:   電動代步車賽格威 (Segway)、世界第一台藥物注射幫浦的發明者迪恩‧卡門,從小唸書成績並不出色,但對電子設備有著狂熱,他十六歲就想到用現有科技,改造學校禮堂燈光設備,創造出新的致富條件——不需要開發高科技,用現在已經有的科技零件來組裝解決問題,還在念大二就賺得比父母多。     ◎工匠魂的兩極:極隨性的愛迪生、極理性的蘭德公司,都能讓人狂熱忘我的投入,   但是「富裕的工匠」不能只是隨性製造

,也不能單憑量化理性分析。   ‧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鎢絲燈泡和直流電力系統……,拿下的專利數超過1,500項,但他眼中最好的接收器,成了不實用的電話機,完全賺不了錢。   ‧二戰期間,美國知名智庫蘭德公司將量化分析應用在戰爭策略上,大膽推論越戰將可在三至四年就結束,於是發動攻勢,沒想到分析失靈,導致更多美軍戰死沙場。因為,科學總給極端方案,但人性並非如此。   越戰的結束是人性因素,不是戰爭武器使然。   ◎我不是工匠,那也可以集資開一家聘工匠、賣發明的公司   前微軟執行董事梅爾沃德,不是工程師出身,卻成為微軟技術長。   離開微軟後創建了全世界第一個籌募「發明資本」的高智投

資,該公司唯一的產品就是聘請工匠來「發明」,販售發明衍生的專利,我們可以學學梅爾沃爾如何「聘工匠」、「買專利」,為工匠們帶來獲利。   ◎我如何擁有工匠之魂 ?   ‧不要急著商業化:MP3格式開發出來,經過了六年才露出實用價值。這期間,開發者在教書。   ‧且戰且走,伺機一役成名:憤怒鳥成功前,芬蘭設計師艾薩羅已畫了好幾百種人物角色。這段期間,開發團隊先替別人打工賺生活費、磨練技術。   ‧組個工匠團隊:組織要扁平開放,但管理要嚴謹。甘恩建築師工作室透過坐位安排,讓員工能發想創意、隨時與主管溝通想法,主管也能隨時調度。   ◎只有七%學生能適應學校,自己如何翻轉?   年輕人抱怨找不到工

作,企業抱怨找不到員工,美國電腦科學家陶利於是創辦了「東敲西打探索訓練營」,從小做起。他在TED大會上提倡:   孩子必須從小親身經歷某些危險!   這樣教可以打造出正統教育出來的孩子學不會的競爭力。           老覺得自己做哪行都不對,或是不論生在哪個組織都沒發揮影響力?   工匠之魂,不論在實體或虛擬,你都能成為解決問題的那個人!   讓口袋與腦袋同時富裕。 各界推薦   《BE THE CHANGE 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   財團法人漣漪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朱 平   故宮南院景觀工程承包商,松聯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莊正賢 作者簡介 亞力克.福奇(Alec Foe

ge)      美國作家,現居於康乃狄克州,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主修英文。曾任《滾石》雜誌特約編輯、《人物》雜誌資深撰稿人。   著有《下一步困惑:音速青年的故事》(Confusion Is Next: The Sonic Youth Story)、《右輪轉:高清視頻興起與商業電台之衰》(Right of the Dial: The Rise of Clear Channel and the Fall of Commercial Radio)。現仍時常於《紐約時報》、《人物》、《廣告周刊》、《財富》、《企業法律顧問》、《綜藝》、《Mediaweek》、《Small Business》、《S

pin》等雜誌發表作品。現為美國投資公司Brookside Research LLC 董事兼創始人。 譯者簡介 李宛蓉   主修新聞與傳播,曾任職雜誌採訪編輯及報社編譯。現專事譯作。譯作有:《誰說偉大的事都被有錢人做完了!》、《破案高手教你推理心理學》、《壞公主寫歷史》《珍奧斯汀的神回與已讀不回》(大是文化出版)、《我的探險生涯》等書。 推薦者簡介 朱平   一九四九年於成都出生,成長於台灣,一九七四至一九八八年定居於美國。肯邦、肯夢、肯愛、漣漪人基金會、紅房 (Red Room)及向前台灣(Forward Taiwan)創辦人。曾出版《生意人。悅日人。漣漪人》、《BE THE C

HANGE 成為更好的自己》等書。   朱平是一位不斷挑戰自我的創業人。二○一○年創立以幫助微型企業為概念的漣漪人基金會,支持更多年輕創業人圓 夢;他亦對永續發展的社會創新有熱情,目前正積極推廣連結設計創新及年輕創業人的商業模式,共同創造台灣新的可能。二○一三年更號召幾位朋友改革不合時宜 的移民政策及法規,讓喜好台灣的國際人士可以根留台灣,與台灣人共同打造後資訊時代的新世界。 前言 唯有工匠之魂,能讓口袋與腦袋同時富裕 第一章    開國「工」臣的精神:沒人做出來過,我就自由發揮 富蘭克林:樂在實作,不當宅男 國父華盛頓:從好農夫轉行好工匠 麥克唐納:不循傳統思考,設計出

現代高速公路 第二章    十六歲的迪恩‧卡門:用既有技術,解決目前的問題 迪恩‧卡門:怕無聊、怕麻煩,乾脆動手 用現成科技,做出價值三千萬美元生意 你願意「親吻青蛙」嗎? 賽格威:未完成的匠心獨具產品 這一代被休閒娛樂迷惑,不知手做之樂 其實工作機會很多,但適任的人變少 第三章    工匠魂的兩極:極隨性的愛迪生、極理性的蘭德公司 愛迪生:成功的工匠團隊、失意的商人 留聲機:研發電話過程中的意外「發現」 他發明留聲機,徒弟律師賺大錢 蘭德公司:愛迪生式工匠團隊的極致發揮 科學總給極端方案,人性並非如此 第四章    不是木匠,我集資開一家聘工匠、賣發明的公司 梅爾沃德,書呆子成為技術長

玩到極致的工匠,有錢就是任性 發明,高智投資公司只生產這個 志在「工匠保鑣」,不做「專利訟棍」 第五章    金融的工匠行為:創新為何導致毀滅? 工匠精神從製造業轉入金融業 衍生性金融商品:為解決風險而生,卻造成最大災害 發揮工匠精神:複雜到同業無法仿製 風險都轉給別人,銀行更投機貪婪 第六章    孕育自己的工匠魂:怎麼成為那個解決問題的人? 烏賊實驗室:學材料工程搞機器組裝 「怎樣才能刺激年輕人投入創新?」 世界任何地方都可造就工匠 第七章    富裕的工匠:埋頭試做實作,抬頭面向市場 帕羅奧多中心,誕生第一台個人電腦 牆內開花牆外香 創新總有風險相伴 第八章    保有工匠之魂

的三種方法 MP3之父布蘭登堡:不必急著商業化,卻又能分紅 憤怒鳥:工匠團隊如何且戰且走,伺機一役成名 甘恩的「創新工匠」:組織扁平開放,但進度管理嚴謹 第九章    只有七%學生能適應學校,自己如何翻轉? 孩子該做的五件危險事情 實作是最好的速成教育 各做一點點就能獲得非凡的名氣和財富 翻轉教育,TED一砲而紅 只有七%的學生能適應現行教育 結語 群眾募資,召喚工匠之魂 前言     唯有工匠之魂,能讓口袋與腦袋同時富裕   一天,我將一款已經壞掉、淘汰的舊款黑莓機翻找了出來。兩年半前,我還對它時髦、新穎的設計和最尖端的「全球通」功能讚不絕口,如今看來卻顯得厚實而笨重。以往它標榜

不必換Sim 卡,也可在外國通話,當時它的這項功能對我來說重要無比,但現在無所謂了,因為這種性能,如今市面上幾乎每一台手機都做得到。   我上谷歌(Google)搜尋故障手機的型號,希望能找到價格比較公道的零件,沒想到竟然意外找到一段 YouTube 短片,影片中的那雙手在短短幾分鐘內,將一部黑莓機拆開,並且換上新的螢幕。配音的男子有著一口簡潔的英國腔,一步一步指導觀眾該怎麼做。   我看的目不轉睛。     繼續在谷歌上搜尋之後,我發現一個賣手機螢幕零件的網路零售商,這一款價格在四十五美元左右;他們也賣專為修理智慧型手機而設計的小型工具組,裡面包含一支迷你扭力起子,和一把可以撬開黑莓機脆

弱機殼的塑膠小工具。沒多久,快遞公司就將我訂購的東西送到了。我把手機拆開來,將零件一一卸下,並在書桌上一字排開。我將螺絲輕而易舉的取了出來,隨後機殼應聲彈開,手機裡的零件其實很少。我一絲不苟的按照YouTube 上的影片說明動手,把損壞的螢幕從插頭上拔下:一條膠帶狀的數位連接器,將螢幕連在一個六腳插頭上,再插進電路板。沒有費多少工夫,新螢幕就卡進塑膠框中,順利裝進機殼裡,之後再用迷你扭力起子將細小的螺絲鎖回去。   這段過程從頭到尾只花了十分鐘,我就把手機修好,並且完整如新。   手機既然修好了,我這則修理軼聞,也就告一段落。不過經由這次鍥而不捨找對策的經驗,我發現了現代機械,沒有原來想像

的那麼複雜,未來大可壯膽多加嘗試。   事實上,只要隨便在網路上搜尋一下,就能找到幾位大膽的黑莓機工匠。其中甚至有一位發表過《如何把黑莓機內建相機改裝成網路攝影機》,還有另一位則展示如何逆向操縱黑莓機,再將其功能變成完整的家用自動化控制系統。   這股智慧型手機的改裝風潮日益盛行,最好的例子也許是霍茲(George Hotz)令人拍案叫絕的故事。二○○七年,十七歲的霍茲,因為駭破蘋果公司生產的 iPhone 智慧型手機,而一舉成名。   霍茲是美國電信公司 T-Mobile 的用戶,希望用自己的 iPhone 搭配該公司的門號合約,可是當時蘋果公司只和另一家電信公司 AT&T 合作,所以

iPhone 不能安裝其他電信公司的 Sim 卡。然而,霍茲僅用一支修眼鏡用的螺絲起子、吉他撥弦片和電銲槍,就移除了 iPhone 的基頻處理器也就是被用來設定手機接受哪一家電信業務的電腦晶片。接著,霍茲在個人電腦上替自己的手機編寫新代碼,允許手機使用任何電信公司的無線網路。就這樣,霍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破解 iPhone 的人,還就此聲名大噪。   二○一○年一月,霍茲再接再厲,這次他破解了索尼(Sony)的PS3電玩遊戲機,因而引發一波大規模駭客攻擊,索尼遭受匿名網路駭客集團猛烈圍攻,不得不暫時關閉PS3的線上遊戲網。     我無意舉霍茲的例子來證明駭客肆虐的現象,而是想要凸顯這類工匠

,看似無害的行為,其實卻是對於當時的社會,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值得注意的是,霍茲認為他所做的這兩件事,是對社會的貢獻。   霍茲很早就開始玩實做技藝,對他而言,這證明了他為社會服務的說法。高中時,他發明了一種個人交通工具,稱之為「神經領航員」(Neuropilot),使用者只需透過「意念」,即可操縱該設備。在高三那年,他自製的3D顯示器在科學展上,贏得了一萬五千美元獎金。二○一一年五月,霍茲更受邀,訪問索尼公司的美國總部,向該公司的工程師解釋,他是如何破解對方的系統。   什麼是工匠之魂?   工匠和駭客的有何區別?工匠在當今社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對美國的工業和社會有何影響?工匠的實做手藝

,若想在世界經濟體系中揚名立萬,如今還有能擔此大任的實力嗎?本書將探討美國工匠對國家發展的影響,以及未來可能扮演的角色。至於針對某些指控美國工匠之魂的日漸衰敗,本書也會提出一些相關的新論點。   我相信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落在企業的規範與個人巧創新思間。我靠自己修好手機,就是個完美的例子。我購買黑莓機時,這家手機的製造商(Rim)早已快速衰敗,但也因此造成了改造這些智慧型手機的風氣,日益興盛。   然而誰也無法保證,這些改造過的手機,能夠成功的被製造出來,也就更遑論最後能順利推出市面販售了。畢現在竟有太多人不敢拆解這類產品,以看看它們的構造和運作方式。當然啦,大型廠商都希望我們能直接扔掉舊手

機,再買其他更新、更炫的款式來替代。而這正是資本主義的本質。   美國身為世界經濟與文化領袖,有能力透過多種新興管道,讓才華洋溢的工匠們找到方法,打造出新奇的產品,並且推入主流市場。本書的宗旨就是將這些管道供諸於世。   我認為,現金手機店員無法動手修理東西的可悲,以及我成功修好手機的成就感,都顯示我們的文化正在滋生一股理念:回歸傳統!而這項重要傳統,在現今的生產方式,早已淪為高效率的犧牲品。受到後工業化時代的影響,動手琢磨、搗鼓身邊的機械設備,幾乎稱得上是一種成年儀式,對很多人來說,更是一種生活態度。這種傳統,將我們和機器綁在一起,並且能再次證明,我們對現代文明的關係。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

在探索機械設備時,都能帶給他們無窮的快樂,同時也為那些喜愛鑽研新東西的人,省了不少修理費。此外,摸索的過程還可以帶來許多新穎的點子,進而推動令人驚喜的革新。   賈伯斯(Steve Jobs,蘋果電腦創辦人)念高中時,和當時已經上大學的死黨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共同發明了「藍盒子」,這是一個可以重複複製的數位音調,藉此便能撥打免費的長途電話。這個藍盒子,顯然是違法的,但這對「盜線飛客」(phone phreaks,飛客意指利用科技,非法盜用電話線路的人)仍照樣將它賣給一群大學生和其他膽大、無畏的玩家。賈伯斯和沃茲尼克,就是這麼喜歡研究電子產品,這種單純的愛好,促成了藍盒子的誕

生,也教會他們順應市場需求。   賈伯斯和沃茲尼克日後合力創辦蘋果電腦公司,但當時並沒有打算一輩子當電話駭客,而是希望從事美國歷史悠久的工匠事業。換句話說,就是從組裝身邊的小東西開始,並從中探索出未來創新的潛力。賈伯斯很幸運,小時候隔壁住了一位在惠普(HP)上班的工程師,對方經常邀請年輕的賈伯斯去他的車庫,看他改裝電子設備。後來這個工程師還將賈伯斯引進「惠普先探俱樂部」(Hewlett-Packard Explorer Club),使他能夠近距離接觸該公司的新發明。   可惜的是,直到近日,「工匠」(tinkerer)這個詞還帶有輕微的貶義,暗示這些人漫無目標,欠缺重心,不然就是衝勁不足,

創造不了真正新潮的發明。在大多數人眼裡,「工匠行為」像是專指退休或沒有正職工作、閒著沒事幹的人才會做的事,但其實他們誤會了,至少從「工匠」這個詞的傳統意義來說,並非如此。從歷史著眼,美國工匠是一群不拘一格,純靠自我意志,結合拼命三郎的精神,利用不斷的發明、創新,進而改變了世界的人,例如美國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機械工程師和機械製造商惠特尼(Eli Whitney)、比恩公司(L.L.Bean)總裁兼執行長麥考米克(Cyrus McCormick)、發明家與藝術家摩斯(Samuel Morse)、硫化橡膠發明者固特異(Charles Goodyear)、美

國發明家、通用電氣公司創始人愛迪生(Thomas Edison)、飛機發明者懷特兄弟(Wilbur Wright & Orville Wright)等人。   很多人以為,十九世紀後期開始,工匠和馬車一樣,已經是過時的產物,但我可不這麼認為。美國的工匠傳統,一直都是使這個國家不斷進步、茁壯的關鍵。   既然如此,如果用今天的語言來表達,我所說的工匠究竟是什麼?工匠行為具有三個特點,從最基本的層面來看,工匠行為是拿已經很普遍的東西,創造出嶄新的物件。其次,工匠行為一開始並沒有具體目的,就算有也和當時定好的目標不太一樣,他們的動力源自於單純的熱情與執迷。第三,工匠行為是一種破壞的行為。若從歷史

為基點,工匠的實做精神就是展開一趟新的旅程,最終造就創新、發明、啟蒙的成果。   可惜的是,近年來美國工匠已逐漸變成貪婪與媚俗的副產品。美國這個國家和全球經濟體,也許稱得上功成名就,但其中卻存有矛盾。現今的美國,持資本主義的嚴謹手段,發明了現代企業和令人讚不絕口的高科技產品。也許我們的生產過程,確實變得越來越機械化、越來越有效率,也能夠製造出比過去成本更低廉的新產品。然而,當這些優秀公司的規模日漸龐大、效率日益提升的同時,他們也聯手操控許多工匠作品的銷售管道,甚至打擊當初自家公司得以熬出頭來的管道,還有其中的創造力與智慧。儘管如此,美國工匠依然穩占上風,因為經濟繁榮固然讓許多美國人變胖、變快

樂,但也給了其他美國人有充足的閒暇時間,追求那些看似徒勞無功的事。   工匠有什麼特徵?他們雖然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但十分聰明與專注;他們的身分可能是某大企業或機構的員工,不過和工作比起來,他們更樂於追求自己的興趣和嗜好。他們的身邊都是精於某個領域的專家,而自己卻是個樣樣都行的通才。工匠可能是發明家,也可能不是,因為發明家有明確的工作目標,譬如發明一輛續航力媲美燃油引擎的電動汽車;他們也可能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工程師,對於研究在生活中或大、或小的物件上興致勃勃。工匠所注重的,是那些一般人視而不見的「小玩意」,他們利用既有的產品和技術再創造。就像霍茲一樣,替許多人解決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需要解決的問題。

  換句話說,任何人只要有好點子,並且有時間去努力實現,就可以被稱為工匠。   工匠可能沒有十分明確的目標,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對工作總懷抱著熱情。工匠不求甚解,他們是不屈不撓的樂天派,會將自己的樂觀精神,投入具體的研究之中。   其實,拆卸黑莓機的零件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儘管跟著網路教學影片一步步拆裝,和我們自己鑽研、拆解的過程不太一樣,但這種勇於嘗試的想法,以及不被強大勢力鎮懾的勇氣,正是美國精神的本質(以這個案例來說,手機製造商總是警告用戶不要拆開產品,否則將會喪失保固維修的權利)。當然,我並不是說其他文化沒有這種元素,只是美國人荒唐的樂天、高調和瘋狂的行徑,為這些元素提供了工

匠得以發展壯大的溫床。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工匠的那種不上不下、含糊不清、遊手好閒、修修補補的作風,反倒應該贏得人們的敬重,因為他們能在恰當的時機,幫助人們解決難題。   工匠之魂的未來   本書將闡述工匠的實作精神,對現代社會存續的重要性,以及未來工匠之魂在美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書不是另一本從白領階級的眼光,讚揚勞工階級美德的書。   工匠文化曾經在美國發揮重要的作用,可是哪怕是富蘭克林和愛迪生,有時也會因為創造新的事物,而遭到質疑與取笑。   事實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現在。因為工匠總會挑戰現狀,往往被認為具有破壞性。對於個體(或一小群人)而言,如此背棄傳統智慧,會因此大幅增加個

人、或研究團隊的失敗風險,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挑戰。即便是天性樂觀的美國人也不例外。   美國社會中的工匠之魂,並沒有讓人們喪失自己與工作間的聯繫,反而更使他們堅信,自己可以解決任何問題,或是實現自我設定的任何目標。而所謂的成就,正是透過這樣的理念來詮釋的。   在當今商業社會中,工匠大多出身工程業,部分原因是工程師能夠取得最好的「玩具」。儘管,就傳統觀點認為,工程師是值得尊敬的行業,然而在現代的美國社會而言,對於商業領袖與企業家反而有更高的推崇,使得工程師的地位相形削弱。一九七五年,電腦科學家布魯克斯(Frederick Brooks)在著作《人月神話》(The Mythical Man

Month and Other Essay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中指出,高階經理人常被視為「超出價值」,以至於找不到時間和精力解決技術問題,因而違背了創新的初衷。布魯克斯談到某些實驗室(例如貝爾實驗室,The Bell Labs)怎樣透過去掉職銜、官職,來解決這項問題;他認為不論管理人員還是技術人員,所有員工一律稱為「技術團隊成員」,如此一來,大抵消弭了特定職位,是用來考慮如何執行工作的價值觀。另外IBM則採用管理技術,這兩個大致相平衡的組織結構來解決同一問題。布魯克斯認為,管理團隊和技術團隊應該要有可互換的訊息性質,藉此技術團隊也可進一步了解管理團隊。   布

魯克斯的言外之意是,任何人都能掌握發展所需的創新工程技術,然而管理者卻只被教育如何創造未來。他的這項創新理念,與傳統歷史經驗所教給我們的,兩者相互牴觸。   管理者、技術人員或工程師,擁有不同的價值體系,工作績效的高低也取決於不同的誘因。坦白說,管理者渴望秩序和可以衡量的生產力,工程師則需要有彈性的上班時間,以及在歡慶成功之餘,也同時允許失敗的工作環境。當企業將這些差異需求抹除後,僅存的只剩視工匠貢獻多寡,而決定一切的勢利環境。   美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是逐漸僵化。儘管在這個網路時代,有許多公司高舉創新的旗幟,但對於工匠這種思想自由的煉金術士而言,執行和落實創意,仍然非常困難。  

 谷歌早期將自己定位為創新搜尋引擎,嘗試建立「兩成時間」的制度,以解除軟體工程師的作業束縛。谷歌的這項獨特制度,允許公司員工騰出兩成工作時間,來完成與自身職位無關的計畫;這項制度背後的理念是,工匠有時也會在專業領域外,獲得令人側目的創新成果。但很顯然,即使是谷歌也有其極限。於二○一一年七月,谷歌實驗室關閉;也就是原本允許用戶評論的開放平台。   想要鼓勵真正的工匠自主精神,絕少不了龐大的資金支持,而如今的美國公司(尤其是大型上市公司)卻很難找到冠冕堂皇的藉口予以支持,即使管理者明白箇中好處,卻只有很少數投資者能夠理解。   康乃爾大學經濟學家巴卡拉克(Samuel Bacharach),在

二○○五年撰寫的管理指南中,一針見血的描述現今社會如何看待工匠:「工匠的目標往往是漸進的改善組織現狀,然而他們所促成的改變,通常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組織。工匠關注的營運模式和特定規則,都傾向於規避風險。」巴卡拉克將工匠形式,與他所謂的「全面改革方式」做了一番比較,發現後者是當代大思想家,較為青睞的「廣泛目標涉獵」的改革方式。巴卡拉克對工匠的評述,深深加重了外界認為他們是「不知輕重的瘋子」的印象。   這種對工匠的誤解,也使得本書需要用另一種方式,來介紹工匠與當代實作精神。我將在書中發掘並探討近代工匠的工作內容與心態,或許,有些工匠認為自己是現代富蘭克林和愛迪生,然而另一些則將自己定義為默默無聞的

小咖。事實上,低調的工匠們普遍認為自己沒什麼了不起,不過是利用個人所知道的最好方法,把工作做好罷了。   我在書中分析兩類工匠:表象型和深耕型。那些擔憂未來社會會欠缺創新人才的有識之士,常抱怨,如今年輕人已不像前輩那般銳意創新。在我看來,許多出名的匠士,唯一的創新動力就是自己的好奇心,對於其他的刺激則毫無反應。真正有熱情的工匠,純粹只是為了好玩,才埋頭鑽研。我將在後面探討加州舊金山工匠學校創辦人吉佛‧陶利(Gever Tulley)的故事,他就是因為意識到這點,才著手打造這項有實驗課程的教育計畫。根據他的研究結果,有些工匠言行張揚,為的是實現個人野心,另一些則默默耕耘不以飛黃騰達為目的,算是

隱形工匠。表象型工匠通常大肆宣揚他們的方法、工作過程,以及他們所創造出來的先進產品;至於深耕型工匠則專注於創新思維,不計較中間創造的歷程,但卻能改變大眾的思考模式。   本書還透析了人力創新與數位創新(或譯虛擬創新)的相對價值。美國近代史中,有很多只在企業財務報表、和虛無的電腦世界中創新的工匠,看似毫無用處,然而事實上,這類新時代創新對經濟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傳統的創新技術。   這些改變,並不像某些人大肆渲染的「我們什麼東西都不生產了」那般令人擔心,並且使似是而非的謬論四起。的確,許多製造業者已將工廠,遷移至最低工資遠不及美國的國家,然而至今美國國內的製造業,依然比世界其他國家更為龐大。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二○○九年美國製造商,一共生產出價值一兆七千萬美元的商品,比中國多了四○%,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人擔心美國製造業逐漸勢微呢?   答案很簡單,但解決方法卻很複雜。美國製造業之所以能夠保持龍頭,是因為找到削減生產人力的方法。在過去的三十年裡,創新造就了生產力快速提升,並於一九七九年美國製造業就業人口達到最高峰,共計一千九百六十萬人。自此之後便直線下降,至今已經減少了約八百萬名工人。在此同時,製造商還放棄了利潤較薄的行業,譬如製鞋、電子消費產品、玩具製造等,而中國和印尼等新興經濟體,則趁勢而起,賺取利潤。   現在美國製造業,主要集中在昂貴商品和專業產品上,像是製造電腦晶片、

飛機、醫療設備、工業設備等,這些需要技術純熟的工人。除此之外,美國本土企業也製造許多需要快速周轉的產品,例如高科技工業車床的專用零件(這些車床也留在美國國內製造)。另外,也拜便利的公路、可靠的電力、充足的淨水系統所賜,美國產品的品質堪稱世界一流。   當然,在二○一一年就一千四百萬美國失業人口而言,再卓越的生產力,仍安慰不了他們。只不過當時的美國,在全球經濟中所處的地位中,卻是比以往任何時刻,都還要穩固的。換句話說,只要美國能繼續供應受教育、訓練有素的人力,全球對美國產品的需求,就會持久不衰。美國從十九世紀的農業經濟轉變為二十世紀的工業體系。同樣的,二十一世紀的美國也將再次轉型,變成高科技經

濟體。對很多人而言,這樣的轉變或許極為痛苦,但就長遠來看,這是最能維持穩定成長並降低失業率的辦法。   我們並非呼籲人人都投入創新,但備受保護的創新環境,是使美國回歸正軌且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不二法門,然而這樣的實踐案例卻屈指可數。我們唯一能夠肯定的是,未來一定與今天不同,除此之外,我們都對未來一無所知。工匠看似隨性的風格,卻也與此看法不謀而合,也就是匠士們沒辦法預言什麼是進步,可是當他們看到的時候,卻立刻就能夠辨別出來。   創新是一種心態,是一種探索發現的模式。一直以來,美國人在解決世界問題時,我們的動機總是五花八門;就誠如我將在本書所述,這番討論是攸關民族意識危機,而非系統性失敗。

推薦序 好奇!是你成功創新的秘訣 《BE THE CHANGE:成為更好的自己》暢銷書作者 財團法人漣漪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朱平   一開始,就被這本書的英文書名「The Tinkerers: The amateurs, DIYers, and Inventors who make America great」所吸引,尤其現在台灣沒有人不談創新、創造及創業精神,而Coder、Maker、Hacker更是得到特別的關注。因為Tinker本身現在已經是一種心智模式、一種態度,許多人對這個字也有不同的定義,特別是中文,更難去找到精準的翻譯名詞。   舉例來講,我的小女兒Brandy在她(4歲)

上幼稚園時,有一天偷偷摸摸的拎著我的工具箱,爬上書桌,被我逮個正著。她想把電話機拆開(她知道她在做不該做的事),用很無辜的眼神看著我說:「爸爸,我只是想知道,怎麼會有人的聲音從這盒子發出來。」弄得我哭笑不得,(電話已經完全被破壞)Brandy所做的就是Tinkering。因為天生的好奇心,想知道東西是怎麼做出來的、或自己動手把壞的東西修好、或弄得更好,這就是Tinkerer的精神。   在美國一直有這種精神。我的美籍鄰居,在每個週末,就在他的車庫替人修東西、做木工。我相信那種把東西修好,及發現新奇可能的成就感,讓他樂此不疲。   時代在改變,正如本書所談的:沒有人修手機了,甚至從設計開始,

就不需修理,而是鼓勵換新的,比找人修還便宜。因此傳統Tinker的機會愈來愈少。但我相信,只要我們有不信邪的好奇心,敢挑戰現有的模式,並親身不斷實驗、實作、不放棄,不管您是Coder、Maker、Hacker、Business Maker,您都可以被Tinkerer的精神所啟發。我同意作者最後提醒我們在教育下一代時,一定要把因為好奇而動手(不是要創業、要申請專利、要做生意而動手而已)的Tinker精神找回來。   不管您是表象型或是深耕型的Tinkerer,重要的是您要真正的因為好奇而動手,也就是這本書書名所強調的:美國的偉大是因為有一群業餘者、自己動手者及發明者所組成的。   Get o

ut of your comfort zone and start tinkering.(離開你的舒適圈,開始實作吧) 憤怒鳥:工匠團隊如何且戰且走,伺機一役成名2000年代末期最成功的電動遊戲,非「憤怒鳥」(Angry Birds)莫屬,這是芬蘭赫爾辛基大學(University of Helsinki)如培育室般的工匠環境裡,創造出來的作品。2003年,29歲的尼可拉斯‧赫德(Niklas Hed)和兩位朋友參加芬蘭手機公司諾基亞(Nokia)與惠普(HP)聯合贊助的一場比賽,其任務是替諾基亞的第一支智慧型手機,設計多人在線的遊戲。當時讓他們贏得頭獎的遊戲名稱為「捲心菜世界之王」,這是

最早問世的多人在線即時遊戲之一,遊戲玩家透過電話線,就能同時遠距玩電動遊戲。當時有一位比賽評審是HP的員工維斯特貝加(Peter Vesterbacka),他很欣賞這支團隊的作品所表現的精緻與原創水準,對赫德的程式設計能力印象猶為深刻。維斯特貝加建議賀德朝程式設計發展,也鼓勵他們三人創辦自己的電動遊戲公司。於是赫德在2004年邀請大他4歲、當時正在商學院念研究所的堂哥麥可(Mikael),擔任他新開的瑞魯德公司執行長,不過1年後因公司一直無法順利籌募資金,於是赫德又向叔叔卡傑(Kaj Hed),也就是麥可的父親求助。麥可‧赫德的叔叔是事業有成的網路創業家,最近才賣掉自己創辦的一家公司,他同意出

資100萬歐元。不久,由於麥可與父親在營運計畫方面意見不合,他便離開了瑞魯德,留下赫德獨自經營公司,現已改名叫羅維歐(Rovio)公司。公司成立的頭幾年,赫德和他的團隊並沒有替自家公司設計遊戲,而是替別的公司代工,例如Real Networks、Namco、EA等遊戲公司,因為惟有這樣才能達到收支平衡。他們在這段期間不斷蓄積實力,想辦法增加人手,不過一般公司的營運模式主要是靠射擊遊戲衝人氣,但羅維歐連一款射擊遊戲也沒有。到了2006年底,羅維歐仍無前景可言,並且已在破產邊緣苟延殘息,公司的50名員工大都被赫德資遣了,只留下一支12人團隊。2007年1月9日,情勢突然完全大逆轉。當天的麥金塔世界

「Macworld」年會上,賈伯斯站上舊金山會場的講台,他推出第一台蘋果iPhone手機,以及伴隨而來的應用程式(App)專賣店,赫德靈光一閃,明白挽救自己公司的黃金機會降臨了。他力邀堂哥麥可回來,兩人著手替蘋果的新設備設計遊戲。同時,他們仍為其他公司開發遊戲,只是把剩餘時間貢獻給研發iPhone的遊戲,本來預算是25,000歐元,到最後卻膨脹了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