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晶片組驅動程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intel晶片組驅動程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呂志敏 寫的 電腦組裝一本搞定(附教學影片及試用版光碟) 和資訊啟發團隊的 電腦組裝與系統維護DIY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全華圖書 和台科大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EMBA專班 林榮禾所指導 吳國雄的 主機板顧客需求之研究 (2010),提出intel晶片組驅動程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主機板、二維品質模式、品質機能展開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EMBA專班 林榮禾所指導 吳國雄的 主機板顧客需求之研究 (2010),提出因為有 主機板、二維品質模式、品質機能展開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intel晶片組驅動程式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intel晶片組驅動程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電腦組裝一本搞定(附教學影片及試用版光碟)

為了解決intel晶片組驅動程式的問題,作者呂志敏  這樣論述:

  本書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一步步為讀者解說電腦中各個零組件的功能與規格。讓使用者在面對零組件採購、組裝和維修時,有完整的硬體基本知識。並搶先瞭解Windows 8作業系統安裝流程。

主機板顧客需求之研究

為了解決intel晶片組驅動程式的問題,作者吳國雄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使用者對主機板的顧客需求,首先利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的問卷找出三個品質歸類,分別為魅力品質、無差異品質以及線性品質。魅力品質的顧客需求項目有「組裝」、「驅動程式安裝」以及「聲音效果」三個項目,而屬於無差異品質的有「基本輸出入系統設定」、「超頻性」、「節能表現」、「播放器」、「視訊軟體」、「影像格式」以及「作業系統」共七個項目,其餘的十個顧客需求項目「電源供應器」、「中央處理器」、「顯示卡」、「記憶體」、「周邊設備」、「系統穩定運作」、「軟體順暢操作」、「網路頻寬」、「影像輸出」以及「效能績效」為線性品質。問卷結果也指出使用者對主機板的顧客需求重要性前五個項目依序為功能性構面的「系

統穩定運作」項目、相容性構面的「記憶體」、「顯示卡」、「中央處理器」三個項目以及簡易性構面的「組裝」項目。進行品質機能展開找出符合顧客需求的前五項技術要素依序為「基本輸出入系統」、「中央處理器單元」、「晶片組」、「印刷電路板」以及「驅動程式」等設計模組。以上的研究結果希望能夠提供主機板廠商在研發設計上的幫助,使得廠商在設計的階段就考慮顧客的聲音,如此開發出的產品,才能夠更滿足顧客的需求。

電腦組裝與系統維護DIY

為了解決intel晶片組驅動程式的問題,作者資訊啟發團隊 這樣論述:

●循序漸進的學習流程,教學成效最佳 ●先軟後硬,建立基本觀念再開始實作 ●培養電腦基本知識,徹底瞭解電腦架構 ●配合精美流程圖,有效傳授實務經驗 ●搭配新硬體設備,實用性高、架構最完整 ●針對實作過程常見問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涵蓋硬體組裝到軟體應用,教學內容最實用 ●瞭解電腦軟、硬體作業關係,具備獨立操作與維修能力 第一篇 電腦硬體 Chapter 01 電腦架構與組成 1-1 認識電腦 1-1-1 無所不在的電腦 1-1-2 電腦組成元件的作用 1-1-3 電腦選購要點 1-2 電腦的架構與連接 1-2-1 硬體架構與連接 1-2-2 軟體的架構 Chapter 02 電腦主機架構與

規格 2-1 CPU與晶片組 2-1-1 Intel CPU 2-1-2 AMD CPU 2-1-3 晶片組 2-1-4 主機板 2-2 電腦週邊設備與規格 2-2-1 記憶體 2-2-2 硬碟機 2-2-3 光碟機與燒錄器 2-2-4 軟碟機 2-2-5 顯示卡 2-2-6 網路卡 2-2-7 螢 幕 2-2-8 電源供應器 2-2-9 其他週邊設備 Chapter 03 行動電腦流行風 3-1 五花八門的行動電腦 3-1-1 Notebook筆記型電腦 3-1-2 掌上型電腦 3-1-3 口袋型Pocket PC 3-1-4 其 它 3-2 Notebook的面子與分量 3-2-1 寬螢幕

v.s.標準螢幕 3-2-2 舒適的大螢幕和輕巧的小螢幕 3-2-3 全功能型、輕薄型與超輕薄型 3-3 Notebook的操作介面 3-3-1 鍵盤及指示燈 3-3-2 觸控板 3-3-3 內建喇叭與攝影機 3-3-4 其它常見設備 3-4 Notebook週邊擴充介面 3-4-1 USB與IEEE 1394連接埠 3-4-2 S-Video、VGA OUT視訊連接埠 3-4-3 HDMI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 3-4-4 IrDA紅外線和藍牙 3-4-5 Audio音訊介面 3-4-6 網路、電話與傳真 3-4-7 內接式多功能讀卡機 3-4-8 PCMCIA擴充介面 3-5 Notebook

裡的秘密 3-5-1 CPU、顯示卡、大硬碟 3-5-2 內接式Combo、DVD_RW和藍光大比拼 3-5-3 電池與續航能力 第二篇 組裝電腦 Chapter 04 安裝主機內部主要元件 4-1 安裝前的準備 4-2 安裝CPU 4-2-1 安裝Intel CPU 4-2-2 安裝AMD CPU 4-3 安裝記憶體 4-4 安裝主機板 4-5 安裝電源供應器 問題與解答 Chapter 05 安裝介面卡與儲存裝置 5-1 安裝前的準備 5-2 安裝介面卡 5-3 安裝硬碟機 5-3-1 安裝IDE硬碟 5-3-2 安裝SATA硬碟 5-4 安裝光碟機 5-5 封裝主機外殼 問題與解答 C

hapter 06 安裝外部連接裝置 6-1 安裝前的準備 6-2 安裝螢幕 6-3 安裝USB裝置-鍵盤、滑鼠 6-4 安裝網路線 6-4-1 製作網路線 6-4-2 測試網路線 6-4-3 安裝網路線 6-5 安裝喇叭 問題與解答 第三篇 安裝作業系統與軟體 Chapter 07 開機測試、設定與故障排除 7-1 開機自檢與故障排除2 7-2 設定電腦基本環境 7-2-1 調整開機順序 7-2-2 調整日期 7-2-3 儲存並退出BIOS 問題與解答 Chapter 08 安裝與設定Windows XP作業系統 8-1 安裝作業系統 8-2 設定電腦名稱 8-3 新增帳號與密碼 8-4 新

增磁碟分割區 8-5 格式化磁碟分割區 8-6 設定連線上網環境 8-6-1 固定IP上網 8-6-2 自動取得IP上網 8-6-3 ADSL撥號上網 8-7 安裝套裝軟體 8-8 新增移除輸入法 8-9 設定螢幕保護裝置 8-10 安裝字型 8-11 安裝與使用各種常用軟體 8-11-1 下載免費軟體檔案 8-11-2 安裝與設定防毒軟體 8-11-3 安裝與使用一般軟體-壓縮軟體 8-11-4 上傳檔案到FTP伺服器 8-12 安裝印表機 8-12-1 連接印表機 8-12-2 安裝印表機驅動程式 問題與解答 Chapter 09 安裝Windows Vista作業系統 9-1 安裝作業系

統 9-2 新增帳戶與密碼 9-3 設定連線上網環境 9-4 新增/移除軟體與輸入法 9-5 設定螢幕保護與安裝字型 9-6 安裝印表機 9-7 網路資源分享 9-7-1 設定網路資源分享 9-7-2 抓取網路資源分享 9-8 Ghost備份與還原 9-8-1 備份系統 9-8-2 還原系統 9-9 磁碟重組 9-10 磁碟清理 9-11 磁碟檢查 問題與解答 Chapter 10 安裝Linux作業系統 10-1 開始安裝作業系統 10-2 磁碟分割 10-3 載入資料碟 10-4 設定多系統開機選項 10-5 設定電腦名稱與網路環境 10-5-1 固定IP上網 10-5-2 自動取得IP上

網 10-6 其他安裝設定 10-6-1 時區及root帳號密碼 10-6-2 自訂安裝套件 10-7 首次開機設定 10-8 新增帳號與密碼 10-9 設定螢幕保護裝置 10-10 安裝印表機 10-11 ADSL撥號上網 問題與解答 第四篇 電腦拆解與檢修 Chapter 11 拆解外部裝置 11-1 拆解外部裝置的流程 11-2 拆卸電源外部連接線 11-3 拆卸滑鼠與鍵盤 11-4 拆卸螢幕 11-5 拆卸電腦機殼 問題與解答 Chapter 12 拆卸內部裝置 12-1 拆解內部裝置的流程 12-2 拆卸電源供應器 12-3 拆卸顯示卡 12-4 拆卸光碟機 12-5 拆卸硬碟機 1

2-6 拆卸主機板 12-7 拆卸記憶體 12-8 拆卸CPU 12-8-1 拆卸Intel CPU 12-8-2 拆卸AMD CPU 問題與解答 Chapter 13 電腦檢測與故障排除 13-1 認識電腦故障現象 13-1-1 標準的檢測程序 13-1-2 簡易的檢測程序 13-1-3 進階故障檢測程序 13-2 CPU檢測與故障排除 13-2-1 CPU常見故障 13-2-2 解決CPU風扇問題 13-2-3 解決CPU故障問題 13-2-4 解決CPU電壓設定錯誤問題 13-2-5 解決CPU頻率設定錯誤問題 13-2-6 解決超頻引起的故障 13-2-7 解決風扇缺油引起的故障 13

-2-8 解決針腳接觸不良引起的故障 13-3 記憶體檢測與故障排除 13-4 主機板檢測與故障排除 13-5 電源供應器檢測與故障排除 13-6 硬碟檢測與故障排除 13-7 顯示卡檢測與故障排除 13-8 網路連線檢測與故障排除 13-9 Windows作業系統故障排除 13-9-1 硬體發生衝突的問題 13-9-2 更新驅動程式 13-9-3 檢測系統檔案完整性 13-9-4 修復系統啟動 13-9-5 建立與使用系統還原 13-9-6 添加Windows組件 13-10 BIOS嗶聲故障排除 13-10-1 BIOS Check Sum Error 13-10-2 No Keyboar

d 13-10-3 Driver A Not Found

主機板顧客需求之研究

為了解決intel晶片組驅動程式的問題,作者吳國雄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使用者對主機板的顧客需求,首先利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的問卷找出三個品質歸類,分別為魅力品質、無差異品質以及線性品質。魅力品質的顧客需求項目有「組裝」、「驅動程式安裝」以及「聲音效果」三個項目,而屬於無差異品質的有「基本輸出入系統設定」、「超頻性」、「節能表現」、「播放器」、「視訊軟體」、「影像格式」以及「作業系統」共七個項目,其餘的十個顧客需求項目「電源供應器」、「中央處理器」、「顯示卡」、「記憶體」、「周邊設備」、「系統穩定運作」、「軟體順暢操作」、「網路頻寬」、「影像輸出」以及「效能績效」為線性品質。問卷結果也指出使用者對主機板的顧客需求重要性前五個項目依序為功能性構面的「系

統穩定運作」項目、相容性構面的「記憶體」、「顯示卡」、「中央處理器」三個項目以及簡易性構面的「組裝」項目。進行品質機能展開找出符合顧客需求的前五項技術要素依序為「基本輸出入系統」、「中央處理器單元」、「晶片組」、「印刷電路板」以及「驅動程式」等設計模組。以上的研究結果希望能夠提供主機板廠商在研發設計上的幫助,使得廠商在設計的階段就考慮顧客的聲音,如此開發出的產品,才能夠更滿足顧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