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d音源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dsd音源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盧官明等(編)寫的 數字音頻原理及應用(第3版) 和林正儀的 沉醉新悅音!理想的音響設備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買了DSD無損數字播放器,正品DSD音源如何找? - 每日頭條也說明:DSD ,是由Sony與Philips在1996年共同推出的高解析數位音樂格式,用1bit比特流取樣、採樣率至少2.8224MHz的高取樣方式,直接把模擬音樂信號波形以脈衝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機械工業 和台灣東販所出版 。

輔仁大學 音樂學系 高惠宗所指導 林尚伯的 音樂創作結合影像互動研究 –以聲音觸發、體感互動及空間音訊為主 (2020),提出dsd音源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互動音樂、互動影像、聲音觸發影像、體感影像、立體聲錄音、環繞聲錄音、雙耳聲錄音、球面環繞聲、沉浸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中國音樂學系碩士班 林昱廷所指導 蔡碧如的 左手技法「顫指」運用之科學分析—以閔惠芬演奏《江河水》為例 (2012),提出因為有 顫指、頻率變化、科學分析、閔惠芬、江河水的重點而找出了 dsd音源的解答。

最後網站歌航播放dsd音源光纤输出没声音 - 汽车音响改装知识论坛【奇 ...則補充:歌航g3se播放dsd64格式歌曲用rca输出到阿尔派H800有声音,但是用光纤输出到H800没声音,有大神知道原因么,求解.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dsd音源,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數字音頻原理及應用(第3版)

為了解決dsd音源的問題,作者盧官明等(編) 這樣論述:

本書系統全面地介紹了數字音頻技術的基礎理論、數字音頻設備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標、數字音頻文件格式、數字聲音廣播的系統組成及關鍵技術。全書共分11章,主要介紹了聲學基礎知識、音頻信號的數字化、數字音頻壓縮編碼、信道編碼與調制技術、光盤存儲技術、電子樂器數字接口(MIDI)、數字音頻文件格式、音頻處理與控制設備、數字音頻工作站、數字聲音廣播、音頻測量與分析等內容。每章都附有小結與習題,以指導讀者加深對本書主要內容的理解。本書注重選材,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在加強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同時,注重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有很強的實用性。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廣播電視工程、現代教育技術、電子信息和通信類專業的本科生

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數字音響工程、影視節目制作、多媒體應用與開發等領域的技術人員的崗位培訓和自學用書。 前言 第1章聲學基礎知識 1.1聲波、聲音與聲學的概念 1.2聲音的參數與度量 1.2.1頻率、頻譜、頻程及相位 1.2.2聲壓及聲壓級 1.2.3聲音的主觀感覺 1.3室內聲學基礎 1.3.1室內聲的組成 1.3.2混響時間 1.4人耳的聽覺特性 1.4.1人耳的聽覺范圍 1.4.2聽覺掩蔽效應 1.4.3聽覺延時效應 1.4.4雙耳效應 1.4.5德•波埃效應 1.5聲音質量的評價 1.5.1音質主觀評價用語 1.5.2音質主觀評價用語與客觀技術指標的關系 1.

6小結 1.7習題 第2章音頻信號的數字化 2.1音頻信號的數字化概述 2.1.1采樣及采樣頻率 2.1.2量化及量化誤差 2.1.3編碼 2.2A/D轉換器 2.2.1逐次比較式A/D轉換器 2.2.2 A/D轉換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2.3 D/A轉換器 2.3.1 D/A轉換器的基本原理 2.3.2權電阻式D/A轉換器 2.3.3 R-2R梯形網絡式D/A轉換器 2.3.4 D/A轉換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2.4過采樣△∑調制A/D、D/A轉換器 2.4.1過采樣 2.4.2 △-∑調制和噪聲整形 2.4.3 1比特A/D轉換器和D/A轉換器 2.5小結 2.6習題 第3章數字音頻壓縮編碼 3.

1數字音頻編碼概述 3.1.1音頻信號的分類 3.1.2數字音頻壓縮編碼的機理 3.1.3音頻編解碼器的性能指標 3.1.4數字音頻編碼技術的分類 3.2常用數字音頻編碼技術 3.2.1線性預測編碼 3.2.2矢量量化 3.2.3 CELP編碼 3.2.4感知編碼 3.2.5子帶編碼 3.2.6相干聲學編碼 3.2.7 MLP無損音頻編碼 3.3 MPEG-1音頻編碼標准 3.3.1 MPEG-1音頻編碼算法的特點 3.3.2 MPEG-1音頻編碼的基本原理 3.4 MPEG-2音頻編碼標准 3.4.1 MPEG-2 BC 3.4.2 MPEG-2 AAC 3.5 MPEG-4音頻編碼標准 3

.5.1自然音頻編碼 3.5.2合成音頻編碼 3.5.3合成/自然音頻混合編碼 3.6 Enhanced aacPlus編碼技術 3.6.1概述 3.6.2譜帶復制技術 3.6.3參數立體聲編碼 3.7 DRA多聲道數字音頻編解碼標准 數字音頻原理及應用 第3版 3.7.1術語和定義 3.7.2 DRA多聲道數字音頻編碼算法 3.7.3 DRA多聲道數字音頻編碼的關鍵技術 3.7.4 DRA多聲道數字音頻解碼算法 3.7.5 DRA音頻標准的技術特點 3.8新一代環繞多聲道音頻編碼格式 3.8.1 Dolby Digital Plus 3.8.2 Dolby TrueHD 3.8.3 DTS-

HD 3.9小結 3.10習題 第4章信道編碼與調制技術 4.1數字音頻信號的處理流程 4.2信道編碼 4.2.1誤碼產生的原因及特點 4.2.2 RS碼 4.2.3 CIRC糾錯技術 4.2.4 RSPC碼 4.2.5警哨碼 4.2.6卷積碼 4.2.7低密度奇偶校驗碼 4.3數字調制 4.3.1調制的概念和目的 4.3.2 8-10調制 4.3.3 EFM編碼 4.3.4 EFM+編碼 4.3.5 17PP調制碼 4.3.6 OFDM和COFDM技術 4.4小結 4.5習題 第5章光盤存儲技術 5.1光盤存儲器概述 5.1.1光盤存儲技術的原理 5.1.2光盤存儲器的類型 5.1.3光盤存

儲系統的性能指標 5.1.4光盤存儲技術的發展簡史 5.2激光唱盤(CD) 5.2.1 CD系列產品簡介 5.2.2 CD盤的數據記錄和讀出原理 5.2.3 CD-DA標准摘要 5.2.4 CD-DA的物理格式 5.3超級音頻CD(SACD) 5.3.1 SACD的物理格式 5.3.2 1bit DSD編碼技術 5.3.3 DST無損壓縮算法 5.3.4版權保護技術 5.3.5 SACD播放機 5.4數字通用光盤(DVD) 5.4.1 DVD簡介 5.4.2 DVD-Audio 5.5藍光光盤(BD)和中國藍光高清光盤(CBHD) 5.5.1 BD光盤的發展簡史 5.5.2 BD光盤的物理格式

與技術特點 5.5.3中國藍光高清光盤(CBHD) 5.6小結 5.7習題 第6章電子樂器數字接口 6.1電子樂器數字接口概述 6.1.1 MIDI的概念 6.1.2 MIDI相關術語 6.1.3 MIDI的發展 6.2 MIDI樂音合成器原理 6.2.1頻率調制合成法 6.2.2波形表合成法 6.3通用MIDI標准 6.3.1 MIDI消息格式 6.3.2 MIDI系統消息 6.4 MIDI系統中的設備配置 6.4.1 MIDI消息輸入設備 6.4.2音序器 6.4.3聲卡 6.4.4音源 6.4.5采樣器 6.4.6 MIDI合成器 6.5 MIDI系統連接 6.5.1 MIDI端口 6.

5.2連接方式 6.5.3 MIDI的通道 6.5.4 MIDI系統連接實例 6.6 MIDI設備的同步 6.6.1 SMPTE時間碼 6.6.2 MTC時間碼 6.7常見的MIDI應用軟件 6.7.1 Cakewalk Sonar 6.7.2 Cubase SX 6.7.3 CuteMIDI 6.7.4樂音 Eyesong 6.7.5作曲大師 6.8小結 6.9習題 第7章數字音頻文件格式 7.1資源交換文件格式 7.2 WAV文件格式 7.2.1 WAV文件的結構 7.2.2 寫聲音數據到WAV文件 7.3 MP3文件格式 7.3.1概述 7.3.2 MP3文件的結構 7.3.3 MP3文

件實例剖析 7.4 MIDI文件格式 7.4.1 MIDI文件的結構 7.4.2 MIDI文件中的頭塊格式 7.4.3 MIDI文件中的音軌塊格式 7.4.4 MIDI文件實例 7.5其他音頻文件格式 7.6小結 7.7習題 第8章音頻處理與控制設備 8.1音響設備的分類 8.2信號動態處理設備 8.2.1壓縮器 8.2.2壓限器 8.2.3擴展器與噪聲門 8.2.4自動增益控制器 8.3均衡器 8.3.1均衡器的作用 8.3.2均衡器的種類 8.3.3均衡器的基本原理 8.3.4均衡器的技術指標 8.4聲反饋抑制器 8.4.1聲反饋的產生原因及預防措施 8.4.2聲反饋抑制器的工作原理 8.

4.3 FBX-901型聲反饋抑制器 8.5效果處理器 8.5.1室內聲對調音的影響 8.5.2延時器 8.5.3混響器 8.6聽覺激勵器 8.6.1聽覺激勵器的作用

dsd音源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最高級DACチップ「ES9038pro」がこの価格帯のDACに搭載されるなんて、
技術とコスト削減の進化には目を見張るものがあります。
実際に聴いてみて、「コスパ」という言葉だけでは語りきれない音の良さを実感しました。

提供: S.M.S.L
http://www.smsl-audio.com/productshow.asp?id=157

【Amazon】
S.M.S.L M500 DAC 「ES9038PRO」内蔵/MQA・ハイレゾ・DSD音源対応
高出力電流ヘッドホンアンプ搭載 USB DAC
https://amzn.to/2SjPEjk



〜今回の撮影機材(カメラ・レンズ)〜
 
◼︎Panasonic ルミックス GH5 ボディ DC-GH5-K
http://amzn.to/2ob26xJ

■パナライカ DG SUMMILUX 15mm/F1.7 ASPH. H-X015-K
https://amzn.to/2QiXrw9



〜今回の撮影機材(音声収録)〜

◼︎Steinberg USBオーディオインターフェイス UR-RT2
https://amzn.to/2M3yKlF

■AKG Project Studio Line コンデンサーマイク P220
http://amzn.to/1ownzR0

■ZOOM ハンディレコーダー H5
http://amzn.to/22ttSoK

◼︎dbx チャンネルストリップ 286S
http://amzn.to/2IiiNlp

■RODE VideoMicro 超小型コンデンサーマイク
http://amzn.to/1ZRw1qe




■編集ソフト
Final Cut Pro X

■使用音源
・YouTubeオーディオライブラリ
・フリーBGM・音楽素材MusMus
 http://musmus.main.jp/
・音楽の卵(おんたま)
 http://ontama-m.com/

■アンソニーのTwitter
https://twitter.com/antoine1973
お気軽にフォローしてください♪


#MQAデコーダー
#ハイレゾ
#ヘッドフォンアンプ

音樂創作結合影像互動研究 –以聲音觸發、體感互動及空間音訊為主

為了解決dsd音源的問題,作者林尚伯 這樣論述:

本論文以撰文者過去發表的創作音樂會–《光影衝擊》即刻互動 科技應用音樂會(The Impact of Light and Shadow)其中使用的互動技術為開端,延伸研究相關的的各項影音技術,於作曲之初就將互動影像科技與音樂作結合,藉此探究音樂創作與演出如何與互動影像相互結合,以及音樂透過互動影像的結合或輔助下,對於作曲者、演奏者以及觀眾所帶來的影響,研究互動影像運用於音樂表演亦研究音樂演出中聲音的呈現方式及相關錄音技術,將音樂創作加入互動影音科技用於音樂會表演呈現與紀錄作一整體探究。全文可視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前三章為體感影像、聲音觸發影像、音樂演出聲音呈現相關技術研究;第二部分第四、五、

六、七章為互動影像相關實例;第三部分為第八章後包含空間音訊–球面環繞聲(Ambisonics)技術相關實例及結論論述影音互動音樂會的回顧以及未來前瞻性;最後是本文研究的相關技術以及進一步藉由人工智慧訓練,在多種領域中商業化的傾向作為總結。

沉醉新悅音!理想的音響設備

為了解決dsd音源的問題,作者林正儀 這樣論述:

悠揚的旋律、華麗的演奏與醉人的嗓音, 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溫柔多情, 空氣裡迴盪著令人細細品味的餘韻。   無論是古典音樂還是歌劇戲曲,亦或是經典流行歌曲,   聆聽一首樂曲若有適當的音響設備來配合,   就能充分感受創作者的用心、演奏者與演唱者的完美詮釋,   品味樂曲中細膩的情感,並體會它帶來的震撼力。   那麼,什麼樣的器材才能打造出最理想、最適當的音響設備呢?   本書將從音源、基本組合的挑選與裝設、黑膠唱盤的設置與升級,以及近年引爆話題的古董音響解析,讓讀者可以一次了解關於音響的基本資訊,進而組裝出最適合自己的理想音響設備。   ★高解析的數值愈大,數位音源就愈接近原音  

 什麼是高解析音源?高解析音源的檔案格式為何?了解各種檔案格式的優、缺點,將有助於播放器的選擇與運用。   ★慎選揚聲器、擴大機、播放器,用最簡單的組合享受最棒的聽覺饗宴   本書除了簡明扼要地說明挑選揚聲器、擴大機與播放器的注意要點外,亦提出如何運用既有的器材以附加組件的方式調整改造,以及各個組件的設置場所與方法,藉以打造出最理想的播放環境。   ★讓黑膠唱片帶領你重溫舊時光的感動   有別於高解析數位音源接近原音的高音質,從黑膠唱盤流洩而出的獨特音質與韻味,總讓人特別懷念與感動。本書清楚解說類比唱盤的結構與設置,即使是初次接觸黑膠唱盤的人,也能輕鬆完成自己的黑膠唱盤音響。   ★經得

起歷史考驗的古董名機   雖然本書將1950~1980年代音響都統稱為古董音響,但在各個年代與各類產品中,還是有其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名機。本書除了特別精選介紹各款頂級名機外,亦針對購買古董音響時必須注意的重點加以說明,讓人在選購時可以快速掌握要訣。 本書特色   ★組裝音響所需知識一應俱全!各式器材介紹最詳盡!   ★特別收錄音響專業用語辭典,專業、實用、資訊兼具!  

左手技法「顫指」運用之科學分析—以閔惠芬演奏《江河水》為例

為了解決dsd音源的問題,作者蔡碧如 這樣論述:

「顫指」是豐富音色,抒發樂曲思想感情,使旋律更加優美動聽,並可加強音樂風格韻味的重要表現手段。 凡是利用琴弦長度或張力持續變化產生音波的方法稱為「顫指」。「顫指」的種類可分為改變弦長為主的揉弦、滑弦及改變弦張力為主的壓弦、摳弦四種。二胡的「顫指」技法雖有一定的規範但在運用上卻是變化甚大,「顫指」的力度、幅度、頻率等,各種元素之變化組合所產生的音樂風格也是豐富多彩的,其「顫指」的大、小、快、慢、輕、重、緩、急等所產生的音樂色彩截然各異。 本文以科學分析的方式,去解析閔惠芬演奏《江河水》的「顫指」技巧。量化後的數據透過統計分析彙整,讓「顫指」的內容更能有具體化的描述,進而了解顫指的內

涵,以科學的方法探討「顫指」的演奏手法,具體提出演奏之基頻音高頻率變化、顫指速度頻率,歸納出閔惠芬演奏《江河水》運用「顫指」手法,進而提供給二胡學習者之學習依據,提供另一種視覺化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