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le藍芽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中央大學 通訊工程學系在職專班 林銀議所指導 賴隆彬的 音訊在藍芽傳輸中的延遲與失真研究探討 (2021),提出dongle藍芽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藍芽音訊、低延遲、失真、重傳。

而第二篇論文元智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邱政男所指導 許凱彥的 應用於無線網路數位裝置上的MIMO天線 (2020),提出因為有 多輸入多輸出、倒F型天線、隔離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dongle藍芽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dongle藍芽,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音訊在藍芽傳輸中的延遲與失真研究探討

為了解決dongle藍芽的問題,作者賴隆彬 這樣論述:

本文研究首要目的為降低音訊延遲,藉由同一藍芽晶片商之耳機開發板與藍芽接收器(Dongle)開發板實作一縮短傳輸時間之通路,將音訊資料以最短的路徑依照特定ACL(Asynchronous Connectionless Link)格式傳輸至藍芽底層送出,但在干擾環境下,傳輸越快,會產生越多的掉包失真,因此透過一重傳機制在此傳輸通路下處理與實驗分析因訊號干擾造成的失真與重傳造成的延遲之間的關係。 實驗將在干擾環境下透過調整此通路之重傳次數來研究延遲與失真的相關性並分客觀實驗與主觀評估實驗,客觀實驗首先以APx525b聲學量測儀器測得THD+N(Total Harmonic Distortio

n + Noise),SNR(Signal-to-noise ratio)等用於定量表示訊號性能的量測指標以評估訊號干擾造成的失真與延遲的線性關係,接著第二部分再透過錄音軟體CoolEdit觀察輸出音訊波形並擷取其失真占比當作失真與延遲的客觀參考依據。 主觀評估實驗則請受測人員幫忙在干擾環境下觀看與收聽影音平台的MV搭配字幕評估其延遲與失真的程度後評分,其結果輔以客觀實驗數據找出在此干擾環境下較佳的抗干擾與低延遲重傳數值設定。

應用於無線網路數位裝置上的MIMO天線

為了解決dongle藍芽的問題,作者許凱彥 這樣論述:

本論文主要研究於在數位裝置POS機(銷售時點情報系統)上的雙頻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天線,主要用於WLAN頻段,2.4GHz~2.4835GHz、5.15~5.85GHz,由於POS機需要處理極傳送接收大量的資料,需要使用MIMO設計。天線設計在接地尺寸為80mm×120mm×0.8mm上,天線總體的大小為75mm×6mm×0.8mm,並且使用倒F型天線設計,MIMO天線最重視的為隔離度,因如果隔離度不好會使天線接收與傳遞會受到嚴重的干擾,天線與天線之間會產生耦合。在設計時先探討MIMO距離的影響,還有不同相對方向的影響,但沒有改善很多,在需要在天線之間

製作去耦合的隔離器,而我們採用T-Shape隔離器去做改善,且延伸出T-Shape折彎隔離器到最後單邊折彎隔離器,讓MIMO天線之間的隔離度變好,並且MIMO天線的頻率2.4GHz與5GHz的頻率範圍接有到達所需的目標,且S12也有到達所需的目標隔離度-20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