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traint例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另外網站less of a constraint - 英中– Linguee词典也說明:大量翻译例句关于"less of a constraint" – 英中词典以及8百万条中文译文例句搜索。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英語學系 澤田深雪所指導 蕭億涵的 台灣國中生之英語主詞習得 (2018),提出constraint例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主詞、地方介系詞片語、第二語言習得。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系 蕭惠貞所指導 陳昱蓉的 現代漢語「做」字詞歧義與消解歧義研究 (2013),提出因為有 詞彙歧義、「做」字詞、消解歧義、對外華語教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constraint例句的解答。

最後網站约束,constraint英语短句,例句大全則補充:constraint 的用法和样例: 例句用作名词(n.) There have been financial and political constraints on development. 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财政和政治的约束。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constraint例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國中生之英語主詞習得

為了解決constraint例句的問題,作者蕭億涵 這樣論述:

本論文重新審視了在語言學和台灣的英語教育中普遍接受的「主詞(subject)」概念。主詞的概念首先從哲學、語言學和教學的角度簡單介紹。由於缺乏對主詞概念的統一定義,學者們和台灣的英語學習者都有自己對於主詞的看法。對於語言學家來說,他們理解主詞; 但對於英語學習者來說,他們想要了解主詞。語言學與英語教學中主詞定義的錯配,進而混淆了台灣英語學習者對於主詞定義的認識,特別是在被前置的地方介系詞片語 (Preverbal Locative Prepositional Phrase) 之句子可以看到,如:「街上站著一位警察(On the street stood a police.)」:有些學者如 E

monds(1976),Stowell(1981),Coopmans(1989),Rizzi&Shlonsky(2006)和 Bruening(2010)認為這樣的句子存在著一個倒裝的主詞 (the inverted subject),而有些學者如 Mei(2002)和 Lin(2008)則認為地方的介系詞片語可以被視為「地方主詞 (Locative Subject)」,這可能是一個謬誤。根據本研究的文獻綜述,地方的介系詞片語不可能成為主詞,即使它位於動詞之前的位置。因此,本研究旨在透過探究那些地方介系詞片語被前置之句子的建構,來清楚地區別「主詞」與「非主詞」。由於語言學的定義會影響英語教學中

的文法,我們還調查了台灣英語學習者對於英語主詞的理解。我們為台灣的英語學習者設計了一份問卷,其旨在探查在學習者潛意識中「主詞」與「非主詞」的界線。我們在調查問卷中提出了 10 個問題,這些問題改編自 Lin(2008)的論文例句以及參與者所使用的英語教科書,用於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共計 60 名高雄市立鼎金國民中學的國一生參與了本次的研究。除了問卷之外,參與者還被要求在問卷中寫下他們選答的原因,這是為了了解他們對於英語主詞的覺察。研究發現,台灣的英語學習者缺乏各種英語主詞的知識,因而省略了英語句子當中沒有語意的虛主詞(例如: 有there/它it),這間接證實了台灣的英語學習者是從語言學中的語意

面向習得了主詞的概念,如:主事者(Agent)。我們的研究結論為:台灣的英語學習者因為受到代詞脫落現象 (the pro-drop phenomenon) 的影響,可能只學到了主事者的概念,這個概念是一個較狹隘的主詞概念; 然而,英語母語者則有較廣泛的主詞概念,因為擴展的投射原理 (the Extend Projection Principle) 要求要有一個明顯的主詞在句子的表面結構上。我們還推測台灣英語學習者在英語主詞的閱歷應該會引發他們對於主詞的覺察,並往下一個主詞的習得階段邁進。主詞的習得順序如下:(1) 有生命的特徵 (animate feature) —語義、(2) 名詞的特徵 (

nominal feature) —名詞形式、(3) 主格的格位 (nominative case) —主詞與動詞的一致性,以及(4) spec-TP 的位置 (spec-TP position) —語序。這四個階段除了呈現出在各個語言中主詞的習得順序,還呈現了「主詞」與「非主詞」的具體界線。質性和量性的數據分析總體上證實了我們的假設,而這些研究結果對於英語學習者、英語教科書編輯和英語教師都有影響。

現代漢語「做」字詞歧義與消解歧義研究

為了解決constraint例句的問題,作者陳昱蓉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以漢語高頻動詞「做」字詞為例研究歧義與消解歧義,並以實驗探討華語學習者判斷含有歧義的句子意義時受何因素影響,以及線索詞可如何幫助消解歧義。最後,探討線索詞教學如何幫助華語學習者提升猜測意義的能力。本文分析四組「做」字詞之意義與線索詞,並以此為基礎進行語義實驗與教學實驗,希冀提升華語學習者從線索詞中推測句義的能力。研究方法如下:設計24句的複本問卷,包括4句歧義句和20句單義句。實驗對象包含母語者和華語學習者,母語者的流程為說出目標詞彙的意義、說明句子中「做」字詞之意義、圈選線索、意義關聯度。華語學習者的步驟為前測、教學、後測、圈選線索,並再次確認學過和未學過的語義。研究結果主要為(

i)在歧義句,母語者判斷詞彙意義,選擇相對頻率較高的詞義;而華語學習者未受相對頻率影響,傾向選擇基本義;(ii)在前測單義句部分,語義關聯度愈高,華語學習者掌握得愈佳;(iii)以英語華語學習者為例,詞彙的幾個意義若與學生的母語較接近,則華語學習者通常掌握得較好;(iv)在教學實驗後,前後測的單義句分數整體進步20.3分,學習效果顯著;(v)在後測的線索圈選部分,華語學習者的答對率與其圈選的線索詞為中度相關,表示答題時任意猜測的可能性低,即在經過學習後,能掌握詞彙意義和線索的關係,顯示教學內容對華語學習者的教學有幫助。本文建議教學時可教導學生詞彙意義判斷策略,亦即閱讀文章時,透過語境中相關的線

索詞推測多義詞的詞義,使華語學習者能有效藉由語境中的線索判斷詞彙意義。最後,期能將結果應用於其它動詞的研究及教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