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u是什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alu是什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戴維·A.帕特森寫的 計算機組成與設計:硬件/軟件接口(ARM版) 和胡偉武 等的 計算機體系結構(第2版)(中文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電腦的組成也說明:乃是電腦的心臟。主要是由控制單元(CU)與算術邏輯單元(ALU)以及記憶單元(MU)的合稱 (個人電腦市場的CPU品牌:Intel、AMD). 控制單元. 主要接受程式軟體的指揮控制計算機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機械工業 和清華大學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分子生物學研究所 楊文明所指導 藍信企的 PAX6 座落於有絲分裂染色體之分子機制 (2019),提出alu是什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轉錄因子、有絲分裂染色體、有絲分裂期、基因書籤、序列特異性結合、表觀遺傳、核定位序列、重複序列、有絲分裂降解決定子、單倍不足、固有無序蛋白質、無虹膜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陳聯文所指導 黃元炤的 十二重旋轉對稱性準聲子晶體之偽自旋拓樸邊緣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聲子晶體、準晶體、邊緣模態、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的重點而找出了 alu是什麼的解答。

最後網站一文读懂算术逻辑单元ALU - 可编程逻辑- 今日大瓜- infinigo.com!則補充:ALU是 能完成一系列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路,是计算机的核心。实际上来讲,输入到计算机里的数据,ALU控制其进行算术运算还是逻辑运算,包括具体是哪种算术,哪种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alu是什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計算機組成與設計:硬件/軟件接口(ARM版)

為了解決alu是什麼的問題,作者(美)戴維·A.帕特森 這樣論述:

本書由2017年圖靈獎得主Patterson和Hennessy共同撰寫,是電腦體系結構領域的經典教材,強調軟硬體協同設計及其對性能的影響。 本書採用ARMv8體系結構,講解硬體技術、組合語言、電腦算數運算、流水線、記憶體層次結構以及I/O的基本原理。新內容涵蓋平板電腦、雲基礎設施、ARM(行動計算裝置)以及x86(雲計算)體系結構,新實例包括IntelCorei7、ARMCortex-A53以及NVIDIAFermiGPU。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電腦專業的教材,也適合廣大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出版者的話 讚譽 譯者序 前言 作者簡介 第1章 電腦的抽象與技術 1 1.1 引言

1 1.1.1 電腦應用的分類和特點 2 1.1.2 歡迎來到後PC時代 3 1.1.3 你能從本書中學到什麼 4 1.2 電腦體系結構中的8個偉大思想 6 1.2.1 面向摩爾定律的設計 6 1.2.2 使用抽象簡化設計 7 1.2.3 加速大概率事件 7 1.2.4 通過並行提高性能 7 1.2.5 通過流水線提高性能 7 1.2.6 通過預測提高性能 7 1.2.7 記憶體層次結構 7 1.2.8 通過冗餘提高可靠性 7 1.3 程式表像之下 8 1.4 硬體包裝之下 10 1.4.1 顯示器 11 1.4.2 觸控式螢幕 12 1.4.3 打開主機殼 13 1.4.4 資料的安全存儲

15 1.4.5 與其他電腦通信 16 1.5 處理器和記憶體製造技術 17 1.6 性能 20 1.6.1 性能的定義 20 1.6.2 性能的度量 22 1.6.3 CPU的性能及其度量因素 24 1.6.4 指令的性能 24 1.6.5 經典的CPU性能公式 25 1.7 功耗牆 28 1.8 滄海巨變:從單一處理器向多處理器轉變 29 1.9 實例:Intel Core i7基準測試 32 1.9.1 SPEC CPU基準測試程式 32 1.9.2 SPEC功耗基準測試程式 34 1.10 謬誤與陷阱 34 1.11 本章小結 36 1.12 歷史觀點與拓展閱讀 37 1.13 練習

題 38 第2章 指令:電腦的語言 42 2.1 引言 42 2.2 電腦硬體的操作 44 2.3 電腦硬體的運算元 46 2.3.1 記憶體運算元 47 2.3.2 常數或立即數運算元 50 2.4 有符號數和無符號數 51 2.5 電腦中指令的表示 56 2.6 邏輯操作 61 2.7 決策指令 64 2.7.1 迴圈 65 2.7.2 邊界檢查的簡便方法 67 2.7.3 case/switch語句 67 2.8 電腦硬體對過程的支援 68 2.8.1 使用更多的寄存器 69 2.8.2 過程嵌套 71 2.8.3 在棧中為新資料分配空間 73 2.8.4 在堆中為新資料分配空間 74

2.9 人機交互 76 2.10 LEGv8中的寬立即數和地址的定址 79 2.10.1 寬立即數 79 2.10.2 分支中的定址 80 2.10.3 LEGv8定址模式總結 82 2.10.4 機器語言解碼 82 2.11 並行與指令:同步 86 2.12 翻譯並啟動程式 88 2.12.1 編譯器 88 2.12.2 彙編器 89 2.12.3 連結器 90 2.12.4 載入器 92 2.12.5 動態連結程式庫 92 2.12.6 啟動Java程式 94 2.13 綜合實例:C排序程式 95 2.13.1 swap過程 95 2.13.2 sort過程 97 2.14 陣列和指標

101 2.14.1 用陣列實現clear 102 2.14.2 用指針實現clear 102 2.14.3 比較兩個版本的clear 103 2.15 高級主題:編譯C和解釋Java 104 2.16 實例:MIPS指令集 104 2.17 實例:ARMv7(32位元)指令集 105 2.18 實例:x86指令集 106 2.18.1 Intel x86的演進 107 2.18.2 x86寄存器和資料定址模式 108 2.18.3 x86整數操作 110 2.18.4 x86指令編碼 112 2.18.5 x86總結 112 2.19 實例:ARMv8指令集的其他部分 113 2.19.1 

完整的ARMv8整數算術邏輯指令 114 2.19.2 完整的ARMv8整數資料傳輸指令 116 2.19.3 完整的ARMv8分支指令 117 2.20 謬誤與陷阱 118 2.21 本章小結 119 2.22 歷史觀點與拓展閱讀 121 2.23 練習題 121 第3章 電腦的算數運算 128 3.1 引言 128 3.2 加法和減法 128 3.3 乘法 131 3.3.1 順序乘法演算法及硬體 131 3.3.2 有符號乘法 134 3.3.3 更快速的乘法 134 3.3.4 LEGv8中的乘法 134 3.3.5 小結 135 3.4 除法 135 3.4.1 除法演算法及硬體

135 3.4.2 有符號除法 137 3.4.3 更快速的除法 138 3.4.4 LEGv8中的除法 138 3.4.5 小結 139 3.5 浮點運算 140 3.5.1 浮點表示 141 3.5.2 異常和中斷 142 3.5.3 IEEE 754浮點標準 142 3.5.4 浮點加法 145 3.5.5 浮點乘法 148 3.5.6 LEGv8中的浮點指令 150 3.5.7 算術精確性 154 3.5.8 小結 156 3.6 並行與電腦算術:子字並行 157 3.7 實例:x86中的流處理SIMD擴展和高級向量擴展 158 3.8 實例:其他的ARMv8算術指令 160 3.8.

1 完整的ARMv8整數和浮點算術指令 160 3.8.2 完整的ARMv8 SIMD指令 161 3.9 加速:子字並行和矩陣乘法 163 3.10 謬誤與陷阱 166 3.11 本章小結 168 3.12 歷史觀點與拓展閱讀 171 3.13 練習題 171 第4章 處理器 175 4.1 引言 175 4.1.1 一種基本的LEGv8實現 176 4.1.2 實現概述 176 4.2 邏輯設計的一般方法 178 4.3 建立資料通路 180 4.4 一種簡單的實現機制 187 4.4.1 ALU控制 187 4.4.2 主控制單元的設計 188 4.4.3 資料通路的操作 191 4.

4.4 完成控制單元 194 4.4.5 為什麼不使用單週期實現 195 4.5 流水線概述 197 4.5.1 面向流水線的指令集設計 200 4.5.2 流水線冒險 200 4.5.3 流水線概述小結 206 4.6 流水線資料通路及其控制 207 4.6.1 圖形化表示的流水線 215 4.6.2 流水線控制 218 4.7 數據冒險:旁路與阻塞 221 4.8 控制冒險 231 4.8.1 假定分支不發生 231 4.8.2 減少分支延遲 232 4.8.3 動態分支預測 234 4.8.4 流水線小結 236 4.9 異常 236 4.9.1 LEGv8體系結構中的異常處理 237

4.9.2 流水線實現中的異常 238 4.10 指令級並行 241 4.10.1 推測的概念 242 4.10.2 靜態多發射 243 4.10.3 動態多發射 246 4.10.4 動態流水線調度 247 4.10.5 能耗效率與高級流水線 249 4.11 實例:ARM Cortex-A53和Intel Core i7流水線 250 4.11.1 ARM Cortex-A53 251 4.11.2 Intel Core i7 920 253 4.11.3 Intel Core i7 920的性能 255 4.12 加速:指令級並行和矩陣乘法 256 4.13 高級主題:採用硬體設計語言描

述和建模流水線的數位設計技術以及更多流水線示例 258 4.14 謬誤與陷阱 258 4.15 本章小結 259 4.16 歷史觀點與拓展閱讀 260 4.17 練習題 260 第5章 大容量和高速度:開發記憶體層次結構 271 5.1 引言 271 5.2 記憶體技術 275 5.2.1 SRAM技術 275 5.2.2 DRAM技術 275 5.2.3 快閃記憶體 277 5.2.4 磁碟記憶體 277 5.3 cache的基本原理 279 5.3.1 cache訪問 280 5.3.2 cache缺失處理 285 5.3.3 寫操作處理 285 5.3.4 cache實例:Intrin

sity FastMATH處理器 287 5.3.5 小結 289 5.4 cache性能的評估和改進 289 5.4.1 通過更靈活的塊放置策略來減少cache缺失 292 5.4.2 在cache中查找塊 295 5.4.3 替換塊的選擇 296 5.4.4 使用多級cache減少缺失代價 297 5.4.5 通過分塊進行軟體優化 299 5.4.6 小結 303 5.5 可信記憶體層次結構 303 5.5.1 失效的定義 303 5.5.2 糾1檢2漢明碼(SEC/DED) 305 5.6 虛擬機器 308 5.6.1 虛擬機器監視器的要求 309 5.6.2 指令集體系結構(缺乏)對虛

擬機器的支援 309 5.6.3 保護和指令集體系結構 310 5.7 虛擬記憶體 310 5.7.1 頁的存放和查找 313 5.7.2 缺頁故障 315 5.7.3 用於大型虛擬位址的虛擬記憶體 316 5.7.4 關於寫 318 5.7.5 加快位址轉換:TLB 318 5.7.6 Intrinsity FastMATH TLB 319 5.7.7 集成虛擬記憶體、TLB和cache 322 5.7.8 虛擬記憶體中的保護 323 5.7.9 處理TLB缺失和缺頁 324 5.7.10 小結 326 5.8 記憶體層次結構的一般框架 328 5.8.1 問題1:塊放在何處 328 5.8

.2 問題2:如何找到塊 329 5.8.3 問題3:cache缺失時替換哪一塊 330 5.8.4 問題4:寫操作如何處理 330 5.8.5 3C:一種理解記憶體層次結構行為的直觀模型 331 5.9 使用有限狀態機控制簡單的cache 332 5.9.1 一個簡單的cache 333 5.9.2 有限狀態機 333 5.9.3 一個簡單cache控制器的有限狀態機 335 5.10 並行與記憶體層次結構:cache一致性 336 5.10.1 實現一致性的基本方案 337 5.10.2 監聽協議 337 5.11 並行與記憶體層次結構:廉價冗餘磁碟陣列 339 5.12 高級主題:實現c

ache控制器 339 5.13 實例:ARM Cortex-A53和Intel Core i7的記憶體層次結構 339 5.14 實例:ARMv8系統的剩餘部分以及特殊指令 343 5.15 加速:cache分塊和矩陣乘法 345 5.16 謬誤與陷阱 346 5.17 本章小結 349 5.18 歷史觀點與拓展閱讀 350 5.19 練習題 350 第6章 並行處理器:從用戶端到雲 362 6.1 引言 362 6.2 創建並行處理常式的難點 364 6.3 SISD、MIMD、SIMD、SPMD和向量 367 6.3.1 x86中的SIMD:多媒體擴展 368 6.3.2 向量 368

6.3.3 向量與標量 370 6.3.4 向量與多媒體擴展 370 6.4 硬體多執行緒 372 6.5 多核和其他共用記憶體多處理器 375 6.6 圖形處理單元 378 6.6.1 NVIDIA GPU體系結構簡介 379 6.6.2 NVIDIA GPU存儲結構 380 6.6.3 正確理解GPU 381 6.7 集群、倉儲式電腦和其他消息傳遞多處理器 383 6.8 多處理器網路拓撲簡介 386 6.9 與外界通信:集群網路 389 6.10 多處理器基準測試程式和性能模型 389 6.10.1 性能模型 391 6.10.2 Roof?line模型 392 6.10.3 兩代Op

teron的比較 393 6.11 實例:Intel Core i7 960和NVIDIA Tesla GPU的評測及Roof?line模型 396 6.12 加速:多處理器和矩陣乘法 399 6.13 謬誤與陷阱 402 6.14 本章小結 403 6.15 歷史觀點與拓展閱讀 405 6.16 練習題 405 附錄A 邏輯設計基礎 414 索引 470 網路內容 附錄B 圖形處理單元 附錄C 控制器的硬體實現 附錄D RISC指令集體系結構 術語表 擴展閱讀

PAX6 座落於有絲分裂染色體之分子機制

為了解決alu是什麼的問題,作者藍信企 這樣論述:

轉錄因子 PAX6 在胚胎發育期,對於眼睛、大腦以及胰臟的發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這些組織以及成熟個體中,特定細胞的維持與分化亦需要 PAX6 的表現。一旦 PAX6 表現量異常或是發生突變,都會造成發育缺陷。然而,PAX6 在分子與細胞層次上以什麼樣的機制執行功能,至今仍不清楚。本論文研究發現 PAX6 座落於有絲分裂染色體,主要以序列特異性結合方式,使用DNA 功能結合區 RED以及其 extended N-terminal arm 結合到有絲分裂染色體。其主要的基因體結合區域,可能包含 Alu 重複序列。令人意外的是核定位序列本身並無法結合到有絲分裂染色體,核定位序列在 PAX6 座

落於有絲分裂染色體中扮演的角色並非核運輸,而是其中的帶正電荷氨基酸與 DNA 功能結合區共同進行的序列特異性結合。本論文進一步發現,突變 PAX6 座落於有絲分裂染色體,受到分子內相互作用調控,此分子內相互作用可能與 PAX6 中結構非穩定區域有關。此外,相同疾病表型的突變 PAX6 有著不同座落於有絲分裂染色體程度,暗示 PAX6 調控發育的劑量敏感性可能是因為基因組中特異性結合事件不足所引起。為了研究有絲分裂期 PAX6 的功能,本論文建立一簡易分析系統,並找到兩個早期有絲分裂降解決定子。然而,蛋白水解能力只在一半受測細胞有效以及降解決定子會改變蛋白構型的特性,還需進一步蛋白質工程來改善。

本論文建立 PAX6 以序列特異性結合方式結合到有絲分裂染色體的分子機制,可以解釋分化過程中細胞身份的決定,可能是細胞系譜決定轉錄因子在有絲分裂期結合到基因體上許多特定序列所造成。

計算機體系結構(第2版)(中文版)

為了解決alu是什麼的問題,作者胡偉武 等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強調從實踐中學理念的計算機體系結構的教材。作者結合自身從事國產龍芯高性能通用處理器研制的實踐,以准確精練、生動活潑的語言,將計算機體系結構的知識深入淺出地傳授給讀者。全書共13章,第1~4章從計算機體系結構的研究內容和發展趨勢、二進制和邏輯電路、指令系統結構等方面介紹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基礎內容。第5~7章從靜態流水線、動態流水線、多發射數據通路等方面介紹指令流水線結構。第8~11章從轉移預測、功能部件、高速緩存、存儲管理等方面介紹處理器的模塊級結構。第12章介紹多處理器結構。第13章主要介紹作者在龍芯處理器設計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本書適合作為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的高年級本

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學習參考書。中科院計算所胡偉武研究員是我國自主通用龍芯CPU的總設計師

十二重旋轉對稱性準聲子晶體之偽自旋拓樸邊緣態研究

為了解決alu是什麼的問題,作者黃元炤 這樣論述:

拓樸絕緣體以量子霍爾效應、量子能谷霍爾效應以及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等理論為基礎,其強大的能量傳播能力受到矚目,在電磁波、聲波、彈性波等領域都有許多學者進行研究。本文研究具十二重旋轉對稱性之準晶體,由於準晶體缺少平移對稱性,所以必須先探討分析的單位晶格尺寸,以滿足布洛赫定理,本文成功模擬準聲子晶體之色散曲線及穿透率,並利用準聲子晶體之特性設計共振耦合之無缺陷波導。另外本文以具十二重旋轉對稱性之準晶體的幾何作為基礎,基於量子自旋霍爾效應,提出三角晶格排列之聲學拓樸絕緣體,其優點為不需外加強磁場以及在極低溫之環境下即可實現,利用改變圓柱半徑討論其能帶結構,觀察能帶反轉的現象,進而產生受拓樸保護之邊緣模

態,最後利用全波模擬兩種不同型式之介面,驗證其波傳能抑制後向散射及不受路徑轉彎的影響。由於電子的自旋方向有兩種,在本文中成功激發了單一方向的波傳,進而可以設計出高穿透率且可抑制的後向散射的聲學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