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接收 pt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遠東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研究所在職專班 朱清俊所指導 陳宥均的 實體無線電和軟體APP對講機之效能分析 (2020),提出WIFI 接收 pt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無線電對講機、IP互聯無線對講系統、傳輸延遲。

而第二篇論文長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林炆標所指導 高論中的 基於LoRa技術下的遠端醫療照護系統 (2016),提出因為有 物聯網、低功耗廣域網路、長距離低功耗傳輸技術、穿戴式裝置、遠距離醫療照護的重點而找出了 WIFI 接收 ptt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WIFI 接收 pt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實體無線電和軟體APP對講機之效能分析

為了解決WIFI 接收 ptt的問題,作者陳宥均 這樣論述:

無線電對講機為被廣泛使用的通訊設備與技術,常見於機場、碼頭、酒店、物業、建築工地等民間部門,以及公共安全、軍方、消防、警察等相關部門。在移動式網路技術的進步、以及個人無線Wifi網路的涵蓋,近幾年來在於手機等移動裝置的軟體無線電對講機,亦逐漸蓬勃發展起來。然而,針對實體、軟體無線電對講機的比較與測試並未見於任何研究之中。 因此本論文針對實體無線電對講機、軟體無線電對講機的傳播技術進行了解與分析,並在無線電系統的架構下,設計並完成實體與軟體無線電對講機的無線傳輸延遲測試、障礙物測試、通訊品質測試。經由測試結果了解,實體無線電對講機的傳輸延遲在200ms~250ms之間;而軟體無線電對講機

的傳輸延遲則為400ms~1250ms之間。亦可發現實體無線電對講機的傳播延遲,明顯地較軟體無線電對講機較小。此外,軟體無線電在遭遇障礙物、通訊距離較長的通訊環境下,其涵蓋範圍較實體無線電更廣泛、且通訊品質更佳。

基於LoRa技術下的遠端醫療照護系統

為了解決WIFI 接收 ptt的問題,作者高論中 這樣論述:

本研究利用低功耗廣域網路(LPWAN)當中的長距離低功耗傳輸技術(LoRa)來實現遠距離健康監控系統,長時間監測病人或年長者的生理訊號。首先測試LoRa技術在室外及室內實際的傳輸效能,將接收的基站架設於長庚大學工學院十樓光纖通訊實驗室內,並以此為中心將節點安置於室外各處發送封包,實驗結果在室內4層樓及室外2.35公里內範圍平均都能達到90%以上的封包接收成功率。接著使用生理信號感測模組,透過演算法取得心率、血氧、體溫、血壓的數值;並整合微處理器、感測模組、LoRa模組三者成穿戴式裝置,設定測量時間為每一分鐘一次,能夠隨時監控病人或年長者的生理訊號,訊號發送後會經過基站上傳到網路伺服器上做處理

,接著透過TCP/IP網路協定將資料傳送到本機端顯示並儲存,使相關照護人員能夠在本機端即時監控病人或長者的生理訊號,並且能夠查看歷史紀錄來判斷他們的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