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Bv3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另外網站CVE-2020-0796 'EternalDarkness' RCE Critical Vulnerability ...也說明:1 (SMBv3), which affects Windows 10 and Windows Server 20192 named EternalDarkness and SMBGhost by security professionals. The vulnerability is reminiscent of ...

中國科技大學 資訊工程系資訊科技應用碩士在職專班 蔡輝榮所指導 林芸萱的 主機弱點掃描之研究-以非授權與授權掃描為例 (2020),提出SMBv3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弱點掃描、授權掃描、非授權掃描。

最後網站Microsoft remote code execution vulnerability in SMBv3 (CVE則補充:Microsoft released information regarding a security vulnerability for a 'wormable' remote code execution exploit found in SMBv3 that was not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SMBv3,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SMBv3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主機弱點掃描之研究-以非授權與授權掃描為例

為了解決SMBv3的問題,作者林芸萱 這樣論述:

隨著網路科技的蓬勃發展,駭客的攻擊手法也跟著日新月異,根據CVE統計,從1999年到2019年弱點(Vulnerability)數量一直不斷在成長,不管是企業、學校、政府機關等單位,都必須正視這件事,在面對駭客千變萬化的攻擊時,除了透過購買各類型的資安防護設備進行阻擋或偵測攻擊外,最根本之道還是必須定期檢視企業內部設備及軟體是否有定期更新,為設備進行弱點掃描(Vulnerability Assessment),因為唯有提早知道設備存在之漏洞風險,並提早進行修補及更新,才能降低資安事件的發生,提高企業內部的安全性。一般在實務上,弱點掃描執行方式都是採非授權掃描(non-credentialed

scans)的方式進行,而不會特別使用授權掃描,根據SIKICH於2019年7月25發布的文章,提到其原因是因為設備管理者會擔心使用授權掃描的方式進行會具侵入性,導致設備服務中斷等可能,所以較不傾向使用授權掃描的方式進行。並提到針對同一台主機進行弱點掃描時,授權掃描(credentialed scans)可使掃描結果更為精確,且能更加準確的識別設備是否存在不安全的設定及因未定期套用修補套件(Patch)所造成的系統弱點,以及發現更多非授權掃描無法檢測到的弱點,在準確度的部分相較非授權掃描來的高。為了找出實務上最適合的弱點掃描方式,本實驗將根據實務經驗彙整出常見的作業系統以及常見弱點,並以統計

結果為基準自建測試環境,再分別針對非授權及授權掃描之結果進行實驗與分析。經實際測試,發現授權掃描相較非授權掃描所花費的掃描時間差距不大,但卻可以為主機找出更多的風險,並且在進行掃描時授權掃描會分別以代入授權及未代入授權的角度對主機進行檢視,因此相較非授權掃描能夠為主機檢查的更為精細及全面,所以以實驗結果來說,建議於實務上進行掃描時以代入授權的方式進行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