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DIF 音質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淡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碩士班 施鴻源所指導 莊宗霖的 具通道估測之可調變雙模發射接收器電路設計 (2020),提出S/PDIF 音質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超低功耗接收器電路、IEEE 802.15.6人體通訊傳輸系統、FSDT調變發射器。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S/PDIF 音質,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S/PDIF 音質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遂に! 遂に悲願のUSB DAC導入です!!!
おそらく迷っていたHD-DAC1を買ったとしても満足はしたのでしょうが、本機を購入して本当に満足です。完全に1つ、いや、2つ上のクラスへと音が向上しました。もっと早く買えばよかった〜。

あと、新品同様の中古品をリーズナブル買えたことも大きいです。e☆イヤホンさん、ありがとー!!


ラックスマン DA-200
http://amzn.to/1NWLorl



■撮影機材
Panasonic Lumix GH4
TASCAM DR-07MKII

■編集ソフト
Final Cut Pro X

■使用音源
・YouTubeオーディオライブラリ
・フリーBGM・音楽素材MusMus
 http://musmus.main.jp/

■アンソニーのTwitter
@antoine1973
お気軽にフォローしてください♪

具通道估測之可調變雙模發射接收器電路設計

為了解決S/PDIF 音質的問題,作者莊宗霖 這樣論述:

隨著生醫電子應用的快速發展,將晶片穿戴或植入人體用以偵測各種生理訊號或是進行藥物釋放以達到居家照護的目的將成為趨勢。由於此類晶片的電源來源為電池、體熱發電或是無線電能量收集電路,因此在其傳輸介面電路設計上最重要的要求為超低功率消耗,以達到延長使用壽命的目的。由於接收器必須長時間維持開啟狀態,因此接收器的功率消耗佔了整體功率消耗的一半以上,因此實現一超低功耗接收器可大幅延長使用時間。人體通訊(Human Body Communication)是WBAN(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中的一種通訊方式,把人體當作通道來傳送訊號。無線通訊和醫療的需求增加,IEEE制定了80

2.15.6此人體通訊標準,與其它IEEE802.15 無線標準相比,該無線通訊技術對人體安全有非常高的要求並且需要好的QoS(Quality of Service)與數據速率與低功耗等。本論文提出了一種適用於穿戴式裝置的低功耗人體通訊接器電路設計。 該接收器電路架構採用UMC 0.18 µm CMOS製程。應用於穿戴式裝置時,高功率效率可使穿戴式裝置的使用時間大大提高。所提出之接收器電路在僅有162.3μW的功耗下實現了1 Mb/s的最大傳輸速率。因此,可以實現每接收位162.3 pJ的最小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