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ns um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研究所 藍崇文所指導 余皓庭的 鋰電池碳矽氧負極材料的高壓製備方法之研究 (2020),提出Microns um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壓合成、球形SiOx/C、游離碳、負極材料、鋰電池。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機電整合碩士班 莊賀喬所指導 皮亦雄的 聚氨酯複合材料在被動式散熱塗料中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被動式散熱、大氣窗口、複合式材料的重點而找出了 Microns um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Microns um,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鋰電池碳矽氧負極材料的高壓製備方法之研究

為了解決Microns um的問題,作者余皓庭 這樣論述:

氧化矽作為新一代的負極材料,可滿足傳統石墨材料所無法達成的電動交通工具與大型儲能設備對電池的高能量密度需求,工業上氧化矽需經過加工磨碎至微米等級以下才可進一步進行鍍碳等程序來作為負極材料使用,磨碎的過程易受汙染且耗費能源。有一種方法是以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作為原料於密閉容器內進行高溫熱處理,PDMS在密閉容器內升溫裂解所產生的高壓可使轉化的SiOC材料以球形的結構生成,可直接製備出數微米大小的球形SiOC材料無須額外加工。在本論文中將該實驗的規模從5 ml反應器放大至300 ml的高壓釜,大幅提升產量,並且透過添加催化劑NiCl2將其反應溫度從文獻的800度降低至650度,降低高壓釜材

料的耐溫需求使其可用一般的不鏽鋼材,並且觀察反應過程中溫壓變化,確認了催化劑加速了前驅物在升溫過程中的裂解,於持溫4小時達到最高壓力170 kg/cm2。40 g純PDMS在催化劑20% NiCl2以10⁰C/min升溫至650⁰C持溫4小時後可得到平均6.63 um分散性佳的球形SiOC產物;產率66.1%,產物經1100⁰C 6小時燒結後的SiOx/C材料首圈放電電容為1529 mAh/g,首圈庫倫效率64.5%,無須研磨加工可直接作為負極材料使用。

聚氨酯複合材料在被動式散熱塗料中之研究

為了解決Microns um的問題,作者皮亦雄 這樣論述:

利用隔熱塗料降低物體的表面溫度及阻止熱能傳導,依不同的特性及應用方式已廣泛的使用建築業、石化產業、運輸業、軍工產業。對流、傳導、輻射為熱能傳遞的三種方式,因此可對應的隔熱塗料可區分為阻隔型、反射型及輻射型塗料。如何依產業別及功能性選擇適合的塗料,或是將此三類的隔熱塗料特性整合成新的複合式塗料,將可更有效的提升隔熱或是散熱的效果。本研究將探討以被動散熱形式的塗料,將8~14um 的能量經由大氣窗口反射至太空, 得到有效降溫方式。與反射型及阻隔型隔熱塗料不同之處,此二類只能減緩但無法阻擋熱能的傳遞。被動散熱形式除了將吸收的熱能以輻射方式降低之外,也能利用載體及環境的餘熱將熱能以輻射方式繼續將降溫

。台灣東部礦產蘊藏量豐富,天然礦石本身就有極佳的輻射能力,做為複合式材料的填充材料能有效的提高最終的散熱效果。本研究中所選用的堇青石與聚胺酯所產生的複合式材料,以被動式散熱的形式得到最佳的散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