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DI 104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實踐大學 資訊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班 余強生、金力鵬所指導 劉厚佑的 疫情實施居家工作對企業資安風險之研究 (2021),提出JANDI 104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在家工作、工作感受、資安風險、數位轉型。

而第二篇論文佛光大學 傳播學系 牛隆光所指導 黎得如的 使用ZOOM進行遠距會議與工作壓力關聯性研究: 創新抵制理論的觀點 (2021),提出因為有 遠距工作、創新抵制理論、工作負荷、情緒耗竭、工作壓力的重點而找出了 JANDI 104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JANDI 104,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疫情實施居家工作對企業資安風險之研究

為了解決JANDI 104的問題,作者劉厚佑 這樣論述:

COVID-19「疫情」延燒驅使下造成組織不得不採取新型態的營運模式與政策,開始因應經濟、產業、市場環境變遷,而進行數位轉型同時與「資安風險」也形成相互因素,並且逐漸開始轉變人們的生活及消費型態,迫使員工需居家隔離、在家工作、保持社交距離等,這些是過去未曾有的評估考量,也曝露了許多企業應對的不足,而如何加速企業不斷推出許許多多的創新應用,從危機中掌握商機與理解這樣的變化、降低受感染機率,將成為企業處理應變能力的韌性挑戰與重要課題。 本文研究探討在疫情發生前、中、後階段,企業執行居家工作(WFH)對於企業資安風險層面上可能面臨的安全議題之觀點考量與管理,找出團隊核心價值,使成員認知與

目標對齊,建立更具彈性的居家辦公工作方案,除維持工作效率外,並檢視缺乏與改善空間使資安風險成效具象化及兼顧資安風險。研究經由文獻收集探討、專家訪談資料彙整分析,得知COVID-19疫情實施居家工作(WFH)與疫後的混合辦公模式將成為常態性的新趨勢,而擔心的風險有「工作感受」、「數位化不足」、「資安風險」等疑慮,故企業因此審視內部資源來因應這突如其來的疫情風暴所帶來的轉變,進而企業思考執行「數位工作趨使了數位轉型」以跟上這波疫情帶來的潮流,使其企業營運正常運行。

使用ZOOM進行遠距會議與工作壓力關聯性研究: 創新抵制理論的觀點

為了解決JANDI 104的問題,作者黎得如 這樣論述:

從2019年12月起,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席捲全球的發展趨勢下,對於遠距工作使用會議軟體的工作型態,已經成為一種全球化的普遍現象。過去有人研究在這些新科技出來時,通常會有很多的障礙限制,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新冠疫情環境影響下,使用Zoom遠距會議軟體,參與工作的傳播會議,是否對員工的工作負荷、情緒耗竭及工作壓力有所影響。因此,本研究目的一為從創新抵制理論的觀點,瞭解使用Zoom視訊會議軟體與工作負荷的關係。研究目的二為從創新抵制理論的觀點,瞭解使用Zoom視訊會議軟體與情緒耗竭的關係。研究目的三為瞭解工作負荷、情緒耗竭與工作壓力的關係。 研究方法採便利抽樣的調查,進行網路問卷的

蒐集,共回收343份的有效問卷,以SPSS做量化分析,探討使用Zoom遠距會議軟體參與會議的情況。研究引用創新抵制理論的四個構面,包括使用障礙、價值障礙、風險障礙、傳統障礙,瞭解其與工作負荷、情緒耗竭及工作壓力的關係。經研究結果顯示,在創新抵制的理論中,使用障礙、價值障礙、風險障礙、傳統障礙與工作負荷有正向的關係;使用障礙、價值障礙、風險障礙、傳統障礙與情緒耗竭有正向的關係;工作負荷與情緒耗竭有正向的關係;工作負荷、情緒耗竭與工作壓力有正向關係,因此與本研究預期的假設皆有符合。 隨著全球疫情反覆起伏不定,建議企業如果要使用Zoom遠距會議軟體辦公,應該要在使用程序上更加簡化,加強軟硬體設備以

減少使用障礙,善用數位工具,運用多層防護抵禦資安威脅,以降低風險障礙與工作負荷的關係;混合辦公的工作模式可以降低使用障礙、價值障礙、風險障礙、傳統障礙與情緒耗竭關係。企業需要制定明確的規範及流程,以避免公私不分及增加的工作負荷而產生的情緒耗竭。面對遠距工作的趨勢下,企業也需要具備滾動式思維,彈性調整遠距工作的新形態,以減少工作壓力,希望能兼顧員工健康、生活及工作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