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S FTP無法登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IIS FTP無法登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洪家軍 等寫的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原理與實踐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windows cmd conn IIS FTP(5.0) problem - 大頭的荒廢日記也說明:windows cmd conn IIS FTP(5.0) problem ... 結果導致內部雜誌網抓FTP檔案的程式失效了... ... 取消匿名連線應該就正常了吧...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楊亨利所指導 歐文純的 網路環境帳務稽核日誌系統之建置研究 (2000),提出IIS FTP無法登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電腦稽核、電子商務、帳務稽核、網路管理。

最後網站Windows Server 如何架設FTP & FTPS 站台則補充:... 並說明如何進行授權。同時說明Client 端如何連線FTP Server 讀取與寫入資料. ... 首先需要使用Widnows Server 安裝角色,位置與IIS 相鄰。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IIS FTP無法登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原理與實踐

為了解決IIS FTP無法登入的問題,作者洪家軍 等 這樣論述:

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依照電腦網路經典的5層模型,以實體層、資料連結層、網路層、運輸層和應用層自下而上逐層詳細介紹了電腦網路的基本原理和技術;簡要介紹了網路安全相關的基本理論;第二部分則以網路工程師的基本要求為目標設計了大量的綜合性實驗專案,所有實驗專案均在虛擬機器環境下實現,解決了真實實驗環境下很多無法解決的難題。各章後面還附有大量來自歷年網路工程師認證考試的真題,在附錄中給出了絕大部分習題的參考答案。 本書的特點是概念準確、論述嚴謹、內容新穎、圖文並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闡述,同時各實驗專案均有詳細實驗指導過程,真正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利於學以致用。 本書可供電氣資訊類和

電腦類專業的高職、專科和本科生使用,對有志於參加網路工程師認證考試的讀者以及從事電腦網路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第一部分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的基本原理 第1章計算機網路概述 1.1計算機網路的形成與發展 1.1.1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1.1.2計算機網路的形成與發展 1.1.3計算機網路在我國的發展 1.2計算機網路的組成 1.2.1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構件 1.2.2網路互連與網路雲 1.3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3.1按照網路的作用範圍分類 1.3.2按網路的使用者進行分類 1.4Internet的組成 1.4.1Internet的邊緣

1.4.2Internet的核心 1.5Internet的結構與管理 1.5.1Internet的結構 1.5.2Internet的管理機構及標準化組織 1.5.3Internet的標準化 1.6計算機網路的性能指標 1.6.1資料傳輸速率 1.6.2頻寬 1.6.3輸送量 1.6.4時延 1.6.5時延頻寬積 1.6.6誤碼率 1.6.7丟包率 1.7計算機網路架構 1.7.1協議 1.7.2分層 1.7.3分層的網路架構 1.7.4OSI/RM體系結構 1.7.5TCP/IP體系結構 1.7.65層網路架構 1.8物理傳輸媒體 1.8.1有導向傳輸

媒體 1.8.2非導向傳輸媒體 習題 第2章實體層 2.1實體層概述 2.2資料通信基礎知識 2.2.1通信系統模型 2.2.2數位通信及其性質 2.2.3編碼與解碼 2.2.4類比信號的數位化編碼 2.2.5調製與解調 2.2.6通信方式 2.3通道複用技術 2.3.1頻分複用 2.3.2時分複用 2.3.3波分複用 2.3.4碼分複用 2.4數位傳輸系統 2.4.1准同步數位系列 2.4.2SONET/SDH同步數位系列 2.5寬頻接入技術 2.5.1ADSL接入 2.5.2HFC接入 2.5.3光纖寬頻接入 2.5.4乙太網接入 2.5.

5無線接入 習題 第3章資料連結層 3.1資料連結層概述 3.1.1資料連結層提供的服務 3.1.2封裝成幀 3.1.3透明傳輸 3.1.4差錯檢測 3.1.5資料連結層中的通道 3.2點到點協議 3.2.1PPP框架格式 3.2.2PPP的工作狀態 3.3多路訪問協議 3.3.1CSMA/CD協議及策略 3.3.2CSMA/CD協議的實現 3.3.3基於CSMA/CD網路的特點 3.3.4CSMA/CD協定的性能分析 3.4局域網 3.4.1傳統的乙太網 3.4.2交換式乙太網 3.4.3虛擬區域網路 3.4.4快速乙太網 3.4.5吉比特乙太網

3.4.610吉比特乙太網 習題 第4章網路層 4.1網路層概述 4.1.1無連接服務的實現 4.1.2連線導向服務的實現 4.1.3虛電路和資料包的比較 4.2網際協議IPv4 4.2.1網際協議概述 4.2.2IP資料包的格式 4.2.3IP地址與MAC地址 4.2.4位址解析通訊協定 4.3分類的IP地址 4.3.1IP位址的結構與分類 4.3.2特殊用途的IP地址 4.3.3私有IP地址 4.4劃分子網 4.4.1為何要劃分子網 4.4.2如何劃分子網 4.4.3子網路遮罩 4.4.4定長子網劃分示例 4.5CIDR與構造超網 4.5.1C

IDR 4.5.2構成超網 4.5.3最長首碼匹配 4.5.4超網及變長子網劃分示例 4.6網際控制報文協議 4.6.1ICMP報文及其格式 4.6.2ICMP差錯報告 4.6.3ICMP查詢報文 4.7IP資料包轉發 4.7.1IP資料包轉發機制 4.7.2基本的IP資料包轉發演算法 4.7.3子網IP資料包轉發演算法 4.7.4統一的IP資料包轉發演算法 4.8路由選擇協議 4.8.1概述 4.8.2內部閘道通訊協定RIP 4.8.3內部閘道通訊協定OSPF 4.8.4外部閘道路由式通訊協定BGP 4.9IP多播與IGMP 4.9.1IP多播概述 4

.9.2多播IP地址 4.9.3乙太網多播位址 4.9.4IGMP 4.9.5多播路由式通訊協定 4.10IPv6 4.10.1IPv6概述 4.10.2IPv6的基本頭部 4.10.3IPv6擴展頭部 4.10.4IPv6地址 4.10.5IPv4向IPv6過渡技術 4.11虛擬私人網路 4.12網路位址轉譯 4.13多協定標記交換 習題 第5章運輸層 5.1運輸層概述 5.1.1運輸層的地位與作用 5.1.2運輸層的兩個主要協議 5.1.3運輸層埠與通訊端 5.2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 5.2.1UDP結構 5.2.2UDP的特點與應用 5.3傳輸

控制協議 5.3.1TCP服務 5.3.2TCP位元組編號與確認機制 5.3.3TCP報文格式 5.3.4TCP連接管理 5.4TCP可靠傳輸 5.4.1停止等待協議 5.4.2 Go Back N協議 5.4.3選擇重傳協議 5.4.4以位元組為單位的滑動視窗 5.4.5TCP超時重傳機制 5.5TCP流量控制 5.5.1可變滑動視窗流量控制 5.5.2零窗口與持續計時器 5.5.3TCP傳輸效率及Nagle演算法 5.6TCP擁塞控制 5.6.1網路擁塞產生的原因 5.6.2擁塞時的網路性能 5.6.3TCP擁塞控制策略 習題 第6章應用層 6.1

客戶/伺服器模型 6.2網域名稱系統 6.2.1Internet功能變數名稱結構 6.2.2功能變數名稱解析 6.3遠端登入協議 6.3.1TELNET概述 6.3.2TELNET工作過程 6.4檔案傳輸通訊協定 6.4.1FTP工作機制 6.4.2FTP連接通信 6.4.3FTP應用程式 6.5電子郵件 6.5.1電子郵件概述 6.5.2電子郵件的資訊格式 6.5.3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6.5.4郵件讀取協定 6.6萬維網 6.6.1概述 6.6.2統一資源定位符 6.6.3超文字傳輸協定 6.6.4WWW文檔 6.7動態主機設定通訊協定 6.7.1

概述 6.7.2DHCP工作原理 6.8網路搜索 6.8.1搜尋引擎的分類 6.8.2Google搜尋引擎應用簡介 6.9新興網路應用 6.9.1即時聊天 6.9.2博客與微博 6.9.3社交網站 6.9.4電子商務 習題 第7章網路安全 7.1網路安全的基本概念 7.1.1引發網路安全威脅的因素 7.1.2計算機網路面臨的安全威脅 7.1.3網路安全的目標 7.1.4基本安全技術 7.2資料加密技術 7.2.1資料加密模型 7.2.2對稱金鑰密碼體制 7.2.3公開金鑰密碼體制 7.3數位簽章 7.3.1數位簽章概述 7.3.2基於公開金鑰的數位

簽章 7.3.3基於仲裁的數位簽章 7.4認證技術 7.4.1消息認證技術 7.4.2實體認證技術 7.5數位憑證 7.5.1數位憑證概述 7.5.2數位憑證的結構 7.5.3證書申請與使用 7.5.4證書的驗證 7.5.5證書的廢除 7.6金鑰管理 7.6.1金鑰管理概述 7.6.2金鑰管理體制 7.7互聯網使用的安全協定 7.7.1資料連結層安全協議 7.7.2網路層安全協定 7.7.3運輸層安全協議 7.7.4應用層安全協定 7.8防火牆 7.8.1防火牆概述 7.8.2防火牆的分類 7.8.3防火牆的體系結構 7.9入侵偵測 7.9.1入

侵偵測概述 7.9.2IDS的分類 7.9.3IDS的系統結構 7.9.4IDS的部署位置 習題 第二部分計算機網路與通信的實驗與實踐 第8章實驗基礎知識 8.1組建與設置局域網 8.2常用網路命令解析及應用 8.2.1ipconfig 8.2.2ping 8.2.3netstat 8.2.4tracert 8.2.5route 8.2.6arp 8.3VMWare Workstation虛擬機器軟體的安裝與配置 8.3.1VMWare Workstation簡介 8.3.2軟硬體需求 8.3.3新建虛擬機器並安裝作業系統 8.3.4安裝VMware To

ols 8.3.5VMware Workstation常用功能 8.4實驗網路拓撲圖 習題 第9章網路服務器的配置與管理 9.1安裝IIS組件 9.2配置和管理Web網站 9.2.1IIS Web網站概述 9.2.2設置“網站”選項卡 9.2.3設置“主目錄”選項卡 9.2.4設置“文檔”選項卡 9.2.5設置“目錄安全性”選項卡 9.2.6設置“性能”選項卡 9.2.7虛擬目錄 9.2.8遠端系統管理Web網站 9.3配置和管理FTP網站 9.3.1IIS FTP伺服器概述 9.3.2配置“FTP網站”選項卡 9.3.3配置“主目錄”選項卡 9.3.4配

置“目錄安全性”選項卡 9.3.5配置“安全帳戶”選項卡 9.3.6配置“消息”選項卡 9.3.7創建虛擬目錄 9.3.8訪問FTP網站 9.3.9文件上傳與下載 9.3.10管理FTP網站 習題 第10章網路嗅探與協定分析 10.1Wireshark軟體簡介 10.1.1捕獲網路資料包 10.1.2Wireshark主窗口 10.1.3Wireshark篩檢程式 10.2乙太網幀分析 10.3ARP分析 10.4IP分析 10.5ICMP分析 10.6TCP分析 10.7UDP分析 習題 第11章交換機的配置與管理 11.1實驗基礎知識 11.1.

1Packet Tracer簡介 11.1.2Packet Tracer設備與拓撲繪製 11.1.3Packet Tracer設備管理 11.2交換機的基本配置 11.3交換機的VLAN配置 11.4利用三層交換機實現VLAN間路由 11.5快速生成樹配置 習題 第12章路由器的配置管理 12.1實驗拓撲與策略 12.2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2.3靜態路由與預設路由的配置 12.4RIP的配置 12.5OSPF的配置 12.6NAT的配置 習題 第13章寬頻接入到Internet 13.1光纖寬頻接入Internet 13.2家用WLAN的構建與管理 習題

第14章計算機網路綜合實驗 14.1實驗網路結構設計 14.1.1新建虛擬機器與安裝作業系統 14.1.2安裝VMware Tools 14.1.3虛擬機器網路設置 14.2安裝與配置網路服務 14.2.1安裝網域控制站與DNS伺服器 14.2.2配置DNS伺服器 14.2.3安裝DHCP服務 14.2.4配置DHCP伺服器 14.3配置路由與遠端存取 14.3.1安裝遠端存取服務 14.3.2配置路由與VPN服務 14.3.3配置NAT位址集區和管道 14.3.4DHCP中繼代理程式 14.3.5測試網路連通性 14.3.6加入到域 14.4配置應用伺服器

14.4.1安裝IIS服務元件 14.4.2配置Web伺服器 14.4.3配置FTP伺服器 14.4.4配置Email伺服器 14.5綜合應用與測試 14.5.1設置VPN授權訪問帳號 14.5.2測試VPN連接 14.5.3驗證VPN通信的安全性 14.5.4內網訪問外網 14.5.5外網訪問DMZ區的服務 習題 附錄 附錄A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附錄B2016年下半年軟考網路工程師考試真題 B.12016年下半年軟考網路工程師真題(上午試卷) B.22016年下半年軟考網路工程師真題(下午試卷) B.32016年下半年軟考網路工程師考試真題參考答案 B.3

.1上午試卷參考答案 B.3.2下午試卷參考答案

網路環境帳務稽核日誌系統之建置研究

為了解決IIS FTP無法登入的問題,作者歐文純 這樣論述:

網路環境中,電子商務上的帳務稽核系統,需要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機制的輔助;尤其是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日,沒有人能保證百分百的安全,當安全的環境產生漏洞後,需要有一道最後的防線來偵測環境的漏洞,以減少公司的損失,Olden[2000] 認為稽核(Auditing)是網路環境下,電子商務安全基礎建設(Security Infrastructure)中最重要的功能,此稽核的工作包括:(1)促使公司追蹤網站上的活動。(2)產生交易日誌及相關的安全事件。(3)利用稽核日誌以證明某一活動或交易的執行,並且可以追蹤與重新建立因為安全入侵或詐欺等受到影響的事件。因此需要一個網路環境帳務稽核日誌系統,以利後續的審

計軌跡的追蹤與查核。本研究試著提出適合在網路環境交易上的帳務稽核日誌系統架構,以解決網路環境交易上帳務稽核的需求,提供一個容易瞭解的稽核方式,幫助管理者更容易掌握網路上的相關問題,並且加以改進。對於日誌的稽核方面,提出重要的整體檢驗概念:(1)個別系統異常的檢查及異常的交互核對,以便找出不易發現的錯誤。(2)應用系統使用者主管角色檢查,以防止內部控制不當的缺失。 在系統雛型建置上,由於各系統所產生的日誌並非為了帳務稽核之目的而設計,難免無法完全滿足帳務稽核日誌所需要的欄位,尤其是無法支援由任一日誌交叉查詢至其他三種日誌所需要的欄位,及受限於研究資源及時間的限制,在雛型系統的

實作上,本研究只實作當交易日誌找出異常資料時,再交叉查詢到其他三種日誌。同時,因為重點是放在交叉查詢的檢查,為了減少資料量,因此交易日誌的檢查只舉出經過簡化的十個例子來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