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 clock frequency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成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魏嘉玲所指導 吳健福的 適用於攜帶式裝置之電源管理晶片設計 (2018),提出I2C clock frequency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攜帶式裝置、發光二極體驅動器、升降壓、鋰電池充電晶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電腦與通信工程研究所 鄭光偉所指導 蔡治廷的 使用斬波技術的電阻式鎖頻晶片化振盪器 (2018),提出因為有 鬆弛振盪器、電阻式鎖頻迴路、斬波器、高長期穩定性、低溫度係數、低線性靈敏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I2C clock frequency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I2C clock frequency,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適用於攜帶式裝置之電源管理晶片設計

為了解決I2C clock frequency的問題,作者吳健福 這樣論述:

隨著攜帶式裝置快速的發展,如何延長這些裝置的使用時間,並且減少電源轉換電路的體積,已成為很重要的研究課題。在本論文中,針對攜帶式裝置中的電源管理晶片的設計技術做深入研究,改進其轉換效率,並將更多的外部元件整合進晶片中。 在發光二極體(LED)驅動器的部分,環境光感測器及感測電路被整合到一個用於液晶顯示器背光模組的LED驅動器中。透過這個環境光感測器來感測環境亮度,這個LED驅動晶片可以自動的調節其輸出電流,因此LED背光模組的消耗功率可以有效地減低。本論文實現了一個升壓型LED驅動器來驗證這個功能,其輸入電壓為3至5 V,並且可驅動2至15個LED。 在非反向升降壓直流-直流轉換

器的部分,我們提出的磁滯電流模式非反向升降壓轉換器,可以改善一般非反向升降壓轉換器中,於升降壓轉換區效率低落的問題。並且在輸入與輸出電壓接近時,平滑的轉換其操作模式。在本論文中,我們實現了一個輸入2.5至5 V,輸出電壓3.3 V,最大負載電流為400 mA的非反向升降壓轉換器,根據量測結果,其最高效率可達98.1%,在整個輸入及負載範圍,效率皆可以保持在80%以上。 在高電壓鋰電池充電晶片部分,本論文提出的快速模式轉換技術,可以消除在一般鋰電池充電電路中,定電壓與定電流轉換所需的轉換區間,這可以減少充電時間,也簡化了補償器的設計。此外,透過部分電流控制技術,無須外接感測電阻,僅須偵測部

分週期的電感電流即可達成在定電流模式下的恆流控制。此晶片在25-V電壓輸入下,輸出電壓範圍為6至22 V,其最大充電電流為2.5 A,於1 A充電電流下,可以達到晶片之最高效率97%。

使用斬波技術的電阻式鎖頻晶片化振盪器

為了解決I2C clock frequency的問題,作者蔡治廷 這樣論述:

本論文呈現電阻式鎖頻迴路的架構,能夠打破傳統鬆弛振盪器之中溫度變異性與功耗之間的權衡關係,使得達到溫度穩定的同時也不失有非常好的能源效率。在參考電流源以及偏移電壓的斬波器的同時操作於不同頻率之下,能夠避免影響到切換電容等效電阻的精確性且有效的消除非理想效應帶來的溫度變異的問題,並且消去了存在於電路中由電晶體貢獻的低頻率閃爍噪音,因此達到了更好的長期頻率穩定性,且在不同斬波器開啟的模式下,相較於只使用一種斬波器,有著接近十倍的改善;相較於不使用斬波器的模式下,有著十六倍的改善。本篇作品使用台積電180 nm的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製程,達到每攝氏溫度百萬分之30.1的溫度係數並伴有百萬分之2.

73 (在18秒的積分時間後) 的長期穩定性,在室溫下能夠輸出200千赫茲而只需要消耗293毫微瓦,相當於每千赫茲1.47毫微瓦的電源效率。此作品能夠操作在很寬的供應電壓從0.9伏特到1.8伏特而能夠達到每電壓百分之0.64的線性靈敏度。在第一優值中能夠達到 94.14 dB,而第二優值則能達到89.78 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