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X40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臺北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方文昌所指導 呂伯駿的 送禮總是讓人有壓力–商務送禮類型與禮物接受度的關係之研究 (2021),提出GRX40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體驗型禮物、禮物接受度、感知操縱、關係親密度、相對地位。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黃吉村所指導 傅詠霖的 「關係」與績效:業務人員觀點 (2021),提出因為有 關係、利益、努力工作、聰明工作、績效的重點而找出了 GRX40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GRX40,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GRX40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送禮總是讓人有壓力–商務送禮類型與禮物接受度的關係之研究

為了解決GRX40的問題,作者呂伯駿 這樣論述:

送禮在華人商務環境中被視為是一種關係的催化劑,在商業行為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本研究認為台灣承襲了華人社會許多的文化傳統,因此送禮在台灣B2B環境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借鑒送禮與關係的文獻,並將台灣常見的商務類型送禮分成體驗型禮物與實體禮物,探討禮物類型對禮物接受度的影響,以及關係親密度和相對地位如何透過禮物類型影響禮物接受度。透過實驗法設計兩個場景,其結果顯示實體禮物的禮物接受度大於體驗型禮物,且由禮物接受者的感知操縱間接影響。本研究也發現送禮者與禮物接受者之間的關係親密度會調節禮物類型對禮物接受度的影響,而相對地位會調節感知操縱程度,進一步影響禮物接受度。這些發現幫助企業了解在台灣商務

環境中如何贈送合適的禮物。

「關係」與績效:業務人員觀點

為了解決GRX40的問題,作者傅詠霖 這樣論述:

「關係」係指一種能夠相互信任與延伸的連結,能增進雙方互惠互利的往來提升長遠利益,為彼此創造更高的價值。本研究以儒家關係理論為基礎,聚焦於研究「關係」三元素(感情、人情和信任),與業務人員「關係」績效的關聯,同時將努力工作與聰明工作構念做為控制變數以排除其影響。研究方法為採用Smart PLS進行結構方程模式分析。樣本為透過金屬製品製造業的採購經理人,尋求與其互動的廠商業務人員共得220份問卷。研究發現顯示,人情對績效的正向影響路徑最為顯著,信任路徑則略為顯著,感情路徑則不顯著。努力工作與聰明工作一如過去文獻所示對績效均有正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