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lipse Tomca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Eclipse Tomcat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于湧寫的 精通軟體性能測試與LoadRunner實戰(第2版) 和51Testing軟體測試網的 測試工程師核心開發技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Java工具篇| Mac上Eclipse和Tomcat的安装和使用 - 腾讯云也說明:Java工具篇| Mac上Eclipse和Tomcat的安装和使用 ... 一、下载Tomcat安装包. 打开Apache Tomcat官网,选择需要的版本下载: Mac系统下的就下载如图红框中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人民郵電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黃士嘉所指導 林清河的 設計與實作工廠即時監控資訊系統 (2020),提出Eclipse Tomca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工業4.0、智慧化工廠、工具機、感應模組、即時監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陳正佳所指導 楊宗翰的 以Java與瀏覽器為基礎的應用領域物件之編輯系統的快速生成 (2018),提出因為有 領域物件、物件編輯、編輯系統、快速生成的重點而找出了 Eclipse Tomcat的解答。

最後網站Eclipse in Action: A Guide for Java Developers則補充:7.2.2 Installing and setting up the Sysdeo Tomcat plug - in Download the Sysdeo Tomcat plug - in from http://www.sysdeo.com/eclipse/ tomcatPlugin.html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Eclipse Tomca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精通軟體性能測試與LoadRunner實戰(第2版)

為了解決Eclipse Tomcat的問題,作者于湧 這樣論述:

本書在介紹軟體性能測試概念的基礎上,結合對實際測試案例的剖析,重點講解了性能測試實戰技術、Load Runner工具的使用技巧和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解答。全書分為15章,內容從測試專案實戰需求出發,除講述了軟體測試的分類以及測試的流程等外,還重點講述了性能測試技術和LoadRunner11.0與12.60工具應用的實戰知識。   為了有效地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本書基於實踐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匯總了幾十個解決方案。詳細的專案案例、完整的性能測試方案、計畫、用例設計、性能總結及相關交付文檔為您做好實際項目測試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基於Load Runner和協力廠商工具物件的開發為您進行性能測試錦上添花,相

信本書一定會對您進行性能測試理論學習和實踐大有裨益。   本書圖文並茂,通俗易懂,適合性能測試設計人員、性能測試開發人員、性能測試分析人員、專案經理和測試組長參考學習,也可作為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學習用書,以及培訓學校的教材。 于湧,北京大學電腦專業畢業,一直從事軟體發展、軟體測試方面工作。從事程式師、高級程式師、高級測試經理等職位。擁有多年的軟體發展、軟體測試理論和實踐經驗。尤其擅長在自動化測試工具應用、測試理論、單元測試等方面知識。曾為多個軟體公司提供軟體測試理論、軟體性能測試理論、自動化測試性能工具 Load Runner、功能測試工具Quick Test Prof

essional等內容的指導和培訓工作。 第1章 軟體測試概述 1 1.1 軟體測試基礎 2 1.2 軟體相關概念解析 3 1.3 軟體測試的定義 3 1.4 軟體測試的分類 5 1.4.1 黑盒測試、白盒測試與灰盒測試 5 1.4.2 靜態測試與動態測試 7 1.4.3 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與接受度測試 8 1.4.4 其他測試 13 1.5 軟體發展與軟體測試的關係 14 1.5.1 常見的幾種軟體發展模式 14 1.5.2 測試與開發各階段的關係 17 1.5.3 測試的經濟學觀念 18 1.6 軟體測試流程 19 1.6.1 測試

計畫 19 1.6.2 測試設計 20 1.6.3 測試執行 28 1.6.4 測試總結 31 1.7 測試自動化的意義 37 第2章 性能測試過程概述 39 2.1 性能測試的基本過程 40 2.2 性能測試需求分析 40 2.3 性能測試計畫 41 2.4 性能測試用例 42 2.5 測試腳本編寫 44 2.6 測試場景設計 44 2.7 測試場景運行 46 2.8 場景運行監控 47 2.9 運行結果分析 47 2.10 系統性能調優 47 2.11 性能測試總結 48 2.12 本章小結 49 2.13 本章習題及經典面試試題 49 2.14 本章

習題及經典面試試題答案 50 第3章 性能測試與LoadRunner相關概念 53 3.1 性能測試的基本概念 54 3.1.1 典型的性能測試場景 54 3.1.2 性能測試的概念及其分類 54 3.1.3 性能測試工具的引入 55 3.2 LoadRunner及樣常式式安裝過程 55 3.2.1 Windows版本的安裝過程 55 3.2.2 授權合約的應用 58 3.2.3 工具樣常式式的安裝過程 59 3.3 運行機制和主要組成部分 59 3.4 LoadRunner相關概念解析 61 3.4.1 集合點 61 3.4.2 事務 62 3.4.3 檢查點 6

3 3.4.4 思考時間 66 第4章 應用LoadRunner進行性能測試示例 68 4.1 LoadRunner測試過程模型 69 4.2 實例講解腳本的錄製、場景設計、結果分析過程 69 4.2.1 實例講解Web應用程式的應用 69 4.2.2 腳本處理部分 70 4.2.3 負載處理部分 80 4.2.4 系統性能改進意見 86 第5章 指令碼語言編寫基礎 87 5.1 認識LoadRunner指令碼語言 88 5.2 C語言基礎 89 5.2.1 資料類型 89 5.2.2 語句分類 95 5.2.3 基礎知識 104 5.3 關聯的應用 131 5

.3.1 什麼是關聯 132 5.3.2 如何做關聯 133 5.3.3 關聯函數詳解 137 5.3.4 基於實例的簡單關聯的139 5.3.5 基於實例的複雜關聯的應用 142 5.4 動態連結程式庫函數的調用 145 5.5 應用特殊函數的注意事項 147 5.6 自訂函數的應用 150 5.6.1 自訂函數僅應用於本腳本的實例 150 5.6.2 自訂函數的複用實例 152 5.7 IP欺騙的應用 153 第6章 深度解析LoadRunner 11.0功能的應用 156 6.1 VuGen的應用 157 6.2 協議的選擇 157 6.2.1 Vuser類型

157 6.2.2 協議選擇 159 6.3 腳本的創建過程 164 6.3.1 協議理解的誤區 165 6.3.2 B/S架構應用程式腳本的應用實例 165 6.3.3 C/S架構應用程式腳本的應用實例 168 6.4 腳本的參數化 174 6.4.1 參數化的方法及其技巧 174 6.4.2 資料分配方法 176 6.4.3 資料更新方式 176 6.4.4 基於實例應用資料分配資料更新方式 177 6.4.5 表資料參數類型 177 6.4.6 內部資料參數類型 179 6.5 調試技術 182 6.5.1 中斷點設置 182 6.5.2 單步跟蹤 182

6.5.3 日誌輸出 183 6.6 Controller的應用 184 6.7 場景設置描述 185 6.7.1 面向目標的場景設計 186 6.7.2 基於手動的場景設計 189 6.8 負載生成器 205 6.9 IP Wizard的應用 208 6.10 負載選項設置詳解 211 6.11 性能指標監控 213 6.12 Analysis的應用 218 6.13 結果目錄檔結構 219 6.14 Analysis Summary分析 220 6.15 事務相關資訊 220 6.15.1 分析概要事務相關資訊問題提出 220 6.15.2 結果概要事務相關

資訊問題分析 221 6.15.3 結果概要事務腳本設計及其相關設置 221 6.15.4 如何解決結果概要資訊計入思考時間的問題 223 6.15.5 如何知道每個虛擬用戶負載時的參數取值 224 6.15.6 如何將資料匯出到Excel文件中 228 6.15.7 如何對匯出的資料進行篩選 229 6.15.8 如何對結果資料進行有效的分析 230 6.16 輸送量相關資訊 232 6.16.1 概要分析輸送量等相關資訊問題提出 233 6.16.2 概要分析輸送量等相關資訊問題分析 233 6.16.3 概要分析輸送量等相關內容設計與實現 234 6.17 執行結果

分析過程 236 6.17.1 合併圖的應用 238 6.17.2 合併圖的3種方式 238 6.17.3 自動關聯的應用 239 6.17.4 交叉結果的應用 241 6.17.5 性能測試模型 242 6.17.6 性能瓶頸定位—拐點分析法 243 6.17.7 分析相關選項設置 243 6.18 主要圖表分析 246 6.18.1 虛擬使用者相關圖表 246 6.18.2 事務相關圖表 247 6.18.3 錯誤相關圖表 250 6.18.4 Web資源相關圖表 252 6.18.5 網頁診斷相關圖表 259 6.18.6 系統資源相關圖表 265 第7章

LoadRunner常見問題解答 268 7.1 如何突破參數的百條顯示限制 269 7.2 如何突破Controller可用腳本的50條限制 269 7.3 如何解決資料庫查詢結果過大導致的錄製失敗的問題 270 7.4 如何調整經常用到的相關協議 腳本範本 271 7.5 如何將Connect()中的密文改為 明文 272 7.6 如何添加並運用附加變數 274 7.7 如何解決腳本中的亂碼問題 276 7.8 如何在錄製時加入自訂 標頭 277 7.9 執行緒和進程運行方式有何 不同 278 7.10 如何實現腳本分步錄製 280 7.11 如何在腳本中應用常

量和陣列 281 7.12 VuGen中支援哪些步驟類型 282 7.13 如何處理ASP.NET中的ViewState 283 7.14 如何理解Return的返回值 287 7.15 如何解決負載均衡將壓力作用到一台機器的問題 289 7.16 如何對Apache伺服器上的資源使用情況進行監控 290 7.17 如何在腳本中加入DOS命令 291 7.18 如何下載並保存文件到本地 292 7.19 如何理解常用圖表的含義 295 7.20 基於目標和手動場景測試有何聯繫和不同 296 7.21 如何在命令列下啟動Controller 299 7.22 如何解決由於設

置引起的運行失敗問題 299 7.23 如何實現對伺服器系統資源的監控 300 7.24 如何實現對資料伺服器的監控 304 7.25 如何實現對Web應用程式伺服器資源的監控 307 7.26 如何在Analysis圖表中添加分析注釋 309 7.27 如何確定登錄達到回應時間為3秒的指標 311 7.28 如何使用自動關聯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 313 7.29 如何根據分析結果判斷性能有所改善 314 7.30 如何對圖表進行合併並定位系統瓶頸 316 7.31 如何應用Java Vuser驗證演算法的執行效率 317 7.32 如何用程式控制網站的訪問次數 321 7

.33 幾種不同超時的處理方法 325 7.34 如何才能將日期類型資料參數化到腳本中 326 7.35 如何自訂請求並判斷返回資料的正確性 330 7.36 LoadRunner如何運行WinRunner腳本 332 7.37 LoadRunner如何利用已有文本數據 335 7.38 如何能夠產生樣常式式的Session 337 7.39 如何能夠實現Ping IP的功能 339 7.40 如何在Vugen中自訂工具列按鈕 339 7.41 如何在Vugen的Tools菜單中添加功能表項目 341 7.42 如何在Vugen中給功能表項目定義快速鍵 342 7.43 為

什麼結果匯出時會出現異常 343 7.44 如何增大網頁細分圖顯示的URLS長度 344 7.45 如何設置登錄的用戶名和口令 344 7.46 如何在執行反覆運算時退出腳本 346 7.47 如何使用鍵盤快速鍵 347 7.48 如何手動轉換字串編碼 348 7.49 如何理解結果目錄檔結構 349 7.50 如何監控Tomcat 350 7.51 如何在UNIX系統下用命令列運行腳本 354 7.52 如何使用C函數進行腳本跟蹤 355 7.53 如何知道腳本對應路徑下文件的含義 356 7.54 如何結合企業特點進行性能測試 367 7.55 如何應用性能測試常用

計算公式 369 7.56 如何掌握“拐點”分析方法 371 7.57 如何發現性能測試的規律 372 7.58 如何編寫性能測試用例 373 7.59 如何對MySQL資料庫進行查詢操作 375 7.60 為何無法與Load Generator通信 378 第8章 全面掌握LoadRunner 12 380 8.1 認識LoadRunner 12 381 8.1.1 揭開LoadRunner 12的神秘面紗 381 8.1.2 介面更加友好的LoadRunner 12的Vugen 381 8.1.3 LoadRunner 12創建腳本與解決方案 381 8.1.4 更加

直觀的錄製報告 384 8.1.5 關聯操作原來如此簡單 384 8.1.6 請求資訊的過濾與請求分類統計 385 8.1.7 腳本參數化 387 8.1.8 快照頁相關資訊 388 8.1.9 運行時資料頁相關信息 388 8.1.10 錯誤頁相關資訊 389 8.1.11 任務頁相關資訊 390 8.1.12 輸出頁相關資訊 390 8.1.13 縮略圖資源管理器頁相關資訊 391 8.2 VuGen功能改進與實用操作 392 8.2.1 VuGen屬性 392 8.2.2 步驟工具箱 393 8.2.3 C語言的腳本代碼著色 394 8.2.4 代碼完成 39

4 8.2.5 書簽 395 8.3 同步錄製和非同步錄製 396 8.3.1 非同步通信的3種方式 397 8.3.2 如何創建非同步腳本 398 8.3.3 非同步通信相關函數 399 8.4 Controller功能改進與實用操作 399 8.4.1 Controller對JMeter腳本的支持 400 8.4.2 如何添加基於Eclipse開發者的外掛程式 408 8.4.3 應用VuGen開發Selenium腳本 409 8.4.4 在Eclipse IDE中調用LoadRunner API實現Selenium腳本開發 416 第9章 基於介面的性能測試實戰 4

24 9.1 LoadRunner與其在介面測試中的應用 425 9.1.1 性能測試介面需求 425 9.1.2 介面測試功能性用例設計 430 9.1.3 測試用例腳本實現(介面功能性驗證) 432 9.2 LoadRunner在介面性能測試中的應用 440 9.2.1 介面測試性能用例設計 440 9.2.2 測試用例腳本實現 441 9.2.3 性能測試場景執行 443 9.2.4 性能測試執行結果分析與總結 448 第10章 性能監控方法和性能監控工具應用 450 10.1 概述 451 10.2 進程相關指標和監控技術 451 10.2.1 Windows

作業系統任務、進程 451 10.2.2 Windows作業系統任務、進程監控技術 451 10.2.3 Windows作業系統任務、進程關閉技術 456 10.2.4 Linux作業系統任務、進程監控技術 458 10.2.5 Linux作業系統進程監控技術 459 10.2.6 Linux作業系統進程終止技術 462 10.3 CPU相關指標和監控技術 464 10.3.1 CPU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64 10.3.2 Windows作業系統中CPU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64 10.3.3 Linux作業系統中CPU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67 10.4 記憶體相關指標和監控

技術 471 10.4.1 記憶體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71 10.4.2 Windows作業系統中記憶體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72 10.4.3 Linux作業系統中記憶體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77 10.5 磁片I/O相關指標和監控技術 480 10.5.1 磁片I/O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80 10.5.2 Windows作業系統磁片I/O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82 10.5.3 Linux作業系統磁片I/O相關指標監控技術 490 10.6 Nmon工具 493 10.6.1 Nmon工具介紹 493 10.6.2 Nmon工具的使用 493 10.7 Spotlight工

具 502 10.7.1 Spotlight工具介紹 502 10.7.2 Spotlight on Oracle 502 10.7.3 Spotlight on Unix 511 第11章 性能測試專案實施過程及文檔寫作 515 11.1 基於不同使用者群的性能測試 516 11.2 接受度測試通常提交的成果物 516 11.3 接受度測試專案完整實施過程 517 11.4 專案預算和專案立項 518 11.4.1 專案預算和專案立項 518 11.4.2 專案預算相關內容及樣表展示 518 11.5 專案準備階段及接受度測試方案編寫 519 11.5.1 專案人員入

場 519 11.5.2 專案調研 520 11.5.3 接受度測試方案 520 11.5.4 接受度測試方案索引目錄結構 520 11.5.5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引言” 523 11.5.6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系統簡介” 524 11.5.7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測試目標和標準” 524 11.5.8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測試需求分析” 525 11.5.9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測試策略” 525 11.5.10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專案實施階段” 529 11.5.11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測試實施安排” 533 11.5.12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測試計畫” 534 11.5

.13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品質保證” 535 11.5.14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缺陷管理” 539 11.5.15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專案溝通” 541 11.5.16 接受度測試方案的“工作產品” 541 11.6 接受度測試實施過程及性能測試計畫編寫 541 11.6.1 性能測試計畫 542 11.6.2 性能測試計畫索引目錄結構 542 11.6.3 性能測試計畫的“簡介” 543 11.6.4 性能測試計畫的“測試業務及性能需求” 545 11.6.5 性能測試計畫的“測試環境” 545 11.6.6 性能測試計畫的“測試策略” 546 11.6.7 性能測試計

畫的“命名規範” 549 11.6.8 性能測試計畫的“用例設計” 550 11.6.9 性能測試計畫的“場景設計” 551 11.6.10 性能測試計畫的“測試資料準備” 552 11.6.11 性能測試計畫的“計畫安排” 552 11.6.12 性能測試計畫的“局限條件” 553 11.6.13 性能測試計畫的“風險評估” 553 11.6.14 性能測試計畫的“交付產品” 553 11.7 接受度測試實施過程 553 11.7.1 性能測試腳本設計 554 11.7.2 性能測試腳本數據準備 559 11.7.3 性能測試場景設計 560 11.7.4 性能測試場

景監控與場景執行 562 11.7.5 性能測試結果分析 566 11.7.6 性能調優 567 11.8 接受度測試總結及其性能測試總結的編寫 568 11.8.1 某單位某系統驗收測試結論 568 11.8.2 某單位某系統驗收測試交付清單 569 11.8.3 某單位某系統驗收測試報告 569 11.8.4 某單位某系統驗收測試性能測試報告 577 11.8.5 功能/性能測試缺陷遺留評審確認表格 584 11.8.6 專案管理相關表格 584 11.9 專案驗收相關文檔編寫 586 11.9.1 驗收申請 587 11.9.2 工作量確認 587 第12章 性

能測試案例—系統實現框架對比 588 12.1 方案設計 589 12.1.1 專案性能測試需求分析 589 12.1.2 性能測試需求 589 12.1.3 系統架構 590 12.1.4 性能測試策略 590 12.1.5 測試資源 591 12.1.6 測試監控 592 12.1.7 里程碑計畫 594 12.1.8 測試準則 594 12.1.9 測試風險 595 12.2 測試執行 595 12.2.1 腳本編寫 595 12.2.2 測試過程 598 12.3 測試報告 600 12.3.1 性能對比結論摘要 600 12.3.2 問題分析 601

12.3.3 測試結果對比 602 12.3.4 性能對比結論 606 第13章 Web前端性能測試工具應用 607 13.1 前端性能測試 608 13.2 HttpWatch工具 608 13.2.1 HttpWatch簡介 608 13.2.2 HttpWatch工具的使用 608 13.3 DynaTrace Ajax工具 616 13.3.1 DynaTrace Ajax簡介 616 13.3.2 DynaTrace Ajax工具的使用 616 13.4 Firebug工具 620 13.4.1 Firebug簡介 620 13.4.2 Firebug工具的

使用 621 13.5 YSlow工具 623 13.5.1 YSlow簡介 623 13.5.2 YSlow工具的使用 624 13.6 前端性能改進 625 13.6.1 減少請求數量 625 13.6.2 應用緩存技術 627 13.6.3 CDN技術 630 13.6.4 減少DNS解析時間 630 13.6.5 壓縮內容 631 13.6.6 其他方法 631 第14章 不同協定腳本應用實例講解 633 14.1 一種特殊的資料庫性能測試方法 634 14.1.1 資料庫集群專案背景 634 14.1.2 批次處理方式解決方案 635 14.2 手工編寫

FTP腳本 637 14.2.1 手工編寫腳本的策略 637 14.2.2 基於實例手工編寫FTP腳本 637 14.2.3 腳本編寫注意事項 639 14.3 Foxmail郵件的發送腳本 640 14.4 .NET 2008外掛程式在開發環境中的應用 643 14.5 Windows Sockets協議腳本應用 647 14.6 Terminal Emulation協議腳本應用 654 14.7 Citrix協定腳本的應用 660 14.7.1 Citrix簡單介紹 660 14.7.2 Citrix相關配置說明 660 14.8 EdgeSight 663 14.

8.1 EdgeSight簡單介紹 664 14.8.2 EdgeSight的使用方法 664 14.9 資料庫相關協定應用 669 14.9.1 工具支援哪些資料庫相關協定 669 14.9.2 資料庫函數說明 669 14.9.3 資料庫腳本關聯 673 14.10 Flex協定腳本應用 674 14.10.1 Flex簡介 674 14.10.2 Flex腳本 674 14.10.3 Flex腳本關聯 675 14.11 Real協定腳本應用 677 14.11.1 Real簡介 677 14.11.2 Real腳本 677 14.12 Web Services

協議腳本應用 679 14.12.1 Web Services簡介 679 14.12.2 Delphi Web Services樣常式式 683 14.12.3 Web Services腳本 690 第15章 利用高階語言開發性能測試輔助工具 695 15.1 LoadRunner場景運行控制器 696 15.2 LoadRunner場景運行控制器原始程式碼 698 15.2.1 場景運行控制器首介面原始程式碼 698 15.2.2 場景運行控制器原始程式碼 700 15.2.3 系統設置原始程式碼 707 15.2.4 作品相關原始程式碼 708 15.3 前端性能測

試自動化 713 15.4 HttpWatch前端性能測試自動化腳本 714 15.5 基於高階語言調用HttpWatch完成前端性能測試 719

Eclipse Tomcat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JAVA物件導向程式設計課程上課影音(10)

完整影音論壇: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hl=zh-TW#!forum/java_object

JAVA&Android課程理念
Android智慧型手機以JAVA為基礎,已成為手機上最完整的開放開發平台之一,
在手機已是人手必備的趨勢下,手機相關的應用,將會超越PC,比PC更智慧,更貼近個人使用習慣,未來APP將漸取代Web,成為各產業或政府對外窗口。
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講授從JAVA入門到證照,再到Android應用程式架構、圖形介面開發、測試與除錯等,進而取得證照。
使學生能開發APP遊戲、多媒體APP等各類型手機應用程式為目標。
吳老師教學特色:
1.影音複習分享(全程錄影)。
2.能不硬code程式,有程式也會提供畫面。
3.提供業界實務開發經驗。
4.書上沒講到的操作,圖形化工具使用。
5.隨時更新第一手資訊。

章節大綱
1 Android 導論與新版功能介紹
2 開發工具下載與安裝
3 Android 專案與系統架構
4 UI 設計基本概念
5 UI 進階設計
6 Activity 生命週期與平板電腦設計概念
7 資料存取
8 行動資料庫 SQLite
9 Google 地圖
10 感應器應用
11 多媒體與相機功能
12 手機實用功能開發
13 AdMob 廣告看板製作
14 發佈應用程式至 Google Play

Android 教學研習心得分享懶人包: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p/android.html

設計與實作工廠即時監控資訊系統

為了解決Eclipse Tomcat的問題,作者林清河 這樣論述:

  近年來工業4.0技術發展越趨成熟,生產模式從以前的大量生產、代工製造方式轉變為以即時需求、彈性調整及客製化生產模式的智慧化工廠概念邁進。為達到智慧化工廠的目標,首先須整合工廠內工具機的資訊,從而快速了解工廠內的運作情形。然而傳統工廠可能由於工具機機型老舊不具備資料傳輸的能力造成監控困難或是依靠人工方式記錄工廠的運作資料,成為智慧化工廠的瓶頸。  本論文實作一套「工廠即時監控資訊系統」提出無須仰賴工具機本身的傳輸方式,利用在工具機旁安裝感應模組並藉由微電腦控制器控制用以讀取工具機上的各項資訊並傳送到系統內記錄下來。工廠管理人員可以透過電腦或是智慧型裝置即時監控工廠內的運作情形,並可利用報表

來了解歷史資料,為達到智慧化工廠建立夯實的基礎。

測試工程師核心開發技術

為了解決Eclipse Tomcat的問題,作者51Testing軟體測試網 這樣論述:

本書共7章,凝聚了51Testing軟體測試網在軟體測試培訓方面的精華內容。主要內容包括Linux系統入門知識、Linux Shell程式設計技術、Oracle和MySQL兩大主流資料庫的基本操作、配置管理工具SVN及Java和Python程式設計。   本書從測試的角度講述了軟體 測試人員需要掌握的開發技術,有助於讀者提升測試技能。   本書既適合測試人員閱讀,也可供相關專業人士參考。 5lTesting軟體測試網是專業的軟體測試服務供應商,為上海博為峰軟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國內人氣非常高的軟體測試門戶網站。51Testing軟體測試網始終堅持以專業技術為核心,

專注於軟體測試領域,自主研發軟體測試工具,為客戶提供全球領先的軟體測試整體解決方案,為行業培養優秀的軟體測試人才,並提供開放式的公益軟體測試交流平臺。51Testing軟體測試網的微信公眾號是“atstudy51”。 第1章Linux系統入門知識 1 1.1 Linux系統簡介 1 1.2 Linux系統的安裝 2 1.2.1 配置虛擬機器 2 1.2.2 安裝CentOS 7 1.3 Linux系統的基本使用方法 14 1.3.1 命令列與圖形化介面的選擇和配置 14 1.3.2 終端命令列與ls命令 16 1.3.3 線上說明命令 19 1.3.4 遠端登入Linux系

統 21 1.3.5 Linux系統的檔和目錄 26 1.3.6 Linux系統的檔打包與壓縮 47 1.4 Linux系統的管理 51 1.4.1 Linux系統的關機和重啟 51 1.4.2 用戶和組管理 53 1.4.3 磁片管理 60 1.4.4 安裝包管理 63 1.4.5 進程管理 68 1.4.6 網路管理 75 1.4.7 服務腳本 78 1.4.8 安全設置 79 1.5 Web伺服器環境的搭建 81 1.5.1 安裝LAMP 81 1.5.2 安裝Tomcat 88 1.6 在Linux系統下安裝Oracle 90 1.6.1 安裝資料庫前的系統組態 91 1.6.2 創建

Oracle使用者和目錄 92 1.6.3 修改環境變數 93 1.6.4 傳輸Oracle安裝包到Linux系統 97 1.6.5 安裝Oracle 98 1.6.6 測試是否成功安裝Oracle 104 第2章LinuxShell程式設計技術 108 2.1 LinuxShell概述 108 2.1.1 Shell 108 2.1.2 Shell腳本 108 2.1.3 Shell的版本區分 109 2.1.4 BASH的特點 109 2.2 Shell的“helloworld” 111 2.3 echo的應用 112 2.4 Shell變數 113 2.4.1 變數的定義和使用 113

2.4.2 刪除變數 113 2.4.3 唯讀變數 114 2.4.4 變數的類型 114 2.5 Shell的注釋 115 2.6 Shell程式設計中常用的資料類型 115 2.6.1 字串 116 2.6.2 Shell陣列 117 2.7 在Shell中傳遞參數 119 2.8 Shell基本運運算元 120 2.8.1 算術運運算元 120 2.8.2 關係運運算元 122 2.8.3 布林運運算元和邏輯運運算元 124 2.8.4 字串運運算元 125 2.9 Shell的printf命令 127 2.10 Shell流程控制 128 2.10.1 if…else條件控制 129

2.10.2 for迴圈 129 2.10.3 while迴圈 130 2.10.4 case語句 132 2.10.5 跳出迴圈 133 2.11 Shell函數 136 2.11.1 無返回值的函式呼叫示例 136 2.11.2 有返回值的函式呼叫示例 136 2.11.3 帶參數的函式呼叫示例 137 2.12 Shell輸入/輸出重定向 138 2.12.1 輸出重定向 139 2.12.2 輸入重定向 139 2.12.3 HereDocument 141 2.12.4 /dev/null文件 142 2.12.5 輸入/輸出重定向的應用示例 142 2.13 Shell檔的包含 

143 第3章 Oracle的使用 145 3.1 資料庫原理 145 3.1.1 基本概念 145 3.1.2 常見的資料庫產品 148 3.1.3 資料庫模型 149 3.1.4 關聯式資料庫 152 3.2 Oracle的安裝與配置 159 3.2.1 支援的平臺 159 3.2.2 安裝過程 160 3.2.3 創建資料庫 164 3.2.4 確認安裝 166 3.2.5 資料庫常用管理命令 174 3.2.6 資料庫體系結構 178 3.3 Oracle企業管理器 186 3.3.1 企業管理器概述 186 3.3.2 創建表空間 186 3.3.3 創建用戶 189 3.3.4 

創建表 193 3.3.5 創建約束 196 3.4 標準SQL語句 200 3.4.1 資料定義語言 201 3.4.2 資料操縱語言 203 3.4.3 資料查詢語言 204 3.4.4 資料控制語言 215 3.4.5 SQL語句性能優化 216 3.5 PL/SQL程式設計 225 3.5.1 PL/SQL概述 225 3.5.2 基本語法 227 3.5.3 記錄類型 229 3.5.4 存儲過程 230 3.5.5 函數 231 3.5.6 遊標 233 3.5.7 觸發器 235 3.5.8 事務 237 3.6 其他資料庫物件 240 3.6.1 索引 240 3.6.2 視圖

 245 3.6.3 同義詞 246 3.6.4 序列 248 3.6.5 備份 249 3.6.6 Oracle內置函數 250 第4章 MySQL的使用 253 4.1 MySQL基礎 253 4.1.1 MySQL概述 253 4.1.2 MySQL的安裝 253 4.1.3 MySQL的主流資料庫連接工具 256 4.1.4 MySQL資料類型 257 4.2 在MySQL中使用SQL 259 4.2.1 表的基本操作 259 4.2.2 表的查詢 266 4.2.3 表的資料操作 289 4.2.4 事務 292 4.2.5 視圖 292 4.2.6 存儲過程 293 4.3 My

SQL進階 295 4.3.1 MySQL的用戶管理 296 4.3.2 通過MySQL匯出資料 299 4.3.3 通過MySQL導入資料 301 第5章 配置管理工具SVN 303 5.1 安裝和配置SVN 303 5.2 SVN常用操作和功能 305 5.2.1 Import 305 5.2.2 Checkout 306 5.2.3 Add/Delete 307 5.2.4 Commit 308 5.2.5 Update 308 5.2.6 Tag/Branch/Merge 309 5.2.7 RevisionGraph 311 5.2.8 Diffwithpreviousversio

n 312 5.2.9 Showlog 312 5.2.10 版本回溯 313 5.3 SVN的簡要原理 314 5.3.1 SVN概述 314 5.3.2 其他常見配置管理工具 315 5.3.3 每日構建 316 5.4 SVN的版本控制案例 316 5.5 版本控制系統的發展歷史 319 5.5.1 本地版本控制系統 319 5.5.2 集中化的版本控制系統 319 5.5.3 分散式版本控制系統 320 5.5.4 檔差異版本控制系統 320 5.5.5 直接為版本控制系統拍快照 321 第6章 Java程式設計 323 6.1 Java概述 323 6.2 搭建Java環境 324

6.2.1 搭建JDK環境 324 6.2.2 第一個Java程式 325 6.2.3 Java中的注釋 327 6.3 Eclipse集成開發工具 329 6.3.1 Eclipse的使用 329 6.3.2 利用Eclipse開發Java程式的步驟 329 6.4 Java資料類型、變數、運運算元及陣列 331 6.4.1 Java資料類型 331 6.4.2 Java變數 334 6.4.3 Java運運算元 335 6.4.4 Java陣列 339 6.5 Java選擇結構 340 6.5.1 Java單分支結構 341 6.5.2 Java雙分支結構 341 6.5.3 Java多

分支結構 342 6.5.4 switch多重分支結構 343 6.5.5 Java選擇結構的比較 345 6.6 Java迴圈結構 345 6.6.1 while迴圈 345 6.6.2 do...while迴圈 346 6.6.3 while與do...while的比較 347 6.6.4 for迴圈 347 6.6.5 break關鍵字 348 6.6.6 continue關鍵字 349 6.6.7 Java迴圈嵌套 349 6.7 Java物件導向程式設計中的類與物件 350 6.7.1 類的定義 351 6.7.2 物件的產生和使用 353 6.7.3 方法的重載 355 6.7.4

 this關鍵字 356 6.8 Java物件導向程式設計中的封裝 357 6.8.1 封裝中常見的getter/setter方法 357 6.8.2 封裝控制符存取權限 358 6.9 Java物件導向程式設計中的繼承 359 6.9.1 繼承的實現 359 6.9.2 方法的重寫 360 6.9.3 super關鍵字 361 6.10 Java物件導向程式設計中的多態 363 6.11 抽象類別 365 6.11.1 抽象方法及抽象類別 365 6.11.2 關於抽象類別和抽象方法的注意事項 366 6.12 介面 366 6.12.1 介面的定義 366 6.12.2 介面的使用 367

6.12.3 介面與多態的實現 368 6.13 JavaAPI 370 6.14 Java包 372 6.14.1 包的創建 372 6.14.2 包的使用 373 6.15 Java中的異常 374 6.15.1 Java中的異常類 374 6.15.2 Java中異常的捕獲 376 6.15.3 Java中的異常處理方法 378 6.15.4 自訂異常類 380 第7章 Python程式設計 382 7.1 Python的特點 382 7.2 Python環境的搭建與啟動 383 7.2.1 搭建Python環境 383 7.2.2 啟動Python 384 7.3 初識Python

及IDLE 385 7.3.1 Python的靈活性 385 7.3.2 Python猜數字遊戲 386 7.4 Python變數和資料類型 387 7.4.1 Python變數 387 7.4.2 整型、浮點型、布林型和字串型 389 7.4.3 列表 391 7.4.4 元組 393 7.4.5 字典 395 7.5 Python程式結構 397 7.5.1 分支結構 397 7.5.2 while迴圈結構 399 7.5.3 for迴圈結構 401 7.5.4 Python中猜數字遊戲的改進 402 7.6 Python函數 405 7.6.1 自訂函數 405 7.6.2 按值傳遞參數

和按引用傳遞參數 406 7.6.3 參數的其他傳遞形式 406 7.7 Python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408 7.7.1 類和方法 408 7.7.2 模組 409 7.7.3 異常 411 7.7.4 數據的讀取 413

以Java與瀏覽器為基礎的應用領域物件之編輯系統的快速生成

為了解決Eclipse Tomcat的問題,作者楊宗翰 這樣論述:

現今資訊市場上的各式應用系統,均需要產生或處理大量的應用領域資料,像是醫院的病歷資料、企業客戶資料、企業人力資源資料等等。這些資料有相當的比例需直接或間接地由相關者以人工方式輸入;至於其內容與型式,則具有相當大的歧異性,主要由各個應用領域的個別特性,以及系統的實際分析與設計而決定。因此,如何提供一個良好的通用工具,讓開發者能快速地打造適合特定領域的優良編輯環境,讓相關人士得以方便且迅速地輸入相關應用領域資料,顯然是我們在軟體系統開發時,很值得關注的一個課題。本論文提出了一套通用工具系統,能夠為任何給定應用系統的領域物件生成在Web瀏覽器上操作的編輯系統。在編輯系統的規格描述部分,我們使用Ja

va類別來表示應用領域中的可能物件模型,並在每個Java類別中嵌入對應的Java Annotations以表示類別實例在網頁上的呈現方式。對規格的後續處理將生成被封裝為Web應用的預期編輯系統,之後只要在Jetty 中安裝並激活該Web應用,用戶即可以透過瀏覽器進行領域物件資料的編輯,並可將結果存為JSOG格式的文檔。後續的應用則可將之反序列化為應用領域物件。本研究使用的主要技術有:Jetty、Java annotation、Java reflection、Java servlet、Angular網頁框架。我們的系統產出的編輯器是一個web 應用,在伺服端它使用了Jetty此種以Java se

rvlet為基礎的內嵌網頁伺服器,而客戶端部分則使用了Angular 框架。內嵌網頁伺服器的使用可避免編輯器操作時還需常駐一個遠端網頁伺服器,而搭配servlet與Angular產生的前端網頁頁面則提供Angular reactive form與Angular tree component,可供使用者輸入與檢視資料內容。當編輯到達一定階段時,編輯系統允許將資料序列化為JSOG格式,並暫存於瀏覽器的session storage之中,而當編輯結束需要匯出時,系統則可將暫存資料寫到指定的儲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