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70% 200 F4 IS 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Canon 70% 200 F4 IS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FUN視覺,雷波寫的 Canon EOS 5D Mark Ⅳ數碼單反攝影技巧大全 和伊達淳一馬場信幸森脇章彥增田賢一鹿野貴司的 73款此生必買的經典銘鏡!達人證言&實拍示範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尖端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Canon 70% 200 F4 IS ,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Canon EOS 5D Mark Ⅳ數碼單反攝影技巧大全

為了解決Canon 70% 200 F4 IS 的問題,作者FUN視覺,雷波 這樣論述:

本書是一本全面解析CanonEOS5DMarkⅣ強大功能、實拍設置技巧及各類拍攝題材實戰技法的實用類書籍,將官方手冊中沒講清楚的內容以及抽象的功能描述,以實拍測試、精美照片展示、文字詳解的形式講明白、講清楚。在相機功能及拍攝參數設置方面,本書不僅針對CanonEOS5DMarkⅣ相機結構、菜單功能以及光圈、快門速度、白平衡、感光度、曝光補償、測光模式、對焦模式、拍攝模式等設置技巧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更有詳細的菜單操作圖示,即使是沒有任何攝影基礎的初學者也能夠根據這樣的圖示,玩轉相機的菜單及功能設置。在鏡頭與附件方面,本書針對數款適合該相機配套使用的高素質鏡頭進行了詳細點評,同時對常用附件的功能、

使用技巧進行了深入的解析,以便各位讀者有選擇地購買相關鏡頭、附件,與CanonEOS5DMarkⅣ配合使用拍攝出更漂亮的照片。在實戰技術方面,本書以大量精美的實拍照片,深入剖析了使用CanonEOS5DMarkⅣ拍攝人像、風光、動物、花卉、建築等常見題材的技巧,以便讀者快速提高攝影技能,達到較高的境界。全書語言簡潔,圖示豐富、精美,即使是接觸攝影時間不長的新手,也能夠通過閱讀本書在較短的時間內精通CanonEOS5DMarkⅣ相機的使用並提高攝影技能,從而拍攝出令人滿意的攝影作品。FUN視覺是國內知名的攝影圖書創作團隊,由攝影師、藝術設計師等專業人員組成,每一位成員均具有深厚的攝影理論基礎與嫻

熟的實拍技巧,其中也不乏攝影器材狂人。團隊創建之初即把解決攝影愛好者的實際需求作為圖書的重要編寫思路,對每一本圖書的內容質量和照片質量嚴格把關,先后出版了若干攝影暢銷書,並長期位居攝影圖書銷售排行榜的前列,深受讀者的喜愛,絕大多數圖書的版權輸出到了港台地區。 Chapter 01 掌握Canon EOS 5D MarkⅣ從機身開始Canon EOS 5D MarkⅣ相機正面結構10Canon EOS 5D MarkⅣ相機頂部結構11Canon EOS 5D MarkⅣ相機背部結構12Canon EOS 5D MarkⅣ相機側面結構14Canon EOS 5D MarkⅣ相機

底部結構14Canon EOS 5D MarkⅣ相機液晶顯示屏Canon EOS 5D MarkⅣ相機光學取景器Canon EOS 5D MarkⅣ相機速控屏幕17Chapter 02 初上手一定要學會的菜單設置掌握Canon EOS 5D MarkⅣ相機菜單的設置方法使用Canon EOS 5D MarkⅣ的速控屏幕設置參數什麼是速控屏幕20使用速控屏幕設置參數的方法20掌握液晶顯示屏的使用方法20設置相機顯示參數21液晶屏的亮度21自動關閉電源21圖像確認22自動旋轉22取景器顯示23取景器內警告24設置相機控制參數25 清除全部相機設置25未裝存儲卡釋放快門25觸摸控制25自定義速控屏幕

26使用INFO按鈕顯示的內容27RATE按鈕功能28多功能鎖28自定義控制按鈕28設置影像存儲參數29根據照片的用途設置畫質29什麼是RAW格式?29使用RAW格式拍攝的優點有哪些?29全像素雙核RAW31格式化存儲卡32文件名32設置照片拍攝風格33使用預設照片風格33修改預設的照片風格參數34為什麼要使用照片風格功能?34直接拍出單色照片36注冊照片風格37隨拍隨賞——拍攝后查看照片38回放照片基本操作38出現「無法回放圖像」消息怎麼辦?38保護圖像39旋轉圖像40高光警告40顯示自動對焦點41回放網格線42用進行圖像跳轉42RAW圖像處理43Chapter 03 必須掌握的基本曝光設置

設置光圈控制曝光與景深45光圈的結構45焦外效果跟光圈有什麼必然的關系嗎?45光圈值的表現形式46光圈對成像質量的影響46什麼是衍射效應?46光圈對曝光的影響47理解景深48景深與對焦點的位置有什麼關系?48什麼是焦平面?48光圈對景深的影響49焦距對景深的影響50鏡頭與被攝對象的距離對景深的影響51背景與被攝對象的距離對景深的影響51設置快門速度控制曝光時間52快門與快門速度的含義52快門速度的表示方法52快門速度對曝光的影響53影響快門速度的三大要素53快門速度對畫面效果的影響54依據被攝對象的運動情況設置快門速度55常見拍攝對象的快門速度參考值56安全快門速度57防抖技術對快門速度的影響

58IS功能是否能夠代替較高的快門速度?58防抖技術的應用58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59設置白平衡控制畫面色彩60理解白平衡存在的重要性60預設白平衡60靈活運用兩種自動白平衡61什麼是色溫62手調色溫63自定義白平衡64白平衡偏移/包圍65設置ISO控制照片品質67理解感光度67感光度的設置原則67ISO數值與畫質的關系68感光度對曝光的影響69ISO感光度設置70高ISO感光度降噪功能71影響曝光的4個因素之間的關系72設置自動對焦模式以獲得清晰銳利的畫面73單次自動對焦(ONESHOT)73AF(自動對焦)不工作怎麼辦?73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AISERVO)74人工智能自動對焦(AIFO

CUS)74如何拍攝自動對焦困難的主體?74自動對焦控制工具75人工智能伺服第一張圖像優先79人工智能伺服第二張圖像優先80利用自動對焦輔助光輔助對焦81單次自動對焦釋放優先81鏡頭電子手動對焦82提示音82手動對焦實現自主對焦控制83圖像模糊不聚焦或銳度較低應如何處理?83設置對焦點以滿足不同拍攝需求84自動對焦區域選擇模式84手選對焦點/對焦區域的方法87設置自動對焦點數量88設置自動對焦點自動選擇89與方向鏈接的自動對焦點90對焦時自動對焦點顯示90設置驅動模式以拍攝運動或靜止的對象91單拍模式91連拍模式92為什麼相機能夠連續拍攝?92弱光環境下,連拍速度是否會變慢?92連拍時快門為什

麼會停止釋放?92自拍模式93利用反光鏡預升避免相機產生震動94設置測光模式以獲得准確的曝光95評價測光95中央重點平均測光96局部測光96點測光97Chapter 04 靈活運用曝光模式拍出好照片場景智能自動曝光模式99高級曝光模式100程序自動曝光模式100快門優先曝光模式101光圈優先曝光模式102全手動曝光模式103B門曝光模式104自定義拍攝模式(C)105Chapter 05 拍出佳片必須掌握的高級曝光技巧利用柱狀圖准確判斷曝光情況108柱狀圖的作用108認識三種典型的柱狀圖109辯證分析柱狀圖110設置曝光補償以獲得准確的曝光111曝光補償的含義111增加曝光補償還原白色雪景11

2降低曝光補償還原純黑112正確理解曝光補償113為什麼有時即使不斷增加曝光補償,所拍攝出來的畫面仍然沒有變化?113設置曝光等級增量控制調整幅度114使用包圍曝光拍攝光線復雜的場景115什麼情況下應該使用包圍曝光115自動包圍曝光設置116為合成HDR照片拍攝素材116使用Photoshop合成HDR照片117設置自動包圍曝光拍攝順序118設置包圍曝光拍攝數量118利用HDR模式直接拍出HDR照片119調整動態范圍119效果119連續HDR120自動圖像對齊120保存源圖像120利用曝光鎖定功能鎖定曝光值121利用自動亮度優化同時表現高光與陰影區域細節122為什麼有時無法設置自動亮度優化?1

22利用高光色調優先增加高光區域細節123利用多重曝光獲得蒙太奇畫面124開啟或關閉多重曝光124改變多重曝光照片的疊加合成方式124設置多重曝光次數125保存源圖像125連續多重曝光125在多重曝光拍攝期間自動關閉電源功能是否會生效?125用存儲卡中的照片進行多重曝光126使用多重曝光拍攝明月127利用間隔定時器功能進行延時攝影128Chapter 06 CanonEOS5DMarkⅣ實時顯示與視頻拍攝技巧光學取景器拍攝與實時取景顯示拍攝原理130光學取景器拍攝原理130實時取景顯示拍攝原理130實時顯示拍攝的特點131能夠使用更大的屏幕進行觀察131易於精確合焦以保證照片更清晰131具有實

時面部優先拍攝的功能131能夠對拍攝的圖像進行曝光模擬131實時顯示模式典型應用案例132微距攝影132商品攝影132人像攝影133實時顯示拍攝功能134開啟實時顯示拍攝功能134實時顯示拍攝狀態下的信息顯示134設置實時顯示拍攝參數135自動對焦方式135曝光模擬136靜音實時顯示拍攝136測光定時器136視頻拍攝基礎137視頻格式標准137拍攝視頻短片的基本設備137拍攝視頻短片的基本流程138設置視頻短片拍攝相關參數138錄音138短片伺服自動對焦139短片拍攝時快門按鈕的功能139遙控拍攝139短片記錄畫質140延時短片142短片伺服自動對焦速度143短片伺服自動對焦追蹤靈敏度143C

hapter 07 掌握Wi—Fi功能設定使用Wi—Fi功能拍攝的三大優勢145自拍時擺造型更自由145在更舒適的環境中遙控拍攝146以特別的角度輕松拍攝146通過智能手機遙控Canon EOS 5D MarkⅣ的操作步驟147在智能手機上安裝Camera Connect147在相機上進行相關設置147利用智能手機搜索無線網絡149在手機上查看及傳輸照片149在相機中選擇照片傳輸到手機150用智能手機進行遙控拍攝151Chapter 08 Canon EOS 5D MarkⅣ的鏡頭選擇EF鏡頭名稱解讀153鏡頭焦距與視角的關系154鏡頭選購相對論155選購原廠還是副廠鏡頭155選購定焦還是變焦

鏡頭1558款佳能高素質鏡頭點評157EF 14mm F2.8 L Ⅱ USM丨超廣角鏡頭帶來獨特的畫面表現力157EF 50mm F1.2 L USM丨超大光圈帶來獨具魅力的淺景深虛化158EF 85mm F1.2 L Ⅱ USM丨「大眼睛」無愧於人像鏡王之稱159EF 16—35mm F2.8 L Ⅱ USM丨覆蓋常用廣角焦段的高性能大光圈鏡頭160EF 24—70mm F2.8 L Ⅱ USM丨頂 級標准變焦鏡頭161EF 70—200mm F2.8 LIS Ⅱ USM丨頂 級技術造就出的頂 級鏡頭162EF 300mm F4 LIS USM丨集性能與輕便為一體的高性價比防抖鏡頭163E

F 100mm F2.8 LIS USM丨帶有防抖功能的專業級微距鏡頭164選購鏡頭時的合理搭配165鏡頭常見問題解答165如何准確理解焦距?165什麼是對焦距離?166什麼是最近對焦距離?166什麼是鏡頭的最大放大倍率?166鏡頭光圈的大小與取景器有什麼關系?167使用腳架進行拍攝時是否需要關閉鏡頭的IS功能?167什麼是「全時手動對焦」?167變焦鏡頭中最大光圈不變的鏡頭是否性能更加優異?167什麼情況下應使用廣角鏡頭拍攝?167使用廣角鏡頭的缺點是什麼?167Chapter 09 用附件為照片增色的技巧存儲卡:容量及讀寫速度同樣重要169認識存儲卡169什麼是SDHC型存儲卡?169什麼

是SDXC型存儲卡?169存儲卡上的I與標識是什麼意思?169遮光罩:遮擋不必要的光線170手柄:方便豎拍及延長拍攝時間170UV鏡:保護鏡頭的選擇之一171保護鏡:更專業的鏡頭保護濾鏡171偏振鏡:消除或減少物體表面的反光172什麼是偏振鏡172用偏振鏡壓暗藍天172用偏振鏡提高色彩飽和度172用偏振鏡抑制非金屬表面的反光172中灰鏡:減少鏡頭的進光量173什麼是中灰鏡173中灰鏡的規格173中灰漸變鏡:平衡畫面曝光174什麼是中灰漸變鏡174不同形狀漸變鏡的優缺點174在陰天使用中灰漸變鏡改善天空影調174使用中灰漸變鏡降低明暗反差174快門線:避免直接按下快門產生震動175快門線的作用1

75快門線的使用方法175遙控器:遙控對焦及拍攝176遙控器的作用176如何進行遙控拍攝176腳架:保持相機穩定的基本裝備177腳架的分類177雲台的分類177在使用三腳架的情況下怎樣做到快速對焦?177外置閃光燈基本結構及功能178從基本結構開始認識閃光燈178佳能外置及微距閃光燈的性能對比179衡量閃光燈性能的關鍵參數——閃光指數179設置外接閃光燈控制選項180控制閃光燈是否閃光180E—TTLⅡ測光180什麼是E—TTLⅡ測光?180光圈優先模式下的閃光同步速度181用跳閃方式進行補光拍攝182為人物補充眼神光182消除廣角拍攝時產生的陰影183柔光罩:讓光線變得柔和183Chapte

r 10 Canon EOS 5D MarkⅣ人像攝影技巧正確測光拍出人物細膩皮膚185用高速快門凝固人物精彩瞬間186在樹蔭下拍攝人像怎樣還原出健康的膚色?186用側逆光拍出唯美人像187逆光塑造剪影效果187用廣角鏡頭拍攝視覺效果強烈的人像188三分法構圖拍攝完美人像189S形構圖表現女性柔美的身體曲線190中間調記錄真實自然的人像191高調風格適合表現藝術化人像191低調風格適合表現個性化人像192暖色調適合表現人物溫暖、熱情、喜慶的情感193冷色調適合表現清爽人像194仰視角度拍攝高大的人像194使用道具營造人像照片的氛圍195為人物補充眼神光195利用反光板制造眼神光195借助窗戶光

制造眼神光196利用閃光燈制造眼神光196兒童攝影貴在真實197禁用閃光燈以保護兒童的眼睛198用玩具吸引兒童的注意力198利用特寫記錄兒童豐富的面部表情199增加曝光補償表現兒童嬌嫩肌膚199拍攝合影珍藏兒時的情感世界200平視角度拍攝親切兒童照200……Chapter 11 Canon EOS 5D MarkⅣ風光攝影技巧Chapter 12 Canon EOS 5D MarkⅣ動物攝影技巧Chapter 13 Canon EOS 5D MarkⅣ花卉攝影技巧Chapter 14 Canon EOS 5D MarkⅣ建築攝影技巧

Canon 70% 200 F4 IS 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Got my hands on the brand new RF 70-200 F4 IS USM for a couple of days. I tried my best to bring it out on a couple of shoots (not many due to the lockdown) to test it out. This isn't a review because I believe reviews should come from long term use, but rather and in depth first look/impressions of this lens. I wanted to answer a few questions such as size, weight, bokeh and usability. After a few days of testing out the lens, I feel I have a good idea on what this lens is good at and where it fails. I also briefly compare it to the 2.8 version. Hope this video helps!

All sample photos and videos were shot on the RF 70-200 F4 IS USM

Here are the time stamps:

Intro: 0:00
Some specs: 0:50
Image Quality: 1:44
Image stabilization: 2:52
Autofocus: 4:42
Build Quality: 5:53
Barrel Extension: 8:04
Size & Weight: 9:46
Min focusing distance:12:53
Comparison to the F2.8: 13:37
WHO IS THIS LENS FOR?: 14:50
Outro: 20:15

If you like to support my channel, consider a small donation: https://www.paypal.me/samguw​

Gear mentioned/used in this video:
Canon 5D Mark IV: https://amzn.to/36lX8GQ​
Canon EF 35mm F1.4 ii: https://amzn.to/2DsOVFy​
RF 70-200 F4 IS USM: https://amzn.to/2O8Lcli
RF 70-200 F2.8 IS USM: https://amzn.to/3bGHCHk
EF 70-200 F2.8 IS USM iii: https://amzn.to/3b0xhXH

Music I use:
https://artlist.io/Samuel-241034​

My 2021 filmmaking/photography kit:
(these are Amazon Affiliate Links and I get a small commission every-time you purchase from these links. These really help the channel out a lot!)

Main photo/video camera: https://amzn.to/2QQ9ChI​
Back up body: https://amzn.to/2QRB1zG​
Favourite lens: https://amzn.to/2DsOVFy​
Second favourite lens: https://amzn.to/2Z2HLPR​
Best on-camera shotgun mic: https://amzn.to/3jzhPmO​
Cheaper version of ^: https://amzn.to/32WlSD7​
Alternative on-board shotgun mic: https://amzn.to/3lKBFx8​
Best wireless mic: https://amzn.to/3jHd1Mi​
Favourite Backpack: https://amzn.to/3lHETSa​
Affordable external SSD I use: https://amzn.to/32NG4a2​
Favourite gimbal: https://amzn.to/2Z3k7CJ​
Affordable drone: https://amzn.to/2YZEmkK​
Favourite action camera: https://amzn.to/2ETfBzV​
----

Let's do something together! Ask me anything you'd like!
[email protected]

Follow me on social media:

https://www.facebook.com/samuelguw/​
https://www.instagram.com/samguw/​
https://www.instagram.com/samguw_bts/

73款此生必買的經典銘鏡!達人證言&實拍示範

為了解決Canon 70% 200 F4 IS 的問題,作者伊達淳一馬場信幸森脇章彥增田賢一鹿野貴司 這樣論述:

※ 赤裸檢視鏡頭在最大光圈下的畫質表現、像差抑制能力! ※ 5位日本攝影職人嚴選&誠心推薦的73款必備鏡頭! ※ 深度剖析變焦、定焦、微距鏡頭的特性與過人之處! ※ 詳述鏡頭的歷史與技術革命,揭露先進科技對於攝影的影響與改變!   【不只是推薦,更要教會你如何挑選鏡頭的要領與知識!】   經常使用手機拍照的你我,一定會對於一成不變的視角感到十分困擾。而數位單眼/微型數位單眼相機除了畫質優異、色彩階調豐富以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擁有數以百計的眾多鏡頭可供挑選與更換。只要更換鏡頭,就可以擁有截然不同的視野與景深(模糊散景)表現。   本書由5位日本知名職業攝影師,精選出73款必備的交換鏡

頭,從便利的「變焦鏡頭」、有著大光圈與優異畫質魅力的「定焦鏡頭」、以及可以創造出奇幻小小世界的「微距鏡頭」,為各大品牌相機的用戶提供了最新的鏡頭選購情報與產品分析。   【讓CAPA鏡頭大獎的5位評審帶您一同探詢當今值得注目的高畫質鏡頭!】   |超高像素時代的「優質鏡頭」是?|   2000萬像素等級的單眼相機已經十分普及化,甚至已有4000萬像素和5000萬像素等級單眼相機的現在,對於可交換式鏡頭的性能要求也逐漸高漲。面對鏡頭世界的改變,CAPA鏡頭大獎評審們眼中的「優良」鏡頭到底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這裡就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型錄上的最短拍攝距離等數值僅是選購時的參考資訊

】   (編輯部):選購鏡頭時,各位都會透過型錄等確認什麼樣的相關資訊呢?因為一般人在購買前並沒有機會實際運用鏡頭試拍,所以首先想請教各位選購時的「關鍵資訊」,做為讀者們日後的選購參考。   (伊達淳一):在鏡頭型錄的規格表會條列出最大光圈、最短拍攝距離、變焦鏡頭的焦距調整範圍等各項資訊。明亮鏡頭除了散景表現外還能因應各式各樣的拍攝狀況,因此是比較理想的選擇。若從相片表現的觀點來看,則越能近拍的鏡頭會越有趣。此外,在型錄上也能看到鏡頭是否有「超」的文字。   (編輯部):「超」的文字?   (伊達淳一):若用超廣角或超望遠鏡頭拍攝相片,即便是平凡無奇的光景或被攝體,也能搖身一變成為出色

的相片作品(笑)。   (森脇章彦):原來如此。我個人因為經常拍攝商品相片,所以認為最短拍攝距離至關重要,幾乎都會很自然地去確認這方面的資訊。   (馬場信幸):雖然優良廠商的鏡頭型錄或官網甚至會公開MTF曲線的資訊,但這部分只能做為基本的參考。一般而言,從畫面中央到周邊能穩定維持在高對比度表現會比較理想,不過並不能一概而論。   (増田賢一):對我而言,我想最關鍵的資訊應該是焦距。拍攝人像相片時,最常用到的鏡頭組合就是標準變焦鏡頭與明亮的定焦鏡頭。另外,雖然這點無法直接透過鏡頭型錄的規格表上得知,不過自從進入了數位相機的時代後,我變得很在意鏡頭的散景表現。說實在話,我過去在底片相機的時

代其實並沒有這麼講究這點。   (鹿野貴司):我的話,幾乎都只有參考鏡頭型錄的規格表做為選擇的依據……。與伊達老師相反,對於隨拍相片而言,雖然有時候的確也會想用望遠鏡頭拍攝相片,但基本上只要仰賴35mm鏡頭或50mm鏡頭就能拍出絕大多數的相片作品。另外,在選購變焦類型的鏡頭時,倘若鏡頭有搭載防手振的組件,則是會確認鏡頭本身是否有內建防手振功能。比起沒有防手振功能的大光圈變焦鏡頭,即便明亮度方面會降低1等級∼1.5等級,我依舊會選擇搭載了防手振功能的變焦鏡頭。   【有時在換上最新型相機後反而會回頭對鏡頭感到不滿】   (編輯部):接著想請教各位實際拍攝時最講究的重點。同時也希望各位一同分

享自己在判斷一款鏡頭優良與否的決定性關鍵。   (伊達淳一):關於這點,若是廣角類型的鏡頭,我首先會檢查像面彎曲的問題。   (編輯部):可否請教具體的檢查方式呢?   (伊達淳一):舉例而言,我會在最大光圈的狀態下搭配即時顯示模式,將對焦點鎖定畫面中央的被攝體,然後觀察距離幾乎相同的畫面周邊草地,藉此瞭解影像的實際狀況。倘若這時候發現周邊影像有變形的問題出現,下一步會將對焦點鎖定在畫面周邊的草地並觀察畫面中央影像的呈現。若上述的方式能夠改善畫面周邊影像變形,那就代表只需縮小光圈就能解決問題,畢竟畫面中央是鏡頭效能最佳的區塊,不太會出現彎曲等問題。反之若是畫面周邊影像的彎曲問題完全沒有獲

得改善,對我來說這就不是一款優質的鏡頭。   (鹿野貴司):原來如此,在座談會的成員中,雖然我認為自己在影像畫質的要求最不嚴格,但談到廣角變焦鏡頭的周邊影像描繪,的確常有購買後才感到大失所望的經驗。   (…更多精彩的內容,請詳閱本書!) 作者簡介 伊達淳一、馬場信幸、森脇章彥、增田賢一、鹿野貴司   日本知名攝影職人、各式攝影書籍暢銷作家群 譯者簡介 林克鴻   特約日文譯者 ■刊頭座談會 讓CAPA鏡頭大獎5位評審帶您一同探詢當今值得注目的高畫質鏡頭! 超高像素時代的「優質鏡頭」是? 【CAPA鏡頭大獎評審精選的最佳鏡頭】 伊達淳一的視角・焦點 馬場

信幸的視角・焦點 森脇章彥的視角・焦點 增田賢一的視角・焦點 鹿野貴司的視角・焦點 何謂MTF曲線? 【Part 1 變焦鏡頭篇】 變焦鏡頭概論 標準變焦鏡頭・鏡頭的選購重點 ●標準變焦鏡頭・評鑑 Canon●EF 24〜70mm F2.8 L Ⅱ USM TAMRON●SP 24〜70mm F2.8 Di VC USD [Model A007] SIGMA●24〜105mm F4 DG OS HSM [Art] FUJIFILM●XF 16〜55mm F2.8 R LM WR OLYMPUS●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Panasonic●LUM

IX G X VARIO 12〜35mm F2.8 ASPH. POWER O.I.S. Panasonic●LUMIX G VARIO 12〜32mm F3.5-5.6 ASPH. MEGA O.I.S. 廣角變焦鏡頭・鏡頭的選購重點 ●廣角變焦鏡頭・評鑑 Canon●EF 16〜35mm F4 L IS USM Canon●EF 11〜24mm F4 L USM TAMRON●SP 15〜30mm F2.8 Di VC USD [Model A012] Sony●Vario-Tessar T* FE 16〜35mm F4 ZA OSS [SEL1635Z] Nikon●AF-S NIKK

OR 14〜24mm F2.8 G ED SIGMA●18〜35mm F1.8 DC HSM [Art] Tokina●AT-X 11〜20 PRO DX Sony●E 10〜18mm F4 OSS [SEL1018] Canon●EF-M 11〜22mm F4-5.6 IS STM Panasonic●LUMIX G VARIO 7〜14mm F4.0 ASPH. (魚眼鏡頭) Canon●EF 8〜15mm F4L Fisheye USM Tokina●TOKINA AT-X Fisheye 10〜17mm F3.5-4.5 OLYMPUS●BCL-0980 9mm F8.0 Fishe

ye Panasonic●LUMIX G FISHEYE 8mm F3.5 望遠變焦鏡頭・鏡頭的選購重點 ●望遠變焦鏡頭・評鑑 Canon●EF 70〜200mm F2.8 L IS Ⅱ USM Nikon●AF-S NIKKOR 70〜200mm F2.8 G ED VR Ⅱ TAMRON●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Model A009] Panasonic●LUMIX G X VARIO 35〜100mm F2.8 POWER O.I.S. FUJIFILM●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 Canon●EF 70〜300mm F4-

5.6 L IS USM TAMRON●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 [Model A005] OLYMPUS●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 Panasonic●LUMIX G X VARIO PZ 45〜175mm F4.0-5.6 ASPH. POWER O.I.S. Canon●EF 200〜400mm F4 L IS USM EXTENDER 1.4× Canon●EF 100〜400mm F4.5-5.6 L IS Ⅱ USM Nikon●AF-S NIKKOR 80〜400mm F4.5-5.6 G ED VR

TAMRON●16〜300mm F3.5-6.3 Di Ⅱ VC PZD MACRO [Model B016] TAMRON●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Model A011] SIGMA●150〜600mm F5-6.3 DG OS HSM Contemporary OLYMPUS●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Ⅱ 【鏡頭的歷史與技術革命 前篇】 【Part 2 定焦鏡頭篇】 定焦鏡頭概論 標準定焦鏡頭・鏡頭的選購重點 ●標準定焦鏡頭・評鑑 SIGMA●50mm F1.4 DG HSM [Art] Nikon

●AF-S NIKKOR 58mm F1.4 G Sony●Sonnar T* FE 55mm F1.8 ZA [SEL55F18Z] Canon●EF 50mm F1.8 FUJIFILM●XF 35mm F1.4 R OLYMPUS●M.ZUIKO DIGITAL 25mm F1.8 Canon●EF 40mm F2.8 STM ●廣角定焦鏡頭・評鑑 SIGMA●35mm F1.4 DG HSM [Art] Sony●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 [SEL35F14Z] Nikon●AF-S NIKKOR 35mm F1.8 G ED Canon●EF 35mm

F2 IS USM Panasonic●LEICA DG SUMMILUX 15mm F1.7 ASPH. Nikon●AF-S NIKKOR 20mm F1.8 G ED OLYMPUS●M.ZUIKO DIGITAL ED 12mm F2.0 SIGMA●24mm F1.4 DG HSM [Art] Nikon●AF-S NIKKOR 24mm F1.4G ED ●望遠定焦鏡頭・評鑑 Sony●Planar T* 85mm F1.4 ZA [SAL85F14Z] FUJIFILM●XF 56mm F1.2 R APD Panasonic●LEICA DG NOCTICRON 42.5m

m F1.2 ASPH. POWER O.I.S. Sony●E 50mm F1.8 OSS OLYMPUS●M.ZUIKO DIGITAL 45mm F1.8 PENTAX●HD PENTAX-DA 70mm F2.4 Limited Nikon●Ai AF DC-Nikkor 105mm F2 D (超望遠定焦鏡頭) Nikon●AF-S NIKKOR 300mm F4 E PF ED VR PENTAX●smc PENTAX-DA★300mm F4 ED [IF] SDM Canon●EF 400mm F4 DO IS Ⅱ USM Nikon●AF-S NIKKOR 400mm F2.

8 E FL ED VR 【鏡頭的歷史與技術革命 後篇】 【Part 3 微距鏡頭/手動對焦鏡頭篇】 微距鏡頭&手動對焦鏡頭概論 微距鏡頭・鏡頭的選購重點 ●微距鏡頭・評鑑 Canon●EF 100mm F2.8 L MACRO IS USM TAMRON●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 [Model F004] OLYMPUS●M.ZUIKO DIGITAL ED 60mm F2.8 Macro Panasonic●LUMIX G MACRO 30mm F2.8 ASPH. MEGA O.I.S. SIGMA●APO MACRO 150mm F2.8 E

X DG OS HSM ●手動對焦鏡頭・評鑑 Carl Zeiss●Otus 85mm F1.4 Voigtlander●NOKTON 42.5mm F0.95 Sony●135mm F2.8 [T4.5] STF [SAL135F28] Samyang●24mm F1.4 Aspherical IF 廠牌・焦距類別 鏡頭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