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FFERZONE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視覺設計學系 陳立民、林維俞所指導 侯國鈞的 高雄地誌詩繪本設計研究 (2019),提出BUFFERZONE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地誌詩、拼貼、繪本、高雄、文化。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系生化科技博士班 蔡新聲、林俊義所指導 丁柏瑜的 異戊烯轉移酶(ipt)基因轉殖青花菜之生物安全評估 (2013),提出因為有 生物安全、異戊烯轉移酶、青花菜的重點而找出了 BUFFERZONE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BUFFERZONE,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BUFFERZONE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高雄地誌詩繪本設計研究

為了解決BUFFERZONE的問題,作者侯國鈞 這樣論述:

      科技文明發展便利於教育議題求新求變的世代,人類生活不斷的在與時俱進,對於文化也隨著時間空間轉變而改變,設計與創作要具有研究創新意義,從社會學角度發掘問題,依循著邏輯合理方法適切分析以達到目的,從社會學功能論者強調文化是人類及其環境之間的緩衝區域;文化涉及的層面廣泛,同時也代表社會人們滿足環境及歷史挑戰,而回應出的答案,並有效的傳承給下一代,累積過去的文化基礎無須再重新出發。    本研究創作將以文本分析法與文獻探討,以高雄在地現代詩地誌文學作品,從地誌詩作品中所蘊含的詩意所要呈現與傳遞的訊息,應用視覺修辭轉化成圖像語言及人文地理學中地誌書寫作為研究設計學理,透過創新及創意的拼貼表

現手法,以繪本載體形式將研究成果作為高雄在地文化教育推廣呈現方式,具體成果如下:1.以繪本展現高雄地景之美喚起在地文化的重視與關注。2.研究成果深入廣泛認識與瞭解人與文化間的依存關係。3.本研究成果建構文學視覺化未來可作為參考運用模式。

異戊烯轉移酶(ipt)基因轉殖青花菜之生物安全評估

為了解決BUFFERZONE的問題,作者丁柏瑜 這樣論述:

在注重基因轉殖作物於環境釋放帶來效益的同時,基因轉殖作物潛在的生態風險及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也受到相當程度的關注,而基因轉殖株之遺傳穩定及性狀是為評估首要項目。本研究材料利用異戊烯轉移酶(isopentenyltransferase, ipt)之基因轉殖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italica)經過4年田間性狀評估,顯示出產量性狀受環境因子的影響大過於轉殖品系間差異,基因轉殖ipt青花菜植株性狀及產量優於對照組104(CK),與商業雜交一代品種「綠王」相當,而將花球儲存在25±2℃,轉殖系花球黃化面積達50%天數相較於非基因轉殖青花菜能延長2-3天,對於在櫥架壽命(

shelf-life)方面具有實際的應用價值。第二階段環境生態安全評估中,基因流佈(gene flow)是基因轉殖作物生態風險評估中的一個重要指標,而花粉活性與雜交稔實率是影響作物異交潛力的主要因子。基因轉殖青花菜103品系T5代為父本,與5種近緣亞種作物(青花菜雜交一代品種-綠王及同為綠王T5代104(CK)(Brassica oleracea var. italica)、白花芥藍-富悅(B. oleracea var. alboglabra)、黃花芥藍-白格林(B. oleracea var. alboglabra)、花椰菜-麗雪(B. oleracea var. botrytis) 和不

同種的小白菜(B. rapa var. chinensis)、小油菜(B. rapa))進行雜交,透過分析花粉活性與雜交率對青花菜異交潛力進行評估,提供基因轉殖青花菜商業栽培隔離距離與建立共存之參考。結果顯示在一般栽培條件下,基因轉殖青花菜與其近緣亞種作物花期同步天數在2007-2008兩年間分別為3-28天及8-44天。兩種染色法及離體萌芽法分析各品種(系)親本間花粉活性,除以螢光染色法(fluorescent diacetate, FDA)檢測其間差異未達顯著水準(P>0.05)外,以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TTC)

及離體萌芽法(in vitro germination)花粉活性親本間有顯著差異(P<0.05);經由基因轉殖青花菜103品系與其5種近緣亞種作物之人工授粉、蜜蜂授粉及田間自然雜交的稔實率調查,種內變幅各在86.0-100%、1.1-42.5% 及0-9.0%間,而屬於種間雜交之小白菜及小油菜並無發現雜交現象,本研究顯示基因轉殖異戊烯轉移酶插入對青花菜品種異交潛力的改變甚微,但仍存在著基因流佈的可能性風險。進一步探討轉殖株雜交後代植株之競爭能力,於溫室利用同為自交系基因轉殖ipt青花菜-103轉殖系與104(CK)為花粉貢獻親,分別與4種近緣亞種作物進行人工雜交,整體而言,F1後代植株性狀以1

03轉殖系雜交F1後代株高較104雜交F1後代為矮,其多數性狀仍在104(CK)雜交F1後代、近緣亞種及104(CK)範圍以內,性狀改變甚微,且變異程度小於104(CK)雜交後代;103轉殖系雜交F1後代花粉活性雖未高於親本,但每果莢種子數顯著高於104(CK)雜交F1後代及雜交親本,顯示基因轉殖ipt青花菜雜交近緣亞種F1後代仍具有相當的雜交優勢。探討基因轉殖與非基因轉殖青花菜對環境微生物群落之影響中,研究發現基因轉殖ipt青花菜之土壤pH為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