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 NOAEL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中興大學 獸醫病理生物學研究所 廖俊旺所指導 吳晉安的 三聚氰胺與三聚氰酸混合對大鼠亞慢性腎毒性作用及回復試驗之研究 (2014),提出ADI NOAEL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三聚氰胺、三聚氰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所 溫曉薇所指導 曾羿涵的 組培台灣蒲公英之安全性的評估與草本飲料之開發 (2011),提出因為有 組培台灣蒲公英、急毒性試驗、亞急毒性試驗、致突變性試驗的重點而找出了 ADI NOAEL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ADI NOAEL,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三聚氰胺與三聚氰酸混合對大鼠亞慢性腎毒性作用及回復試驗之研究

為了解決ADI NOAEL的問題,作者吳晉安 這樣論述:

三聚氰胺具高含氮量特性,自2004年起動物飼料及人類奶粉被添加入三聚氰胺,以假性增加蛋白質含量,卻引致動物高致死率之急性腎衰竭,以及人類孩童因尿路結石之阻塞性腎病。目前已有許多文獻闡述各種動物口服投予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 (melamine–cyanuric acid, MCA)混合之短期毒性試驗及致病機制探討。而在本研究中,則是進行對大鼠中長期3個月亞慢性毒理試驗,並以傳統組織病理學佐以泌尿道損傷相關生物指標蛋白及氧化酵素表現量,作為腎毒性傷害敏感性之判斷依據,以推定「無顯著毒害作用劑量」(no-observed-adverse-effect level, NOAEL),進而推算人體

每日可攝取量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 六週齡大鼠(SD品系),每組20隻,雌雄各半。依據28天前試驗結果,以1:1 MCA混拌飼料餵食藥物劑量濃度選擇,分別雄鼠為低劑量 (100 ppm, M100)、中劑量 (150 ppm, M150)及高劑量 (200 ppm, M200)和雌鼠為低劑量 (100 ppm, F100)、中劑量 (200 ppm, F200) 及高劑量 (300 ppm, F300)連續13週,及雌、雄高劑量組 (FR300, MR200)停藥4週之回復試驗。結果在雌性大鼠F200、F300組,BUN和creatinine具顯

著性上升,但於雄性大鼠M200組皆不見具臨床意義之增加。SOD、catalase的氧化傷害和腎組織總蛋白評估中發現catalase在雌性大鼠劑量200 ppm以上時即具顯著下降,而SOD、腎組織總蛋白至F300組時,兩者皆大幅度的降低,巨噬細胞於慢性炎症反應分泌之細胞激素IL-1β表現量的評估中,雌性大鼠於F200組以上即具顯著性增加,但於雄性大鼠皆無改變,顯示雌性大鼠給予劑量300 ppm時,腎組織經歷嚴重的炎症反應及氧化壓力,此外,在被認為極具敏感性及診斷意義的泌尿道相關生物指標蛋白KIM-1和NGAL的表現量,可見於雌、雄大鼠投予劑量大於或等於200 ppm的組別均表現出顯著性差異,低於

200 ppm均無變化,但組織病理學檢查下,顯示雄性大鼠於M150組仍可見腎小管內MCA結晶沉積,且造成腎小管局部擴張、腎間質單核細胞浸潤、腎小管壞死、再生的特徵性的病變,需至M100組雄性大鼠才未出現因誘導而產生的特徵性組織傷害。 綜合以上,在偵測及判斷腎毒性傷害,著重應用新的泌尿道相關生物指標蛋白時,於毒性試驗的毒理評估,組織病理學變化的判讀仍具有重要的影響力,應視為首要的參考依據。因此以組織病理學檢查為最終依據,MCA之NOAEL值為100 ppm,經換算後雌雄鼠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取量分別為9.7及7.2 mg/kg bw/day,依100倍安全係數推算人類每日ADI 為0.07 m

g/kg bw/day,遠低於WHO (0.2 mg/kg) 與ESFA (0.5 mg/kg),針對單獨攝取三聚氰胺之每日可攝取量。本實驗結果可作為日後訂定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混合毒性之安全性閥值參考依據。

組培台灣蒲公英之安全性的評估與草本飲料之開發

為了解決ADI NOAEL的問題,作者曾羿涵 這樣論述:

在台灣或中國大陸地區,已被用來治療瘡、癤、肝臟以及心臟功能失調。台灣蒲公英是一種傳統的中草藥,而以人工培養方式所培養出的台灣蒲公英植物則稱為組培台灣蒲公英。因此,為了提高組培台灣蒲公英的經濟價值,必須對其成分的安全性做評估。以化學分析方法測量蒲公英水萃液與70%乙醇萃液之抗氧化物質總多酚、類黃酮與咖啡酸的含量,發現水萃液之抗氧化物質含量最高。因此,組培台灣蒲公英萃取條件最適化選擇在90-100oC下,以100 mL的水萃取1 g組培台灣蒲公英。接著探討組培台灣蒲公英水萃液在in vivo與in vitro兩種模式組之安全性及飲品製備之開發。在in vivo動物實驗模式中,以Sprague-D

awley大鼠評估蒲公英水萃液之安全性。急毒性試驗中,灌食大鼠5 g/kg蒲公英水萃液後經14天的觀察與紀錄大鼠體重器官重量並分析大鼠血液值、血清生化值、組織型態。亞急毒性試驗中,將大鼠分為低劑量組 (0.5 g/kg bw)、中劑量組 (1 g/kg bw)及高劑量組 (2 g/kg bw),連續28天灌食大鼠蒲公英水萃液,紀錄大鼠體重、器官重量、攝食量並分析血液值、血清生化值、尿液與組織器官型態。 在動物急毒性和亞急毒性試驗,大鼠沒有產生任何毒性症狀與死亡情形,且大鼠體重、器官重、血液值、血清生化值與組織型態皆無顯著差異。急毒性試驗的結果可推測大鼠的半數致死量(LD50)大於5 g/

kg bw。亞急毒性試驗中,大鼠的體重、每周食物攝取量、器官重量、血液值以及血液生化值與組織型態皆無異常的變化。根據亞急毒性試驗的結果,大鼠之最大無害作用量NOAEL為2 g/kg bw。由亞急毒性試驗的結果可推測人類每日容許攝取量為20 mg/kg/day。在in vitro的實驗模式中,則是以Salmonella TA 98、Salmonella TA 100、Salmonella TA102、Salmonella TA1535和Salmonella TA1537評估蒲公英之基因毒性。在組培台灣蒲公英水萃液濃度為5 mg/plate之下,對於五種不同菌株皆無毒性且無致突變性。飲品製程開發方

面,將組培台灣蒲公英搭配其他中草藥及添加穩定劑並以適當滅菌條件滅菌製成兩種草本飲料-Sample A336與Sample B275。而最佳均質壓力分別為1000 bar均質10分鐘及1500 bar均質15 分鐘。飲品的最佳穩定劑的選擇皆為添加0.05%的三仙膠,最佳滅菌條件為121oC滅菌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