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1 PDF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8051 PDF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義和寫的 創新例說Altium Designer電路設計【附範例及學習資料光碟】(第二版) 和何賓等的 Altium Designer17一體化設計標准教程:從仿真、原理和PCB設計到單片機系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國立臺東高級中學第一次期中考單晶片微電腦也說明:(A)8031 (B)8086 (C)89C51 (D)8051。 3. ( A )單晶片89S51 內部程式記憶體為? (A)4KB (B)8KB (C)128B (D)64KB。 4. ( B )單晶片89S51 有幾個輸入/輸出port?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文京 和電子工業所出版 。

南臺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唐經洲所指導 黃清淵的 車內CAN Bus與物聯網(IoT)橋接器設計 (2021),提出8051 PDF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車聯網。

而第二篇論文南臺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唐經洲所指導 高瑞成的 基於LabView實現LIN電子物理層一致性測試 (2021),提出因為有 車內網路、LIN、ISO 17987、一致性測試、LIN收發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8051 PDF的解答。

最後網站ARCHITECTURE OF 8051 & THEIR PIN DETAILS - SIT - Trichy則補充:On-chip RAM, ROM, I/O ports... 3. Example:Motorola's 6811,. Intel's 8051, Zilog's Z8 and. PIC. 1. CPU for Computers. 2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8051 PDF,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創新例說Altium Designer電路設計【附範例及學習資料光碟】(第二版)

為了解決8051 PDF的問題,作者張義和 這樣論述:

  本書針對最新版之 Altium Designer,按電路板設計的需求,包含電路繪圖技巧、電路模擬技巧、零件設計技巧、電路板設計技巧等,全書包含以下八個單元:      單元0:電路設計就這麼開始,引導新手建立正確的電路設計程序與概念,打好基礎後,才能有效發揮Altium Designer的功能;單元1以簡單的電路設計範例,從電路繪圖開始,然後進行電路模擬與電路板設計;單元2以實力訓練零件設計,除了應用手工零件設計外,在零件包裝設計上,還應用零件精靈與IPC零件精靈,特別是IPC零件精靈,讓惱人的3D零件模型設計,變得輕鬆愉快;單元3建構設計/應用電路圖樣板的能力,並學習

電路板設計技巧。   單元4培養建構階層式電路圖的技巧,學習以互動式佈線與互動式匯流排佈線,並應用格點系統設計電路板,以及電路設計規則檢查;單元5認識平坦式電路圖、網路編輯、套用網路顏色等,以及電路板環境的控設定、全新板層堆疊、2D板層顏色設定、電源板層的應用與可撓板設計與其3D動態展示;單元6以Arduino Mega 2560板為例,活用匯入技巧,快速轉換其他電路軟體所設計的電路板專案,並學習許多實用功能;單元7引導讀者充份發揮Altium Designer的輸出能力。   另外,附錄電路板雕刻機(含自動換刀)、鍍孔及Gerber指令的教材,收錄在隨書光碟中。   本書不但適用於學校

教學,更能協助讀者養成職場上所須的實作能力。在每個單元結束前,特別準備簡答題與設計練習,讓讀者初試功力,進一步培養取得電路設計國際認證之能力。  

8051 PDF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00形に代わる新型特急用車両として1989年に登場した、西鉄8000形。
6両編成6本が製造されましたが、老朽化により2015年より廃車が始まり、「旅人」に改造された8051編成、「水都」に改造された8061編成を残し、2016年10月までに原色塗装の編成は引退しました。
その「水都」も2017年7月22日限り、「旅人」も9月16日限りで引退し、8000形は全編成が引退しました。
10月7日から15日まで、「旅人」の8051編成の外装・内装を原色に戻し、8000形引退イベントが開催されました。
10月8日から14日までは、「8000 形さよなら運行」と題して特急を中心とした通常運用に充当されました。
http://www.nishitetsu.co.jp/release/2017/17_142.pdf
Nishitetsu 8000 seri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shitetsu_Tenjin_%C5%8Cmuta_Line

車內CAN Bus與物聯網(IoT)橋接器設計

為了解決8051 PDF的問題,作者黃清淵 這樣論述:

1983 年 Bosch 公司所提出的 CAN Bus(Control Area Network) 通訊協定,在 1993 年列入 ISO11898 的國際標準。由於其高可靠度特性,有越來越多移動載具選擇使用 CAN Bus 來做各種交通工具內的重要通訊協定,例如: 汽車、火車、高鐵、船、飛機 ……等。甚至 CAN Bus 也在工業 4.0 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從診斷的角度看,一般 的小型車輛在 2008 年已將 OBDII 診斷接口作為車輛販售的必要條件,此接口內使 用的就是 CAN Bus 通訊標準。以往 OBDII 只使用於車輛的診斷,或者是單純 OBDII 的資料擷取後進行資料存取。

本論文,預期延伸 CAN OBDII 的一般資料讀取應用 到可以透過 OBDII 對車輛進行控制。換句話說,希望透過具有 CAN Bus 通訊功能之 OBDII 診斷介面來對車內的電器控制單元 (Electrical Control Unit, ECU) 進行控制。基 於此想法,本論文設計一套橋接系統,此系統包含了四個子系統:1) 車內 CAN Bus 介 面系統,2) NB-IoT 通訊介面, 3) 雲端資料庫, 4) 人機介面 App。在車內 CAN Bus 介面 系統的部分,它可以將資料送達車內 CAN Bus 進行控制,NB-IOT 的通訊界面則是 負責接收雲端資料庫的資料,至於人機介

面 App 可傳送控制指令到雲端資料庫。最 後,雲端資料庫則可以接收來自於 App 的資料,同時也可以將資料傳送至車內 CAN Bus 介面系統。本論文所設計之系統可以成功控制車上 ECU,如: 大燈、霧燈、方向 燈、警示喇叭、後車箱蓋、車門鎖,且經由測試之後無論在車輛行駛狀態下或者車 輛靜止狀態下都可以成功控制。基於本論文所提出之系統,未來可對以下之產業進 行加值服務: 車輛租賃、共享車輛、車輛改裝、CAN Bus 相關應用之產品或載具。

Altium Designer17一體化設計標准教程:從仿真、原理和PCB設計到單片機系統

為了解決8051 PDF的問題,作者何賓等 這樣論述: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AltiumDesigner17.1電子線路設計軟件在電子線路仿真、設計和驗證方面的應用,以及基於STC15系列單片機IAP15W4K58S4的嵌入式開發。本書分為5篇,共18章,以AltiumDesigner17.1基本原理圖和PCB設計流程、電子線路的SPICE仿真、電子元器件原理圖封裝和PCB封裝、電子線路原理圖設計、電子線路PCB設計、生成PCB相關的加工文件和基於STC15系列單片機的嵌入式開發為設計主線,將Altium公司最新一代的AltiumDesigner17.1電子系統設計平台融入這個設計主線中。通過本書內容的學習,讀者不但能夠熟練掌握最新AltiumDe

signer17.1軟件的設計流程和設計方法,而且還能系統地掌握電子系統設計完整的設計過程。本書可以作為高等學校電子線路自動化設計相關課程的教學用書,以及使用AltiumDesigner17.1進行電子系統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用書,也可作為Altium公司進行AltiumDesigner17.1設計工具相關技術培訓的參考用書。 第1篇 Altium Designer入門指南第 章 Altium Designer安裝和概述 31.1 Altium Designer 17.1的安裝和配置 31.1.1 下載Altium Designer 17.1安裝文件 31.1.2 安裝A

ltium Designer 17.1基本應用 51.1.3 注冊Altium Designer 17.1集成開發環境 71.1.4 安裝Altium Designer 17.1擴展應用 91.2 Altium Designer 17.1集成設計平台功能 91.2.1 原理圖捕獲工具 101.2.2 印刷電路板設計工具 101.2.3 FPGA和嵌入式軟件工具 101.2.4 發布/數據管理 101.2.5 新增加的功能 111.3 Altium Designer 17.1「一體化」設計理念 111.3.1 傳統電子設計方法的局限性 111.3.2 電子設計的未來要求 121.3.3 生態系統

對電子設計的重要性 121.3.4 電子設計一體化 13第 章 Altium Designer基本設計流程-原理圖設計 152.1 設計思路 152.2 創建PCB工程 152.3 在工程中添加一個原理圖 172.4 設置文檔選項 182.5 組件和庫 192.5.1 訪問組件 202.5.2 添加組件庫 222.5.3 在庫中找到組件 222.5.4 在可用的庫中定位一個組件 242.5.5 使數據保險庫可以用於訪問組件 252.5.6 在數據保險庫中查找組件 262.5.7 在數據保險庫中工作 262.6 在原理圖放置組件 282.6.1 放置組件的一些小技巧 282.6.2 改變組件位置

的一些小技巧 282.7 連接原理圖中的組件 302.7.1 連線的一些小技巧 302.7.2 網絡和網絡標號 302.7.3 網絡標號、端口和供電端口 312.8 配置和編譯工程 312.8.1 配置工程選項 312.8.2 編譯工程 322.9 檢查原理圖的電氣屬性 322.9.1 設置Error Reporting 332.9.2 設置連接矩陣 332.9.3 配置類產生 342.9.4 設置比較器 352.9.5 編譯工程檢查錯誤 36第 章 Altium Designer基本設計流程-PCB圖設計 383.1 創建一個新的PCB 383.1.1 配置板的形狀和位置 393.1.2 將

設計從原理圖導入PCB編輯器 403.2 設置PCB工作區 423.2.1 配置顯示層 433.2.2 物理層和層堆棧管理器 463.2.3 單位的選擇(公制/英制) 473.2.4 支持多重柵格 483.2.5 設置捕獲柵格 493.2.6 設置設計規則 503.2.7 布線寬度設計規則 503.2.8 定義電氣間距約束 513.2.9 定義布線過孔類型 523.2.10 設計規則沖突 533.3 PCB組件布局 543.3.1 組件的放置和布局選項 543.3.2 放置組件 543.4 PCB組件布線 553.4.1 准備交互布線 553.4.2 開始布線 573.4.3 交互布線模式 5

83.4.4 修改和重新布線 593.4.5 自動布線模式 60第 章 Altium Designer基本設計流程-設計檢查和輸出 644.1 驗證PCB設計 644.1.1 配置規則沖突顯示 644.1.2 配置規則檢查器 664.1.3 運行設計規則檢查 684.1.4 理解錯誤條件 694.1.5 解決沖突 724.2 查看PCB的3D視圖 744.3 輸出文檔 764.3.1 可用的輸出類型 764.3.2 單個輸出/一個輸出工作文件 774.3.3 配置Gerber文件 784.3.4 配置BOM文件 794.3.5 將設計數據映射到BOM 80第2篇 Altium Designer

原理圖設計詳解第 章 Altium Designer設計環境基本框架 835.1 Altium Designer 17.1的工程及相關文件 835.2 Altium Designer 17.1集成設計平台界面 845.2.1 Altium Designer 17.1 集成設計平台主界面 845.2.2 Altium Designer 17.1工作區面板 865.2.3 Altium Designer 17.1文件編輯空間操作功能 895.2.4 Altium Designer 17.1工具欄和狀態欄 90第 章 Altium Designer單頁原理圖繪圖功能詳解 986.1 放置元器件 98

6.1.1 生成新的設計 986.1.2 在原理圖中添加元器件 996.1.3 重新分配原件標識符 1016.2 添加信號線連接 1056.3 添加總線連接 1076.3.1 添加總線 1076.3.2 添加總線入口 1086.4 添加網絡標號 1096.5 添加端口連接 1116.6 添加信號束系統 1146.6.1 添加信號束連接器 1146.6.2 添加信號束入口 1166.6.3 查看信號束定義文件 1186.7 添加No ERC標識 1196.7.1 設置阻止所有沖突標識 1196.7.2 設置阻止指定沖突標識 1216.8 編譯屏蔽 1236.9 覆蓋 123第 章 Altium

Digner多頁原理圖平坦式和層次化設計方法 1257.1 多頁原理圖繪制方法 1257.1.1 層次化和平坦式原理圖設計結構 1257.1.2 多頁原理圖中的網絡標識符 1267.1.3 網絡標號范圍 1277.2 平坦式原理圖繪制 1307.2.1 建立新的平坦式原理圖設計工程 1307.2.2 繪制平坦式設計中第一個放大電路原理圖 1307.2.3 繪制平坦式設計中第二個放大電路原理圖 1327.2.4 繪制平坦式設計中其他單元的原理圖 1357.3 層次化原理圖繪制 1387.3.1 建立新的層次化原理圖設計工程 1387.3.2 繪制層次化設計中第一個放大電路原理圖 1387.3.3

繪制層次化設計中第二個放大電路原理圖 1407.3.4 繪制層次化設計中頂層放大電路原理圖 142第3篇 Altium Designer電路仿真功能詳解第 章 Altium Designer混合電路仿真功能介紹 1498.1 Altium Designer 17.1軟件SPICE仿真導論 1498.1.1 Altium Designer 17.1軟件SPICE構成 1498.1.2 Altium Designer 17.1軟件SPICE仿真功能 1508.1.3 Altium Designer 17.1軟件SPICE仿真流程 1568.2 電子線路SPICE描述 1578.2.1 電子線路構

成 1578.2.2 SPICE程序結構 1588.2.3 SPICE程序相關命令 162第 章 Altium Designer模擬電路仿真實現 1679.1 直流工作點分析 1679.1.1 建立新的直流工作點分析工程 1679.1.2 添加新的仿真庫 1679.1.3 構建直流分析電路 1699.1.4 設置直流工作點分析參數 1719.1.5 直流工作點仿真結果的分析 1719.2 直流掃描分析 1739.2.1 打開前面的設計 1739.2.2 設置直流掃描分析參數 1749.2.3 直流掃描仿真結果的分析 1749.3 傳輸函數分析 1779.3.1 建立新的傳輸函數分析工程 177

9.3.2 構建傳輸函數分析電路 1779.3.3 設置傳輸函數分析參數 1799.3.4 傳輸函數仿真結果的分析 1809.4 交流小信號分析 1829.4.1 建立新的交流小信號分析工程 1829.4.2 構建交流小信號分析電路 1829.4.3 設置交流小信號分析參數 1869.4.4 交流小信號仿真結果的分析 1879.5 瞬態分析 1899.5.1 建立新的瞬態分析工程 1899.5.2 構建瞬態分析電路 1899.5.3 設置瞬態分析參數 1929.5.4 瞬態仿真結果的分析 1939.6 參數掃描分析 1949.6.1 打開前面的設計 1949.6.2 設置參數掃描分析參數 19

49.6.3 參數掃描結果的分析 1959.7 零點-極點分析 1969.7.1 建立新的零點-極點分析工程 1969.7.2 構建零點-極點分析電路 1969.7.3 設置零點-極點分析參數 1999.7.4 零點-極點仿真結果的分析 2009.8 傅里葉分析 2019.8.1 建立新的傅里葉分析工程 2019.8.2 構建傅里葉分析電路 2019.8.3 設置傅里葉分析參數 2049.8.4 傅里葉仿真結果分析 2059.8.5 修改電路參數重新執行傅里葉分析 2069.9 噪聲分析 2089.9.1 建立新的噪聲分析工程 2109.9.2 構建噪聲分析電路 2109.9.3 設置噪聲分析

參數 2139.9.4 噪聲仿真結果分析 2149.10 溫度分析 2159.10.1 建立新的溫度分析工程 2159.10.2 構建溫度分析電路 2159.10.3 設置溫度分析參數 2189.10.4 溫度仿真結果分析 2199.11 蒙特卡羅分析 2209.11.1 建立新的蒙特卡羅分析工程 2209.11.2 構建蒙特卡羅分析電路 2209.11.3 設置蒙特卡羅分析參數 2239.11.4 蒙特卡羅仿真結果分析 225第 章 Altium Designer模擬行為仿真實現 22610.1 模擬行為仿真概念 22610.2 基於行為模型的增益控制實現 22710.2.1 建立新的行為模

型增益控制工程 22710.2.2 構建增益控制行為模型 22710.2.3 設置增益控制行為仿真參數 22910.2.4 分析增益控制行為仿真結果 23010.3 基於行為模型的調幅實現 23110.3.1 建立新的行為模型AM工程 23110.3.2 構建AM行為模型 23110.3.3 設置AM行為仿真參數 23310.3.4 分析AM行為仿真結果 23410.4 基於行為模型的濾波器實現 23510.4.1 建立新的濾波器行為模型工程 23510.4.2 構建濾波器行為模型 23510.4.3 設置濾波器行為仿真參數 23710.4.4 分析濾波器行為仿真結果 23810.5 基於行為

模型的壓控振盪器實現 23910.5.1 建立新的壓控振盪器行為模型工程 23910.5.2 構建壓控振盪器行為模型 23910.5.3 設置壓控振盪器行為仿真參數 24210.5.4 分析壓控振盪器行為仿真結果 243第 章 Altium Designer數字電路仿真實現 24511.1 數字邏輯仿真庫的構建 24511.1.1 導入與數字邏輯仿真相關的原理圖庫 24511.1.2 構建相關的mdl文件 24611.2 時序邏輯電路的門級仿真 24711.2.1 有限自動狀態機的實現原理 24711.2.2 3位8進制計數器實現原理 24811.2.3 建立新的3位計數器電路仿真工程 249

11.2.4 構建3位計數器仿真電路 25011.2.5 設置3位計數器電路的仿真參數 25211.2.6 分析3位計數器電路的仿真結果 25411.3 基於HDL語言的數字系統仿真及驗證 25411.3.1 HDL功能及特點 25411.3.2 建立新的IP核設計工程 25511.3.3 建立新的FPGA設計工程 264第 章 Altium Designer數模混合電路仿真實現 27212.1 建立數模混合電路仿真工程 27212.2 構建數模混合仿真電路 27212.3 分析數模混合電路實現原理 27412.4 設置數模混合仿真參數 27512.5 遇到仿真不收斂時的處理方法 27712.

5.1 修改誤差容限 27712.5.2 直流分析幫助收斂策略 27712.5.3 瞬態分析幫助收斂策略 27812.6 分析數模混合仿真結果 278第4篇 Altium Designer高級電路設計實例第 章 Altium Designer自定義組件設計 28313.1 自定義組件設計流程 28313.2 打開和瀏覽PCB封裝庫 28513.3 打開和瀏覽集成封裝庫 28713.4 創建組件PCB封裝 28813.4.1 使用IPC Footprint Wizard創建PCB封裝 28913.4.2 使用Component Wizard創建組件PCB封裝 29613.4.3 使用IPC Fo

otprints Batch Generator創建組件PCB封裝 29913.4.4 不規則焊盤和PCB封裝的繪制 30213.4.5 檢查組件PCB封裝 31213.5 創建組件原理圖符號封裝 31315.5.1 組件原理圖符號術語 31313.5.2 為LM324器件創建原理圖符號封裝 31413.5.3 為XC3S100E-CP132器件創建原理圖符號封裝 31813.6 分配模型和參數 32613.6.1 分配器件模型 32613.6.2 器件主要參數功能 33013.6.3 使用供應商數據分配器件參數 331第 章 Altium Designer原理圖參數設置與繪制 33514.1

原理圖繪制流程 33514.2 原理圖設計規划 33614.3 原理圖繪制環境參數設置 33714.3.1 設置圖紙選項標簽欄 33814.3.2 設置參數標簽欄 33914.3.3 設置單位標簽欄 34114.4 所需組件庫的安裝 34214.5 繪制原理圖 34314.5.1 添加剩余的圖紙 34314.5.2 放置原理圖符號 34514.5.3 連接原理圖符號 35114.5.4 檢查原理圖設計 35214.6 將原理圖設計導入PCB 35614.6.1 設置導入PCB編輯器工程選項 35614.6.2 使用同步器將設計導入PCB編輯器 357第 章 Altium Designer P

CB繪制基礎知識 35915.1 PCB設計流程 35915.2 PCB層標簽 36015.3 PCB視圖查看命令 36015.3.1 自動平移 36115.3.2 顯示連接線 36115.4 PCB繪圖對象 36215.4.1 電氣連接線(Track) 36315.4.2 普通線(Line) 36515.4.3 焊盤(Pad) 36515.4.4 過孔(Via) 36615.4.5 弧線(Arcs) 36715.4.6 字符串(Strings) 36815.4.7 原點(Origin) 36915.4.8 尺寸(Dimension) 37015.4.9 坐標(Coordinate) 3701

5.4.10 填充(Fill) 37015.4.11 固體區(Solid Region) 37115.4.12 多邊形灌銅(Polygon Pour) 37215.4.13 禁止布線對象(Keepout object) 37515.4.14 捕獲向導(Snap Guide) 37515.5 PCB繪圖環境參數設置 37615.5.1 板選項對話框參數設置 37615.5.2 柵格尺寸設置 37715.5.3 視圖配置 37915.5.4 PCB坐標系統的設置 38115.5.5 設置選項快捷鍵 38215.6 PCB形狀和邊界設置 38315.6.1 通過板規划模式定義板形狀 38315.6.

2 通過2D模式定義板形狀 38615.6.3 通過3D模式定義板形狀 38715.6.4 PCB板中間掏空的設計 38815.7 PCB疊層設置 38815.7.1 柔性電路制造技術的發展 38915.7.2 打開疊層管理器 39015.7.3 添加/刪除多個層堆疊 39115.7.4 添加/刪除疊層 39215.7.5 更改疊層順序 39415.7.6 編輯疊層屬性 39515.7.7 層設置 39515.7.8 鑽孔對 39615.7.9 內部電源層 39615.8 PCB面板的使用 39815.8.1 PCB面板 39815.8.2 PCB規則和沖突 39815.9 PCB設計規則 3

9915.9.1 添加設計規則 39915.9.2 如何檢查規則 40115.9.3 規則應用場合 40315.10 PCB高級繪圖對象 40515.10.1 對象類 40515.10.2 房間 40715.11 運行設計規則檢查 41115.11.1 設計規則檢查報告 41115.11.2 定位設計規則沖突 412第 章 Altium Designer PCB圖繪制實例操作 41416.1 PCB板形狀和尺寸設置 41416.1.1 定義PCB形狀 41416.1.2 定義PCB的邊界 41516.2 PCB布局設計 41616.2.1 PCB布局規則的設置 41616.2.2 PCB布局原

則 41616.2.3 PCB布局中的其他操作 41716.3 PCB布線設計 41816.3.1 交互布線線寬和過孔大小的設置 41916.3.2 交互布線線寬和過孔大小規則設置 42016.3.3 處理交互布線沖突 42116.3.4 其他交互布線選項 42216.3.5 交互多布線 42416.3.6 交互差分對布線 42416.3.7 交互布線長度對齊 42716.3.8 自動布線 42916.3.9 布線中淚滴的處理 43316.3.10 布線阻抗控制 43416.3.11 設計中關鍵布線策略 43516.4 測試點系統設計 44116.4.1 測試點策略的考慮 44216.4.2

焊盤和過孔測試點支持 44216.4.3 測試點設計規則設置 44316.4.4 測試點管理 44516.4.5 檢查測試點的有效性 44616.4.6 測試點相關查詢字段 44616.4.7 生成測試點報告 44716.5 PCB覆銅設計 44916.6 PCB設計檢查 452第 章 Altium Designer生成加工PCB的相關文件 45717.1 生成和配置輸出工作文件 45717.1.1 生成輸出工作文件 45717.2.2 設置打印工作選項 45817.2 生成CAM文件 46017.2.1 生成料單文件 46117.2.2 生成光繪文件 46217.2.3 生成鑽孔文件 465

17.2.4 生成貼片機文件 46617.3 生成PDF格式文件 46717.4 CAM編輯器 46717.4.1 導入數據設置 46817.4.2 導入/導出CAM文件 47017.5 生成和打印3D視圖 47317.5.1 生成3D視圖 47317.5.2 打印3D視圖 474第5篇 基於單片機的嵌入式設計第 章 Altium Designer 8051單片機應用開發 47918.1 實現簡單的8051嵌入式應用開發 47918.1.1 建立新的設計工程 47918.1.2 添加新的設計文件 47918.1.3 設置工程屬性 48118.1.4 編譯並下載設計 48218.2 實現帶有中斷

的8051嵌入式應用開發 48418.2.1 建立新的設計工程 48418.2.2 添加新的設計文件 48418.2.3 設置工程屬性 48518.2.4 編譯並下載設計 48518.3 8051軟件仿真環境的使用 48618.3.1 建立新的設計工程 48618.3.2 添加新的設計文件 48618.3.3 設置工程屬性 48718.3.4 進入調試器界面 48718.3.5 查看變量的值和存儲位置 48818.3.6 查看存儲器的內容 49018.3.7 查看寄存器的內容 49118.3.8 查看Debug Console內容 49218.4 實現包含定時器3的8051嵌入式應用開發 49

218.4.1 建立新的設計工程 49318.4.2 添加新的設計文件 49318.4.3 設置工程屬性 49418.4.4 編譯並下載設計 49418.5 實現包含ADC模塊的8051嵌入式應用開發 49518.5.1 建立新的設計工程 49618.5.2 添加新的設計文件 49618.5.3 設置工程屬性 50018.5.4 編譯並下載設計 501附錄A 第14章設計的原理圖 503附錄B 第16章設計的PCB圖 511附錄C STC單片機開發板原理圖 512

基於LabView實現LIN電子物理層一致性測試

為了解決8051 PDF的問題,作者高瑞成 這樣論述:

目前車內最常使用的車用網路(In-Vehicle Networking, IVN)為控制器區域網路(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與區域網際網路(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LIN)這兩種。本論文將專注於車上的LIN Bus系統架構中的LIN收發器,這是一顆負責微控制器與LIN Bus之間不同電位轉換的IC。雖然LIN有其LIN2.0之標準,基於這個標準下各家廠商彼此在LIN收發器的規格都不一樣,這種情形有可能造成各家廠商的LIN收發器安裝至LIN Bus上會有通訊不良的結果。為了避免這個情形,一致性測試(Conformance Tes

t)的需求便因應而生。所謂一致性測試就是希望達到「只要做相同的測試,就要得出相同的結果」的測試理念。目前ISO國際標準組織所制定的一致性標準為ISO-17987-7(Electrical Physical Layer conformance test specification)。也就是在這個標準下,只要待測的LIN收發器通過ISO-17987-7的一致性測試,就能確保微控制器與LIN Bus之間的電氣轉換都會一致。傳統的ISO-17987-7一致性測試方式流程大部分由測試人員進行測試,包含閱讀規範、操控儀器量測待測物,最後由測試人員判斷測項是否通過。所以這一系列的量測方式可能會有人為量測與判

斷上的誤差、不同儀器造成的數據誤差,最後可能造就最終測試結果的判斷錯誤。基於以上的缺失,本論文針對ISO-17987-7的電子物理層一致性測試規範,我們提出了如何使用美國國家儀器(National Instrument; NI)的圖形化程式開發軟體LabView與多合一儀器VirtualBench整合,設計一套對LIN收發器進行一致性測試的自動化系統,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減少人為誤差,也可以提升測試效率。